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8.第678章 兀魯伯遊記(下)

“大漢都已經強盛到這種地步,竟然要給所有孩子都提供教育的機會了?”

兀魯伯聽到朱瞻壑的解釋,卻更加震驚,他是個博學的學者,沒有人比他更清楚知識對一個國家的影響力了!

“沒你想的那麼誇張,現在公立的小學也只是在西京城中試行,暫時還沒有推行到其它城市,不過就算日後向外推行,頂多也只能讓漢人的孩子上學。”

朱瞻壑再次解釋道。

這個時代可沒有什麼種族歧視,對於統治者來說,自己的種族本就天然凌駕於其它種族之上,帖木兒那邊更是如此。

“那也十分驚人了,太子你真是有魄力,竟然在全國推行教育,等到這些受教育的孩子成長起來後,大漢的國力肯定會飛速增長,想想都讓人吃驚!”

兀魯伯再次讚歎道。

他可不是拍朱瞻壑的馬屁,而是心中真實的想法,做爲學者,他一向十分重視教育,但帖木兒帝國內部的紛爭太過激烈,教育也全都掌握在貴族手中。

兀魯伯之前藉着宗教的名義,曾經在撒馬爾罕等城市開設經學院,除了學習經書和語言外,還開設了天文、數學、歷史等學科。

但這種經學院面向的大都是貴族子弟,人數也要少得多。

兀魯伯也曾經想過招收平民進入學院,但卻遭到幾乎所有貴族的反對,因爲對於貴族來說,壟斷教育是他們身份的象徵之一,他們也絕不會允許自己的孩子與那些平民子弟一塊學習。

對於兀魯伯的誇讚,朱瞻壑也是哈哈一笑,隨後這才帶他進城,西京經過幾次大的規劃之後,除了保留一些比較有特色的建築外,其它的已經完全漢化了,到處都是飛檐斗拱的中原特色建築。

兀魯伯看着眼前熟悉的城市景色,一時間都懷疑自己又來到大明瞭。

“太子,能不能帶我去你的那個小學看一看?”

兀魯伯這時卻忽然提出要求道,剛纔那些揹着書包的孩子,給了他很大的震撼,因此他也想親眼看一看大漢的小學是什麼樣的?

“可以,我們小學不但白天上課,晚上也會上課,現在估計也開始上課了!”

朱瞻壑哈哈一笑,這時天色已經不早了,本來應該儘快安排兀魯伯休息的,但對方興致這麼高,而且小學本來就在城門邊上,走過去也是順路,所以去看看也無妨。

於是朱瞻壑帶着兀魯伯來到小學,說來也巧,剛來到門口,就聽到裡面傳來上課的鈴聲。

這時天色已經有點發暗,各個教室裡也都亮起了燈,一些先生拿着教材,匆匆忙忙的走向各自的教室,學生們也早早在教室裡坐好。

兀魯伯很好奇的來到一個教室的窗外,這個教室裡上的是數學課,一個年輕的先生正在教學生們學習乘法。

兀魯伯是個天文學家,在數學方面的造詣自然也不低,他本爲給小孩子上的數學課沒什麼難度,卻在看到黑板上的內容時愣住了,因爲他竟然看不懂。

這下也激起了兀魯伯的興趣,於是他就站在窗外認真的聽着裡面先生的講課,直到聽了大半節課後,他才終於搞明白了,原來那些自己看不懂的符號,其實代表着數學的一些運算。

“大明的算學好像不是這樣的啊?”

搞清楚裡面講的內容,兀魯伯卻忽然十分不解的問道。

當初他曾經和大明司天監的官員交流過,自然也瞭解過大明的算學,在他記憶中,大明的算學雖然有長處,但也有短處,比如計算過程使用大量的漢字,導致外人很難看懂。可是現在他看到的數學,卻與大明的算學完全不同,各種運算都引入了符號,使得運算過程大爲簡便,同時也更容易理解。

“這種新式算學引入了各種符號,所以我給它取了個名字,叫做符號算學。”

朱瞻壑這時笑着解釋道。

剛纔他看兀魯伯聽得十分認真,所以就靜靜的在一旁等候,直到這時才幫他解答了心中的疑惑。

“原來是這樣,難道這種符號算學也是太子您發明的?”

兀魯伯聞言眼睛一亮,隨即看向朱瞻壑再次問道。

在他認識的人中,恐怕也只有朱瞻壑纔有這個本事。

“我也是吸取了各家之長,比如使用的數字符號,就是天竺這邊發明的。”

朱瞻壑沒敢居功,畢竟這東西是他從後世照搬過來的。

“那也很了不起了,能把數學簡便成符號的運算,大大節省了步驟和時間,若是用於我們天文觀測和計算時,肯定會十分便利!”

