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拉攏進退

“吳承祿隱瞞災情,居心何在!說句難聽的話,他早點把這件事上報到北京會掉他身上的一塊肉嗎?到頭來這件事還是要上報到北京,這期間他又折騰出什麼東西來,說白了也就是用這數千人的性命延緩了北京下來的責罰。批評而已,犯得着要付出這麼大的代價嗎?”袁肅語氣由弱漸強,說到最後時甚至有拍案而起的衝動。

“袁大人教訓的是,千不該萬不該,都是吳鎮守一時鬼迷心竅……不過……袁大人,您或許還不清楚吳鎮守的背景,此人能在山海關把持這麼多年,並非是沒有門道的!”吳立可語重心長的說道。

“我當然知道吳承祿的門道,他不就是段總長的外親嗎?”袁肅好整以暇的說道。

早在幾天前,他便已經派人去詳細打聽吳承祿的出身,既然要做大事,自然不能忽視細節。更何況,之前北京下達命令委任他出任前線賑災總司令,那時自己就意識到這件事有幾分蹊蹺。上面沒有及時對山海關一衆官員賑災不利進行懲處,相反還請了一個不相干的人來主持大局,十之八九就是要保住吳承祿。

根據調查的結果,吳承祿是段祺瑞正室吳夫人的族親,論輩份是吳光新的叔叔,也是段祺瑞的舅親。而且吳承祿混跡官場的時候,段祺瑞還在德國留學。儘管吳承祿是老字輩的人物,可終歸時過境遷,現如今反倒讓自己的外甥成了中央首屈一指的大員。

至於吳承祿早年是否曾經幫助過段祺瑞,又或者段祺瑞掌權後是否幫助過吳承祿,眼下尚且不得而知。總而言之,吳、段終歸是親戚,而吳承祿能在山海關坐鎮這麼多年,多多少少肯定是有沾段祺瑞的光。

不過即便如此,袁肅從始至終也沒有怕過吳承祿,他知道吳承祿與吳夫人是族親,但其中還是隔着一段距離,並不能算是很近的親戚。再者此次吳承祿確實犯了極大的過錯,這種過錯放在前清那會兒可能會不當作一回事,現在若是沒人聲揚也會不了了之。

可問題是,一旦有聲揚這件事,挑明瞭要把這塊硬骨頭啃到底,那這件事是斷然逃不過去的。畢竟現在是民國,哪怕共和民主尚且仍然是一紙空談,這許多人還是要給“這張紙”面子,尤其是在政治上,有許多“形式”上的事情是不可或缺的。

吳立可聽到袁肅如此淡然的點破吳承祿的背景,一時有些詫異,縱然袁肅仗着自己是大總統的侄子,可段總長好歹是大總統的心腹悍將。要說這眼下的北洋政府是可以沒有袁肅,還是可以沒有段祺瑞,這個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

然而,此時此刻他看到袁肅說話的神態如此輕鬆,當真猜不透對方心裡到底在想什麼。他看得出來袁肅並不是像那些飛揚跋扈的“王公子弟”,斷然不會是一時失心瘋要去得罪段祺瑞,可對方究竟有什麼樣的把握,居然膽敢去拔老虎的爪牙!

“原來……袁大人已經知道了。不過,袁大人您也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吳鎮守的夫人是許靜仁公的表妹。因此吳鎮守在京城的人脈關係可是非同小可的,還望袁大人慎思慎行。”

“什麼許靜仁公?我怎麼不認識此人?”袁肅微微皺了皺眉頭。

“正是前朝刑部直隸司主事、天津高等審判廳廳長許世英許大人,聽說他已經被提名入閣出任司法部總長,不過也不知道這件事確定下來了嗎?”吳立可有板有眼的說道。

聽吳立可這麼一說,袁肅倒是有了幾分印象,許世英字靜仁,是中國第一代司法制度的奠定人之一。不過對方骨子裡終歸還是有幾分封建古板的老氣,而且在一九一三年發生的宋教仁遇刺案上,還曾經利用司法總長的職權阻止此案的調查。

對他而言,自己連段祺瑞都不怕,更遑論許世英這個文職大員。在武夫橫行的年代裡,只有掌握軍權的人才算是掌握真正的實權。正是爲了這種訴求,他纔不能安分守己,只求守着灤州、通永鎮幾個縣城混一個地方小軍閥,只有不斷的擴張再擴張,獲得更多的地盤和軍隊,才能在亂世當中立足於穩。

“原來是許大人,倒是有聽說他確實已經入閣了。不過他既然是司法總長,更應該熟悉法紀法規,倘若連中國最高司法人都徇私舞弊,今後國家的規矩還如何貫徹落實下來?我相信許大人斷然不會因爲一己之私而埋下百世之禍。”

“是,是這個道理……”吳立可徹底沒了脾氣。

他並非是在爲了吳承祿的前程纔來找袁肅談這番話,人不爲己天誅地滅,這幾乎是所有爲官者在官場生存的基本法則。只是他在吳承祿手下幹了這麼多年,已經建立了非常良好的利益關係和地方官場的規範。

若是吳承祿被趕走了,換上袁肅來執掌山海關防區,那就等重新制訂新的規則。

說到底,他一點都不瞭解袁肅的爲人,最多隻是一些道聽途說的事蹟,可這些都不足以說明事理。萬一袁肅的處事態度與吳承祿大相徑庭,不僅保不住權益,反過來還損害了既有的利益,豈不是得不償失?

