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三章 石山本願寺的重要性

天王寺此戰過後,織田信長在石山本願寺的四隅建築十個付城,天王寺由佐久間信盛、信榮父子、進藤賢盛、鬆永久秀、久通父子、水野守隆、池田孫次郎、山岡景宗、青地元珍入駐。

住吉的港口也設有要害,由和泉水軍的真鍋七五三兵衛跟沼野傳內把守,進行海上警戒。

但接納了足利義昭的毛利輝元,也正式決定跟織田信長斷交,雙方立場轉爲敵對,而織田家臣原田直政在戰死後,受到織田信長追究責任,其一族也失勢沒落。

天王寺一戰,作爲一向一揆中堅力量的雜賀衆損失慘重,首領雜賀孫市戰死,鈴木重秀爲新的雜賀孫市。

同時織田信長被打傷了腿,而且西國毛利家加入戰爭,播磨局勢危急,織田信長決定先養好腳傷,養傷期間聚集兵力。

他要畢其功於一役,徹底剿滅石山本願寺的一向宗。

石山本願寺的顯如在天王寺一敗之後有些驚慌了,不得不四處頒發法旨,凡是沒有前來石山本願寺援助的一向宗信徒全部除籍。

在這樣嚴厲的法旨下,大量一向宗信徒全部往石山本願寺聚集。

畿內的異動源源不斷傳到織田信長的這裡,這讓他十分驚懼,這樣更加堅定了消滅石山本願寺的決心。

在京都,雖然有兩千織田軍,兩千武田軍,還有一千天皇衛隊,但是周邊聚集起來的一揆衆也讓天皇和公卿膽戰心驚。

天皇也很崇尚佛法,京都內的公卿們也和很多佛門藕斷絲連,於是一些公卿找天皇商議,讓幕府大將軍和太閣與石山本願寺和談。

原本內閣首領是應該叫首輔的,不過織田信長覺得這樣就跟大明一樣了,於是決定換一個稱號,羽柴秀吉進言取名太閣,織田信長欣然接受。

正親町天皇也有一些意動,不過他沒有自作主張,而是找來了關白近衛前久。

儘管近衛前久頂着關白的名號,不過他頭上還有太閣織田信長。這幾天他也知道公卿們的一些動作,所以對於天皇的召喚已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近衛前久面見正親町天皇,禮儀十分恭敬。

正親町天皇說道:“關白,如今畿內一片混亂,愛卿們都說京都外到處都是一揆衆,而京都只有五千守軍,可有危險?”

近衛前久回道:“陛下不必擔憂,將軍殿下正在修建的二條御所處有六千守軍,兩萬民夫,危難之時,也是一批援軍。

而且京都外丸的城垣上有將軍殿下支援的國崩,要想拿下京都至少三萬精兵,要是外面的一揆衆,就是十萬,京都也是固若金湯!”

正親町天皇暫時鬆了一口氣:“吾知太閣與大將軍都想平定天下,不過一向宗和顯如上人都是佛門中人,與太閣和大將軍不應該是敵人。

與一向宗爲敵,只會拖延太閣與大將軍的計劃,不如派出使者,以吾的名義,讓兩家和談?”

近衛前久回道:“這樣的話,是否要告訴太閣一聲?”

正親町天皇想了一下:“是要告訴一下太閣,要不關白辛苦走一趟?”

近衛前久想了一會兒,這個時候,在公卿裡能和織田信長說上話的也就他了。

“嗨,臣下遵旨。”近衛前久頓首示意。

隨後近衛前久打着天皇的旗號,一路上都沒有人招惹。

正在養傷的織田信長一臉疑惑地看着風塵僕僕的近衛前久,問道:“近衛關白,京都發生什麼事情了?你居然要親自來?”

近衛前久頓首道:“太閣大人,如今京都附近出現一揆衆,人數多達四萬人,一些和石山本願寺有關聯的公卿畏懼一向宗的勢力,慫恿天皇陛下與一向宗談和。”

“談和?!”織田信長提高了聲音,“看看我腿上的傷口,都是爲了這羣只會嘴巴的公卿,是誰提倡的議和!”

