第八十五章 三國開撕

李存勖首先頒佈新的軍令,這個軍令很嚴,不好執行。

黑鴉軍當然不把這東西當回事兒,當衆違犯,大有老子就這樣了,你能怎麼地的意思。

然後李存璋出馬,逮住犯法逾禁的一幫子人咔嚓一陣全都砍了腦袋,後來還把這事當作典型來宣傳。

其實也不用宣傳,李存璋劊子手的名聲早就傳遍晉軍上下了。

鮮血最能喚醒人內心深處的畏懼,被喚醒的黑鴉軍爭相做乖寶寶,生怕一不留神被李大惡人拉去做典型。

困擾晉國多年的軍中痼疾終於解決了。

隨後李存勖一鼓作氣,制定了許多軍規。

這些軍規我們前文也提到過一些,像是騎兵不見敵兵不能上馬啦,禁止劫掠啦,要認真加強訓練啦等等。

但還有更深層的一些東西我們之前沒說,史書上的原文是這樣的:

“部分已定,無得相逾越,及留絕以避險;分道並進,期會無得差晷刻。犯者必斬。”

意思是說,大軍已經分配了作戰任務,各部要各司其職,不能相互逾越,更不能趨利避害來躲避風險;

大軍分道並進,要按照約定的時間匯合,不能相差片刻。

若是膽敢違犯,斬立決!

無規矩不成方圓,李存勖開始立規矩了。

不得不說李存勖的這項舉措切中當時晉軍的要害。

五代時期,論軍隊單兵作戰能力,黑鴉軍絕對是第一。

黑鴉軍的主力是沙陀人,這個部族是在夾縫中生存下來的族羣,他們打仗一直勇往直前,絕不後退半步。

因爲別人後退還能捲土重來,他們一旦後退就要面臨滅族的風險。

在危機中生存下來的民族一般都比較強悍,沙陀騎兵也確實強悍得有點離譜。若論戰力,同一時代的契丹只能做他們的小弟,後來的女真、蒙古更是連小弟都算不上。

就是這樣一個勇猛的族羣,竟然一度被樑軍壓着打。

因爲個體的勇猛並不代表整體的強悍,1+1有時候大於2,但更多的時候是小於2。

要想把上面這道算術題的結果無限放大,那就要在軍紀上下功夫。

如果士兵是竹筷,軍紀就是麻繩,筷子捆得緊不緊,最後會不會被折斷,主要是看麻繩堅不堅韌,效果發揮得好不好。

現在李存勖把麻繩換成了鋼絲,咬牙擰到了最緊,這支隊伍就開始嗷嗷叫了。

打仗嗷嗷叫的隊伍戰果一般都不會差到哪裡去,隨後的事實也確實證明了這一點。

整頓好軍隊以後,李存勖又辦了一件小事。

這件小事以前可是天大的事。

話說當年李克用帶兵教訓關中三賤客的時候,昭宗皇帝李曄被感動哭了,爲了表示恩寵,特許李克用以後可以自己任免轄區的官吏,不用再上奏朝廷。

說實話,李曄賣李克用的這個人情真心不算什麼,因爲當時天下已經大亂,各地的節度使都在各行其是,任免官吏早就不向朝廷報告了。

當時只有李克用比較老實,或者說很講原則,事無鉅細還在向李曄請示彙報。

現在既然老闆發話了,這可就是天下獨一份兒的恩寵了,李克用可以在選人用人方面冠冕堂皇地說一不二了。

這樣的機會一般人求之不得。

李克用卻對李曄說了兩個字:“我不!”

李曄蒙圈兒了,李克用你是沒聽明白我剛纔說的話怎地,我下放權力給你你怎麼還不要了!

李克用還真就不要了,他在今後的日子裡每次補授官吏還是照樣上表奏報皇帝。

這樣做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李克用是一個高傲的人,他恥於和其他人混爲一談。

別人不講規矩,他要講;別人不買皇帝的賬,他會買;別人奪大唐江山社稷,他要保!

在五代時期,李克用是不走尋常路的那個。

不走尋常路的人多半會成就自我,有時候也會走進死衚衕。

李存勖不想在死衚衕裡呆着,更重要的是現在大唐的皇帝都沒了,還向誰效忠呢,所以他取消了李克用時代的一大批舊制,開始實行新法。

新法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不拘泥、不法古,一切都衝着實用管用去,以解決實際問題爲最終目的。

事實證明,最直接的方法,往往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晉國上下煥然一新,迸發出強烈的生機與活力。

