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五月六月

從三月到五月,籌安會的動作越來越大,關於帝制的新聞報道也越來越多。

之前半年的時間裡面,無論是袁世凱個人又或者是北洋政府都沒有對帝制一事公開做出任何答覆,即便有也只是私底下的言論罷了。要說唯一一個與官方掛鉤的關於帝制的事情,還是去年年底在瀛臺舉行新聞發佈會,記者向袁肅提出關於帝制的問題。

國內的民衆情緒每天依然都沉浸“民族自強”的氛圍之中,而在北洋政府喉舌的引導之下,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偏向帝制,甚至跟着籌安會一起鼓吹帝制。

正是有鑑於國內的呼聲水漲船高,袁世凱“被迫”於五月六日在國政辦公廳做出正式的答覆。他否認自己有更改國家政體的意願,表示外交的輿論和民間團體的學術討論,與北洋政府是沒有任何關聯。

這樣的回答顯然很草率,不管是在措辭還是在語氣上,袁世凱的答覆都沒有切中要害,僅僅是有一種很柔和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態度”。當然,無論是北洋內部又或者是民間一些有見識的人,都很清楚這次所謂的正式答覆,只不過是袁世凱虛推罷了。就如同歷史上所有被“勸進”的帝王,總要先考慮大統和民間聲音,經過三勸三推之後才能進行下一步。

就好比是一個流程罷了!正因爲如此,南方一些不算主流的報紙還專門刊登了一些諷刺的文章,來揭露袁世凱惺惺作態的樣子。只可惜這些非主流的報紙大體上只能當作“內部文件”來傳閱,大部分的老百姓們別說根本不會多加理會,甚至都從沒聽說過這份報紙的名字。

正如同所有人預料之內的那樣,到了五月底的時候,由副總統黎元洪、四川軍務總辦陳宦、財政部總長樑士詒、廣東巡閱使龍濟光、山西督軍閻錫山、山東督軍靳雲鵬、山東軍務總辦張懷芝、湖北督軍王佔元等一衆中央及地方大員,聯名呈交勸進書。書中雲裡霧裡說了一大堆好聽的話,希望大總統袁世凱能夠順應民意。

此次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衆多官員牽涉其中,聲勢和影響極其之大,引起了各界人士廣泛的關注。不過大多數人依然沒有表示任何反對的意思,就連平日裡最容易熱血上頭的學生團體,似乎也都只是乖乖的持觀望態度。

此事在民間的反應情況讓袁世凱感到很是高興,不過他也沒有猴急着立刻就應承下來,該走的程序一步也不能少,既然民間沒有太多反對的聲音,那自己自然便能更加從容不迫的來走下面的路。

到了六月上旬,北京總統府鄭重其事的召開了一次新聞發佈會,邀請了許多嘉賓到場參加,甚至還煞有其事的請來了幾個之前一直作爲革命黨活躍的政治人物到場。在會場上,袁世凱用很嚴肅的語氣表示,關於勸進一事自己從未考慮,也絕不敢有這樣的奢望。從態度和形式上,顯然要比第一次更有誠意。

可細細來分析,實際上袁世凱在這次新聞發佈會上所說的話,較之第一次要更加含糊其辭的多,不僅依然沒有明確表示對帝制的個人觀念,同時還似有保留。簡單來說,從始至終袁世凱都沒有反對帝制,也沒有說過“嚴懲帝制造謠者”之類的話。

所有的一切都只不過是在作秀罷了!

如今國內的局勢雖然大部分人羣對帝制沒有什麼牴觸,但並不意味着真正一點反駁的聲音都沒有。就在袁世凱搖頭晃腦的在北京張羅着帝制鋪墊,和樂此不疲的裝模作樣作秀的同時,袁肅早先安排南下上海的高順,在六月五日發回了第一封密電。

高順是三月底便動身南下,先在上海小住了一段時間,後又轉折前往香港、廣州,最後似乎又得知了一些消息,急匆匆的再度返回上海。他將這兩個月辛辛苦苦奔波蒐集的消息彙總清楚之後,即刻用加密的形式發送到了天津。

在這封密電裡,高順先是簡單介紹了革命勢力最爲活躍的江浙、西南五省的社會情況。籌安會之前一直強調在江浙等地活動,目的就是要先從革命勢力聚集的地方下手,把聲勢的種子播撒下來。這幾個省目前社會情況與報紙上的報道還是有所出入,反對的人也有,支持的人也都,但這兩類人全部都是佔少數,無論是工人、學生、政客、士紳,大部分人還是保持着很是平靜的情緒來對待這件事。

不得不說,籌安會在宣傳造勢的過程中,多多少少還是從袁肅這裡借鑑了一些東西。正好那段時間袁肅聲明正旺,所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無論是楊度又或者是其他鼓出帝制的籌安會幹將,他們對外都打出了帝制促成中央集權的旗號,並且再三渲染如今是僞共和、僞民主的國體和政治,與其繼續僞裝下去,還不如一次性把事情辦好,長痛不如短痛。

民間許多老百姓根本不清楚什麼是中央集權,就算有人知道中央集權的意思,但也不清楚帝制與中央集權的關係。只不過是人云亦云,籌安會和鼓吹帝制的一幫人這麼宣傳、如此造勢,大家自然也就跟着相信了。

