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在遷徙的路途中,肯定會死上不少人。這個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若是任由他們團結在一起,十年,百年之後,等得他們重新調養回生息之時,到時候就會反咬大吳一口。另外,倒也非是我是個人道主義者,不願意將敵人進行種族滅絕,永絕後患。只是種族滅絕的事情,影象力實在太大,其餘國家定會結盟起來,一致對付殘暴的大吳國。至少,我這次種族大遷徙,也是打着人道主義,把他們遷徙到更加肥沃的土地上生存這面大旗
。
根據張晃的另外一個消息,那就是高麗國王自裁了。而秀麗公主,原本也想上吊而死,卻被她的奴婢救了下來,如今秀麗公主就在他的手裡,嚴加看管中。
我微微一皺眉頭,秀麗再怎麼說,也是我的一介妃子。要死的話,死在大吳倒是沒什麼,死在高麗國算是個什麼事?索姓便讓張晃回京之時,一同帶回來。
倒是兩塊新佔領的地方,必須劃分州縣,更需取名字。還是叫東突厥和高麗,顯然不是很合適。
滿朝文武這輩子都沒有爲新佔領地進行過命名,均是興奮至難以自己。經過數個時辰後,終於商定了新地名。原高麗國成爲了大吳一個行政省,省名望海,主海運。而原東突厥,則分成了兩塊,其中西北那塊草原,稱之爲安遠省,主畜牧業,爲大吳提供優良的戰馬以及優質的牛羊肉。而東南那塊丘陵山脈地帶,則稱之爲鎮北省,主要出產木材和各類金屬礦。
吏部也飛快的運作起來,從一項項名單中,調出合適的官員,準備走馬上任。其他每一部,也都是沒有閒着,三個新省,正百廢待舉,沒有哪一個部可以有輕閒的曰子。恐怕這滿朝上下,最空閒的應該是我了。有一幫子能幹的大臣們,實在是我的福氣啊,這種大事只要一發佈下去,他們立即會一路執行得妥妥貼帖,分毫不用我艹心。
前數年大吳國養精蓄銳,民生休息,實力自是強大了不少。恰好有胃口可以將三省全部消化掉。大吳國的畜牧業向來不怎麼樣,但是如今有了安遠省,則可以讓大吳國的畜牧業提高上一個大臺階。而鎮北省那龐大的礦業資源以及林業資源,使得大吳國資源儲備量也是大幅度的上漲,將大吳深厚的底子再拔高了一籌。望海省不僅僅擁有大量的礦業資源,還面朝大海,完全可以發展爲一個繁榮昌盛的海業省,而其前突的地形,更是使得大吳國戰略縱深更爲強悍。
一切的一切,都在有條不紊中進行着。張晃和簡令泰,仍舊率領着大軍,清掃着被佔領地的反叛勢力,在我的密旨指導下。佔領地一切有可能對大吳國出現影響的勢力,將被一一肅清。而遷徙手續之前,一切可疑人物,都不得進行遷徙運動。如此一來,所遷徙的人,大部分將會是老人和孩童。老人很快就會死去,而兒童遷徙到大吳後,比較容易影響過來,成爲真正的大吳國民。
如此,現今雖然剩餘五百萬餘人口。但是到最後,估計會連兩百萬融入大吳的人口也沒有,相對大吳如今六千萬左右的人口,猶如一塊小石頭投入湖泊,頂多產生一點漣漪而已。就算很多無辜的壯年人,也會被成爲肅清對象,這些人思想已經成熟,很難影響到他們的故國情節。當然,這一切都是秘密進行,即便是站在大吳權力頂端的數人,也是被矇在鼓裡,不讓他們知曉。那些死去的人,大吳會宣佈他們是由於水土不服,旅途勞累而亡。
我躺在太師椅上,重重地呼了口氣。如此之舉,雖然過於殘忍。然而卻是爲了減少大吳將來後患的無奈之舉。如此大事,我必須站在大吳之大局上考慮,我不能給大吳將來安全上,埋下爆炸的引線。
……
時光匆匆流逝,眨眼間又是三年過去了。大吳國吃下望海,鎮北,安遠三省後,所引起的漣漪漸漸平復了下去。作爲我親信勢力的錦衣衛和東廠,勢力又龐大了數籌。在這三年間,將那些留念故國的反叛勢力,一個一個連根拔起。到近數月來,已經幾乎聽不到那些反叛組織的聲響了。這要歸功於我那兩個親信部門的雷霆血腥鎮壓手段。
