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5.第675章 初見兀魯伯

第675章 初見兀魯伯

朱瞻壑來到關押兀魯伯的院門外,這裡是一個頗爲幽靜的院子,當常威推開門時,只見院子裡種滿了花草,其中一個房間的窗戶打開着,可以看到一個人坐在窗前的桌子旁正在看書。

“看書的那個就是兀魯伯,他倒是挺能沉得住氣,自從被俘虜後能吃能睡,也按照醫囑安心養傷,甚至還要求我們給他送來一些書籍消磨時間。”

常威指了指窗內那個看書的人影道。

“有意思,我聽說這個兀魯伯博學多才,而且還曾經出使過大明,當時皇爺爺還在,可惜我當時有事不在京城,所以沒有見到他。”

朱瞻壑這時也露出饒有興趣的表情,他早就對這個兀魯伯久聞大名,所以才特意來見一見他。

於是朱瞻壑邁步進到院子,窗子裡的兀魯伯一心都撲在書本上,並沒有發現外面有人進來。

書房的門虛掩着,朱瞻壑卻沒有推門進去,而是禮貌的外面敲了敲門。

“進來!”

裡面的兀魯伯竟然用漢話說道,他的漢話說的雖然不是很純正,但也相當熟練。

朱瞻壑推門進到書房,只見兀魯伯依然在看書,這時頭也不回的問道:“茶水泡好了嗎?”

兀魯伯顯然以爲進來的是照顧他的僕從,畢竟以他的身份,哪怕是做了俘虜,常威也按照禮儀給對方安排了僕從,負責照顧他的飲食起居。

“兀魯伯皇子真是好悠閒啊!”

朱瞻壑也不生氣,而是笑呵呵的開口道。

帖木兒帝國沒有太子之類的稱呼,蘇丹的兒子一般都是擔任總督,所以朱瞻壑就按照中原的習慣,稱對方爲皇子,算是一個禮貌的尊稱。

兀魯伯聽到背後的陌生的聲音,也立刻扭過頭,當看到朱瞻壑時,也不禁一愣,不過他很快就猜到朱瞻壑的身份不一般,因爲旁邊身材魁梧的常威,正是俘虜他的那位大漢將軍,可對方卻只能陪同在這個年輕人一旁。

“如果我沒有猜錯,你是大漢的太子朱瞻壑吧?”

只見兀魯伯打量了朱瞻壑幾眼,忽然直接道出了朱瞻壑的名字。

這讓朱瞻壑也十分驚訝的問道:“你怎麼知道我的身份?”

朱瞻壑說話時也在打量着這位兀魯伯,只見對方大概三十多歲,身穿長袍、頭上圍着頭巾,長方臉,留着半長的鬍鬚,整個人身上都透着幾分學者的氣質,難怪後世被人稱爲皇位上的學者。

“太子殿下不要忘了,我曾經出使過大明,拜見過您的祖父,可惜當時殿下您領兵在海外,據說是攻打一個名叫倭國的地方,所以我雖然聽說過您的名字,卻無緣相見。”

兀魯伯十分坦誠的回答道。

當初他出使大明時,曾經不止一次聽別人提到過朱瞻壑的名字,要不是當時朱瞻壑不在京城,說不定兩人早在多年前就已經見過面了,甚至還可能成爲朋友。“皇子出使大明的事我也聽說了,可惜我當時軍務在身,無法趕回京城,卻沒想到多年後,咱們竟然會在這種情況下相見。”

朱瞻壑也有些感慨的道。

“太子殿下,這就是你們大漢的不是了,爲何好端端的侵犯我國的領土?要不是大漢擅自挑起戰爭,我們也不會成爲敵人。”

兀魯伯這時卻神情嚴肅的向朱瞻壑指責道。

“皇子殿下是不是忘了,當初令祖父東征大明時,又何曾找過什麼理由?而且我們腳下這片土地,希臘人來過、波斯人來過、突厥人也來過,後來伱們蒙古人才佔據了這裡!”

朱瞻壑微微一笑反駁道。

兀魯伯家族應該是突厥人,但他們卻對外宣稱自己是蒙古人,只是繼承了突厥人的風俗習慣和宗教,這主要是爲了與黃金家族拉上關係,確立自己統治的正當性。

聽以朱瞻壑對這片土地的歷史如此熟悉,兀魯伯也感覺臉一紅,做爲一個博學的人,他當然熟知當地的歷史,在這片土地上,一向都是強者爲尊,強者向外擴張吞併弱者,根本不需要任何的理由。

“太子殿下,國與國之間的確沒有什麼道義可講,但我覺得我們與大漢之間並沒有太大的矛盾,雙方完全可以坐下來談一談!”

