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奇謀

聽盧絳在一旁提醒道,漢軍有詐。查文徽緩步走回地圖前,又仔細的想了想,還不是猜不出這“詐”在何處,於是,他不恥下問道:“盧將軍,爲何有此一說啊?”

“監軍請看,這韶州乃是嶺南北部重鎮,城牆高大,地勢險峻,劉氏苦心經營多年,兵多將廣,實事上將它看做是自己的北方門口所在,遠非城小牆矮的雄州能比。這韶州的護城河,乃是溪水的一部分。這溪水水勢頗大,遠非一般河流能比,更可況前些日子,韶州一帶還天降大雨。既然這樣,這護城河必然又深又寬,而且水勢急,再加上韶州城中兵馬很多,這樣的情況下,豈是一通鼓就能填平的呢?”盧絳分析道。

盧絳說得頭頭是道,查文徽和一邊的邊鎬忍不住陷入了深思。盧絳看了看兩人的眼色,住了嘴,不再說話。過了會兒,查文徽臉色忽的一沉,他反問道:“莫非漢軍竟然派人在上游,將溪水給攔着了不成?”

盧絳嘴角一笑,道:“監軍睿智,末將猜測,漢軍十有八九是築壩攔河了。這個地方本就是劉氏的地盤,他們做這樣的小動作,那還不是易如反掌嗎?”

查文徽點了點頭,轉身傳令道:“命令何敬洙、祖全恩、姚鳳等人立刻退兵。盧絳,我給你一支人馬,你溪水向上搜索,如果有人築壩攔水,立刻將他們擊潰。”

“末將尊令。”

邊鎬見盧絳走了出去,納悶的問道:“我想來聽聞攔水灌城。今天這漢軍怎麼也攔起水來了呢?難道他就不怕水勢暴漲,淹了韶州城嗎?”

查文徽瞟了若有所思的邊鎬,嘴角一撇,說道:“邊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這韶州城依山而建地勢頗高,這城北面卻是難得的一片平地,若是放水,淹的自然是城外的我軍,而韶州卻是一點事情都沒有!若非考慮到此節,我早就派人蓄水灌城了。”

邊鎬呵呵一笑而罷。

盧絳帶着三千兵馬,沿着溪水一路搜索,走了六十餘里,在溪水上游的樂昌鎮左近的峽谷裡,果然發現了築壩攔水的漢軍,好在漢軍人數不多,見唐軍前來攻擊,那爲首的將官,立刻命人掘開大壩,自己帶着軍隊,轉到左側的山谷之中,轉瞬就消失了蹤影。

溪水沒了大壩的阻攔,在五六米的落差下,水勢洶涌的向下遊衝去,盧絳再想派人修復大壩,已經來不及了。只能往水興嘆,擡頭看看對岸,漢軍早就跑的沒影了。盧絳留下幾隊人馬看守,自己帶着其餘人馬返回了始興軍營。

韶州城上,走在巡視的李渥,看着城外有米來高的大水,他狠狠的拍了一下城牆垛口,他明白肯定是唐軍發現了自己築壩攔水,所以派人破壞掉了。這個時候,唐軍早就撤退了,可惜了這滔滔不斷的大水。他暗自後悔,若是上午唐軍進攻的時候,自己就點起狼煙,通知放水,那麼這萬餘的唐軍就要葬身在韶州城下了。自己想引誘唐軍主力全力攻城,沒想到被唐軍識破了伎倆。

李渥在韶州城上,後悔莫及。查文徽在始興鎮,卻是愁眉不展。自己在盧絳的提醒下,雖然沒上當,可是一點便宜了沒沾着。姚鳳攻玉山,折損了百餘軍士,到不能說姚鳳不奮勇廝殺,在那種形勢下,上去多少人都是白搭。祖全恩攻銀山,折損了七八百軍士,最後一把火燒得挺旺的。雖然查文徽一聽,就明白這把火也就是好看,對漢軍沒什麼大的殺傷力,畢竟着了火,漢軍肯定是要往山上跑,半山腰是一塊兒平地,足以隔着火勢了。不過,這大火燒完之後,銀山上的漢軍沒了樹林的遮擋,攻擊起來,應該就容易一些。至於,何敬洙,一通攻城戰鼓下來,雖然殺到了城牆邊,架起了雲梯,可死傷卻是最大的,足足傷亡了3000多人。

