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鄧元通凝成劍種後,掌門奚鵠子將青蜂劍和攝魂訣傳與了他。
攝魂訣並非崑崙劍訣,而是奚鵠子早年得來的一場機緣。也是運數使然,有一回奚鵠子夤夜趕路,口渴難耐,在一條溪澗中發覺寶光瑩然,細心探查,找到一座廢棄的仙人洞府。洞內原本有三道極厲害的禁制,掌門舍了一羣青鐵蜂,好不容易纔破除禁制,得到一篇劍訣,一瓶丹藥,一柄青濛濛的長劍。
也不知是哪一代哪一位前輩高人,沒有留下片言隻語,就此黃鶴一去杳無音訊,再也沒有回來過。
劍訣名爲攝魂訣,共分五篇,第一篇是祭煉飛劍的總綱,後四篇是修煉神通的法門。所謂攝魂,即將妖物的精魂攝入劍中,使飛劍擁有種種神通,換言之,攝魂訣的厲害之處全在劍上,即使本身修爲不足,也能憑藉劍中精魂克敵制勝。
當年爲了破除洞府內的禁咒,奚鵠子付出的代價可謂慘重,最可惜的是一頭青鐵蜂王,肉身全毀,只扣下一縷殘魂。青鐵蜂乃天地間的異種,成熟的蜂王更是難得,奚鵠子覺得殊爲可惜,便依照劍訣的總綱,把殘魂煉入劍中。因爲這劍有了一道青鐵蜂王的精魂,故稱爲青蜂劍。
在傳下飛劍和劍訣之前,奚鵠子跟徒弟言明,攝魂訣乃旁門左道,不是劍修的正途,修煉這門劍訣一開始進展極快,威力驚人,愈往後就愈艱難,而且攝魂訣的威力全在劍上,對本身修爲並無益處。鄧元通坦言若能練成攝魂訣,爲師門盡力,使宗門傳承不絕,已經足夠,個人的修爲暫且放一放也無妨。
奚鵠子頗爲欣慰,覺得這個徒弟道心圓通,若有大機緣,將來成就不可限量。他命鄧元通在五泄瀑潛心修煉,五泄瀑位置極佳,元氣充裕,僅次於掌門洞府所在的蓮花臺,尤其是子午兩刻天地氣機轉換,對修煉極有好處。
鄧元通將劍種打入青蜂劍中,兩相契合,如臂使指,當即着手煉祭飛劍。他每日的功課便是面朝蒼茫雲海,天地元氣源源不斷涌入體內,沿經脈往復循行,凝結精華融入道胎,丹田中的那一點道胎逐漸壯大,活潑潑地跳動。等道胎吸納了大量元氣,再依照攝魂訣總綱中所述,驅使道胎反哺元氣,徐徐洗煉青蜂劍,飼餵劍中精魂,如血肉飼虎,被其一口吞噬。
最初祭煉一次青蜂劍要持續大半天,心力交瘁,尤其是後半段飼餵精魂,如同在懸崖上走鋼索,蜂王貪得無厭,抽筋吸髓,稍有不慎就傷及道胎,自身修爲大幅退後。直到半年之後,他才體會到祭煉飛劍的訣要,漸漸嫺熟起來。
鄧元通在攝魂訣上浸淫越久,感觸就越深,他覺得師父恐怕都看走眼了,攝魂訣或許真的如他所言是旁門左道,不是劍修的正途,但那柄青蜂劍,卻極不尋常。
在攝魂訣的總綱裡,提到飛劍攝入妖物的精魂,少則數十,多則上百,數量越多,飛劍的威力越大,但青蜂劍似乎劍胎天生就有瑕疵,能容納精魂的數量極其有限。透過劍身望去,從劍尖到劍鍔,依次排列着四團陰影,吞吐舒張,緩緩改變着形狀。在靠近劍尖的那團陰影中,赫然鎖着青鐵蜂王的精魂,而其餘的三團陰影中,空無一物。
妖物精魂能發揮出的實力,不及本體一成,但鄧元通發覺,青鐵蜂王的殘魂保有了噬毒的本性,吸取的毒物愈多,殘魂的威力就愈大,遠遠不止本體的一成。聯想到仙人洞府裡那三道厲害至極的禁制,連奚鵠子都感到棘手,洞府主人的來頭一定不小,他又怎麼看得上旁門左道的攝魂訣?這柄劍一定有古怪,只有這樣解釋,才說得通。
鄧元通一面搜尋毒物飼餵青鐵蜂王,一面尋找合適的精魂煉入青蜂劍,遺憾的是,隨着蜂王漸漸成形,尋常的毒物根本不起效果,而青蜂劍也對精魂頗爲挑剔,他試了十多次,都沒能煉入第二條精魂。
鄧元通大膽推測,煉入青蜂劍的精魂應該有固定的搭配,不是隨隨便便找四團就行。
秋桃谷一戰,姥姥的丹毒促使青鐵蜂王突破瓶頸,再度成長,鄧元通看到了希望,他開始把腦筋動到魏十七身上。奚鵠子擔心蜂王萬一奪舍,野性不馴,爲禍不淺,他倒沒有這方面顧慮。魏十七身中丹毒,遲早要死,死了也是浪費,不如冒險一試,蜂王精魂若奪舍成功,他亦能運用攝魂訣加以操縱,魏十七成爲一具人形的靈寵,若不奪舍,蜂王精魂吸取魏十七體內丹毒,大有益處,而魏十七保全一條性命,也爲赤霞谷論劍增加一份助力。
至於魏十七會不會承他的情,根本不在鄧元通的考慮中。
出於這一番心思,鄧元通趁荀冶閉生死關,瞞着掌門找到魏十七,準備驅使蜂王精魂鑽入他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