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船主是在九州島稱王稱霸的大佬,松本家可就是依靠五峰船主汪直成就了松本家史上最大版圖,但是自從五峰船主被明朝官員誘殺,松本家就沒落了。
原本胡宗憲是想招安汪直穩定明朝海疆,結果被文官一坑,全完蛋。現在汪直死後,他的勢力分崩離析,各個山頭的海賊們開始爭奪東洋海域到南洋明國這一片海域的霸權。
李旦就是在九州進入堺町結識了武田正信,近七年迅速崛起,拉起了一大票勢力,就連島津家也不敢小瞧李旦。
另外在臺島還有顏思齊,也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番大勢力,就連日後的海上霸主鄭芝龍也在顏思齊麾下。
對於李旦的意思,武田正信也在思慮,畢竟海域穩定後,成本也會降低,但是,李旦成爲海洋霸主對自己也不是好事,一定要有制衡。
九州島的島津家,西國的毛利都不適合,東洋人守舊固執,不然豐臣秀吉的水師也就不會被明朝水師打敗了。
至於西方人,不好意思,對於這羣只爲了利益隨時都可以翻臉的人,他不信任。
至於李旦和顏思齊兩人都是守舊派,拿下海上霸權肯定是老實做生意,畢竟武田正信手中水軍衆已經有大小船隻七百餘艘,一支越中水軍衆,一支加賀水軍衆。
這近兩年沒有開戰,武田正信縮減了常備足輕,於是積攢下來大量錢財,武田正信毫不眨眼的將五百萬貫投入水軍衆之中。
其中他新購了兩艘大福船,兩艘中等福船,五艘小福船,還有十餘艘其他的中型戰艦,特別是武田正信花了大價錢從南蠻商人那裡買了一艘蓋倫船。
如今他的手下工匠已經吃透了蓋倫船的構造,這些工匠也是武田正信向李旦購買而來。
武田正信點點頭:“哈哈哈,李桑一個人就想吃下五峰船主的遺產?胃口太大不怕噎着?”
李旦笑道:“守護大人說笑了,李某可沒有那個膽子,吃下整片海域,九州的島津家,西國的毛利家,加上李某,還有守護大人,如何?”
武田正信摸着自己的鬍鬚,說道:“聽說有一個叫顏思齊的人?我對他很感興趣。”
李旦立馬反應過來,他明白這是武田正信在找一個可以制衡他的人,畢竟西國毛利可以對抗武田正信,武田正信也要找一個才正確。
他點頭道:“守護大人放心,李某與顏兄有些顏面,下一次來宮越港,守護大人就可以看顏兄了。”
“好!”武田正信點頭道,“李桑好不容易來一次我的地盤,今日一定帶你盡興。”說着,就拉起李旦的手,一臉高興的帶着李旦去開宴會。
到了晚上,武田正信住進了下屬爲他準備的屋敷,津田信一和高岡信家都過來拜見他。
武田正信坐在主位上,本多正信在下首,津田信一跟着高岡信家進入房間,跪伏頓首道:“臣拜見主公大人。”
“嗯。”武田正信點頭,“你們看一下明國海船圖冊,決定一下要購買的十艘戰船是哪一種。今年是最後一次進購新的戰船了。”
高岡信家點頭道:“哈!”接着從本多正信手中接過圖冊。
他拿着圖冊與津田信一查看,嘴裡不停的稱讚明國的戰船,這是他們兩人第一次系統性的查看明國的戰船,以前都是看到明國商人有什麼戰船,他們沒有的,就立馬購買補充。
兩人商議一番之後,回道:“主公大人,這些戰船中我軍有四種沒有,這種趕繒船,蜈蚣船,車輪舸,三桅炮船。”
這四類船,其中蜈蚣船和三桅炮船都是仿造西方船隻,趕繒船也是目前新研發出來的大型戰船(不是朝廷研發),車輪舸造型奇特,多用於內河。
高岡信家說道:“主公大人,臣下與津田大人商議,需要兩艘趕繒船,兩艘三桅炮船,三艘蜈蚣船,三艘車輪舸。”
武田正信點點頭:“很好,那就這樣吧,本家已經兩年沒有開戰了,水軍衆自從打敗了能登水軍衆也沒有什麼實戰。
最近本家在陸地上已經沒了進擊的空間,所以,本家最近兩年會把目光放在大海上,那就是佐渡島!”
津田信一驚訝道:“主公大人是想擊敗本間氏的水軍衆嗎?”
武田正信點點頭:“本家必須拿下佐渡島,這樣,以佐渡島爲支點,本家可以和北陸貿易,不再經過越後的海域。”
高岡信家說道:“主公大人,佐渡島的本間氏目前是向越後供奉,攻打本間氏可就和越後結仇了。”
“上杉謙信?”武田正信念道,以前他還有點懼怕,但是現在,上杉謙信被武田信玄和北條氏政聯合起來爆錘,關東諸國盡皆淪喪,他只能龜縮越後了,“不用怕他,佐渡島是我北陸的分國,還輪不到他關東管領來管。”
“加賀的水軍衆全部進入越中的海域,儘管我方擁有大義名分,不過現在的上杉謙信越來雞賊,不得不防。”
第二天,武田正信就把要購買十艘戰艦的訂單交給了李旦,李旦手中有一批五成新的舊貨可以處理,他看到訂單內容喜上眉梢。
這是武田正信最後一次進購戰船了,目前,他已經在魚津城建立船廠,等到原材料一到,他就可以開始自己製造新的戰船了。
武田正信突然拉住李旦,說道:“李桑也知道我們這裡的規矩,日後一起爭霸東洋海域和南洋海域,一紙盟約可不夠啊,怎麼說也要聯姻吧?剛好在下要納一位側室,李桑好好考慮。”
李旦略微驚訝,想了想,笑道:“好,那就請守護大人等李某下一次來,帶來李家的好意。”
李旦自己的兒女還小,還不足以嫁給武田正信,但是他出身閩省李家,家中嫡系子女還是有的,於是他派人跑回明國,讓家中長老們選上一位賢惠聰明,貌美溫和的妙齡女子。
同時也吩咐自家人收來幾名揚州瘦馬作爲陪嫁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