兀魯伯再次讚歎道。

天文學中往往需要大量的計算,如果能把朱瞻壑的這套符號引入,兀魯伯相信他們日後在天文學上肯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搞清楚了符號的意義,數學課對兀魯伯就沒什麼難度了,於是他又去了旁邊的教室,這裡正在上語文課。

朱瞻壑本以爲他對語文課應該不感興趣,卻沒想到兀魯伯不但聽了好一會兒,而且還把裡面老師教的《靜夜思》給背了下來。

“詩仙李白的出生地就在我們帖木兒帝國境內,所以他也應該算是我們帖木兒人。”

兀魯伯最後竟然有些得意的說道。

“呵呵,我覺得李白只會認爲自己是唐人,而不會認爲自己是別國之人!”

朱瞻壑白了對方一眼道。

不過兀魯伯說的也有道理,李白的出生地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四川,另一種說法是在西域的碎葉城,而碎葉城現在的確在帖木兒帝國境內。

兀魯伯沒有和朱瞻壑爭辯,而是再次在其它教室外轉了轉,最後他忽然再次向朱瞻壑問道:“白天我們見到的學生都是孩子,爲何現在教室裡不但有孩子,而且還有一些青年甚至是老年人?”

“夜校和白天的學校是不同的,夜校主要是爲了掃除文盲,至少讓百姓會寫自己的名字……”

朱瞻壑簡單的把夜校掃盲的目的講了一下,兀魯伯聽後更爲讚歎,認爲大漢的教育不但照顧到孩子,甚至連一些成年人也照顧到了,這絕對是歷史上的一大創舉!

第190章 背後插一刀685.第685章 鏡子(上)292.第292章 銀行保險櫃第129章 漆器518.第518章 永樂日報722.第722章 王通的困境(上)294.第294章 下西洋的積極性第14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443.第443章 將計就計第242章 京官(下)437.第437章 移民(中)817.第817章 雙喜臨門第100章 聞風而動785.第785章 奇人院(下)813.第813章 抵達威尼斯511.第511章 儒報(中)第35章 斬爹寶刀第62章 初版三國495.第495章 瓦剌崛起(上)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點第227章 程濟689.第689章 扶植代理人519.第519章 文爭748.第748章 蘇伊士港(下)372.第372章 局勢變化第27章 朱祁鎮他娘593.第593章 一枚藥丸593.第593章 一枚藥丸301.第301章 保命底牌397.第397章 海上囚犯(上)第73章 詔獄第125章 中山王之子298.第298章 海上遭遇(下)第67章 爹孃吵架第263章 官船商用第158章 密本制度421.第421章 抓捕綁匪476.第476章 兩條路623.第623章 殺人滅口(上)637.第637章 天竺見聞390.第390章 來歷不明的和尚882.第882章 乾清宮(下)591.第591章 陛下駕崩了493.第493章 勾心鬥角486.第486章 設局952.第952章 太監喜寧787.第787章 硝酸619.第619章 趙王不見了(上)第261章 朱瞻基的疑惑936.第936章 救人(上)862.第862章 要離開了559.第559章 回大明探親884.第884章 朱瞻圻要人950.第950章 撤軍第147章 陶家三代追夢人575.第575章 名利雙收第107章 長史的人選912.第912章 重臨威尼斯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點891.第891章 搭配着賣349.第349章 立足九州498.第498章 朱棣的苦衷第166章 長江上的截殺781.第781章 王爺成親445.第445章 新老移民(上)501.第501章 錦衣衛的職責687.第687章 兀魯伯不想走954.第954章 追兵將至550.第550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下)643.第643章 掃平日本的開端435.第435章 白蓮教徒第79章 餘孽573.第573章 苦悶的夏元吉487.第487章 阿魯臺的計劃937.第937章 救人(下)第26章 過勞肥855.第855章 君士坦丁367.第367章 彌留之際(下)385.第385章 信息不透明第248章 三大殿被毀733.第733章 大發雷霆727.第727章 婚事769.第769章 商談(下)328.第328章 對馬宗氏(下)313.第313章 永平公主(上)778.第778章 黑火藥的侷限性第167章 絕處逢生605.第605章 朱高煦的變化731.第731章 錦衣衛的交鋒466.第466章 目光短淺的倭人857.第857章 合作的資格第151章 又忽悠一個443.第443章 將計就計第62章 初版三國731.第731章 錦衣衛的交鋒第101章 邪惡的想法821.第821章 生靈塗炭967.第967章 挖掘水井472.第472章 一個教訓(中)948.第948章 不詳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