近衛前久出言道:“太閣大人,其實與一向宗議和也沒什麼,只要太閣大人擊敗西國毛利,那四國九州等大名也會望風而降。

屆時,將軍殿下也在關東擊敗關東大名們,天下一統穩定,到了那個時候,太閣大人和將軍大人一起征討一向宗豈不是更加容易?”

織田信長皺眉看着近衛前久:“雖然我不想承認,但是你的提議確實有道理,近衛關白肯定不是單獨跑來和我說這些的吧?”

近衛前久點頭道:“是的,京都裡的公卿們能和太閣大人說上話的也就在下了,這次在下前來與太閣大人說一下議和的事情,大人答應之後,在下就去石山本願寺議和。”

在織田信長的默許下,近衛前久喬裝打扮之後,帶着正親町天皇的親筆信進入石山本願寺。

顯如上人對近衛前久不是很陌生,對於近衛前久的態度很恭敬。

近衛前久從懷裡拿出一封書信,說道:“顯如法師,弄到今天這樣的局面又是何苦呢?”

顯如上人有些不悅道:“關白大人,這件事情怎麼能怪我們一向宗呢?明明是織田信長咄咄逼人,本座也是忍無可忍,纔出兵討伐他的。”

近衛前久也不好說什麼了,織田信長從“前年以來”,也就是擁立足利義昭“上洛”以來,爲將軍家復興徵收的軍費五千貫是一個難題,但本願寺很快就上交了。

因此,織田信長在此以後也向本願寺出過“難題”。然而,這卻似乎是本願寺無論如何也沒法答應的。面對拒絕了“難題”的本願寺,信長通知他們:要將其破壞。

織田信長通知要破壞的,是指本願寺寺內町的八個町,還是指以“御坊”爲中心的本願寺寺院部分,又或者二者都是被破壞的對象。

與信長對於本願寺的態度可以進行比較的是信長對堺的態度。堺拒絕了兩萬貫軍費的要求,採取抵抗的姿態。對此,信長表示:要將其破壞。

信長命令破壞堺,對其施以威脅。然而,堺的大商人組織會合衆終於在信長的要求面前屈服,織田信長任命千利休爲堺近郊的堺五莊的代官,並命令家臣鬆井友閒作爲行政官常駐堺,將堺變成他的直轄地。

這樣看來信長的意圖並不是要破壞堺,而是想要控制堺的經濟、貿易,以及火繩槍等兵器製造業。

從堺的事例來看,雖然信長對本願寺說要“將其破壞”,但這只是一種威脅,事實上他的目的是要控制本願寺掌握的財力,寺內町的手工業和商業、貿易等經濟實力。

本願寺掌握着巨大的財富:本願寺宗主掌握金銀之數甚多,日本財富的大部分都歸他一人所有。(《耶穌會士日本通信》永祿四年八月十七日)這是葡萄牙人傳教士加斯帕·費雷拉給印度耶穌會所寫的報告裡面記載的。

這個記載有些誇張,但事實上,本願寺將全國信徒交上來的獻金轉化爲巨大財力,並和細川晴元這樣的強勢大名、青蓮院門跡以及前關白近衛前久接觸,他們也向本願寺尋求經濟援助。

另外,本願寺也通過公卿與天皇接近,爲因財力不足而無法舉行即位儀式的天皇提供經濟支持,因此得以躋身門跡寺院之列(谷下一夢《顯如上人傳》)。

顯如十七歲的永祿二年(1559)十二月,正親町天皇在本願寺的資助下才得以即位。

這樣,本願寺運用財力,依託緊鄰大阪灣的地利,與堺商人合作建造渡明船,試圖發展與明朝的貿易。

此外,在大阪視察的方濟各·沙勿略也向印度總督建議,與大阪開展貿易有利可圖,應該推行。這件事發生在顯如的父親證如的時代,此時石山本願寺已經具有了不亞於堺的經濟實力,並也獲得了能夠發展海外貿易的地利之便。