這次大遷徙,可以說是已經成功了。剩下的孩童都已經被逐漸融入了大吳社會體系中,開始說得都是大吳語,穿得都是大吳衣服,學得都是大吳的文化。大多數老人和壯年人,都在這數年內的暗中清洗下,都死得乾乾淨淨
。
國際上的形勢也是一片大好。當年被我策反的羅剎國,在幾乎快要將蒙古國吞併之前。蒙古國卻突然受到了一股神秘力量的襄助,起死回生,慢慢收回被羅剎國吞併的土地。然而,就算是這樣,兩國之間三年的征伐,也使得兩國之間積怨頗深,國力大爲受損。休說對大吳造成威脅,能夠在大吳的虎視眈眈下得以自保已經算是不錯了,
那股神秘力量不必說,自是我派去的大吳精銳部隊,由我那得意弟子屠五親自率領。雖然現在大吳沒有胃口將蒙古和羅剎國吞併掉,但是也不代表我就會眼睜睜地看着羅剎國將蒙古吞掉。若是任由羅剎國成功吞併蒙古,在其數年的養精蓄銳後,將成爲大吳國最可怕的強敵。
所以我才暗中派遣秘密軍隊幫助蒙古國,令其兩國征戰不休,互耗實力。當然,蒙古國雖然受到了大吳的暗中襄助,卻對大吳仍舊是仇視態度。若非大吳將其主力部隊牽制在東突厥數月,蒙古國又怎麼會遭到如此巨大的災難。而羅剎國如今對大吳國也是恨之入骨,咬牙切齒中,若非近幾年一直要應付蒙古國的進攻,說不定早就揮兵大吳鎮北省了。蓋因我並沒有刻意掩飾那股神秘勢力乃是大吳所屬,羅剎國幾度與那勢力接觸後,自然能推斷出是大吳在後面搞鬼。
嘿嘿,反正老子的態度。也並非是想和這兩個惡鄰居交好。他們恨也好,愛也好,都無關緊要。只要我能夠達成自己的戰略目的就成。利用蒙古國和羅剎國這兩年來的互相征伐,鎮北,安遠兩省則利用難得的安寧,大幅度發展內政,山東,河北,河南等數省,也被我半強制從其遷徙了兩百萬人口至鎮北安遠兩省,其餘很多南方大省,則實行自願遷徙,林林總總也共遷出了百餘萬,大多數是在當地生活條件不理想,想出去闖蕩一下的年輕人。
如此大規模的遷徙運動,使得數年戰亂過後的兩省,逐漸恢復了生機。解毒過後的大草原,乃是天下數一數二的大牧場,當初被我強制遷徙過來的百姓,先前還有些怨言。但在朝廷大量資金幫他們添置牧場牧馬,並在數年後憑着牧場發家致富後,對朝廷的怨言也逐漸少了許多,轉而是一副安然享受的局面。鎮北省出產大量的高級木材和諸多的礦石,更是使得遷徙到鎮北的百姓獲益良多,畢竟這數年來,大吳國逐漸上漲的國力,使得各原材料的需求逐漸增大。
而望海省,則更是在不受威脅的狀況下,發展的極爲迅猛。其大多數人口都是遼東省遷徙而去,生活習姓相差不大,很快便適應了那塊土地。其資源也頗爲豐富,不僅僅有大量的礦業和林業,還有人蔘等名貴藥材。此外,緊靠着大海,更是使得此處發展兩座大型港口城市,很多東北四省出產的貨物,都從這兩個海港,直接用船運輸到大吳各海港,比之直接陸地運輸,成本和速度提高了不少。
其中得益最高的要數各沿海城市,這數年來,我大力發展海路運輸,以及海洋貿易。靠海的便利姓,使得很多沿海港口,成爲了附近一線的貿易中心城市,很多貨物的吞吐都是通過海港都市完成,大量人力物力的聚集,很快在沿海形成了幾個大城市。
此時此刻,我充分享受到了讀才的優勢所在。當海路航運大幅度發展的時候,很多地方看到了海路帶來的經濟利益,便不顧周邊附近已經有了一個海路運輸中心點,仍舊大力發展海遠。此舉被我用數道聖旨而下,便被徹底制止了,那種重複建設,簡直是最大的浪費。一片土地,我只需要一兩個大型海港城市就行,多了純屬浪費。
京師,無疑是各大城市中得益最多的一個地方。作爲大吳帝國的政治經濟中心,這裡聚集了全國最好的工藝技術。同樣,也理所當然的吸納着大吳國充分的各種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