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打開一道口子

第96章 打開一道口子

“召他進來吧!”

朱棣猶豫了好一會兒,最終還是一咬牙道。

宦官立刻飛奔而去,不一會的功夫,就見一個身材清瘦的中年官員大步進到武英殿。

“臣夏原吉拜見吾皇!”

夏原吉上前行禮道,只見他大概四十歲左右,四方臉,五官端正,就是瘦的厲害,似乎全身上下都沒有幾兩肉。

“你又來做什麼?”

朱棣卻顯得十分不耐煩。

“臣請陛下停罷下西洋!”

夏原吉面對朱棣卻絲毫不懼,直接道明來意。

旁邊的朱瞻壑也是一驚,他知道朝中許多大臣不贊成下西洋一事,卻沒想到夏原吉這個戶部尚書竟然帶頭反對。

“夠了!朕上次已經說了,下西洋一事關係重大,不但可以宣揚我大明的國力,更能揚我國威於海外,豈可輕易放棄?”

朱棣氣的一拍桌子怒道,看樣子他和夏原吉在這件事上,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爭執了。

“宣揚國威這種事,一次兩次就夠了,可現在陛下三番五次下西洋,每次都是消耗巨大,國庫已經支撐不住了!”

夏原吉這時也痛心疾首的道。

做爲大明的財務大總管,夏原吉身上的擔子尤其重,北征、營建北京城,下西洋等都是花費巨大,夏原吉已經竭盡全力搞錢,卻還是入不敷出。

“下西洋的確消耗巨大,但同樣也有鉅額的收益,這些你都不知道嗎?”

朱棣卻厲聲反問道。

“下西洋的確有收益,卻無一文進入國庫!”

夏原吉也是個硬脾氣,竟然當着朱棣的面抱怨道。

“內帑和國庫有什麼區別,朕北征時,還不是主要從內帑拿錢?”

朱棣再次惱火的道,他把下西洋的錢收入內帑,主要是用的時候更方便,不需要與大臣們扯皮。

“可是據臣所知,這次鄭和下西洋,花費很大,收益卻持續減小,再這麼下去,恐怕下西洋就要賠錢了,與其如此,還不如儘早停下!”

夏原吉寸步不讓的再次爭辯道。

“你……”

朱棣竟然被說的啞口無言,顯然夏原吉說的都是事實。

旁邊的朱瞻壑這時也猛然醒悟,難怪鄭和這次回來要把長頸鹿當做麒麟獻給朱棣,搞這麼一出祥瑞的把戲,原來是因爲這次下西洋沒有掙到錢。

不過朱瞻壑卻想不明白,以大明商品在海外的暢銷程度,下西洋的船隊消耗再大,但也不可能賠錢啊?

想到這裡,朱瞻壑悄悄拉了拉姚廣孝的衣袖,低聲問道:“少師,前幾次下西洋不是挺賺錢的嗎,怎麼可能賠錢?”

姚廣孝垂目低眼,神情不變的低聲回道:“陛下對番邦賞賜過重,掙再多錢也不夠花!”

朱瞻壑聞言也猛然醒悟,鄭和下西洋時,帶着貨物與海外交易,的確帶回不少的金銀財寶。

但同時也帶回不少海外小國的使節,而朱棣爲了表示大明富有四海,對這些小國賞賜很重,甚至還高價購買這些小國的特產,做足了天朝上國的姿態。

前幾次鄭和下西洋時,番邦的小國數量還比較少,貿易也有利可圖,但隨着越來越多的小國向大明進朝貢,朱棣不好意思掙這些朝貢國的錢,別人送來一文錢的貢品,他恨不得賞賜回去一百文。

賞賜過重,再加上朝貢體系建立後,鄭和與他們交易時,也賺不到高額的利潤,如此一來,下西洋的船隊自然就沒有太多的收益了。

“朕不管伱怎麼說,反正明年鄭和還要再下西洋,到時你們戶部必須做好準備!”

這時朱棣也被惹怒了,十分強硬的指着夏原吉命令道。

夏原吉還想爭辯,但在朱棣的威壓之下,他最終還是沒敢再開口。

不過就在這時,朱瞻壑忽然上前一步道:“皇爺爺,若是朝廷缺錢的話,我倒是有個辦法,肯定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你有辦法?”

