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點

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點

離開報社,朱瞻壑回到詹事府,腦子裡也一直考慮報紙銷量不佳的問題。

就像他對馬安說的那樣,現在不是報紙有問題,而是大漢的百姓自身有問題。

整個大漢的漢人百姓加在一起,也只有五六十萬,而且其中絕大部分人都不識字,之前楊士奇想要舉行科舉,都擔心沒有足夠的人蔘加。

百姓中文盲率太高,報紙銷量自然上不去,至於土人就更別說了,他們連漢話都不會說。

所以想要提高報紙的銷量,唯一的辦法就是提高百姓的識字率,但這事說起來容易,想要做成可就太難了,哪怕真能提高百姓的識字率,也絕不是短時間內能辦到的。

想到上面這些,朱瞻壑也倍感頭疼,他現在真的是體會到,什麼叫“巧婦難爲無米之炊”了,你報紙寫的再精彩,別人不認字你也沒辦法。

最後朱瞻壑苦思一整天,卻也沒能想出什麼解決的辦法。

當然他也並不是完全沒辦法,比如他想了兩個不是辦法的辦法,第一就是增設一個讀報人的職位,專門給百姓讀報紙上的內容,雖然這樣做無法提高報紙銷量,但可以增加報紙的宣傳功能。

不過這個想法很快就被朱瞻壑捨棄了,因爲太不現實,讀報人需要識字,而在大漢,能識字的漢人都是寶貝,無論是經商還是進衙門,都十分受歡迎,沒有幾個願意去給人讀報紙的。

除了這個,朱瞻壑甚至還想到,可以在報紙上增加一些漫畫,用圖畫的形式傳遞信息,百姓不識字沒關係,能看懂圖畫就行。

但這個辦法作用有限,第一是圖畫承載的信息量有限,而且報紙上就算加了圖畫,但主要還是以文字爲主,看不懂的照樣還是看不懂。

所以上面的這兩個想法,其實都只是朱瞻壑在瞎想,就算有點作用,但也十分有限。

最後朱瞻壑苦思一整天,也沒什麼好的想法。

傍晚時分,朱瞻壑回到詹事府後面的住處,因爲新皇城還在修建之中,所以他們一家依然住在舊王宮,王宮前面雖然改成了銀行,但後面依然保持原樣。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剛來到家裡,就見兒子朱祁銘,正在常思寧的教導下揹着三字經,小傢伙也到了啓蒙的年紀了,朱瞻壑本想找個先生教他,但常思寧卻堅持親自教兒子背一些蒙學書籍。

只見朱祁銘揹着小手,一副搖頭晃腦的小大人模樣,清脆的童聲背誦着朗朗上口的三字經,雖然不是很熟練,但對他這個年紀,已經十分難得了。

等到朱祁銘背完了一段三字經,朱瞻壑也不禁上前誇獎了幾句,惹得小傢伙驕傲的挺起小胸脯,隨後就一溜煙的跑出去玩了。

“夫君有心事?”

常思寧看着孩子離開了,這才向朱瞻壑問道。

“的確遇到點問題……”朱瞻壑也不瞞着常思寧,當即將報紙的事給她講了一遍,根本問題還是在於百姓的教育上。

常思寧聽完之後,站起來給朱瞻壑倒了杯茶道:“夫君你可知道伱最大的缺點是什麼嗎?”

“什麼?”

朱瞻壑聞言也露出好奇的表情,他還是第一次聽常思寧主動說自己有缺點。

“夫君你的缺點也是優點,那就是太聰明,有些事情別人解決不了,你卻能出乎意料的想出解決的辦法,久而久之,夫君你就養成了習慣,覺得這世上好像沒有什麼事情,能夠難倒自己,換句話說,你喜歡走捷徑。”

“這……”

朱瞻壑雖然不想承認,但仔細一想,卻又覺得有道理,他自認爲自己比古人多了幾百年的見識,這些見識也的確幫過他很多次,所以這也讓他形成了依賴,好像什麼事情都覺得自己能夠用智慧解決。

“夫君不說話,那就是默認了!”

