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回 自比管樂的諸葛

據說袁術非其時,狂妄稱帝,其手下怒走一奇人。

此人,姓魯,名肅,字子敬。乃是臨淮東城人(今滁州西北)。其人家世大富,雖襁褓中喪父,與祖母共同生活,但是,魯肅自少年起,那就胸有大志,好騎射,光有奇謀。並招聚少年,給其衣食,往來南山中射獵,陰相部勒,講武習兵。其後,名聲張顯。乃被袁術招爲了東城長。

如今,袁術在面臨絕境的時候,不思退兵之策,反而倒行逆施,狂妄稱帝,魯肅實在是看不下去了。立即掛冠而去。而魯肅這一走,與魯肅相處不錯的三百餘戶人家,也盡皆舉家隨魯肅遷移。

而這一來,可不得了了。此時的東城,那可還在袁術的控制之下,本來若是魯肅一人走人,值此袁術稱帝這麼人心惶惶的時節,那東城的守將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算了。可如今魯肅整出這麼大的動靜,這要是不聞不問,值此袁術爆孽之時,那腦袋還要不要了。

當即,東城的守將孟海,立即點兵五百,動身攔截魯肅。說來也是可憐,如今袁術的兵馬幾乎都被孫策調光了。偌大的一個東城,傾全州的兵役,也就這五百人了。而就這五百人,那還是一幫老弱殘兵。

可不管怎麼說,這五百人畢竟還是袁術的正規部隊。應付一幫老百姓,那還是應該沒什麼問題的。孟海,那是信心十足的前來捉拿魯肅歸案的。

然而,等孟海率着人馬追上了魯肅。孟海卻是大吃一驚。只見:魯肅的隊伍老弱先行,強健斷後。持盾拿刀。甚有章法。其氣勢,竟然一點都不比自己帶的這些人馬差勁。

孟海當時就覺得要想輕鬆拿下魯肅,恐怕是不那麼容易了。

而此時,魯肅持弓,越衆而出,衝着孟海說道:“卿等丈夫,當解大數。方今,紛爭離亂。袁術倒行逆施。禍在眼前,朝夕之間,土崩瓦解。且其人,有功弗賞,不追無罰,何爲相逼乎?”

說完,魯肅讓人立一面大盾,張弓而射。一連數矢,盡皆洞穿。孟海及其部下無不駭然。

此時的孟海,即畏於魯肅的武力。害怕自己帶的這點人馬打不過魯肅及其手下的壯丁,又深深的覺得魯肅說的有道理,如今的袁術,確實是要離着滅亡不遠了。故此,孟海也不想難爲魯肅了。但是,孟海卻不知道自己放過魯肅之後,自己該怎麼辦。遂向魯肅請教道:“先生之仗義,東城人,無有不知。在下雖愚鈍,也萬萬不敢與先生相難。只是。方今紛爭,卻如先生所言。還望先生也能給在下指點一條出路。”

魯肅聞聽此言笑道:“如此甚是容易。那江東的水軍大都督周瑜,周公瑾。與我相交莫逆。我此行也是要去投奔他的。若是你想尋個出身。不如與我結伴而行。當可在這個亂世建立一番功業。”

孟海聞言大喜,連忙叩謝魯肅,願與魯肅同望。

魯肅心懷高興,重整了人馬,就要再次得啓程。而這時。魯肅卻看見不遠處一個白衣如雪,頭戴綸巾,手拿羽扇的少年,正在一個高丘上向此觀看,此時事了,正要轉身離去。

魯肅對此暗暗稱奇,如今兵荒馬亂的日子,不管怎麼說,這也是近千人的對持了。此人孤身一人,他就不怕有什麼意外嗎?經還敢如此沉穩的觀看?好大的膽子啊。

魯肅心中佩服,連忙吩咐衆人先行,自己一個趕了過去,想與其結識一番。

魯肅追至那人切近,高聲喊道:“這位朋友請慢行。”

那人轉回頭來看見魯肅,也不意外,也不驚恐,止住了腳步,笑着說道:“朋友,攔我行程,不知何事?”

魯肅行一禮,開口說道:“在下東城魯肅,魯子敬。適才在下見公子觀千人械鬥而不驚,乃是一個有膽略的人。故此想與公子結識。還望公子不棄。”

那白衣人看魯肅說的直誠,禮數也非常的周到,也還了一個禮說道:“在下琅邪諸葛亮,承蒙仁兄看重,幸之也,不敢請爾。”

聽聞諸葛亮地大名,魯肅大吃一驚,如今天下沸沸揚揚的傳言,幽州的劉明欲請此人出山,相傳此人的命格與劉明相輔相剋。若是輔助劉明,必是劉明的頭號賢臣,若是與之爲敵,那也是劉明的頭號敵人。如此一個人,怎麼跑到這裡來了?