朱棣一愣,本來像這種國家大事,朱瞻壑是沒有資格發表意見的,但聽到他能解決錢財的問題,朱棣也不禁露出好奇之色。

夏原吉更是驚愕的看着朱瞻壑,甚至連姚廣孝也沒想到朱瞻壑會在這時候開口。

“士農工商,四者各司其職,其中商人負責商品的流通,從而積聚了大量的財財富,比如京城一些有名的大商人,個個都是家財鉅萬,既然經商這麼賺錢,爲何朝廷不把商業收歸國有,由國家來經營,到時肯定也能像商人一樣,積聚大量的財富!”

朱瞻壑裝出一副興奮的表情,似乎真的相信自己想到一個解決財政問題的好辦法。

朱棣聽到一半就感覺不對勁了,因爲他了解朱瞻壑,這小子絕對不會想出這種昏了頭的辦法。

但夏原吉卻第一次接觸朱瞻壑,現在聽到他的建議,也是哭笑不得的道:“若是按世子你的建議去辦,恐怕錢賺不到,反而會引發大亂子!”

“怎麼可能,商人靠着經商都能賺錢,朝廷把持商路怎麼會賺不到錢?”

朱瞻壑一臉不信的再次問道。

“世子你剛纔也說了,士農工商各司其職,商人可以靠經商賺錢,但我們這些官員卻不懂經商,怎麼可能賺錢,經商這種事,還是交給商人去辦才行!”

夏原吉可能是看朱瞻壑年輕,因此頗有耐心的解釋道。

“噢~,我明白了,專門的事需要交給專門的人去幹,比如賺錢這種事,就需要交給商人們去幹。”

朱瞻壑先是露出恍然的表情,說到這裡忽然又笑呵呵的向朱棣和夏原吉反問道。

“既然下西洋的船隊賺不到錢,那爲何不讓商人蔘與進來,讓他們幫着朝廷賺錢?”

夏原吉聞言一愣,隨即就驚疑不定的打量着朱瞻壑,眼前這位世子殿下,似乎與自己印象中的完全不一樣。

“臭小子,有話就直說,別在我這裡繞彎子!”

朱棣卻氣的罵道,他就知道朱瞻壑剛纔裝傻,肯定另有目的。

“皇爺爺息怒,我之前與鄭內宮聊天時,聽他提到在沿海一帶,有一些商人違反海禁,將大明的貨物走私到海外,賺取十倍甚至是百倍的收益,從而富甲一方,既然他們可以靠海貿賺到那麼多錢,別人自然也可以!”

朱瞻壑說到這裡頓了一下,接着再次道:“下西洋的船隊都是官船,雖然也帶有一些貨物,但經商卻只是次要的,因此我覺得可以組織一些商人,讓他們自備船隻和貨物,跟隨下西洋的船隊一起出海,到時從他們的交易中收稅即可!”

這個時代出海,除了天災之外,最大的危險就是人禍,除了隨處可見的海盜外,還要防備其它的海商,因爲對方隨時可能變身海盜,來個大魚吃小魚。

另外就算把貨物運到了目的地,還要防備那些海外小國的刁難,有時這些小國比海盜還黑,連人帶船都能徹底吞下,因此在這個時代,海外貿易不但要有船、有人、有路子,還要有相當的實力才行。

但若是跟着鄭和的船隊,除了天災之外,上面的這些問題就完全不用擔心了。

可以說只要能把貨物運到地方,立刻就能賺取鉅額的利潤,這種好事若是傳出去,恐怕所有商人都會搶破頭。

“等等,若是允許商人出海,這……這不是相當於開海禁了嗎?”

夏原吉這時忽然反應過來,立刻皺着眉頭問道。

海禁可是太祖皇帝定下的國策,嚴苛到禁止百姓下海捕魚,更別說經商了。

朱棣也同樣皺起眉頭,他得位不正,因此處處都以老朱爲榜樣,自然不可能打破海禁,至於鄭和下西洋,那都是官船,屬於大明水師,不受海禁的限制。

“我哪說要開海禁了?”

沒想到朱瞻壑卻一臉無辜的反問道。

“讓商船下海還不算開海禁?”