眼下,韶州城下,大水還沒有消退,就算消退了,也是一片澤國。三五天之內是再也不能攻城了。韶州這麼難啃,這可怎麼辦纔好呢。遠在金陵的馮延巳不斷的給他寫信,先是委婉暗示,後是直接要求,希望他能趕緊率軍南下,滅掉漢國。可是,戰事一起那有那麼容易啊,先前攻福建,還不是耗費了兩年的時間,方纔拿下。現在攻擊的可是沒有內亂的漢國啊。

作爲出將入相的人物,查文徽當然也知道自己的同黨馮延巳那麼着急是爲了什麼。並不是國庫空虛,而是百姓窮困。好在周宗最近突然不再提什麼發行大錢了,不然,馮延巳這位馮相爺估計要親自跑到軍前指揮了。

查文徽很明白,自己和馮延巳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他心裡也着急,可是對韶州這麼個情況,卻是一點辦法也沒有。查文徽尋思了許久,又把屢獻奇策的盧絳給找了來,商議戰事。

見盧絳進來的,查文徽不待盧絳施禮,就熱絡的將他一把拉着,讓他到一旁坐下,問道:“昨日若非是你提醒,說不定我軍已然敗了。你的功勞,我已經寫好奏章,向朝廷舉薦了。對了,盧將軍,你是那裡人士啊,什麼時候從的軍啊?”

盧絳看了眼查文徽,說道:“稟大人,末將乃是宜春人,字晉卿,乃先唐中書舍人、歙州刺史肇之後。小人先在洪州任回運務計吏,聽聞淮南又災,而宋齊丘救援不力,不忍見百姓流離失所,方纔盜取了庫金,亡命與江湖之上。後來王師東討福建,末將上書面見陳樞密,方纔從軍,而後累功升爲牙將。”

查文徽一愣,沒想到這個盧絳還挺有傳奇色彩的,他當下笑道:“宋齊丘結黨亂政,你這麼做乃是義士之舉。不要擔憂,若是有人責難,我會在陛下面前爲你解說一二的。”

盧絳連忙道謝。

查文徽又說道:“晉卿,你覺得當前我軍的形勢如何啊?”

盧絳見查文徽以表字稱呼自己,知道他有招納自己的意思。盧絳心中頗喜,說道:“眼下韶州水勢頗大,我軍進不能進,退不能退。應該做好長圍韶州的準備。等水勢消退之後,我軍應該立刻揮兵,將韶州以及左右的玉山、銀山等團團圍住。做持久之戰的準備,玉山地勢嚴峻,韶州城高兵多,都不能強攻,而銀山地勢稍緩,強行進攻,或許可以有所收穫。”

查文徽點了點頭,說道:“晉卿之見,於我不謀而合。”

盧絳又說道:“監軍,現在是楚與我大唐同時出兵。我軍受阻於此,是不是可以派人前往楚國,敦促楚兵加緊進攻,免得漢國派遣援軍來韶州支援。”

查文徽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沉思了一下,方纔說道:“楚王向來奸猾,沒有重利,他斷不會出手的。更何況,按照規定,楚國攻取的是邕州這樣的偏僻所在。想讓楚國進攻封州這樣屬於我國的地方,難啊。”

盧絳猶豫了一下,住嘴了。他欲言又止的表情,讓查文徽看在眼裡,笑道:“晉卿,有什麼話,但講不妨。”

盧絳說道:“監軍,您也知道,這漢軍的主力就在封州、韶州和興王府三地,共計十餘萬人馬。那邕州地方偏僻,恐怕沒有多少漢軍吧。楚軍若是全進進攻,邕州定然唾手可得,邕州一失,建武節度使府其他地方,可以傳檄而定。到時候,楚王舉大軍在梧州,以觀我軍和漢軍的勝負。我怕楚王會有別的想法啊。”

