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轉戰歸州(下)

面對這鮑唐的質疑,司空薰輕輕笑道:“聽聞最近七寨再次猖獗起來,在下有一計,可助將軍徹底剿滅七寨。”

若是別人獻計,鮑唐自然會虛心求教,可是此人獻計,鮑唐眼中似有一絲不安,他沉吟半晌,說道:“司空大人,來歸州幾天了?”

司空薰笑道:“我是前日到的歸州,世子已經把歸州的情況已經告訴我了。將軍身在前線,想必比我要更加了解歸州眼下的局面吧。”

“現今七寨死灰復燃,不僅這巴東縣賊勢猖獗,連帶着歸州其他兩縣,最近都有不少七寨餘孽在其中串聯走動,意圖不軌。我已經勸世子派遣3000歸州軍分助兩縣,就地彈壓。不過想必鮑將軍也清楚,七寨是死是活不再其他兩縣,而在將軍這裡啊。”

司空薰見鮑唐點點頭,就繼續說道:“將軍威名遠播,七寨的人聞風喪膽,望旗而遁,以致到現在都沒有與七寨餘孽正面交鋒。”

鮑唐老臉一紅,司空薰的馬屁在他聽來似乎更像是揭短,什麼“聞風喪膽、望旗而遁”,明明是人家不跟你打,你又逮不住人家,搞了個互不照面。大部隊是不照面,可是七寨這羣王八蛋可沒少玩陰的,今天偷襲磨平,明天偷襲郭家寨,這零零碎碎的都打掉了鮑唐三分之一的兵力。搞得鮑唐現在都不敢分兵了。只能把剩下的2000人全部龜縮在巴東縣。

司空薰看鮑唐表情,心中不由得一樂,嘿嘿,平時挺橫的,沒想到你也有今天啊,但是臉上卻仍是波瀾不驚的樣子,繼續道:“即便如此,將軍想必也知道,肯定是有人在暗中支持巴東縣的七寨餘孽了。這些人敢於我南平精兵相抗衡,想必也是訓練有素的軍隊了。”

鮑唐心中恍然,一直以來他都覺得奇怪,爲什麼剛開始七寨會敗得那麼慘,現在卻突然變得如此的難纏了。

司空薰頓了一下,說道:“南邊的楚,中原的晉,西邊的蜀,向來都是亡我之心不死。現在他們想必是要利用七寨的人來一舉攪亂我南平局勢,然後渾水摸魚了。”

鮑唐頓了下,說道:“依司空大人之見,支持七寨的應該是誰呀?”

司空薰硒笑道:“還能有誰,大晉自顧不暇,郎州的馬希萼有名無實,想必應該是蜀國的那批人了。”最近江陵城到處在談論蜀國即將起兵的消息。

司空薰又說道:“這歸、峽二州,本就是蜀地,只是被我南平王攻克的,想必他們一直都心存覬覦,眼下正好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機會。”

鮑唐心思一動,怪不得那批人數次可以在險之又險的情況下脫逃呢,一來是有人報信,二來是熟悉地形了。

司空薰說道:“只要我們能快速的剿滅七寨,安定歸州,那麼那些人就不敢輕舉妄動了。在下有一計,世子也認爲甚好,或許可以幫助將軍。”

司空薰似不經意間搬出世子來,鮑唐勉強笑道:“司空大人的計策,一定是好計了。請講,請講,末將洗耳恭聽。”

司空薰一邊說,鮑唐一邊聽;司空薰說的輕飄飄,似乎混不在意,鮑唐聽的卻是眉頭緊皺,嘆息不已,誰說讀書人的心都是善的,這司空薰也太狠了。

晨暉漫照在大巴山上,映射在露水上亮晶晶的一片。在大巴山深處的一塊凹地上,炊煙裊裊,十幾口大鍋正在煮着早飯。左側的一顆大白楊樹下,一個十七八歲少年,對另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說道:“曹彬,去替爺把部隊集合一下,吃完了早飯,咱們去巴東縣那邊巡視巡視,鮑唐這龜孫子在這麼縮下去,我們就東進巫縣去和歸州兵玩玩好了。”

如果是馬雲在這裡,聽到這個名字一定會大吃一驚的,曹彬那不是宋初的名將嘛。這五代可亂的不像樣子了。不過,說不定馬雲的小心思裡面,或許會更有點別的想法,有了潘美、曹彬,還有了趙普,咱馬家五王爺是不是也能做點事情了呢!