魯肅心中奇怪,可魯肅卻沒有懷疑過此人是不是冒名頂替的。如今諸葛亮的大名,響遍大江南北,中原各地,冒這個人的名聲,如果沒有真本領,那絕對是死得快。而若是有真本領的人,自然也不願去假冒他人的名聲。

魯肅當即說道:“承蒙賢弟不棄,告知以真名。但賢弟如今之名聲,聞名遐邇。稍有不慎,既有麻煩纏身。賢弟還要小心爲上。”

諸葛亮苦笑道:“小弟自身之事,如何不知。但仁兄之豪名,小弟途徑東城,那也是早有所聞。而適才見仁兄面對追兵,毫無懼色,巧言服之。小弟更是心生嚮往。焉敢以假名謊騙仁兄。”

魯肅聞言大喜。遂約諸葛亮同行。諸葛亮見魯肅此行也是順路,也就欣然答應。

路上,魯肅盛讚諸葛亮還沒有正式張顯,其名聲已經響遍環宇,當可擇一明主而仕。

諸葛亮苦笑道:“因人而成名,此非所願也。而受虛名所累,避鄉遠走遊學。這又有何炫耀。”

魯肅笑道:“那賢弟何不徑直投往幽州,那幽州的劉太尉對賢弟虛席以待,賢弟到了那裡,豈不是得展所長。”

諸葛亮搖頭道:“子敬兄。實不相瞞。小弟自幼苦讀,兵書戰策,無一不曉,奇門遁甲,無一不精。這麼多年來的努力,小弟雖不才,可也不敢妄自菲薄,雖管仲、樂毅之才。不過與小弟比肩爾。蘇秦、張儀之能,亦要在小弟之下。以小弟滿身地所學,若是輔佐於人,非謀主,所不就也。而如今那幽州地劉太尉,羽翼已成。其部下,按部就班,多小弟一個不多。少小弟一個不少。小弟又何必厚顏去那裡發展?何況,如今這天下紛爭,雖是天災。也是人禍。都是各路的諸侯在爲着自身的利益而角逐其中。即使是幽州的劉太尉,那也不無不同,死來死去,也都是中原地百姓。此無義之戰,小弟實不想參與其中。維願寄情山水爾。”

魯肅一聽,肅然起敬。而隨後二人邊走邊聊,那都是對對方的人品、才學,敬佩不已。而途中,諸葛亮更指出了劉明的一大弊病、死穴,只要劉明不加以改變。這天下就絕對不可能是劉明的。這也聽得魯肅目瞪口呆,魯肅這才相信,這諸葛亮有可能是劉明天生地死敵。恐怕不是空穴來風。這要是按着諸葛亮的說法,劉明能稱霸到現在,那都是僥倖,劉明的勢力,那可是隨時隨地都有可能一舉滅亡的。

如此數日後。諸葛亮與魯肅,那是惜惜不捨得分別了。諸葛亮和魯肅,那也都給對方留下了聯繫的方法。

而此時潼關守將楊譚,也終於挺過了劉明多日來的攻城,迎來了李儒的援軍。

楊譚心中高興,當即請領軍的大將徐榮過府飲宴,商議守衛潼關的事宜。雖然楊譚受李儒所約,來董卓這裡不久,可楊譚卻知道,這徐榮可是董卓手底下,爲數不多的有本領的人之一。行軍打仗,那絕對是一等一地好手,想當初董卓兵敗洛陽,要不是有徐榮在蒙陽接應,董卓早就完了。這要不是徐榮非是董卓西涼派系的將領出身,憑着這徐榮的功勞和戰績,這徐榮的官職肯定還要更高。

那徐榮得到楊譚邀請,安排了一下兵馬的駐防,也隨即來到楊譚得府上。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楊譚向徐榮問道:“徐將軍,你此次前來,李軍師可有何囑託麼?”

徐榮回答道:“李軍師此次派我來此,讓我轉告楊太守,他與您先前策劃的防禦計劃,如今已經無法實施了。那曹操不知何故,沒有遵守盟約,如今咱們只能獨立作戰了。”

楊譚嘆息道:“咳!我早就曾對其言道,外力可借,而不可持。自身的強大,那纔是唯一的憑藉。可他自認與曹操脣齒相依,那曹操絕對不會見死不救的。如今可不應驗了。算了,不說這些了。徐將軍,除此之外,李軍師可還有什麼囑託,他的後續援軍還能有多少?他的糧草供應,可否跟上?”

“嗯。如楊太守所料,李軍師確實說了,我此次所帶來的十萬軍馬,乃是您的第一波援軍。李軍師還在後方籌措着軍馬。援軍還會陸續開到。只不過,武威、長安等地,那也是離不開人地。後面最多也只能再給您籌措二十萬的軍兵了,再多也就沒有了。不過,李軍師跟我說過,糧草方面,您儘管放心,絕對保證供應,哪怕就是全長安的人都在餓肚子,他也絕對會讓咱們潼關前線吃飽飯的。而且,等軍馬籌措完畢,諸多的瑣事處理乾淨了,他也會親自來此,與您共同防禦潼關地。”徐榮照實說道。

楊譚心中嘆息一聲:李儒這個朋友沒白交啊。真是沒瞞自己,也沒不管自己。這也不枉自己在潼關給他賣命一場。

楊譚感慨一番,準備聽聽徐榮有什麼守城的高見,以便於自己參考一下。於是問道:“徐將軍,如今幽州兵馬號稱五十萬,困守關下。不知將軍對此有何高見?”