中央集權畢竟是確保中國南北統一的重要前提,老百姓痛恨內戰的感情由來已久,因此在這一點上很快就傾向了推行帝制的說法。就算是少數真正明白事理的人們,他們頻頻質疑帝制能促成中央集權的說法,只可惜人微言輕,聽着甚少。

除此之外,高順在電文裡還提到,以雲南爲首的西南四省就在前段時間進行了一次秘密會晤。當然,所謂的秘密會晤四省督軍並沒有親自到場,只是由四省督軍派遣了各自的心腹親信,齊齊抵達麗江碰面。

不過,關於這次會晤的內容目前還不得而知,考慮到有時間、有地點、有人物,現在唯一能確定的那就是這次會晤應該不會有假。

以上這些都是可以確定的消息,而額外的還有一些不確定的小道消息。第一是本來因爲遭到通緝而潛逃於日本的中華革命黨,最近也在秘密的派人返回國內,不過大部分還是在香港或雲南集結。第二則是林伯深最近打聽的消息,似乎中華革命黨針對這次袁世凱籌謀帝制一事,內部的意見並不一致。

自經歷了二次革命的慘敗,再加上北洋政府堅持收復青島主權,並公然與日本在遼東一戰,經過這一連串此消彼長的事件之後,之前的革命主義者多多少少都受到了一些影響。即便是在革命團體內部,同樣是有許多不同的派系存在,這些派系有的是堅定不移的理想主義者,有的卻是推崇實幹,還有的則是職業革命家。

如今國家總算得以安定,而且北洋政府也完全沒有想象中的那麼不可救藥,再加上革命團體內部的種種鬥爭,愈發加快了意見和態度分裂的情況。

據說目前中華革命黨內部大致上有三種聲音,大部分依然是支持倒袁,餘下的一部分是認爲應該靜觀其變,再一部分則是聽信了籌安會的宣傳造勢,認爲應該嘗試着進行一次國家體制的突破性變革。成功了自然是好,失敗了再倒袁也不遲。

在後兩者當中也有不少人是出於對日本的民族仇視,青島和遼東一系列事件使得這些人認識到日本人根本不像表面上那麼友善。正所謂痛恨一件事必會連帶的痛恨與其相關的事,對於孫中山等人與日本人親近,許多人自然萌生看不慣的態度。

第87章 ,隨營學堂第84章 ,趁勢發展第76章 ,試重機槍第25章 ,作戰計劃第90章 ,發展工商第58章 ,鄂州對話第65章 ,說趙山河第21章 ,另有對策第99章 ,到突破口第29章 ,洋河水庫第83章 ,着手行動第69章 ,一戰前夕第109章 ,暴力事件第79章 ,再見其人第78章 ,突然而見第60章 ,車站槍擊第95章 ,學堂籌備第67章 ,初顯針對第45章 ,北京覆電第93章 ,鄭州事變第71章 ,炮兵計劃第19章 ,時勢所趨第47章 ,會衆豪紳第75章 ,各自爲政第7章 ,初步探討第63章 ,招募改制第54章 ,見宋教仁第16章 ,定製式化第49章 ,信使突來第79章 ,建近衛軍第14章 ,藉機行事第70章 ,正式會商第73章 ,南北交鋒第99章 ,北上議事第99章 ,加強鋪墊第11章 ,別有用心第61章 ,學習方法第88章 ,軍政發展第114章 ,北方南方第77章 ,新的內情第24章 ,別有用心第100章 ,連夜突進第64章 ,烏雲密佈第73章 ,諮議之事第36章 ,廣佈施恩第105章 ,會戰序幕第22章 ,灤州交代第84章 ,長江之西第48章 ,北方動盪第13章 ,重挫元氣第42章 ,分配防區第5章 ,時勢之見第24章 ,其人之道第84章 ,長江之西第8章 ,似有變故第53章 ,暫定行程第98章 ,一九一四第96章 ,打探消息第45章 ,書房夜談第91章 ,成立典禮第56章第90章 ,拉攏進退第108章 ,信陽之亂第9章 ,內部矛盾第57章 ,華中綢繆第79章 ,外內異乎第68章 ,返回保定第85章 ,雙重密謀第2章 ,安山張府第2章 ,似有察覺第77章 ,顧秉鈞言第48章 ,異人異志第36章 ,官辦銀行第92章 ,先發制人第76章 ,試重機槍第59章 ,意外事件第69章 ,上門討要第20章 ,越鬧越大第2章 ,痛下狠手第27章 ,逐步展開第62章 ,張謇試探第27章 ,迎王懷慶第98章 ,三方度勢第77章 ,洋商企第30章 ,唐氏雲南第65章 ,聯誼會上第85章 ,見何其鞏第90章 ,改制共和第30章 ,慘案發生第59章 ,安山喪禮第39章 ,結交豪紳第24章 ,別有用心第32章 ,突然變起第53章 ,豫南對策第34章 ,另有目的第4章 ,借力打力第49章 ,信使突來第106章 ,又有野心第39章 ,袁氏家宴第93章 ,大膽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