爲了保護馬光猛,馬雲不僅派來了周行逢,還給了馬光猛一個特權——可以在嶽州兵裡面隨意的挑選軍士去歸州。可馬光猛就僅僅從他自己訓練的1000人裡面,隨意的抽了500,這裡面本來是不包括曹彬的,曹彬地位敏感,他是曹芸的兒子,馬光猛並不想帶他,可是曹彬死乞白賴的非要來,而且還說動了他爹曹芸,來走馬光猛的門路,這樣馬光猛才勉強同意把曹彬帶上。

就在曹彬準備集合隊伍的時候,遠處負責偵查的軍士帶着一個人走了過來。曹彬對馬光猛說道:“將軍,潘美來了。”

馬光猛擡眼一看,一下子跳起來,笑道:“老潘,可把你給盼來了,有什麼新的消息沒有呀?”

這個動作在曹彬眼裡看起來就有點草率、魯莽不符合營正大人的身份,不過他知道馬光猛就是這樣“老粗”的人,但心下總是有那麼點怪異。

潘美褲腳上沾了不少的泥土,衣服上也染有不少的青苔,想必是在什麼地方摔了一跤。看他神色慌張,馬光猛心下犯疑,臉上卻混不在意。

潘美見到馬光猛,心中安定了不少,說道:“馬將軍,大事不好了。昨天夜裡傳出了消息,巴東的鮑唐突然帶着兵馬殺向城北六十里地的李家溝,將此前安置在那裡的5000七寨老弱婦孺,全部解走,據說。。。據說要把他們全部給趕到長江裡去。馬將軍,您一定要救他們一救啊。”

馬光猛心裡一沉,嶽州行軍司馬李驤臨走前的話,果然應驗了!

當時在探討進入歸州後的戰略時,素不知兵的馬雲,居然提出了“敵進我退,敵退我進,以多打少,打了就跑。”這十六字作戰方針,並對此進行了詳細的闡述,讓丁思瑾、曹芸、馬光猛等人相當的佩服,並且以這十六個字作爲戰爭的策略。

在討論結束以後,李驤專門把馬光猛留了下來,說道:“五王爺那十六字的方針,自然是非常的英明的,不過南平軍找不到你們,狗急跳牆,是什麼事情都做的出來的,萬一他們要挾持七寨的俘虜逼你們就露面,你想好怎麼做了嗎?”

馬光猛當時,思索了一會兒,說道:“他在明,我在暗,救人肯定是要救的,但怎麼救,什麼時候救,那可得我說了算。”

李驤笑了笑,說道:“公子想法很好,不過依我看,最好是——欲救不及!”

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81章 豫章行(四)第119章 李唐猝亡(3)第65章 搏命第96章 崩潰的前夕第50章 家書第52章 韶州鏖戰第139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57章 波瀾再起第151章 來了新消息第26章 算盤啪啪響第121章 咕咕雞莫漢摸的30第159章 幫你守城第120章 李唐猝亡(4)第38章 家事第1章 你說不行,我說行第27章 婚前恐慌症第39章 重組軍隊第114章 刑部大堂(上)第69章 側翼第40章 找點事幹(下)第168章 戰事再起第98章 論戰第150章 財政收入第87章 援兵3第65章 攻城第5章 敲詐勒索(3)第33章 激戰封川(下)第12章 被打斷了!第139章 重新謀劃第19章 援軍第137章 刺殺連連(2)第135章 詩賊(2)第43章 激戰第102章 溫存一下第98章 罪狀第129章 盡用楚人?(5)第79章 兵發明州第13章 下杭州(1)第37章 聲東擊西(下)第150章 當皇帝了(2)第16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第83章 中箭第52章 惹了大麻煩第50章 陰差陽錯第98章 觀畫(下)第114章 淮南的對策第156章 養馬之術第69章 往事第22章 限制党項(1)第122章 把爺的馬車開來第32章 入蜀(1)第77章 兩個吳越王第124章 水火不相容第5章 敲詐勒索(3)第184章 奔襲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52章 韶州鏖戰第56章 賬本第20章 洞庭密議第83章 中箭第41章 一戰關中(2)第16章 伏擊(二)第153章 趙季札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69章 往事第24章 名臣第132章 測三圍(上)第65章 好事將近第130章 盡用楚人?(6)第118章 宿州、泗州第124章 水火不相容第5章 大楚高級會議(一)第204章 芙蓉花第63章 皇帝樓上坐第117章 救人(下)第62章 龍虎風雲會(五)第27章 物價暴跌第30章 駐兵靈州(2)第130章 一石二鳥第108章 臨江第190章 窺測和揣摩第97章 觀畫第94章 全國大吹捧第32章 封州之戰(上)第17章 調軍第110章 出使楚國第69章 一鍋燴第122章 攻陷河中第49章 血戰黃土鎮第158章 蜀國來客第194章 驚慌失措第10章 茅山道士第53章 圍困汴京第97章 向東!第15章 案發第5章 觀兵第78章 南逃福州第23章 設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