除此之外,但凡是權力、地盤上的爭奪,勝利者在事後必然會大清洗、大換血,把所有與前一任有關聯的人一律撤換成自己的嫡系。即便現在袁肅做出承諾,不會做到“飛鳥盡良弓狡兔死走狗烹”的地步,可只要把其他人全都撤換掉,最後只剩下孤家寡人,這與大清洗、大換血又有什麼區別!

他對現在的權力地位很滿意,沒必要冒風險再去瞎折騰。可問題是,如果袁肅真的下定決心要折騰,自己又能如何自處?

“吳大人,縱然今日你不來找我,我也會尋一個時間去找你。吳大人你想摸清楚我的意圖,而我也想知道吳大人的立場。”等了一會兒,袁肅見吳立可沒辦法把話說完整,於是又擺出一副氣定神閒的樣子開口說道。

“這……袁大人說笑了,什麼立場不立場,下官在臨榆縣任上自然會是規規矩矩,不敢有任何奢望……”

“這件事不急於一時,吳大人大可好好考慮。不過不管怎麼說,吳大人你今日就這件事專程來找我,可見你心中還是有自己的想法。有想法是好事,就算最終你我走不到一塊也無妨,好歹相識一場,只要最後不是走到針鋒相對的地步,這份交情猶是可在。”袁肅語氣平易近人,只是在說到後半句話時有所加重語氣。

這番話的目的就是在提醒吳立可,即便吳立可不肯站在他這一邊,最好也老老實實安分守己,不要指望着在背後去向吳承祿告密,或者與吳承祿同流合污來暗中使壞。

吳立可當然明白這層意思,而事實上正是這個立場的選擇一直讓他感到困擾,無論幫誰都有風險,而如果兩邊都不幫的話,萬一袁肅真的逼走了吳承祿,自己非但沒能及時站對隊伍,甚至同樣還會有損現有的權益。

擺在他面前的困境,是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當真是直教人爲難。

第71章 ,英式裝備第49章 ,別開生面第69章 ,上門討要第50章 ,約談合作第55章 ,車站送行第53章 ,陳宦真相第55章 ,戰火轉移第4章 ,借力打力第6章 ,暗藏勢力第100章 ,連夜突進第73章 ,事前籌劃第43章 ,返回灤州第79章 ,先禮後兵第14章 ,總鎮反應第99章 ,加強鋪墊第72章 ,刻意打壓第37章 ,祭孔大典第58章 ,似是而非第53章 ,陳宦真相第5章 ,意在古物第91章 ,堅守陣線第67章 ,初顯針對第75章 ,三兩天內第20章 ,鄭州軍事第83章 ,陷義帝制第96章 ,控制場面第23章 ,新的任命第41章 ,瀛臺大會第44章 ,曹錕劫見第8章 ,不做不休第78章 ,礦務公司第42章 ,府院巧遇第121章 ,一種妥協第86章 ,偏遠事故第25章 ,作戰計劃第25章 ,標部會後第17章 ,調派入豫第49章 ,南北劇勢第4章 ,別有圖謀第10章 ,轉危爲安第95章 ,藉口生事第69章 ,上門討要第101章 ,漢口矛盾第41章 ,再訪張府第9章 ,世事難料第98章 ,三方度勢第40章 ,新的編制第68章 ,着手鋪墊第5章 ,商業計劃第100章 ,大公子言第45章 ,蕭牆之內第35章 ,羣策羣力第46章 ,輿論攻勢第76章 ,試重機槍第53章 ,暫定行程第90章 ,改制共和第23章 ,見張鎮芳第53章 ,陳宦真相第29章 ,灤州馳援第44章 ,曹錕劫見第6章 ,制式步槍第83章 ,着手行動第44章 ,事在北京第61章 ,鄭家大少第68章 ,軍火事故第61章 ,學習方法第44章 ,信到京城第69章 ,驚天變故第72章 ,整軍欲動第1章 ,江湖義氣第26章 ,高順消息第40章 ,改變心思第63章 ,制式產業第95章 ,藉口生事第73章 ,放出風聲第15章 ,順利突圍第76章 ,宮中對談第71章 ,英式裝備第82章 ,雪中送炭第8章 ,畢業策論第15章 ,事發突然第25章 ,後來居上第10章 ,各懷鬼胎第73章 ,放出風聲第113章 ,逐步事變第44章 ,下有對策第4章 ,出水芙蓉第35章 ,合擊圍堵第14章 ,事與願違第5章 ,伏擊日軍第77章 ,彼此利用第94章 ,背後陰謀第67章 ,保定信函第27章 ,逐步展開第77章 ,神秘來賓第32章 ,突然變起第98章 ,一九一四第34章 ,着手發展第22章 ,謀取出路第79章 ,建近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