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窮則變

呃,也是有影響的,起碼有着煞氣。

不過陶小吳什麼場面沒有見過?

還怕這點煞氣麼?

淅王前往封國,這就不是一天兩天,甚至是十天半月就能夠準備好的。

陶小吳也不去淅王宮給那位淅王鬧心,依舊居住在宛陽侯府上,做出什麼事情都不管的模樣。

不僅是他陶小吳不願意管事,更是向着朝廷宣佈自己的態度。

他是修行之人,只是前來輔佐人道天子,不參合朝廷之事!

如此過了數天,就在那淅王拜見過陶小吳之後的第二天,便見着一個黑袍大袖的儒生,風姿不凡的來到了湖心島上。

身上更是有着一種說不出的氣息,籠罩在其身上。

“是一位大儒!”

陶小吳頓時就認出。

這位儒者身上籠罩的就是儒門之氣!

處於人道和天道之間的一種氣息!

溝通天人,乃是自巫師之後,溝通神庭和人間的人!

如果說和巫師有什麼區別的話,區別就太大了。

巫師雖然也是溝通天人,但是更接近於天道。

而儒門卻是更接近於人道!

說白一點,就好像陶小吳以前,他們巫裡一脈的巫師,都是奇遊神君的使者。

是代表巫神們在人間行走的!

而儒門卻是根腳立在人道,站在人道的角度和神庭進行溝通。

所以,巫師氣息和儒者全然不同!

當然了,這也是陶小吳這種內行才能分辨。

再說白一點,其實儒門是神庭建立之後,溝通天人的。

而巫師,卻是上一任神庭時代,溝通天人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

如今,神庭覆滅。

怕是這儒門就要重蹈巫師覆轍了。

搞不好很快就會喪失力量!

陶小吳這麼想着,那儒者已經施施然的來到了陶小吳樓下,笑道:“通真先生在麼?在下婁成生前來拜見!”

“哈哈哈,說什麼拜見不拜見的。原來是河陽先生來了,快請,快請!”

陶小吳哈哈大笑,說道。

這位婁成生在河陽郡傳道,講授儒學,聽講者數十萬。

是天下有名的宿儒!

當然了,也是如今的儒門之中數一數二的人物!

何況,此時陶小吳也不會認爲這人是來找麻煩的!

那婁成生安步上樓,就已經見到陶小吳在入口前迎接,不由深施一禮,道:“通真先生當面,還請救我儒門一救!”

陶小吳愕然,儘管說神庭覆滅之後,儒門地位尷尬。

再加上變法失敗,和那晚宛陽侯竇房篡位的事情,儒門應劫,損失慘重。

乃至於此時的儒門勢力大損,早已經非是當年那般一手遮天之勢。

然而,畢竟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這儒門再衰落,數百年正統顯學,潛勢力還是極其龐大的。

任誰也都不敢輕忽!

此時,這位儒門大儒忽然跑到自己面前來,讓自己救命。

這話到底怎麼說來着?

“河陽先生太客氣了,儒門爲天下正宗,世間鮮血。

便當今天子,都是儒生。又有誰敢對儒門不利?

更不說需要我搭救了!”

那婁成生輕嘆一聲,道:“我知道當年我儒門得罪了通真先生,通真先生不願意幫忙也是應該的。

只是,我儒門祖師都說過了,能夠解我儒門之危的,也就只有通真先生了。

所以,在下才厚顏來求。還請通真先生搭救!”

說着,就要大禮拜下。

陶小吳慌忙阻攔,開玩笑,人家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他還能說什麼?

真要是再拒絕,怕是就要和儒門結下死仇了!

當年雖然說和儒門立場相對,但是其實他對於儒門並無惡感,甚至和那諾成更是惺惺相惜。

此時,攔住這位婁成生,苦笑道:“在下如今處境尷尬,自己都還不知道如何。

又怎麼能夠幫得了儒門?”

雖然這麼說,語氣就已經鬆動了。

那婁成生果然聽懂了,就一臉誠懇的道:“我儒廟祖師都說過了,通真先生天下奇才,恨不能使其入我儒門。

若是當年通真先生入了我儒門,我儒門的變法,也不至於失敗的如此慘烈!”