常思寧看到朱瞻壑發窘的表情,也不禁捂嘴一笑,接着繼續道。

“其實夫君你要知道,這世上並不是所有事情都有捷徑可走,就比如對孩子的教育,需要父母和先生一點點的傳授給他,不可能今天還大字不識,明天就能寫出錦繡文章了。”

常思寧的一番話,一下子把朱瞻壑給點醒了,事情還真是如此,有些事情走不了捷徑,那自己就只能老老實實的一步步走下去。

百姓的文盲率太高,那就老老實實的推廣教育,不但是對孩童的教育,成年人也要進行必要的教育,至少會寫自己的名字,甚至是掌握一些常用字。

推廣教育這種事,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就看朱瞻壑願不願意去做了。

比如後世的新中國剛建立時,全國絕大部分人都是文盲,但經過國家的大力推廣,組織脫盲教育,在那種一窮二白的時代,竟然很快讓識字率大幅度提升。

後世可以做到,朱瞻壑覺得自己也能做到,更何況他們大漢只有幾十萬漢人,相比後世建國時四五億人,簡直不要太輕鬆。

想明白了這一點,朱瞻壑也大爲讚歎的道:“思寧你說的對,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我不能好高騖遠,明天我就找楊尚書他們商量一下,到時成立一個教育司,爭取早日讓全國的百姓都能認識字!”

看到朱瞻壑想通了,常思寧也不禁微微一笑,隨後又拉着他聊了一些家事,這也能讓朱瞻壑從繁忙的公務中暫時放鬆一下,不至於整天都緊繃着。

感受到妻子的用意,朱瞻壑也心中一暖,人都說娶妻娶賢,常思寧不但長的漂亮,更難得的是聰慧賢淑,家中的事情她都能打理的井井有條,連孫若微都對她心服口服,這也讓朱瞻壑少操了許多的心,遇到難事她也能幫自己出出主意,得妻如此,夫復何求?

第二天一早,朱瞻壑來到詹事府,朱高煦不在,所以早朝都是楊士奇等人前來詹事府議事,而且朱瞻壑體諒大臣,也不用每天早朝,每隔五天才會舉行一次早朝,其它時候有事情了他們可以隨時求見自己。

 

第122章 抓捕紀綱(下)第120章 朱棣的決斷(下)816.第816章 新星號732.第732章 交趾事了第274章 香水是我的了379.第379章 流放囚犯去天竺517.第517章 報紙引發的風波(下)796.第796章 晴晴389.第389章 反對開海的人386.第386章 全面開海第73章 詔獄第162章 珠釵會的信物607.第607章 冒險512.第512章 儒報(下)417.第417章 朱瞻壑的條件489.第489章 興和之戰(下)第78章 朱高煦中毒(下)第109章 楊士奇上任第212章 朱瞻圻的變化426.第426章 堆滿火藥的倉庫452.第452章 真相第60章 慣偷朱瞻圻961.第961章 大軍出發第55章 三人湊成二百五982.第982章 一身兩帝第129章 漆器第11章 陰溝裡翻了船第86章 鄭和回來了第213章 意外的線索629.第629章 荒島面談(上)第234章 瘋狂的北京第77章 朱高煦中毒(上)635.第635章 刁鑽的問題第178章 只差三歲693.第693章 紡織業(下)898.第898章 戰後746.第746章 抵達埃及865.第865章 合作第243章 房貸314.第314章 永平公主(中)第135章 內閣成立423.第423章 表明身份375.第375章 消息傳出374.第374章 科舉607.第607章 冒險401.第401章 牧民787.第787章 硝酸第31章 拍賣(新書求推薦收藏)870.第870章 軍事與經濟580.第580章 遷回南京430.第430章 朱瞻圻的動向第108章 吃着火鍋唱着小曲934.第934章 兀魯伯來信402.第402章 移民的問題587.第587章 陰損的手段393.第393章 林立志第168章 蜀王的信第191章 “謠言”693.第693章 紡織業(下)851.第851章 依弗港之戰(下)781.第781章 王爺成親第264章 財要露白345.第345章 大名的爭執598.第598章 瞞不住第140章 天閹第78章 朱高煦中毒(下)968.第968章 土木堡之敗(上)第279章 又見朱高燧788.第788章 海倫公主歷險記537.第537章 餘百戶的毒計(中)371.第371章 一休進宮784.第784章 奇人院(上)第128章 朱高熾也中毒了309.第309章 從源頭上解決倭寇709.第709章 劃分利益第121章 抓捕紀綱(上)677.第677章 兀魯伯遊記(上)第260章 漲價的契機747.第747章 蘇伊士港(上)853.第853章 兩個選擇773.第773章 朱瞻坦(下)815.第815章 威尼斯總督(下)685.第685章 鏡子(上)683.第683章 談判陷入僵局402.第402章 移民的問題949.第949章 一意孤行676.第676章 邀請490.第490章 朵顏三衛896.第896章 穆法斯戰敗585.第585章 不要命的李時勉841.第841章 逃難(下)470.第470章 自爆(下)第222章 百萬倉第102章 效仿蒙古人第157章 朱高煦在交趾(下)355.第355章 大內氏(下)第160章 胡濙873.第873章 攻陷羅德島751.第751章 開羅之戰(下)第176章 胡濙的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