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3.第933章 瓦剌動向

“嗚~”

北征港中,幾艘蒸汽戰艦拉響汽笛,然後緩緩的駛出港口。

楊善與使團的衆人站在甲板上,感受着戰艦越來越快的速度,身邊就是大漢先進的火炮,想像着它們在海上萬炮齊鳴的場景,一時間所有人都露出神往之色。

戰艦在外海轉了一圈,並且還在海上進行了試射,楊善他們甚至還親自參觀了一下動力室,以及火炮的發射,確保這些戰艦都是可以正常使用的。

最後到了傍晚時分,他們纔回到港口,然後在大漢官員的安排下,暫時住到港口的海軍大營中,這裡的條件雖然差一點,卻可以就近的觀察大漢的海軍。

“楊公,我們真的要買這些老舊的戰艦嗎?”

晚飯過後,何爲文找到楊善好奇的問道。

“這些戰艦雖然老舊了一點,但都保養的相當好,大漢的海軍使用這麼多年,也足以證明它們的性能相當不錯,最關鍵的是,相比新戰艦,它們的價格更加合理,朝廷那邊也更容易接受。”

楊善一邊品着茶,一邊微笑着說道。

經過試乘這些退役的蒸汽戰艦,他發現這些戰艦的性能比他想像的還要好一些,所以對於這些戰艦他也十分滿意,準備這幾天確定要買的戰艦後,就回西京與朱瞻壑安排的人談價格。

“這些戰艦都有些破舊,買回去會不會被人詬病?”

何爲文還是有些不放心的問道。

“這個好辦,到時我們談價格時,可以要求大漢把船身翻新一下,最好是刷上新油漆,這樣從外面看起來幾乎和新船沒什麼兩樣。”

楊善卻信心十足的說道。

這就是楊善的狡猾之處,他深知朝堂上下,最看重的就是“面子”二字,特別是朱祁鎮和王振,都是好大喜功的人,他們若是看到破舊的二手戰艦,肯定會不高興,但如果把表面翻新一下,只要看起來足夠威武,就能讓所有人滿意。

“這……”

何爲文聽後卻感覺有點彆扭,卻又說不出來哪裡彆扭,畢竟他太年輕了,與楊善這種老狐狸相比,簡直差太多了。

與此同時,西京皇城的武英殿中,朱瞻壑也終於等來了一個期盼已久的消息。

“陛下,瓦剌送來的最新情報,也先正在動員各個部落,很可能會擇日南下!”

劉苛一臉興奮的向朱瞻壑稟報道。

一般來說,草原人南下,要麼是在開春,要麼是在秋末,秋末是爲了過冬儲存糧食,開春則是因爲冬天的消耗太大,所以急需搶掠一批糧食度過糧荒。

但這次開春都已經過去了,按說瓦剌不應該再南下才對,可也先卻忽然傳令各部,讓他們調集兵馬與糧草,看樣子隨時都可能舉兵南下。

“大明那邊呢,有沒有收到這個消息,對此可有什麼應變?”

朱瞻壑聞言先是一喜,隨即又冷靜的追問道。

“大明的東廠和錦衣衛現在都把力量集中在國內,現在並沒有發現瓦剌的異動,因爲也先這次調兵比較機密,估計大明要晚幾個月纔會察覺!” шшш_ttκΛ n_℃o

劉苛立刻回答道,他們在大明的廠衛中都安插有探子,因此對廠衛的情況也一清二楚。

現在的大明錦衣衛和東廠,完全被王振等人把持,成爲他們打擊異己的工具,這也導致東廠和錦衣衛的主要精力,全都放在大明國內,對瓦剌等境外的情報刺探,自然會變得遲鈍。“果然如此,中原王朝若不內鬥,又怎麼會被外族有機可趁?”

朱瞻壑聞言也嘆了口氣,歷朝歷代,只要中原內部不出問題,外族就不可能入侵成功,但很可惜,王朝的更迭規律無法改變,每到王朝末期,中原內部的矛盾就會引發各種激烈的內鬥,從而給外族提供了入侵的機會。

“陛下,也先這次召集兵力,行事十分機密,甚至可能會成幾路大軍,到時大舉南下,這是不是意味着,我們的機會來了?”

劉苛這時也十分大膽的猜測道,畢竟做爲朱瞻壑最信任的心腹,他還是很清楚朱瞻壑的一些安排的。

“鄂國公到滿剌加了嗎?”

朱瞻壑沒有回答,而是再次向劉苛問道。

鄂國公也就是常威,朱瞻壑的大舅哥,自從朱高煦去世後,張興在前兩年也去世了,於是常威和朱勇就成大漢陸軍中的兩大支柱。

“鄂國公已經抵達滿剌加,並且接手操練軍隊了!”

