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最終談和

早先陸軍省的命令雖然給第五師團帶來極大的壓力,但大谷喜久藏多少還是能夠挺住這份壓力,既然陸軍省沒有及時下令對他進行懲處,也就說明日本本土還是希望第五師團能夠在最後時刻做出一些漂亮的收尾工作。

只可惜大谷喜久藏一意孤行,將所謂的“收尾工作”理解爲繼續保持前線戰爭狀態,伺機完成一次改變整個戰爭局勢的逆襲。然而前前後後又過了七八天時間,他不僅沒能改善第五師團目前的困境,相反還導致傷亡和被俘的人數劇增。

此次陸軍省下達的撤職命令,表面只是一種很輕微的懲處,但實際上也就是在暗示大谷喜久藏以死謝罪。

十七這一整天,大谷喜久藏將師團司令部的交接工作全部完成,於是啓程返回旅順。傍晚抵達旅順後,將早已準備好的遺書和另外幾封個人書信交由勤務兵代爲寄出。最後又與神尾光臣進行了一次短暫的會談。在這次會談上,他並不對自己即將離世感到害怕,也不會此次戰敗而感到懊惱,只爲神尾光臣從一開始沒有發兵馳援第五師團感到憤怒。

在他看來,只要當初第十八師團能與第五師團一起,或者在蓋州進攻戰處於不利時及時增兵,這次作戰絕不會落到如此窘迫的困境。

神尾光臣對此只能深表遺憾,他說道:“這場戰爭從一開始就不應該發生,即便當時我下令十八師團出兵,可沒有得到上級的許可,後勤物資供應十分困難,我們不可能真的在十天之內攻入奉天,而到時候的結果也如同現在一樣。”

大谷喜久藏自然聽不進去神尾光臣的話,如果他真的能聽進去,當初在還沒擬定出兵計劃時就會接受神尾光臣的意見,不會如此草率的發起行動。他沒有再多說其他,最後的要求僅僅是希望由神尾光臣來爲自己介錯。

通常來說受邀成爲介錯人是一件無比光榮和深受信任的事情,但是神尾光臣現在卻一點也不覺得這是意見很榮幸的事情,他甚至很清楚大谷喜久藏就是希望藉助介錯一舉來羞辱自己,讓自己永遠的內疚。

如今神尾光臣已經是五十九歲的高齡,哪怕是武士世家出身,可人老體衰,而介錯所切的人後頸處骨頭錯綜複雜,需要極其熟練並且精準的刀法方纔能一擊必中,否則刀很有可能被卡在脊椎骨上,不僅不能是切腹者更快得以解脫,反而還會更加痛苦。

一旦他介錯失敗,一則是玷辱個人武士的名義,二則還是讓大谷喜久藏受苦,從而心中留下這份揮之不去的內疚。只是面對大谷喜久藏如此堅決並且人生最後一個請求,他也不可能出言拒絕,只能硬着頭皮點頭答應下來。

午夜十二點,大谷喜久藏在旅順司令部閱兵臺執行切腹,然而在介錯階段神尾光臣果然還是失手,未能一刀斬斷大谷喜久藏的頭顱。大谷喜久藏飽受着雙重劇痛,臉色漲紅了一片,額頭青筋凸起,卻用最後一口氣嘶聲大喊:“天皇萬歲。”

在大谷喜久藏斷氣之後,神尾光臣慚愧至極。此事自此成爲歷史上一次讓人銘記的笑話。

隨着福田雅太郎和神尾光臣分別接管第五師團、旅順司令部之後,遼東日軍立刻展開了前線整頓工作,並且主動與營口遼東統x戰總司令部取得聯繫,約定雙方分別派遣專員前往奉天,磋商雙方退兵的事宜。

正是因爲遼東日軍這一系列的變動,北京外交部公務招待所的談判會議進展情況,立刻發生了一連串重大的轉折。首先是在十六日這天,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會見日本駐華公使日置義,要求日本儘快達成與中國的和談。

原來就在過去的幾天時間裡,由於中國國內與日俱增的反日情緒,繼而還連累到了英國、法國、俄國等在華利益。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更不知道究竟是什麼人在興風作浪,居然在背地裡煽動情緒激動的中國國民,開始向英法等協約國的公使館、領事館發起抗議,甚至聲稱如果英法繼續縱容包庇日本,中國國民將會發起針對英法俄三國的罷工和抵x制商業等方面的行動。

從十月二十八開戰到今天十一月十七日,中日交戰也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但是根據每天都在更新的統計情況,中國國民在政府、士紳和政治活動家們的號召之下,針對日本公司、工廠進行的罷工,以及持續的抵x制日貨,已經直接導致日本盡千萬日元的經濟損失。