因此,織田信長想要的,就是本願寺所在的大阪這塊地,以及支撐本願寺寺內町的生產力和運輸能力。

如此看來,織田信長出的“難題”,就是要讓本願寺御坊從石山搬出去。

本願寺起兵之後的九月二十九日,曾在本願寺暫住且起兵的時候可能就在寺內町的前關白近衛前久,給顯如寫了封信,在信中說本願寺的起兵是無謀之舉。對此,顯如回信說:信長肆意妄爲,本願寺實難忍受。(《顯如上人文案》)

換言之,信長出的“難題”,對於本願寺而言實在是無法忍受之事。即便如此,信長還是威脅說,如果不答應自己的要求,就會大肆破壞。

這裡說的破壞,與其說是針對包括寺內町在內的石山本願寺全境,不如說是破壞本願寺的御坊。

過去,信長在進攻美濃齋藤氏的時候,是在對齋藤道三所設立的加納自由貿易市場加以保護的前提之下,對稻葉山城的齋藤龍興發起進攻,並把他驅逐出去的。

再者,在使木曾川沿岸交通要地上的富田聖德寺屈服的時候,信長也答應保護寺內町,這纔將其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

順便說,這個聖德寺就是織田信長和齋藤道三曾經會面的那個寺院。

《信長公記》卷首記載:這個叫富田的地方,是個有七百戶民家的富貴之處。大阪(石山本願寺)向這裡派遣“代理坊主”,這裡還持有美濃、尾張的守護所頒發的“判形”(稅賦雜役免除文書),享有特權。

可見,這裡也從領主那裡得到了“寺內特權”,愈發繁榮起來。

由此可以想見,織田信長意圖通過讓本願寺御坊從大阪搬出去,獲取對寺內町的控制權,進而掌握具有貿易實力的大阪全境。

如果不把本願寺從大阪搬出去的話,就毀壞御坊。織田信長所出的“難題”就是這個吧。然而,面對這樣的要求,本願寺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石山本願寺是第八代宗主蓮如開創的,這一點自不必說,自京都山科的本願寺毀於兵火以來,歷時四十年,此地已經成爲憑本願寺自己的實力構築的佛法之城。失去石山,不僅是背棄蓮如的遺訓,還可能使宗主親鸞聖人的法脈自此斷絕。

在顯如給近江中郡信徒的書信中有這樣的話:爲保開山祖師所創的門派不遭滅頂之災,望各位不惜性命,恪盡忠誠……

離開此地就會導致門派斷絕,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本願寺的危機感。信長出的“難題”,被他們視爲對本願寺和本願寺信仰之存續的否定。

信長之所以堅持要本願寺撤出石山,主要來講有兩大戰略意義。

首先第一點,讓本願寺屈服,從大阪退出去,可以弱化那些還與各地大名勾結的本願寺信徒的勢力。特別是支持三好三人衆的阿波、贊岐的信徒,以及與淺井長政、六角承禎協作的近江信徒。一般認爲,他們的背後有本願寺的指示。

因此若能擊敗本願寺,那麼本願寺將失去凝聚力,各地的信徒勢力也就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一定會陷入各自爲戰的狀態。

信長已經將尾張信徒的中心富田聖德寺據爲己有,此外,連接美濃和京都之間的道路上的大津通往京都入口處的近鬆顯證寺、京都大阪往返必經之地的澱川流域的攝津高槻富田教行寺,還有河內招提的敬應寺、枚方的順興寺、八尾久寶寺的顯證寺,這些寺內町都已屈服於信長。信長向他們下發朱印狀,保證他們的安定。

這些寺院、道場並未受到破壞,信長是在保證寺院和寺內町存續的基礎之上,對其實施控制的。

這樣想來,如果本願寺也服從信長,本願寺和寺內町的存續也能得到信長的保障。面對統率各地信徒的本願寺,信長唯獨對大阪之地的存續不予認可。

這其實是織田軍“武家”統轄天下的邏輯與大阪的信徒、百姓同心自治的中世式的邏輯之間的矛盾。藤木久志提出了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觀點,即織田信長的目標是對後者的完全掌控(《統一政權的成立》,巖波講座《日本歷史》第九卷)。