兀魯伯這時十分誠懇的說道。

雖然這次慘敗於大漢之手,但兀魯伯並沒有想過報復,因爲他並不想和大漢爲敵,甚至如果有可能,他還想和大漢合作,只要對方能保證帖木兒帝國東南方向的穩定就行。

這並不是兀魯伯軟弱,而是他很清楚帝國內部的情況,自從他祖父帖木兒去世後,幾個兒子和孫子爭奪蘇丹的位子,從而爆發了激烈了戰爭,最後雖然被兀魯伯的父親沙哈魯統一了帝國,卻已經讓帖木兒帝國元氣大傷。

特別是帝國的西方,那邊的大食人和波斯人都不服從帝國的統治,經常發生叛亂,爲了鎮壓帝國西方的叛亂,沙哈魯不得不將首都搬到西方的赫拉特,留下兀魯伯鎮守在撒馬爾罕。

就算是這樣,帝國內部依然不平靜,各大貴族擁兵自重,統治下的異族也各有異心,哪怕是一些蒙古貴族,也和他們不一條心。

所以帖木兒帝國看似強盛,其實內部已經岌岌可危,現在又出現大漢這麼一個強大的挑戰者,一上來就滅掉了他們的十萬大軍,這也把兀魯伯一下子打醒了。

帖木兒帝國已經無法再應對像大漢這麼強大的對手了,所以他才希望能和大漢化解矛盾,哪怕付出一些代價,但只要將大漢安撫下來,對帖木兒帝國來說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其實我們大漢也不想出兵,但天竺那塊地方你也知道,如果有人從白沙瓦這裡出兵南下,整個天竺都無險可守,爲了大漢的安全,我父親纔不得不向北擴張,至少要加強北部的防禦。”

朱瞻壑也十分坦誠的說道。

以大漢現在的人口,也的確不適合向外擴張,比如這次出兵,朱高煦手中能動用的兵力只有兩萬人,這點兵力能打下白沙瓦就已經是極限了。

 

678.第678章 兀魯伯遊記(下)394.第394章 涉案官員第30章 一車促織第200章 一張紙條614.第614章 消息傳來799.第799章 大漢與威尼斯707.第707章 海倫(上)478.第478章 又要北征584.第584章 離京第94章 中年危機第50章 打我629.第629章 荒島面談(上)第178章 只差三歲715.第715章 帶你看樣東西427.第427章 大伯做榜樣第57章 連鎖反應971.第971章 崩潰第142章 討公道(中)531.第531章 反轉818.第818章 開平衛內遷(上)515.第515章 海外冒險故事第137章 上元佳節(上)第87章 長頸麒麟283.第283章 存錢(上)第267章 又見宋禮389.第389章 反對開海的人788.第788章 海倫公主歷險記373.第373章 同病相憐303.第303章 定海衛557.第557章 夏元吉入詔獄(下)966.第966章 盡人事,聽天命494.第494章 問罪485.第485章 大明情報網(下)867.第867章 一場舞會(下)第92章 打草的棍子750.第750章 開羅之戰(中)378.第378章 進士鄭禮第64章 朱棣有召976.第976章 漢軍vs瓦剌915.第915章 兒子失蹤了第92章 打草的棍子842.第842章 一起登船642.第642章 兩頭下注303.第303章 定海衛688.第688章 交趾叛亂與內書堂第271章 銀行412.第412章 官兵是你小子惹來的489.第489章 興和之戰(下)第61章 死奸商第23章 常家兄妹931.第931章 使團到來576.第576章 又見朱高熾(上)735.第735章 海倫的提議431.第431章 橄欖枝801.第801章 西紅柿和辣椒795.第795章 車上閒談(下)第27章 朱祁鎮他娘316.第316章 又是朱高燧637.第637章 天竺見聞819.第819章 開平衛內遷(下)510.第510章 儒報(上)第219章 朱允炆不是大BOSS959.第959章 我爲拯救大明而來781.第781章 王爺成親930.第930章 大明第一嘴炮758.第758章 朱瞻基巡邊(下)478.第478章 又要北征772.第772章 朱瞻坦(上)369.第369章 替代官員的人(上)342.第342章 九州大名第211章 下落不明422.第422章 圍堵唐賽兒第247章 雷電761.第761章 齊東港368.第368章 姚廣孝去世672.第672章 兀魯伯被俘885.第885章 清理土人641.第641章 白銀運輸391.第391章 懸山島833.第833章 青州號449.第449章 安置新移民(上)383.第383章 天津開海(下)637.第637章 天竺見聞第105章 大忽悠朱瞻壑(下)524.第524章 安遠侯柳升448.第448章 臨陣退縮453.第453章 給別人做嫁衣?853.第853章 兩個選擇501.第501章 錦衣衛的職責524.第524章 安遠侯柳升894.第894章 送給朱祁鎮的禮物558.第558章 漢王妃去天竺336.第336章 對馬島之戰(下)397.第397章 海上囚犯(上)第132章 婚姻的自主權922.第922章 擴張665.第665章 進軍中亞926.第926章 朱高煦病重第10章 多好的孩子874.第874章 黑海海峽之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