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其實,明崇儼之前的話真的很有迷惑性,像是說太子已經逢凶化吉了,後又說二郎的命運將服從於大郎……

怎麼聽都好像是李弘可以避過早逝一劫,之後就萬事大吉了什麼的。

可現在想想,這牛鼻子小道士也沒肯定地說大郎一定能活過吳詡和李小九夫婦啊!

吳詡不由黑了臉,說話說一半留一半什麼的,這明崇儼已經有些神棍的潛質了!

“真人覺得我這三郎如何?”吳詡倒要看看這明崇儼會怎麼給三郎判詞的。

“周王殿下福澤綿厚,其天性寬厚,應有善報,只是要注意姻緣大事,所謂妻賢夫少禍……”後面的話就不用說了,小三郎的福氣是有的,可是他未來的娘子恐怕會對他的命運有礙,必須要謹慎選擇。

吳詡看看還只有三頭身大小的小三郎,實在想象不出他將來娶妻時會是什麼樣子,就算是大郎,也還小呢……

衆人的想法大概與吳詡差不多,一時大殿之中有些詭異地安靜了下來……

首先關注道小三郎問題的武敏之表哥,聽明崇儼幾句話裡沒有關於會危害到太子殿下的內容,就繼續做冰山狀,居然也沒興趣問問自己的面相如何。

至於李賢同學,他在聽說兄長不會早逝之後,就已經完全放心了,更管不了小三郎日後會不會被自家娘子轄制之類的小事,這娶娘子的事不是還有他阿爹阿孃把關的麼╮(╯_╰)╭

李小九陛下作爲比較子控的爹,聽小明道長說他家三郎是個耳根子軟、怕老婆的,也沒多在意,只要娘子上得了檯面,多聽聽娘子的話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嘛╮(╯U╰)╭

你看,他家阿武多能幹啊,常常能想出常人之不能想之事出來,這樣的娘子,難道不該多聽聽她的話嗎?

衆人心思各異,只有當事人小三郎還是懵懵懂懂的,看阿韋等人已經把茶點都擺好了,就開開心心地招呼衆人吃點心,還捧着個大盤子四下推薦他喜歡的酥點。

小明道長原本還想繼續作高人狀的,結果看到肉呼呼的周王殿下捧着一大盤酥點,蹦蹦跳跳轉到他跟前,他就hold不住了……

好、好可愛!

小三郎這一打岔,衆人也不再做嚴肅狀了,說說笑笑用了茶點,就各自告辭了——因爲,天后娘子的例行休息時間到了。

帝后二人召見明真人,並對其大加讚賞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泰山腳下的各個州縣,朝野上下的人都好奇這個明真人是個什麼來歷,有消息略靈通點的都打聽到黃安縣令哪裡去了。

更多的人在當地知道一點明真人的名氣,聽說連天皇天后都特地召見了他,更是對其崇拜不已,一打聽道明真人的住處之後,就爭相恐後跑去拜訪他,希望他能給自己看看相,算個卦什麼的……

“混賬!貧道又不是那些江湖術士,算卦?測字?什麼亂七八糟的!”在外人看來本應該是名聲鵲起,風光無限的小明道長,這會兒才知道什麼叫‘人怕出名豬怕壯’!

不過短短兩日功夫,他住的小院的門檻都被人踩矮了好幾寸,連牆頭都快被人爬塌,還有數不清的權貴發來請帖,拒絕哪家都不行……

這日子沒發過了!

“大郎,要不咱們還是回豫州吧……”小明家的書童小心翼翼地建議道。

再這樣下去,在豫州的郎君也會知道他家大郎被二聖召見,還受到嘉獎的事,到時候大郎扮道士的事可就瞞不住了!

可是,小明同學好不容易纔逃家,怎麼肯就這麼回去呢?!

再說,他名揚天下的光明大道已經在眼前了,叫他怎麼能就這樣放棄了呢?

“回去不就是不打自招了麼?”小明同學也是早有了主意,對他家一臉愁容的小書童道:“二聖不日就要返回長安,到時候我跟着聖駕一起北上……”

“等我入了朝堂,穿上大紅袍,到時候阿爹也就沒什麼好說的啦~~~~~”

大唐開國以來,以方外之人入仕的多得是,只要他成了朝廷命官,相信父親也就不會計較他現在假扮道士忽悠人的事了……

小明家的書童還是愁眉不展,“可是……大郎你明明答應過娘子,不在提做道士的事,還說來泰山事來遊學的……”

“我當初要不這麼說,阿孃怎麼肯放我出來?”小明同學十分鄙視地看了自家小書童一眼,然後道:“你難道沒聽阿孃身邊的婢子提起嗎?那個周氏有意與我們明氏聯姻……”

小明家的書童一聽這話,嘴巴都張大了。

那個周氏可是豫州當地的豪門大姓,多少人家上趕着去攀親都攀不上呢,他家大郎居然這麼一副嫌棄的樣子,這是要鬧哪樣啊?

