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與修心(下)

人不遠道,道不遠人。

道境是天人合一,是極樂世界,是理想國,是烏托邦,是審美的最高境界。

凡人各有所好,但凡興趣所在,一定是有過或者接近天人合一的狀態。天人合一是上蒼對人最大的獎勵,會令人魂牽夢繞,樂此不疲。

一個人若是興致缺缺,了無生趣,那必定是缺了可以天人合一的行爲、事物。人對於自身的嗜好的狂熱,有時在外人眼中,簡直無可理喻。但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收集石頭可以有樂趣?種植花草可以有樂趣,登山游泳也有樂趣,吸毒,賭博就更不用說了。人的愛好無奇不有,有時自己也不明白,爲什麼會好這一口,或許是源自童年,乃至胎中,元神的記憶。

童年的世界充滿了新奇感,很容易天人合一。這也是,狡猾的商家喜歡爲兒童服務的原因。你最留戀的,一定是兒時的口味。

成年的世界漸漸乏味,不再覺得新鮮刺激,六識變得遲鈍,感覺變弱,老了內存已滿,意識無法更新,運行困難,快要宕機了。

古人云,人不爲己,天誅地滅!

天就是道,地就是德。比什麼虛頭巴腦的“人人爲我,我爲人人”強多了,範跑跑就是這種理論的踐行者。

曹操“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倒是夠率性,絕頂自私,難怪得了偏頭疼,跟我一樣——我現在可改了哦。

要知道,“己”一定是要有立場的,固然要爲己謀利,但更高的境界是“身託天下”,公而忘私,纔是道境。

修心遠比修身更難,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心有遺憾怎麼來鍛鍊?

身似菩提樹,

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

勿使染塵埃。

一生中所有的不如意,都可以看做未完成,這些未成品會一層一層堆積在心上,只有靜下心來才能一點點去除蒙塵,還心的潔淨,這是漸修。

菩提本非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染塵埃。

漸修到了一定的境界,可以頓悟,瞬間解脫,此心通明。這首詩被到處濫用,真正懂了的人,並沒有多少。

沒得病的人,不明白疾病的痛苦。

沒病不死人,真正得享天年的壽星佬,罕見罕聞。

總有一塊短板,提前耗盡生命力,一處漏就會處處漏,修身要注重修短板。

人體各大器官的設計,有着很高的亢餘度,可以自我修復,大多還有備份,可是人在使用時太不愛惜了。

等到了醫院體檢才知道壞了,爲時已晚!

醫院查出了病,其實識神一定早就接到過元神的報告。

電腦開機都會有自檢,人是上帝制造,體檢無時無刻不在進行,還不收費、不排隊。

正因爲免費,沒有人重視。

健康的肌體沒有存在感,忽然有了感覺,就是出問題了。

凡是真正的疾病,一定蟄伏已久,而元神無能,對付不了。短期的症狀,都在元神控制之內,但長期不愈,就是元神妥協了,簽了喪權賣主的條約。

最糟糕的是拖延太久,識神也將不良感覺習以爲常了。這就需要醫院診斷,外部的力量介入治療

照一下自家的鏡子。健康報告,就寫在臉上,身體上。所以中醫可以望聞問切來看病,就像西醫看透視影像一樣。

人體的自檢報告,就是症狀。

人體有着神奇的自愈機制。比如莫名其妙腿疼了幾天、或是臉腫了幾天,哪兒長起來個包、開始了咳嗽,腦袋疼了...... 如果沒發展到疾病,一般七天就可以不藥自愈。

偶爾的小災小病,反而是有益的,免疫力得到了鍛鍊,隱患被排除。

如果從來不得病,連感冒都沒有,那是神仙,或者給你憋着大個的呢。

人吃五穀雜糧,哪兒能不得病呢,怕的是問題的長期化。

比如人人都會感冒發燒,不管是不是病毒引起的,你吃不吃藥,一般也就是休息個幾天就好。但是一旦轉爲長期性質,成了肺炎,或者鼻炎、咽炎什麼,就不好治了。

據說90%的人有過頭疼的經驗,誰沒有過頭疼腦熱呢。

象失眠,抑鬱,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各種癌......跟感冒一回事,短期都避免不了,體質好,短期可以自愈。只有超出了人體的免疫能力,纔會成爲疾病。

一種疾病的長期化,一定對應着生活習慣中的某種問題。

比如血壓高,光吃降壓藥是不夠的,要找到血案的元兇。

否則醫院今天治好,明年又復發。

怎麼得的病?你是自己最好的大夫。

疾病是身體過敏對外界壓力的反應。身體過敏是先天因素,外界壓力是後天因素。

同樣遇到重大車禍,有的人會幾天瘦下10幾斤,有的人一夜白頭,也有的人若無其事,真的沒事麼?天曉得。

同樣失業,對我是頭疼,對別人,很可能是失眠、高血壓、或者抑鬱、糖尿病等等。當然也有屁事沒有的,也有倒黴蛋全面過敏,不一而足。元神體質不同,抗壓的表現也不同,還有從來不得病忽然得癌,誰能解釋?

