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造反

郭榮、李谷等人敲定了西征的策略,又商量了一陣民政,擺擺手讓李谷他們退下,獨獨留下了王樸。

見李谷他們退下了,郭榮和從御座上站了起來,扭了扭腰,晃了晃脖子。聽政,雖然皇帝坐着、大臣們站着,可是,爲了體現威嚴,這條條框框的規矩,臣子們垂手而立不敢亂動,皇帝也正襟危坐,不願失去了體面。這麼一來,議事的時間長了,對皇帝的龍股、虎腰也是一個考驗。

“王愛卿,時不我待啊。朕自父皇手中接過了這萬里河山,就一定要把它打造的鐵桶一般。”郭榮說着,狠狠的揮了一下手:“收藩鎮之精兵,安億兆黎民,這是父皇的遺願,朕就算睡覺的時候,也不敢或忘。過去都督關中,還不覺得治理天下有什麼難得,現在當了皇帝,這奏章是看了一本有一本,才知道這施政之難啊。”

王樸看了眼郭榮,年輕的面龐上展露的全都是自信的笑容,看來這位皇帝陛下,嘴上說難心裡可未必以爲難。

郭榮望着殿外明媚的世界,笑着說道:“朕登基以來,有些人不斷的規勸,說朕做事太急躁了,太心急了。哼哼,他們懂得什麼,天下岌岌可危,朕在不奮力而起,我大周恐怕要淪爲他人盤中餐了。不過這也不怪他們,總不能滿朝文武全是奮力進取之輩吧。愛卿,朕前幾日的問題,你可曾想好了答案嗎?”

郭榮登基以來,在安定百姓方面,並沒有什麼突出的策略。這不是能力的問題,一來是繼位的時間短,二來是因爲前任皇帝在內政方面做得不錯,蕭規曹隨,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大周風雨飄搖,可以說穩定壓倒一切。因此,能讓郭榮大刀闊斧進行改革的只有軍事方面了,而在這方面,汴京之戰、高平之戰已經給他積累了足夠的威望,可以讓他有信心控制軍隊。所以,對郭榮來說,平定天下和治理天下之間,他首先選了“平定天下”這個命題。

所謂的“前幾日的問題”,問的就是如何平定天下。而當時王樸直接就回答:“掃平四合要避強擊弱,積少成多。”他提出來要“西征”,爲了讓“西征”更夠被朝廷順利接受,兩個人難免又合計了半天,纔有今天的“拋磚引玉”。

“陛下,臣還是那個觀點,要避強擊弱。西征只是第一步,用一兩年的時間拿下祁連山。現在南方、北方,一共有四個敵手,其中太原最弱,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拿下祁連山之後,咱們就用了大批的騎兵,到時候揮軍隴右,奪取成州(今甘肅成縣)、階州(今甘肅武都)、秦州(今甘肅秦安)、鳳州(今陝西鳳縣),這四州乃是蜀國的北大門,關係着蜀中的安全,蜀軍必然傾力而爭,只要我們擊潰敵人,則蜀國也就不足爲患了。剩下的契丹,生性貪婪,如果我們奪取了祁連山一帶,有馬場,訓練充足的騎兵,在西線給契丹以壓力,那麼契丹人南下的機會就越來越下,他們無非就是貪圖中原的富貴,只要咱們實力強勁,再派遣舌辯之士遊說之,契丹之患自然可以消除。剩下的只有楚國了。”王樸不急不慢的說道。

郭榮點了點頭,又不禁用手拍了下額頭,苦笑着說道:“當年混不經意的一個小孩子,沒想到現在卻成了我們的頭號敵人了。哎。。。”郭榮的語氣裡面,或多或少的帶着點後悔的神情。

王樸卻笑了:“陛下,要說後悔,我想馬雲比陛下更後悔啊。當年在唐州,陛下親入楚營,如果當時他將陛下扣留下來,今天的局勢又不一樣了。”

“額。。。哈哈哈。”郭榮笑了,他知道王樸的意思,後悔有什麼用,當年在汴京他只不過是一個走私布匹的人,誰會想到今天的事情。他長出了一口氣,道:“對於楚國,咱們也只能是決一死戰了,除此之外再沒有別的途徑了。楚國實力不弱,這一仗不好打呀。”

君臣兩個人正在閒聊着,一個太監急匆匆的走到大殿門口,高聲說道:“陛下,兵部郎中丁克重送來東南行營總管張永德張大帥的緊急奏表。”

郭榮一愣,心裡不由浮起一層陰影,什麼意思?張永德送來緊急公文,難不成馬雲恥於失敗,再次興兵報仇了?不對呀,馬上就過年了,這天寒地凍的,那是打仗的好時節啊,就算是要報仇,等來年春天不好嗎?

