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五、滅魯

“我看不如從太子那邊着手!”尉繚說道。

“太子?”幾人均疑惑的看向尉繚。

“現在大王這邊沉溺於男色,不拖魏國後腿就已然不錯了,只怕軍國大事上已經指望不上,現在唯一能夠指望的也只有太子了。現在太子還未成年,卻自幼尚武,有先武侯之姿,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給太子尋一個合格的師傅來教導太子,不至於讓其走到偏路上去。”尉繚解釋道。

“那該何人爲太子師呢?”孔斌問道。

“孔先生您就不錯!”思來想去龐癝打起了孔斌的主意。

孔斌搖頭道:“不妥,不妥!我這一大把年紀的現在處理政務就已然力不從心,更何況教導太子呢?”

看着孔斌也確實一大把年紀了,龐癝便打消了這個想法,而後看向尉繚:“太尉身懷韜略,可爲太子師。”

尉繚道:“只怕抽不出太多時間。”

現在正是滅魯伐齊關鍵時刻,尉繚把自己所有的心力放在了東方,自然沒有多餘的時間來教導太子。

“每天抽出一個時辰即可,再說眼下正是滅魯伐齊的關鍵時刻,不說如何教導太子,只需讓太子在您身邊多看多聽就會受益良多。”

“再說!”頓了頓龐癝又說道:“咱們可以選派范增、翟章、蒯徹三人爲輔師,並讓張耳在一旁陪讀,這樣不就好多了嗎?”

“此計甚妙!”聽了龐癝的話,尉繚笑道:“這樣一來,范增等人雖不能成爲九卿,但卻能成爲太子近臣,使得無形中拔高了他們的地位。就是不知范增等人是否同意?”

龐癝道:“這個由我前去說服他們。”

魏無忌道:“咱們這邊說的很熱鬧,可大王和太子那邊是否願意呢?”

龐癝皺了一下眉頭,而後道:“太子好軍務,想必不會拒接,唯一的難點就在大王那邊。歷來的傳統就是由大王親自指派太子師,如果咱們做臣子的貿然插手的話,不見得大王會接受,還是等下一次見大王時再見機行事吧!”

對於此事尉繚幾人也沒有什麼好辦法,也只能按照龐癝說的去辦了。

轉眼間半個月時間便過去了。可這半個月內魏王始終呆在後宮之中沒有露面,龐癝等人也是無緣一見,只能把太子師之事一再延後。

不過好在那日選拔之日除了能言善辯的姚賈被秦國的李斯拉攏了過去之外,其餘人等均答應了留在魏國出仕,其中少部分卓越之人被留在中央的寺臺之中,其餘人等均被委派到地方。

范增、翟章、蒯徹三人也被龐癝說服爲太子輔師,張耳那邊更不用說,只是魏無忌的一句話張耳便乖乖的答應了爲太子伴讀一事。

此時龐癝等人再沒有多餘精力去糾結在太子師之事上了,因爲晉鄙率領的十萬滅魯大軍已經到達了魯國都城曲阜城下。

眼下東方能夠抗衡魏國的只有楚國和齊國了。

可自四年前楚國的泗水之地被魏國佔領之後,楚國就不再與魯國接壤。

那麼現在除了魏國唯一和魯國接壤的就只剩下北面的齊國了。

魯頃公急忙向北面的齊國求救。

君王后,當今齊王建之生母,在齊襄王去世之後便把持齊國國政,至今已有十三年之久。

對於魯國的求救信,君王后遲遲拿不定注意。

這些年來君王后一直秉承着“事秦謹,與諸侯信”的方針處理國際事務,即和秦國交往謹慎,和諸侯交往講求誠信。

這對齊國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自然是齊國在君王后當政之後的四十年裡一直免受戰爭之災,壞就壞在秦國日夜不停的攻打其餘五國之時齊國作壁上觀,即使連多看一眼熱鬧都不願意,只是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

結果就可想而知了,三晉及楚、燕先後滅亡,秦國的大軍很快就到了齊國的家門口,齊國也因此滅亡。

對於西面鄰居魏國的日益強大,齊國也是擔憂不已,怕其不久會損害齊國的利益,因而對於此次魯國的求救齊國朝堂分成了兩派。其一便是以君王后支持者爲首的作壁派,主張不答應魯國的求救,任憑魯國自生自滅。另外一派以即墨大夫爲首主張答應魯國的請求,並乘機積極參與道國際事務之中。