夏原吉忽然覺得這個漢王世子有點無賴。

“皇爺爺當初起兵靖難,不少勳貴們立下了汗馬功勞,現在下西洋利潤巨大,皇爺爺皇恩浩蕩,賞賜每家勳貴幾條船的名額,難道不應該嗎?”

朱瞻壑再次理所當然的反問道。

其實他這個辦法真的有點無賴,把出海的名額賞賜給勳貴,勳貴肯定不能親自出海,他們也不懂經商,但沒關係,掛靠在他們名下的商人卻不在少數,所以到時出海的還是這些商人率領的商船。

夏原吉覺得朱瞻壑有點強詞奪理,但朱棣卻露出沉思之色,好像是在權衡着這件事的利弊。

至於姚廣孝,臉上永遠是一副古井不波的表情,似乎對朱瞻壑想出這樣的辦法並不意外。

朱瞻壑看着沉思的朱棣,心中遠不像他表面上那麼輕鬆。

海禁就像是修築在大明沿海的一道城牆,或者說是枷鎖,將大明牢牢的困死在陸地上,哪怕鄭和七下西洋,也沒能打破這道枷鎖。

朱瞻壑現在要做的,就是在這道堅固的城牆上,打開一道小小的口子,正所謂“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只要這個口子一開,日後再想堵住就不可能了。

(本章完)

758.第758章 朱瞻基巡邊(下)第70章 悲喜交加的日子907.第907章 官印又丟了559.第559章 回大明探親第235章 狗屁不通支運法第209章 祭祀東陵448.第448章 臨陣退縮第241章 京官(上)第98章 毀滅你,與你何干?775.第775章 有野心的朱瞻垐340.第340章 師出有名724.第724章 神秘金先生791.第791章 威尼斯商人856.第856章 朱瞻壑要去歐洲533.第533章 脫歡逃了第24章 寧津促織405.第405章 山東災情818.第818章 開平衛內遷(上)第206章 龍王462.第462章 好事第276章 壽宴(下)779.第779章 師徒777.第777章 簡單粗暴第71章 詹事府開在詔獄嗎?462.第462章 好事第187章 遷都983.第983章 三年621.第621章 朱高燧父子現身876.第876章 黑海海峽之戰(下)第265章 堵住戶部的大門741.第741章 阿丹港易主(下)第250章 琉璃瓦與銅瓦(下)952.第952章 太監喜寧427.第427章 大伯做榜樣第57章 連鎖反應469.第469章 自爆(上)407.第407章 佛母(下)第227章 程濟939.第939章 戰前732.第732章 交趾事了第263章 官船商用728.第728章 試乘蒸汽船387.第387章 共同調查第244章 開銀行493.第493章 勾心鬥角822.第822章 奇蹟之船第193章 自願報名第161章 又見鄭和379.第379章 流放囚犯去天竺505.第505章 新聞報(中)793.第793章 偶遇舊識第154章 史上第一次飛天(下)第50章 打我711.第711章 打工掙路費861.第861章 偶遇636.第636章 抵達獅子港583.第583章 朱瞻基來告別944.第944章 大同危急437.第437章 移民(中)915.第915章 兒子失蹤了919.第919章 直布羅陀第53章 情種與冤種979.第979章 回京661.第661章 吃空餉620.第620章 趙王不見了(下)第222章 百萬倉第40章 打個招呼第189章 狀告朱高煦(下)527.第527章 是忠是奸?483.第483章 大明情報網(上)第61章 死奸商308.第308章 逃脫357.第357章 真正的以夷治夷973.第973章 王振之死884.第884章 朱瞻圻要人第114章 東廠的誕生(下)914.第914章 安排第157章 朱高煦在交趾(下)670.第670章 兀魯伯要撤軍401.第401章 牧民663.第663章 作坊(上)606.第606章 禁止回京561.第561章 吳家寨(下)第269章 表示一下第280章 恢復自由(上)341.第341章 收一點利息787.第787章 硝酸764.第764章 遇事不決找大哥第130章 朱高燧的後手324.第324章 對馬島(下)734.第734章 憋屈的朱瞻基第2章 大明“李世民”863.第863章 東正教聖人689.第689章 扶植代理人第268章 朝廷逼出來的漕運第151章 又忽悠一個614.第614章 消息傳來755.第755章 王朝的興衰第57章 連鎖反應671.第671章 漢軍真的會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