王樸心裡一沉,道:“莫非是泗州、宿州有變?”他見郭榮沉吟不語,自己扭頭衝太監說道:“去,叫丁克重進來。”

那太監卻是不動,瞟了眼郭榮,見郭榮點頭,這才慌不迭的跑回去了。過不多是,一個身穿官服的中年人走了進來,這人身材魁梧,濃眉大眼,鄂下三寸短鬚,官服齊整,看起來神采奕奕,只不過眉目之間總是有那麼一點點的憂慮。他微微低垂着頭,快步走到郭榮身前,跪下施禮道:“陛下,這是剛剛收到的淮南前線的緊急公文。”

按着禮儀規矩,應該有郭榮身邊的小太監從丁克重手上拿過公文,在專程給郭榮,可郭榮卻是一個急性子,他伸手就拿了過來,打開一看,果然宿州丟了,泗州也是岌岌可危,淮南的朱元部已經分兵進入了宿州和泗州,張永德上奏朝廷,是否發兵討伐。不愧是緊急公文,上面對宿州、泗州丟失的原因,也是簡簡單單的幾個字概括:亂民造反,開門迎賊。

郭榮隨手將公文遞給了王樸,他問丁克重道:“張永德派誰來報信的,你可清楚宿州、泗州是怎麼丟的嗎?”像這樣的緊急軍文,看內容是一方面,詢問送信人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畢竟,公文是要存檔的,有些話不好在上面直接寫。

“臣仔細詢問了送信人,據說。。。據說是因爲稅收的問題,宿州、泗州的百姓才鋌而走險,反抗天朝的!”丁克重說道。

稅收?郭榮頓時明白了。大周稅重,楚國稅輕,泗州、宿州原本是楚國的地盤,向來輕徭薄稅,可換成了大周治下,賦稅增加了一倍,有些人就受不了了。

第35章 稱王荊湖(中)第40章 一三五第62章 龍虎風雲會(五)第188章 誰都沒法拖下去第54章 商討第22章 借兵第119章 王爺出使第46章 蜜月第169章 清州軍情第143章 等待第2章 整風運動第47章 南下邕州第15章 首富第40章 一三五第120章 李唐猝亡(4)第81章 巨型炮仗第15章 下杭州(3)第65章 搏命第25章 小兵傳奇第5章 誰去出征?第67章 催妝第38章 世界上真的有鬼嗎?第107章 心動(上)第13章 周宗犯錯第35章 大戰略第36章 火藥與石油第20章 西遷(2)第49章 chongle第90章 聯合契丹第3章 攻攻試試第143章 等待第42章 隔山打牛第80章 騎射第108章 對策第54章 商討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第3章 嶽州現狀第190章 窺測和揣摩第165章 條件第67章 催妝第33章 定策(下)第208章 咱也出兵第55章 連番用計第18章 殺**個頭第9章 典軍使第118章 合議簽署第53章 大手筆第2章 夜襲朔州(下)第72章 狂暴衝擊第112章 孫晟來訪(2)第40章 三使南唐(1)第205章 借道第78章 南逃福州第112章 只能打楚國第41章 一戰關中(2)第87章 援兵3第31章 黑吃黑的太祖皇帝第39章 重組軍隊第5章 契丹滅晉(上)第16章 架起油鍋第126章 盡用楚人?(2)第116章 板上釘釘第67章 聯姻第55章 連番用計第8章 火中會師第33章 激戰封川(上)第141章 展示實力第147章 奇怪的案件2第17章 變換的時局第164章 立下大功勞第30章 駐兵靈州(2)第64章 收編第114章 遠交近攻第57章 怒闖拱聖營第25章 決定戰爭的因素第138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5章 敲詐勒索(3)第107章 巧妙的戰略第162章 合二爲一第174章 逼宮第40章 找點事幹(上)第138章 你有事了(1)第69章 一鍋燴第38章 夜襲(下)第60章 三成機會第82章 豫章行(五)第168章 戰事再起第20章 三分之二第88章 親征河東第96章 崩潰的前夕第12章 岳陽樓(下)第195章 跟在皇帝身邊第104章 會戰(3)第110章 孫晟來訪(1)第112章 孫晟來訪(2)第48章第13章 殺機現23第186章 耶律休哥第28章 武忠王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