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經濟,依附中國的大環境。否則,已經有500多萬人口的大都市,離開中國大陸的物資供給,香港光是飲水都不能自給。
影視娛樂行業,是依附於經濟大環境的產業。只有經濟發展起來,影視娛樂之類的文化產業纔有前途可言。
香港的文化產品出售,出口亞洲諸國,此時已經達到極限,數量在龐大,便會遭到各國政斧的抵制。
出口歐美,則受限於文化不同,亦不能獲得市場主流的地位。
中國這個大市場,其實是香港文化產業生存、發展的大基礎。而在80年代的中國,還是講政治,而不像後來一般務實、將經濟爲主。
此時的香港文化商人,如果激靈一點,從政治的角度來開發中國內地市場,往往能獲得更大的成就。
如果換做了90年代,中國政斧更多考慮的是經濟賬。那麼,想要在高舉愛國旗號,在國內大舉跑馬圈地,獲得影視行業的更多市場份額,幾乎是不可能的。
香港的港龍航空公司就是一個例子。原本港龍的創始人曹光彪,是紅色資本家,依照過去與內地政斧打交道的經驗,高舉民族企業的旗號爭取內地政斧的好感。
不過,到了90年代,港龍意圖在在中國民航市場取得更多的航線,內地民航出於自身的利益思考,拒絕了港龍在內地直接設立售票點的請求。
而港龍在與香港航空的霸主國泰航空苦苦競爭,希望獲得央企中信集團支持。
然則,作爲央企的中信集團,評估了港龍與國泰的盈利水平之後,卻選擇投資國泰航空,並支持國泰兼併港龍,使得港龍的創始人曹氏家族嘆息,大勢已去。
任何生意人都懂的與時俱進,內地政斧將政治的時候,要政治正確自然能大獲其利。而等到內地開始務實的時候,談商業利益,才能夠獲得務實主義的當政者認同。
亞洲電視在80年代進軍內地市場,唯一正確的方式,就是“政治正確”!《霍元甲》、《陳真》這樣的電視劇,顯然是政治上比較正確的。
——————————隨着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中國國內的電視臺、電影院,開始引進了大量的歐美曰等等資本主義國家的電視劇、動畫片。
比如,美國的電視劇《海底遊記》,原是長達110集的劇集。不過,80年時候,引進其中21集,中文名《大西洋底來的人》,結果形成萬人空巷。
《大西洋底來的人》劇中的時尚墨鏡——“麥克鏡”,居然成爲了80年代初,僅僅次於香港的電子錶的暴利產品。幾毛錢在沿海地區進貨的墨鏡,在“麥克鏡”熱潮中,甚至能夠賣到幾十塊錢!
接着,第二部引進中國的美劇《加里森敢死隊》,原本全集有26集,但是播放到16集的時候。某個領導看着不爽,覺得這不電視劇,純粹打鬥胡鬧,浪費了感情。於是,讓央視停播。
央視無奈在16集時,打上了“全劇終”字幕。結果,觀衆譁然,紛紛給CCTV寫信,質疑爲什麼放了一半就不放了,還打上全劇終字幕欺騙觀衆,甚至成了80年的重大新聞事件。
在改革開放初年,中央電視臺,每年的營業收入,纔不過是剛剛破億。根本沒有多少資本引進最新的電視劇。
《大西洋底來的人》、《加里森敢死隊》這樣60年代的美劇,僅僅是用了幾千美元至一兩萬美元的代價引進的。
因爲,幾千塊錢的代價,連將110集的電視劇完全翻譯成爲中文的成本都不知這麼多。所以,《大西洋底來的人》110集的電視劇,也只能翻譯21集。
當時,中央電視臺引進播放的海外影視劇,引進一部,紅一部!
其他的地方電視臺,無疑都已經開始意識到,進口電視劇對於收視率有着重大的促進作用。所以,也紛紛絞盡腦汁,尋求引進海外影視劇的渠道。
廣東省的電視媒體,自然也有引進境外電視劇的想法。
在6月初,亞洲電視的總經理,黃錫照帶着黃泰來、蕭若元、麥當雄等等重量級的團隊,來到了廣東省,進行電視劇引進談判工作。
而事實上,亞洲電視的前身——麗的電視與廣東省已經不是第一次合作了。
早在81年,廣州舉行的“省港足球賽”的時候,麗的電視使用了最新的微波技術,實現了現場直播足球賽。
從那以後,麗的電視也經常申請在內地做一些採訪節目,均是受到了廣東省的支持。
這次黃錫照再次前來談合作。
廣東電視臺的臺長孫孔華,率着電視臺的要員,對於亞洲電視的來人,熱情的招待。
之後,衆人開始在電視臺中,觀看黃錫照帶來的《霍元甲》、《陳真》的拷貝。
有着廣東電視臺的衆多的專業媒體人員把關,確定了這兩部電視劇“政治正確”,合作基本上已經敲定!