陶小吳聽了,隱約就已經知道,這婁成生所說的儒廟祖師,應該是諾成了。

卻是嘆息一聲,道:“當年我也和貴門祖師諾成談過這個問題,時勢如此,非智力所能挽回。

當年之事,便就是我,也是無法可想。

不過如今儒門的局勢,我還是有着幾點想法的!”

那婁成生聽了,頓時大喜。

儒門的情形十分不妙。

神庭覆滅,儒門的正宗位置肯定是保不住了。

天庭建立,肯定是以仙門爲宗。

這就好像那當年神庭建立,絕地天通,讓巫師失去主宰力量一般。

可以想見,繼續這麼下去,現在還可以支撐。

但是儒門的沒落已經成了定局,到了一兩百年後,怕是就要落得如同當年巫師一般的下場!

此時整個儒門都能夠想到,然而卻無計可施。

只是聽到陶小吳說有着辦法,自然歡喜!

“天庭建立,仙道將盛,此爲天地大勢,誠不可爭鋒!”

陶小吳說着,婁成生苦笑點頭,

神庭都被天庭取代,而天庭都是修行仙人。

自然仙門大興,這是免不了的事情。

誰也阻攔不了,除非能夠推翻天庭!

但是,這是可能的事情麼?

莫說儒門在大劫之中損失最爲慘重,無數儒門神靈紛紛應劫隕落。

便是儒門全盛時候想要和天庭作對?

那也是想得太多了!

婁成生聽着陶小吳繼續說下去,想要聽聽陶小吳還有什麼辦法。

“經雲,窮則變,變則通。事實如此,儒門也到了不變不成的地步了!”陶小吳道。

婁成生深以爲然,但是卻不知道該如何去變,只能靜靜地聽着陶小吳說下去。

陶小吳組織着語言,實際上卻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似乎也是在前世,漢儒也在支持新莽上臺,變法失敗之後,苟延殘喘了一百多年。

最終在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幾乎徹底崩潰,只剩一線不絕於縷,傳承數百年之後,終於在宋代再次復興,重新成爲顯學正宗。

只是,後來復興的宋儒和漢儒幾乎就是兩回事了!

第一百六十二章 神靈清淨第八十五章 掠奪第二十五章 報復第三十八章 蘅下之城2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滴血第十五章 異變第十四章 荒村土地第五十三章 追殺!第十九章第二十八章 聲明第五十八章 重傷第六十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六十二章 神靈清淨第十九章 羽林郎第二十九章 靈脈第二十四章第七章 牛郎織女?第三十七章 告誡第二十五章 祖墳第四章 山鬼第五十一章 元君神宮第五十四章 茂州!第五十九章 各方高手第一百三十七章 肆虐第六十六章 獻金第二章 冥土鬼國第三十六章 鬼神奇遊第一章 修行路徑第一百五十五章 剝削第五十一章 帛書第五十六章 終結第二十章 蟊賊第四十章 共鳴第九十三章 大儒第九章第一百零一章 老友第三十一章 皇帝第七十三章 捲土重來第一百一十五章 出國?第七十六章第二章 練氣士第四十章 共鳴第四十一章 根基第一百二十一章 幽冥劫獄第一百三十七章 肆虐第二章 去金山第十八章 魔鬼的力量第四十章 土客第三十五章 站香第二百二十九章 巫印第三十章 惡魔契約第十五章第四十二章 陰陽八卦鏡第五十二章 炮彈第三十四章 原始靈境第二百一十章 追殺第八十五章 道法清淨第三十八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很兇啊!第三十一章 寒冰地獄第七十一章第九十三章 巫神譙明第十九章 羽林郎第二十章 虔心第二百二十八章 怪圈第七十八章 種子第三十九章 魔頭!第二十四章 氣運所鍾第三十章 惡魔契約第一百三十二章 援兵!第六十八章第六十三章第五十六章 法域的力量第八章 天宮第四十一章 靈金的作用第五章 有些因果!第六十九章 豆包當乾糧第二十九章 吃掉好了!第七十四章 何謂正義?第八十一章 秩序第三十一章第四十七章 力量投影第四十七章 力量投影第十七章 舉頭三尺第六十七章第四十五章 法酒第十八章 火雨第九章 民不與官鬥第二十章 蟊賊第一百四十九章 靈谷第九十九章 傾巢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子符節第七十七章第三十五章 站香第七十五章第四十一章 靈金的作用第七十二章 入水不溺,入火不焚第九章 洞府第五十二章 上古巫器第六十七章 巫火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