齊國的制度與三晉及秦、楚、燕六國都不相同,齊國實行的是五都制,即把齊國劃分爲臨淄、即墨、平陸、莒城、高唐五大區域,沒一區域的大夫執掌當地的軍政大權,權力極大。

也因此,即墨大夫爲首的出兵派才能與君王后爲首的作壁派勢均力敵。

不過終究君王后一派把持着齊國國政,在支持者的不斷遊說之下,君王后最終還是選擇了作壁上觀,對魏國滅魯之事不聞不問。

當齊國拒絕出兵的消息傳到曲阜之時,魯頃公徹底絕望了,所有魯國的軍民都絕望了。

魯國本就是小國,數百年來一直沒被滅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有齊國的保護,就如同衛國之於魏國一般。

而今齊國拒絕出兵救魯,等待魯國的就只有滅國一條路可走了。

絕望的魯頃公再一次來到宗廟祭拜先祖,而後走出宗廟,看着等待的一衆文武道:“投降吧!”

十二月上旬,被圍困了三個月之久的曲阜城的大門緩緩打開,魯頃公在羣臣的痛哭聲中,赤着上身的魯頃公左手持白節,右手牽羊深一腳淺一腳的走出城門,來到魏軍大營前。

“魯國國君姬仇特來請降!”說着便跪地磕了三個頭而後起身走三步,如此往復五次,來到晉鄙面前長跪不起。

晉鄙走上前來接過魯頃公手中的白節及綁着羊的繩子,而後命人給魯頃公披上衣物,算是正式接受了魯國的投降。

十二月中旬,上將軍令大軍停留在曲阜,而晉鄙獨自率領一支隊伍押解着魯頃公及一衆魯國文武回大梁。

這日,龐癝等人再次來到魏王的寢宮外面請示魏王該如何處置魯頃公姬仇。

可卻連面都未見上一面就被輕飄飄“相邦自己看着辦就是”的一句話給打發走了。

無奈,龐癝只能於朝堂上召集三公九卿商議對魯頃公處置之事······

四十二、風波定四十、黑夜中的大梁二十二、荀況入魏二十九、血戰滎陽城下四十四、龐癝欲變法一百六十九、曹參帶兵三十四、魏無忌用兵三十六、明哲保身四十六、龐癝拜相,變法開始六十、魏王煩惱,如姬獻策四十一、見秦王二十、天門關之戰(三)十五、掙扎一百七十八、戰國策一百六十五、東海郡一百一十、戰序二、公子復歸,侯嬴獻計二百三十三、王翦定巴蜀六、魏增大婚二百三十一、蒙恬爲將八、迅雷攻勢四十九、國士二十四、毒計一百零四、臨淄之戰一百零九、決戰在即五十九、張良見龐癝一百七十八、戰國策二百一十一、不存在的宅鬥二、公子復歸,侯嬴獻計七、上黨戰起一百零八、李牧統兵八十六、宴七十六、龐癝的殺手鐗二百零二、暗鬥六十八、襄陵君一百八十三、謀劃七十七、唐雎使楚六十一、父子決絕二百三十九、疑心趙高二百四十六、俘獲嬴政一百九十、司馬尚的決心一百五十九、教導六十、魏王煩惱,如姬獻策一百七十八、戰國策六十五、朝議四十、黑夜中的大梁九十三、魏王之好二十五、踐踏(求收藏、求推薦)一百五十、弄巧成拙九十一、我若爲相五十五、秦王之宴一百零九、決戰在即三十八、泛舟七十八、楚王及王后一百八十一、引發矛盾一百零四、臨淄之戰十、龐癝說魏王(四)一百二十五、河東戰局九十九、兩難一百四十二、楚國朝堂七、龐癝說魏王(一)二百二十六、調虎離山四十九、國士六十、魏王煩惱,如姬獻策一百二十三、函谷一百八十三、謀劃二十一、民心之爭八十六、軍中無父子四十五、項燕謀劃九、龐癝說魏王(三)一百三十八、欣欣八、迅雷攻勢三十七、秦國見聞一百五十八、龐癝教魏王六十九、秦國的打算一百六十八、項燕父子三十、定論二百二十九、滅燕二十七、戰報一百二十五、河東戰局一百二十九、議和二十九、降卒問題(求推薦、求收藏)一百一十四、部署二百二十六、調虎離山三十四、範睢遠謀一百三十五、試探二百四十九、楚軍潰敗一百七十一、楚國撤兵二十九、血戰滎陽城下一百九十七、司馬尚戰亡二十一、民心之爭一百一十七、楚軍敗一百一十六、兄弟初見一百四十七、楚使說太后二十、天門關之戰(三)二百二十二、龐癝出馬十二、韓非入魏一百六十八、項燕父子二百二十八、休戰十八、黑雲壓城,大戰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