“尊重的孫臺長,還有各位廣東省工作的電視同仁。亞洲電視的前身是麗的電視,雖然這原本是一家外資控股的電視媒體。
但是從70年代開始,我臺主要的員工,都換上了以華人爲主。對於民族精神,以及對於百年前的救亡圖強的革命先烈,我們都是非常認同的。
我們很多的影視工作者,雖然身在香港,但是卻是心繫祖國。因此,才創作了《霍元甲》、《陳真》等等近代歷史背景的愛國主義電視劇。有人說,香港市民毫無民族國家概念。不過,事實上,在《霍元甲》、《陳真》等等愛國電影在港放映之後,均取得了收視冠軍地位。這證明了,香港民衆也關心國家、民族等等大義問題。
而自從今年年初,我臺被張少傑先生收購之後,張先生建議我們要多與內地的電視媒體展開深入的合作,爭取更多的雙贏項目!
《霍元甲》、《陳真》是我們亞洲電視拋磚引玉的第一步!將來我希望,廣東省能夠引進更多的亞洲電視的節目,而亞洲電視也將引進廣東電視臺的優秀節目。省港合作,爭取雙方都能夠在市場競爭中,取得更多的收視率、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黃錫照激情的演講,迎來了滿堂喝彩。
廣州電視臺的臺長孫孔華帶頭鼓掌後,笑道:“對於《霍元甲》、《陳真》這樣既具教育意義,又能廣受羣衆熱愛的電視劇,我們是相當歡迎的!廣東電視臺,願敢爲天下先,作爲第一個引進香港電視劇集的電視臺。希望,將來我們的合作將會取得圓滿成功,也希望香港與廣東省之間的文化交流更加頻繁”
之後,衆人開始簽署了版權合作協議。
《大俠霍元甲》授權給廣東電視臺,僅僅是10萬港元的授權費。而《陳真》僅僅是8萬港元的授權費。
事實上,《霍元甲》、《陳真》的拍攝成本都是超過千萬港元的。如果,僅僅指望內地市場的話,至少要向100家電視臺出售版權,才能夠盈利。
不過,話說回來,隨着內地的經濟迅猛增長。電視劇行業的採購費用,也是會迅猛激增的。
到90年代,電視劇數百萬元的採購費,已經很常見。
而到21世紀,有了視頻網站與電視臺競爭,那時候的電視劇採購費用,甚至出現了一部最熱門的電視劇網絡獨家放映權價值1億人民幣的程度。
事實上,亞洲電視牢牢的把握質量關。一直佔據最強口碑的話,將來光是憑着內地電視劇市場的版權銷售,即可獲得極其驚人的競爭優勢。
————————————黃錫照去了廣東省談電視劇版權銷售。
而亞洲電視旗下的麗音樂,也在爲緊張的籌備梅豔芳的唱片。
唱片的製作,難度只要集中在填詞作曲,真正將好的曲子譜出,寫出精美的歌詞。任務已經完成了大半了。
歌手在錄音棚中錄製唱片,如果歌手本身資質比較好,一般一個月時間,足以錄製出一份質量上乘的唱片。
梅豔芳的第一首唱片被命名爲《似是故人來》。
《似是故人來》在麗音樂的錄音棚進行錄製,唱片的大規模生產,則是交予了寶麗金代工。
由於梅豔芳在“超級女聲”大賽中積攢的人氣。
所以,麗音樂公司有信心按照5萬份白金唱片的生產唱片!
此時的黑膠唱片,生產成本每份需要30港元。麗音樂委託給寶麗金工廠進行代工,自然要給予一定程度上的利潤。所以,代工價格是每張唱片45港元,30元成本、15元作爲寶麗金的代工費用。
除去了這些費用之外,唱片錄製過程中的成本,大約消耗了5萬港元的成本,相當於每份唱片增加了1港元的成本。
再加上《曼珠沙華》、《曰夜懷念我》,支付了曰本的音樂版權方8萬港元,作爲了版權費。
而《似是故人來》對於發行渠道、經銷商,自然也要讓利30港元,作爲銷售渠道的費用。
最終,唱片售價120港元一張!
每銷售一張唱片,梅豔芳可以獲得12港元的分紅。而麗音樂公司,單張唱片的稅前利潤達到60港元!
當然,這也是需要這些唱片,能夠銷售出去,麗音樂才能夠實現盈利。
畢竟,製作整個唱片,麗音樂已經付出了240萬港元的成本,換取了倉庫中5萬張黑膠唱片!
當然了,由於亞洲電視不要錢的給《似是故人來》唱片打廣告,也大大的降低了這份唱片撲街的風險。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