另外,信長的戰略目標的第二點,前面已經提到,就是看中了石山本願寺所在的大阪的地利。

十年後本願寺從這裡撤出,織田信長以此爲城郭,將這裡作爲進攻毛利氏和四國長宗我部氏的據點。我們知道在信長死後,羽柴秀吉也在這裡築城。這裡是面朝大阪灣的上町臺地最高處的尖端部分,地理條件非常優越。

而且這裡還鄰近澱川、大和川等河流的入海口,可以作爲港口使用。這裡已經作爲繁榮貿易港堺和兵庫之間的新興貿易港,引起了世人的矚目。

第四三一章 北條家撩虎鬚第二五四章 鞍獄山合戰(上)第三五六章 一個鐵炮足輕引起的天下大事第三二六章 老將出馬第一三九章 不要打我妹妹阿市的主意!第四四五章 別惹看似老實的大佬發火第二五二章 上杉謙信的離間計第一六七章 進軍變故第三一二章 借道越後和催債第六十七章 野戰不敵第一八二章 悲慘的武家兒女第三零五章 姊川合戰第三九八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三二二章 土著黑科技大筒第三五三章 嚇出屎的德川家康(四千字)第三三八章 能屈能伸大丈夫第一零六章 謀劃第四四三章 武田正信留下的最大底牌第一一七章 籠絡東越中豪族(求首訂!)第四百章 高手對決贏在細節第二三四章 後方不穩第四零九章 叛賊拿命來第一一〇章 退讓一步第一九二章 信徒的戰爭第三一九章 四面楚歌第三一七章 陣前一騎討第二二三章 商量對策第八十九章 老天也不幫忙第三六三章 武田信玄之死第三一六章 迎戰龍虎聯軍第一零七章 魚兒上鉤了第三零五章 姊川合戰第三四三章 武田正信的後宮們第七十一章 還有誰第一八六章 隱患第三八八章 新的幕府第三十六章刺殺!武田正信!第一三六章 安排第二二一章 鈴木重秀第三八八章 新的幕府第二百五十章 雪夜奪城第二零二章 轉移目標第四六五章 幕府內亂,戰火四起第五十三章 聯盟驅狼第二五三章 永祿七年(求月票打賞~)第一零七章 魚兒上鉤了第二八一章 天下精銳第二三三章 來日可期第三四二章 第六天魔王第七十章 分兵抗敵第一六九章 我要教訓武田軍第一八九章 嚇壞了第四一八章 怒伐上杉第六十七章 野戰不敵第一五二章 反應第三六一章 戰國基操背叛第三四七章 場面直接失控第二四六章 北陸守護第三七一章 捲土重來本願寺第三二二章 土著黑科技大筒第一一六章 焚燬鬆倉城(求首訂了!)第一三六章 安排第三百五十章 窮途末路無處逃第二七九章 梟雄間的誓言第七十八章 老狐狸不好騙第八十六章 我是一個體面的人第二九一章 給幕府將軍立規矩第一四三章 趕緊補救第四五三章 違抗法令斷絕家名第一一二章 進攻椎名康胤第一一五章 阪垣新盛感覺自己要贏(明天上架)第四零一章 弄虛作假第十章 弱者低頭第三一五章 背信棄義第二三五章 拿捏一下第二零九章 織田信長的小愛好第四二八章 命運的抉擇第一二六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二九二章 足利義昭的反擊第四六六章 乳口小兒不足爲懼第一九三章 延誤軍機第三十章慘勝第二百二十章 死不瞑目第一百章 與織田信長相遇第四零九章 叛賊拿命來第三二三章 擺在聯軍面前的難題第四一四章 被拋棄的棋子第一七四章 低調的裝第四四六章 百門火炮震懾宵小第一九三章 延誤軍機第三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四二三章 夕陽下的名門第四五二章 以死相逼,死亡徵兆第二八四章 離間計第二四一章 街上看美女第四零三章 請君入甕第二十四章飛騨一統第三七八章 信長魔改三權分立第七章談判交贖金第四四二章 明主武田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