劉苛立刻回答道。

幾個月前,本來鎮守在北疆的常威,被朱瞻壑忽然調回京城,然後兩人密議了一天,第二天常威就乘船去了滿剌加,朱瞻壑已經將一批陸軍精銳,以及一支海軍艦隊派往那裡駐紮,等候着朱瞻壑下一步的命令。

“很好,你立刻準備一下,七天之後,我會親自啓程趕往滿剌加!”

朱瞻壑再次對劉苛吩咐道。

“陛下您要親自去?”

劉苛聞言也嚇了一跳,因爲據他所知,朱瞻壑很少會親臨戰場,畢竟他的安全關係重大,萬一有個閃失,可能會動搖大漢的根基。

“這件事必須由我親自去辦,到時我會讓太子監國,有李齊他們盡心輔佐,肯定不會出問題的!”

朱瞻壑神情嚴肅的再次道。

“是,屬下這就去辦!”

劉苛說着轉身就要走,不過剛走兩步,他忽然又停了下來,再次向朱瞻壑稟報道:“陛下,屬下還有一件事要稟報!”

“何事?”

朱瞻壑一皺眉,但還是開口問道。

“是關於麓川的,之前蔣貴、王驥等人率兵平定麓川的思機發,一路勢如破竹,很快平定了思機發的反叛,但戰事剛結束,蔣貴就因爲年事太高,病死在路上,只剩下王驥領兵,結果在路上也出事了!”

劉苛急忙稟報道,朱瞻壑一直讓他關注着南邊的麓川之戰,現在麓川那邊出現了新的情報,所以他也不得不如實稟報。

“哦?王驥出了什麼事?”

朱瞻壑聞言也好奇的追問道,據他所知,王驥雖然是個文官,但卻頗能帶兵,麓川之戰他立下戰功無數,因此被封爲靖元伯,是少數以軍功封爵的文官。

第40章 打個招呼902.第902章 七年(下)第103章 天賜之地天竺486.第486章 設局440.第440章 郭縣令第50章 打我467.第467章 山根城之戰508.第508章 夏元吉的投稿(上)379.第379章 流放囚犯去天竺808.第808章 清剿沙盜687.第687章 兀魯伯不想走875.第875章 黑海海峽之戰(中)759.第759章 好大喜功637.第637章 天竺見聞822.第822章 奇蹟之船第78章 朱高煦中毒(下)第234章 瘋狂的北京499.第499章 石見叛亂620.第620章 趙王不見了(下)463.第463章 輸送人才(上)第272章 準備禮物360.第360章 僵持的局面497.第497章 戰俘的分配961.第961章 大軍出發555.第555章 吐蕃與草原892.第892章 修鐵路811.第811章 歸途450.第450章 安置新移民(下)587.第587章 陰損的手段348.第348章 決戰開始719.第719章 朱勇和神機營第277章 朱高熾進宮689.第689章 扶植代理人300.第300章 葛成二郎378.第378章 進士鄭禮582.第582章 兩京制(下)第221章 航海侯不能用770.第770章 遠赴日本第71章 詹事府開在詔獄嗎?第112章 真兇是趙王?613.第613章 接管五軍營549.第549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中)933.第933章 瓦剌動向684.第684章 雕像和白駱駝541.第541章 選址558.第558章 漢王妃去天竺878.第878章 海峽對岸第139章 命苦的張忠564.第564章 最後一次北征(下)743.第743章 皇家小學第113章 東廠的誕生(上)第161章 又見鄭和866.第866章 一場舞會(上)第137章 上元佳節(上)692.第692章 紡織業(上)649.第649章 科舉與吏轉官852.第852章 趕出地中海第150章 拜訪侯府582.第582章 兩京制(下)第46章 殺一人而利天下第167章 絕處逢生第241章 京官(上)725.第725章 去大漢吧711.第711章 打工掙路費第214章 溥洽保守的秘密742.第742章 女校的招生715.第715章 帶你看樣東西第24章 寧津促織第234章 瘋狂的北京第122章 抓捕紀綱(下)820.第820章 敗家子第3章 少師姚廣孝658.第658章 夜校(上)第36章 有反賊第161章 又見鄭和第55章 三人湊成二百五790.第790章 穆法斯的羨慕807.第807章 大漢第一兵工廠730.第730章 錦衣衛謝鋒(下)第188章 狀告朱高煦(上)755.第755章 王朝的興衰第111章 一舉兩得(到)第120章 朱棣的決斷(下)582.第582章 兩京制(下)832.第832章 還人情第45章 錦衣衛接手441.第441章 流放天竺第124章 真兇浮出水面483.第483章 大明情報網(上)第60章 慣偷朱瞻圻815.第815章 威尼斯總督(下)392.第392章 假和尚834.第834章 海軍的任務645.第645章 足利滅亡第142章 討公道(中)960.第960章 從不讓人失望的朱祁鎮669.第669章 疲敵之計465.第465章 曹雷的勸說735.第735章 海倫的提議519.第519章 文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