李存勖在慢慢地積蓄力量,他要去完成父親臨終前交待給他的那三件事。

積蓄力量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其他各方勢力也都沒有閒着。

首先是岐王李茂貞聯合蜀帝王建與朱溫開撕。

李茂貞和王建的關係正在蜜月期,度蜜月的兩個人感覺要找點事情做,攜手去旅遊什麼的就不用去想了,找人打打架還是可以做到的。

然後蜀國、岐國組成聯軍五萬,攻打朱溫的雍州。

大梁西邊這塊兒的防區一直是劉知俊在負責,既然有人來打,那就要出兵奉陪。

一個打兩個劉知俊有點沒底,所以叫了一個幫手,這個人就是佑國節度使王重師。

王重師露臉的機會比較少,但這是個猛人。

具體有多猛呢,我們看看他以前的戰績。

這個戰績是在朱溫攻打濮州時溥的時候取得的。

當時濮州已經被攻破了,但城內的軍兵還在負隅頑抗,放火燒城,阻擋樑兵進攻。

汴州各將一看這麼大的火,衝上去不是找死嗎,所以不能衝。

但現在不衝,後面被朱溫知道了還是一個死,左右都是個死,得想個辦法。

辦法就是去找王重師,因爲這位仁兄打仗不要命是出了名的。

當時王重師在之前的戰鬥中負傷,正在軍中養病。

聽完大家七嘴八舌的一陣訴苦,王重師也顧不上傷了,當即彈射起牀,點兵出戰。

但他也是血肉之軀,沒有愣頭愣腦往前衝的道理。畢竟打仗不怕死是一回事,主動去找死又是另一回事。

王重師命令蒐集軍中的氈帳、毛毯之類的東西,用水浸泡了之後命令士族披在身上,帶頭向濮州城的缺口猛攻。

王重師帶的這些人都手持短兵,打定主意要進城與敵人開展肉搏,這是實打實的一羣殺神。

他們突進城後哪裡人多就往哪裡殺,打了城內的守軍一個措手不及,軍陣大亂。

有了挑頭的就不怕沒有追隨者。

城外的樑軍有樣學樣,跟着前面的王重師衝進城去,一舉破城。 ωwш¤тт kΛn¤¢o

此戰之後,王重師身上又多了八九處創傷,戰到最後力竭昏迷,被親兵揹着退出戰場。

朱溫聞訊後大驚:“柰何使我得濮州而失重師乎!”

意思是說我得到濮州而失去猛將王重師是賠本買賣啊。

賠本的事情朱溫可不幹,命令軍醫好好醫治,後來王重師過了一個月才痊癒。

這樣的猛將確實難得,劉知俊帶着他一起出徵,心裡頓時踏實了很多。

然後雙方甩開膀子開打。

第十二章 兩個皇帝第二百一十四章 無恥房知溫第一百一十章 變天第一百一十章 變天第三十五章 痞子王建(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名將李存審第七十七章 很憋屈的李思安第二百一十五章 書生意氣第五十三章 河東之戰第二百零七章 李存勖之殤:興教門之亂第二章 反了?反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無恥房知溫第八章 黑鴉軍第一百七十九章 悲催的郭崇韜第一百一十一章 滅燕(一)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氣第一百九十四章 百姓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國大戰第二十二章 董昌的死亡之謎第六章 忠武宦官楊復光第五十九章 昭宗之殤第六十六章 大話士族第一百零七章 朱溫之死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機發家史第十六章 死了一個秦宗權第一百五十一章 徐溫其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楊劉第一百八十九章 我要投降第七十七章 很憋屈的李思安第一百零一章 朱溫很憋屈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承業與李存勖第一百零四章 朱溫的獨角戲第二十二章 董昌的死亡之謎第十章 李克用與朱溫第二十九章 河陽之亂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知誥的崛起第一百三十九章 幽州之圍第七十六章 潞州之圍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團第一百七十九章 悲催的郭崇韜第五十章 王建與李茂貞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崇韜之死第六十七章 悲催的羅紹威第一百八十章 羅貫第一百三十章 故元城決戰第九十六章 周本的威力第一百六十六章 楊劉第五十二章 小弟不好當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四十六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三十章 羣毆李克用(一)第十四章 朱溫的崛起第二百零八章 善後第二百零三章 烽煙四起第一百五十五章 鎮州之亂第六十六章 大話士族第三十三章 戰神李存孝(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宰相之爭第九十九章 柏鄉之戰(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楊劉第一百八十四章 名將李存審第二百零一章 郭從謙第九十章 朝廷與藩鎮第九十七章 錢鏐的那些事兒第四十五章 巨能作的李罕之第三十一章 羣毆李克用(二)第九章 黃巢之死第二百二十章 明宗明否第九十二章 高賴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馮道第一百九十章 矛盾第一百三十一章 晉陽保衛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短命的李存矩第二百一十一章 馮道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之後第二百零七章 李存勖之殤:興教門之亂第一百八十六章 打仗過家家第十四章 朱溫的崛起第一百七十章 滅樑(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鬥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二百一十一章 馮道第一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與阿保機第五十八章 征戰魯東第七十四章 極品刺客第五十八章 征戰魯東第八十九章 王彥章出場第一百五十二章 德勝渡第二百一十九章 宰相之爭第五十一章 牛人葛從周第九十七章 錢鏐的那些事兒第一百七十五章 劉皇后第一百七十六章 亂政第十七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一)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團第一百四十七章 猛人朱瑾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團亂麻第二十九章 河陽之亂第六十一章 杭州之圍第四十九章 可憐的昭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