比如失業了頭疼,幾天後找到工作,頭疼自然好了,但失業狀態持續上幾個月,又沒有存款,即使識神天天喝雞湯看佛經,元神該大鬧天宮了。

身體對一種應激狀態習以爲常後,很難改變。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癌症難愈,癌細胞非一日養成,需要徹底擺脫以往產生癌症的生活工作狀態。治療當然是巨大的改變,但當拿到癌症判決書,工作生活完全打亂,無異於雪上加霜。

錢是人的最大壓力源,鉅額的醫療花費,手術、住院,幾百元一片的神仙藥,遠超日常消費水平,借貸、變賣資產、求爺爺告奶奶......唉,只怕是南轅北轍。人倫道德層面,不多言了。

治病,要減壓,而不要加壓。特別對於超敏感的體質。

對於大多數病人,去醫院本身就是一種減壓,當然也有可能反之。

目前醫療的科學性,在身體的物理層面、化學層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到了生物層面,效果甚微,多表現爲一種安慰劑的作用,要學會取捨判斷。比如哪些不能耽誤,哪些不能諱疾忌醫。

病人不能“急於”治癒,趕上醫院沒牀位了,這一急很可能就過去了。首要穩定病情,不繼續惡化。穩定壓倒一切,減少不必要的損耗,少動多靜,改善飲食睡眠,睡眠中的免疫力最強,元神能量總動員。靜坐是要提升身體的機能。拼命加強鍛鍊,濫用藥物,反而會適得其反。

對於慢性病,不可勉強與其作對,要“靜”觀,靜觀其變!到醫院拍片子也是觀。

“參同契”裡面有個八景宮的修煉功法,就是去觀想器官,五臟六腑如同懸磬,歷歷畢現,用正念去引導改善症狀。比如眼睛疼,就閉眼靜觀,乃至一直觀到肝部,如觀風景。

放鬆之法,就要看下一章了。所有的章節,都是爲了一個目的:靜坐。

人慾修道,行走坐臥都可以靜坐,你一定要認識到,靜坐是一個樁功。

範仁,如果你好動不好靜,當然也不用刻意去練站樁,你只需要時時保持儀容,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就是修煉,就是樁功。

軍隊中訓練站姿,要求挺胸擡頭收腹,這樣久了很累很不自然,要做到自然挺拔。如何站立?

人進化爲直立行走,寬肩是爲了負重前行,修行先要放下身上無形的包袱。

提臀直腰,含胸拔背,沉肩垂肘,伸頸平視,頭向上有虛靈頂勁,自然脊柱節節貫通。放鬆是感覺安全的前提,安全是入靜的前提。

坐如鐘,站如鬆,臥如弓,行如風。

腹式呼吸,氣沉丹田是一個好習慣。

腹部要放鬆,腸胃是人的情緒器官。

俺再傳授一個健身的小訣竅:二分鐘貫通小週天。是的,你沒有看錯,就2分鐘。

小週天就是任督二脈,你在活動身體時,可以按照小週天次序,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現在開始,按揉、拍打腹部,按會陰穴,向前兜腎囊,提肛,向上伸懶腰,含胸拔背,感覺脊柱由下向上節節點燃,搬頸,手梳頭,乾洗臉,擴胸後仰,氣沉丹田,收工。

二分鐘足矣,就這樣簡單。

身體的疾病都還好辦,難纏的是精神問題。

修身要控制的是慾望,修心要穩定的是情感。

身體就是意識,意識就是身體,都是能量波,空空空,激盪着慾望和情感。

新解【陰符經】元神與識神(下)靜坐與睡眠(下)十四、死亡與遊戲(上)睡眠與靜坐(上)健身與修心(中)二、亂解道德經(上)睡眠與靜坐(中)三、道境與凡境(上)十四、死亡與遊戲(上)清氣上升、濁氣下降十一、睡眠與靜坐(夢)四、修道與修行(上)健身與修心(中)解讀【心經】安全與完成(下)十二、道與理想國(上)亂解道德經(下)搬磚與修仙(下)道與節奏感(下)煩惱與無名(中)修道與修行(中)煩惱與無名(中)睡眠與靜坐(上)完成與安全(中)安全與完成(下)“無我”的真相死亡與遊戲(中)道與理想國(下)元神與識神(下)健身與修心(中)自助者,天助之導航之導航三完成與安全(中)八、煩惱與無名(上)解讀【心經】道與節奏感(下)睡眠與靜坐(中)相關說明之二修道與修行(中)搬磚與修仙 (中)七、抑鬱與焦慮(上)七、抑鬱與焦慮(上)靜坐與睡眠(下)五、元神與識神(上)什麼是“神安”導航之導航三完成與安全(中)探究一下“煉氣”搬磚與修仙(下)安全與完成(下)什麼是“神安”後記(從仙到人)五、元神與識神(上)元神和識神(中)清氣上升、濁氣下降完成與安全(中)搬磚與修仙 (中)情感與慾望(下)什麼是“神安”昨夜的怪夢誰能解道境與凡境(下)道境與凡境(下)昨夜的怪夢誰能解道境與凡境(下)道境與凡境(下)後記(從仙到人)死亡與遊戲(下)抑鬱與焦慮(下)十、慾望與情感(上)修道的一點認識道與理想國(中)躺平思想的分析安全與完成(下)一、搬磚與修仙 (上)亂解道德經(中)修道的一點認識什麼是“神安”情感與慾望(中)前言(從人到仙)躺平思想的分析八、煩惱與無名(上)十一、睡眠與靜坐(夢)四、修道與修行(上)修道與修行(下)什麼是“神安”搬磚與修仙(下)楔子(目錄)完成與安全(中)健身與修心(下)亂解道德經(下)躺平思想的分析修道與修行(中)健身與修心(中)尾聲健身與修心(中)躺平思想的分析十、慾望與情感(上)道與節奏感(中)九、健身與修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