徐榮正容說道:“幽州的兵馬,來得越多,那是越好。”

楊譚不解地問道:“徐將軍此言何意?”

徐榮依然一本正經得說道:“幽州兵馬,遠道而來,來得越多,消耗的糧草也就越大,而咱們潼關之外,又沒有什麼可以資敵的東西,他們只能完全自身承擔。時間一長,往來輸送的物資消耗也就越大,他們消耗不起,自然也就退了。故此,他們來的兵馬越多,他們可以停留於此的時間就越短。這當然是來的越多越好了。”

楊譚自然明白徐榮所說的道理,可是連日來幽州兵馬的猛烈攻擊,給他的壓力,那也是不小,此時楊譚也忍不住苦笑道:“徐將軍,雖然你說的那些話,也有些道理。可是,人多也有人多的厲害。連日來,幽州兵馬,強攻不止,幾次險些丟失關隘。恐怕咱們卻也支撐不到那個時間。”

徐榮還是面無表情的直言道:“楊太守,此其非所在也。乃守城之方法過於被動爾。”

楊譚一聽來的興趣,以前潼關的那些笨蛋,哪一個能挑出他守城的缺點來。楊譚急忙忙問道:“徐將軍如有高見,盡清明言,在下定當洗耳恭聽。卻不知,那幽州兵馬,野戰無敵,在下一心閉關不出,堅守潼關,有何失誤所在?因何被動爾?”

徐榮聞言,毫不避諱的直言道:“楊太守,您認爲幽州野戰無敵,不宜出城交戰,這本無錯誤。然而,潼關這裡,城高牆厚,依山傍水,若是派一哨人馬在城前加以阻敵,背靠城池,左右有山勢相互。那對方即使有再多的兵馬,也只能在正面加以進攻。如此一來,他們一次性可用的兵力,也多不到哪去。而咱們的兵馬,又有城牆之上的弓箭手支援。可以對其發揮最大的殺傷力,而對方根本連咱們的城牆都摸不到,又怎麼能威脅到咱們的潼關呢?”

楊譚一聽覺得很有道理,可是這樣的話,恐怕自身的兵馬也會要有相當大的損失。於是楊譚再次問道:“如此守城,雖可極大的殺傷幽州兵馬,對與之對應的,咱們城外的護城之兵,他們的損耗,那也要遠遠的高於依城牆固守的損耗,兵力傷亡過大,如之奈何?”

第553回 賭約第75回 皇甫嵩哭窮第99回 納妾第462回 砸倒一切全無敵第104回 天下英雄榜第600回 明目張膽偷懶的劉明第494回 老鼠拖木楔第631回 廢話與簡言第584回 郭嘉小計第426回 家族的無奈第112回 奪寶風波第203回 父親的感情第432回 諸葛亮的陰影第284回 笑第66回 雨夜豔遇第314回 官本位第176回 隆中對第23回 馬鐙,蘇雙第103回 郭嘉顯神威第631回 廢話與簡言第320回 忠心的表現第170回 不保我保誰第430回 釜山第161回 結交第39回 狠狠地打之鐵騎噩夢第99回 納妾第341回 三個陣營第532回 攻心爲上第356回 敗退第45回 馳援幽州第421回 箕州自古就是我們的領土第76回 張飛請客第318回 他人死活奈我何第551回 揮淚斬劉磐第572回 慫恿第597回 翻雲覆雨司馬懿第396回 喝酒誤事第90回 鞭刑第462回 砸倒一切全無敵第443回 曹操去死吧第523回 始末第592回 周瑜妙對第491回 恩威呂布第367回 什麼事都能解決的高人第181回 郭嘉之計第221回 一觸即發第623回 高順仁義第38回 狠狠地打之匣弩無雙第二百八十九 會傭兵中第470回 程昱薦諸葛第158回 鬼神無雙第353回 卻若奈何第468回 意外的攻城第365回 不共戴天之仇第510回 毒蛇第543回 裝備好,就是氣人第548回 二氣諸葛亮第267回 天行健第146回 噩耗第464回 麻雀戰第164回 內部危機第151回 綁票之爭第451回 最後的瘋狂第二百八十九 會傭兵中第252回 接駕第320回 忠心的表現第515回 政教合一的困惑第53回 正名第88回 公孫瓚的請求第25回 回扣第407回 直指本心第422回 真的亂了第195回 水軍奇才第577回 大有大的壞處第470回 程昱薦諸葛第203回 父親的感情第78回 ??vs張飛第240回 圍城打援第321回 詐死埋名第393回 變第134回 燕雀焉知鴻鵠志第66回 雨夜豔遇第496回 讓諸葛亮震驚的蔡瑁第593回 盡在山人掌握中第112回 奪寶風波第200回 五路大軍第529回 神罵第347回 狼騎兵的覆滅第64回 人販子劉明第235回 千萬不能死第398回 修仙之人第379回 敢爲天下先第107回 劫掠天下第104回 天下英雄榜第407回 直指本心第564回 神秘的魯肅護衛第550回 三氣諸葛亮第287回 請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