日本政府之所以急着派遣外交副大臣來華救火,經濟遭到遏制同樣是不容小視的原因之一。有鑑於此,英法俄三國都不想重蹈日本的覆轍,而且他們都知道中國人一旦鬧起情緒那還是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歐洲戰場應付不暇,遠東這邊可不能再出什麼亂子。

迫於各方面的壓力,日本外交代表談不可能再繼續拖延或者堅持不退讓。

但是對於中國方面要求交回遼東半島已被軍隊佔領地區,這一點日本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雙方又爭執了兩天的時間,最終達成初步協議,中日於遼東立刻停戰,並且日本允許將蓋州到岫巖以北的地區還給中國,然而丹東到東莊等沿海地區,依然要歸還於日本。

至於旅順租期問題,磋商之後暫定於一九四零年歸還於中國。中東鐵路路過岫巖、蓋州的路段主權移交給中國,但仍然有日本公司承辦運營。交還給中國的遼東土地,原有日籍居民繼續保留十年的居住權,其他居民則可以通過中日外交代辦機構協商,一次性簽訂移民日本或者歸還中國國籍的手續。

中日雙方共同簽署遼東和平協議,規定遼東“十年停戰期”,雙方都不可在彼此界限三十里之內駐紮軍隊,以確保不會再發生諸如此類的軍事摩擦。

關於中國軍隊縱火焚燒丹東一事,中日雙方都互相指責,可是一時半會也都沒有蒐集到足夠的證據。最終日本方面也只能忍氣吞聲,決定不予追究這件事,不過卻額外的要求中國方面無償釋放遼東戰場上的俘虜,並且對目前俘虜中傷員進行妥善安置——

【奇怪,‘抵’‘制’都被和諧了】

第43章 ,新春正月第16章 ,兩頭行動第71章 ,藉機獵取第25章 ,幾番折騰第86章 ,中間收購第41章 ,除夕夜宴第31章 ,任大都督第35章 ,羣策羣力第86章 ,三旅番號第110章 ,妥善善後第63章 ,北京夜談第84章 ,實業賑災第100章 ,連夜突進第45章 ,北京覆電第69章 ,實業之想第48章 ,南北駁火第68章 ,局勢突變第27章 ,開始進攻第47章 ,陸軍部令第13章 ,深夜變故第91章 ,唐海重工第59章 ,組建情報第61章 ,汽車公司第72章 ,突發事件第8章 ,不做不休第88章 ,聲名漸顯第17章 ,遇孫連仲第46章 ,集權之見第28章 ,兩頭態度第78章 ,推舉出山第86章 ,中間收購第118章 ,臨別之談第20章 ,越鬧越大第115章 ,長遠打算第61章 ,審餘小魚第70章 ,擴編軍隊第98章 ,登陸作戰第34章 ,另有目的第38章 ,加緊提防第52章 ,各有意外第60章 ,車站槍擊第25章 ,標部會後第61章 ,審餘小魚第73章 ,諮議之事第39章 ,過河拆橋第14章 ,總鎮反應第74章 ,兩淮之想第39章 ,過河拆橋第50章 ,開誠招降第29章 ,深夜闖營第60章 ,車站槍擊第65章 ,局勢急轉第70章 ,梟雄末路第57章 ,對簿一談第66章 ,所謂顧慮第35章 ,制訂政策第7章 ,收受利益第3章 ,保境軍資第34章 ,着手發展第96章 ,告一段落第39章 ,袁氏家宴第12章 ,故設伏擊第48章 ,北方動盪第34章 ,着手發展第38章 ,戰後善後第68章 ,返回保定第8章 ,似有變故第11章 ,入豫心思第48章 ,河南新策第68章 ,軍火事故第54章 ,見宋教仁第33章 ,擒賊擒王第45章 ,以退爲進第109章 ,暴力事件第45章 ,蕭牆之內第70章 ,堂上之爭第48章 ,異人異志第74章 ,先聲奪人第40章 ,新的編制第15章 ,戰後狂熱第6章 ,討價還價第97章 ,正月過後第50章 ,叔父認侄第55章 ,前往保定第6章 ,標部會談第41章 ,除夕夜宴第34章 ,着手收網第61章 ,學習方法第49章 ,並不簡單第73章 ,諮議之事第87章 ,以身涉險第35章 ,上海線索第76章 ,淮安打探第70章 ,南下籌備第23章 ,見張鎮芳第46章 ,灤州諮議第18章 ,馮國璋言第48章 ,河南新策第34章 ,另有目的第63章 ,背道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