“你這是什麼蠢樣子?你以爲我們明氏什麼樣的人家?”小明同學一看自家書童那樣子,就氣不打一處來,他這麼聰明過人的俊才,居然會留着這麼蠢的一個書童,要不是看着小子還有幾分姿色,他早就……哼!

一聽自家大郎提到‘明氏’二字,小書童立刻反應過來了。

他們明氏可是平原大姓,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當初東晉的王謝兩家都對明氏的祖上十分敬重,並且因爲忌憚明氏的勢力,不敢讓明氏的人身居高位。

這樣看來,倒是周氏配不上他們家大郎了。

“是了,我們大郎可是要當相公的人,日後定是能尚主的,那些小門小戶之女,如何配得起呢……”小書童一臉自豪的蠢樣,看得小明同學又是一陣眼抖。

不說小明同學再一次感嘆自家小書童只有一張臉可取而已,卻說李小九陛下攜百官在泰山住了一個多月,等到吳詡的身體狀況適宜之後,就起駕回長安了。

長安大明宮既成,帝后二人就直接搬進了新宮。

這一年新年大宴,百官就在嶄新的大明宮含元殿領的宴。

當初李小九陛下表示要修建新宮居住,文武百官裡起碼有七成以上表示贊同,今日在這含元殿一聚,剩下的三成人也紛紛表示,這新修宮室的主意不錯啊不錯。

如往年一樣,新春大宴是由天皇大帝主持,長安轄下五品以上文武官員都可以上殿領宴,接收新年福利等,政績突出的,還可以當場受到天皇的額外嘉獎。

今年,在新起宮殿裡,文武百官的心情似乎格外亢奮,大明宮多麼的巍峨華麗明亮啊!過完年就可以在這樣豪華的辦公室上班了,大家的心情又多麼雀躍是可想而知的!

更讓衆人興奮的還有觀看新年來朝拜天皇的那些藩屬鄰國使者的表情……

非常的豐富多彩,有木有?!

大唐只去歲滅了倭島最後一點殘餘反抗勢力,東邊諸小國都嚇得屁滾尿流,主動上表臣服。

如今東北部的渤海、室韋等地,都主動要求大唐遣派官吏去幫助他們治理地方,如蝦夷這樣的小國,直接表示願意成爲大唐麾下一郡。

大唐東部形勢一片大好,李小九陛下也沒忽略西部和北部這兩個最容易發生變亂的地方。

從貞觀十四年唐軍滅高昌國開始,大唐就沒放鬆過對西域的控制,而到了李小九陛下登基後,更是提拔了不少文武雙全的大將參加拓寬大唐西域的戰事,成功地滅掉了西突厥,統一了整個西北,國土綿延至波斯國邊境。

如今西部和北部的少數民族部族已經被吳詡有計劃的遷移到南部圈養漢化,同時西部和北部的大片土地上投放大量漢人百姓開荒建鎮,相信不用五年時間,西部和北部地區都將成爲大唐不可分割的部分,如阿史那賀魯降而復叛的事情是再也不可能發生了。

眼下唯有西南一塊情況比較複雜,吳詡對於四川(部分)、青海等地居然是不屬於大唐管轄這一點一直耿耿於懷。

李小九陛下倒是沒有吳詡那樣的‘整個中國國土完整’的情節,他更在意的還是西邊的吐蕃。

別看吐蕃的首相祿東贊說得天花亂墜,什麼‘吐蕃與大唐世代友好’‘永不交兵’啥的,真正到了利益攸關的時候,管你是是誰呢!

這不,前年大唐卯足力氣收拾朝鮮半島和倭人的時候,吐蕃在背後就不聲不響地吞掉吐谷渾西南不大片土地,直接威脅到吐谷渾王帳……

這事吳詡道現在都還不知道呢,李治也是見了安西大都護府大都督的密報才得知詳情的,可惜彼時吐蕃的軍事行動已成既定事實,而吐谷渾方面也沒有想大唐求援什麼的,大唐政府也不好做什麼。

之後,吐蕃這邊就由政事堂下了書函給祿東贊,嚴詞譴責了一下對方傷害友好鄰國的行爲。

結果,祿東贊一推三五六,只作不知,最後抵賴不過就隨便賠了個吐蕃公主給吐谷渾世子算是兩清了……

吐谷渾方面敢怒不敢言,只能收了吐蕃公主言和。

畢竟不是本國之事,而且掣肘也太多,連李三郎也毫無辦法,這事也只好這樣不了了之了。

結果,今年的新年朝賀,吐谷渾不但來了大批使者,領隊的竟是大唐第一個和親公主——貞觀十四年下嫁給吐谷渾王諾曷鉢的弘化公主。

李小九陛下一見弘化公主,差不多就猜到了她的來意,不過他並沒有對弘化公主投來的殷切眼神作特別迴應,只是一視同仁地命禮部官員招待吐谷渾和吐蕃的使者。

知道前殿的宴會結束,纔有幾個宮人以天后想見見宗親女眷的名義把弘化公主招到了後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