查文徽冷笑道:“你說的,我當然知道。所以,我一直要求大軍快速行動,速戰速決,徹底震懾住楚國。可眼下,我軍受阻與韶州,這。。。”

查文徽嘆了口氣,咱們大唐現在是碰上了一個硬骨頭了。楚國攻取的都是些雞肋的地方,漢國可要可不要。而咱們唐軍攻擊的卻是漢國的門口,雞肋可有可無,這門口一丟,漢國就覆滅了。漢國看的很清楚,所以,在韶州嚴防死守。自己一時半會兒之間也是無能爲力。

盧絳看查文徽爲難的樣子,他頓了一下,方纔說道:“監軍,末將還有一個辦法,或許可以對付漢軍。”

查文徽大喜,連忙追問道:“晉卿,你還有什麼辦法呀?”

這個主意,盧絳在雄州就想好了,不過卻是極爲兇險,剛纔見查文徽禮賢下士,心中有些感動,方纔忍不住說出了口。現在見查文徽如此焦急,他心中又有了些擔心,沉默了一下,方纔斟酌着說道:“我的辦法可能不太好,也算是給監軍提供一個新的思路吧。。。我的意思是說,咱們大唐除了馬步兵以外,水軍的實力,可以說是諸國最爲強盛的。我想,我們是不是可以派遣水軍,渡海直攻興王府啊?”

“噝~~~”查文徽倒吸了一口涼氣,跨海作戰?這個辦法,倒不是沒有人用過。去年,大唐與吳越爭奪福州的時候,吳越兵就渡海而來的。可是這裡面有個最大的問題,大唐的水軍不是在泰州,就是在揚州,要攻擊興王府,不僅僅要跨海航行多日,更重要的是,要從吳越的地盤上經過。。。查文徽拿不定主意了。

第46章 蜜月第128章 盡用楚人?(4)第32章 封州之戰(下)第93章 到後方去要啥有啥第2章 丫就一空城第87章 戲弄第39章 李唐的反映(3)第82章 豫章行(五)第88章 援兵4第134章 詩賊(1)第192章 真議和第96章 崩潰的前夕第93章 兒女親家第50章 戰象第7章 火藥第166章 幫人砍砍價第32章 入蜀(1)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44章 三使南唐(5)第88章 援兵4第42章 趁火打劫第28章 請君入甕第131章 使者27第4章 人心難測第115章 大江之爭第119章 公主大婚(上)第6章 投石問路第39章 茅山道長第205章 借道第65章 攻城第209章 半個月時間第58章 直搗興王府第85章 援兵1第26章 販布的同行第7章 暖煙閣第136章 刺殺連連第111章 夜宴(二)第20章 西遷(2)第26章 離間第180章 活捉第105章 會戰(4)第127章 盡用楚人?(3)第27章 婚前恐慌症第38章 世界上真的有鬼嗎?第32章 封州之戰(中)第120章 李唐猝亡(4)第160章 慢慢磨吧第108章 臨江第58章 龍虎風雲會(一)第72章 三路反叛(3)第202章 三路並舉第61章 龍虎風雲會(四)第12章 新妃(3)第47章 賞賜第58章 直搗興王府第25章 約四事第39章 茅山道長第167章 中間人第78章 南逃福州第32章 小寶與平沙落雁式第74章 在天願爲比翼鳥第203章 謀蜀第39章 李唐的反映(5)24第16章 滅蜀第16章 滅蜀第15章 伏擊(一)第28章 武忠王之後第16章 滅蜀第30章 駐兵靈州(2)第107章 明詔第133章 刺客來歷第72章 狂暴衝擊第32章 封州之戰(中)第9章 陷害高行周第45章 三使南唐(6)第202章 三路並舉第120章 我看行第128章 盡用楚人?(4)第92章 親嘴的後果第23章 召回第98章 觀畫(下)第14章 經濟計劃第61章 招降納叛第5章 誰去出征?第149章 奢侈品第167章 中間人第19章 援軍第92章 進位九千歲第21章 劉崇南下第36章 火藥與石油第139章 重新謀劃第90章 聯合契丹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14章 經濟計劃第89章 鬥嘴第38章 家事第2章 整風運動第47章 南下邕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