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捷報聲聲,三代夫婿終相聚

“大王捷報,大王捷報,”伴隨着噼裡叭啦的敲門聲,還有年輕宦官尖銳的嗓音。大門守衛軍官一聽是捷報,忙不及地打開了大門,一個小宦官連滾帶爬的跑進了朝堂,滿臉激動地喊着:“大王捷報,大王捷報。”內園使張大人衝着小宦官喊了句:“慌什麼,仔細說來。”年輕宦官這才發現自己很是不妥,臉一紅,慌忙跪下向着大王行了一禮。

“行了,說罷,哪來的捷報?”錢澍明顯也等不及了。

“稟大王,左衛羽林軍並臨安知縣分別報板坑嶺大捷,餘杭郡馬、臨安知縣李問道率一隊人馬與小年清晨斬殺唐國寧國節度使杜玉,重新奪回衣錦軍駐地,此役,斬殺寧國節度使及其麾下精銳一百七十七人,俘虜五百六十三人。連同杜玉在內,此次唐國犯邊之敵全部被殲滅,未有一人逃脫。”

“拿來我看,”大王騰地一下就從王位上站了起來,內園使張濟民忙跑到小宦官身邊,一把抓着兩份軍報轉身跑到錢澍身邊,雙手遞上。

“好,好,”錢澍邊看邊激動地連連說着好字,一連看了三遍,確認自己沒有看錯,錢澍才注意到底下羣臣焦急期盼的神色,於是微笑着將兩份軍報又交給了張濟民。

參相府事王錦儀大人幾乎是等不及地一把從張濟民手裡抓過兩份軍報,雙手顫抖地看了起來。羣臣立刻圍了上來,一時間也沒人顧得上禮儀了。衣錦軍的位置太重要了,一旦丟失,唐國軍隊向北可以直抵湖州;向東,兩天就能兵臨臨安城下,萬一臨安失守,兩日內兵峰直指杭州,再派出一支偏師南下靜海軍節度使,那整個吳越國可就危矣!

最終兩份軍報被安排給了一位嗓門大的中年武官,由他大聲地讀了出來。兩份軍報互相印證,其中左衛羽林軍的軍報上還有行軍監軍簽字畫押,絕對錯不了。

吳越國的監軍依舊按唐制,由宦官兼任,但是權利已經大大縮小,他們根本不能參與軍隊指揮,最大的權力就是監督軍隊上報的文書,比如戰報。

“王愛卿有何看法?”此時,大王很想聽聽岳父的看法,關鍵是下一步該怎麼辦?

“大王,老臣以爲兩份戰報斷然無假,大王當可放心。如今衣錦軍既然重回我吳越,那西邊當可無憂。我吳越與唐國幾十年來一項交好,而今宋國厲兵秣馬準備攻打唐國,值此之際唐國不思固守北方,卻突然對我吳越用兵,當真令人匪夷所思。老臣以爲應速派得力大臣出使金陵,當面問一問李國主此爲何意?另外,可速速召回李問道,大王可當面問問李問道具體情況,以爲大王參考。”

老頭很清楚女婿心裡想些什麼,幾句話,句句說道了錢澍心裡。

“諸位有何看法,都說說吧。”

聽完岳父之言,錢澍微笑着點了點頭,然後又看向羣臣。

“大王,臣附議!臣再加一條,臨安知事李問道此戰力挽狂瀾,立此大功,當重重嘉獎。”參相府事、兵部尚書何恆率先表態,李問道作爲文官,替兵部挽回了這麼大的面子,他必須得表個態。

“大王,臣附議!”兵部左侍郎也跟着表態,作爲親自安排李問道進入軍隊的秋明軒,此時大有把自己當成伯樂的感覺。

“微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大王與羣臣晚飯和午飯一樣,都是在大殿裡吃的,不過晚上這頓氣氛明顯歡快了許多,錢澍喝了不少酒,回到後宮,林紫眸還在等他。小女婿力挽狂瀾的事情早就傳回了後宮,她正等着郎君回來,想與他好好說道說道,一起分享一下喜悅。可沒曾想她的郎君回來後,一句話都沒與她說,直接就將她壓在了身下……

李問道回到家中,美美地睡了一覺,直到第二天晌午時分,夫妻二人仍在酣睡,李問道是累的,林月瞳則是被他折騰的。

迷迷糊糊中,外面的嘈雜的聲音傳到了月瞳耳朵裡,她慌忙起身,然後忽又重新鑽進被窩,一邊一件件穿衣服,一邊喚醒李問道。

李問道急匆匆跑到大堂拜見宦官內園使張濟民,“張大人恕罪,下官貪睡,請大人恕罪。”說着忙又要作揖,張濟民哈哈大笑,一把扶住李問道,“駙馬這是什麼話,此番若非駙馬,咱家這把老骨頭可就要給唐國人拉去喂狗了。駙馬連日辛苦,倒是咱家打擾駙馬休息了。”

李問道老臉一紅,昨夜確實累了,那傻丫頭太乖順了,自己這是貪戀無度,一直折騰到了下半夜,早上當然起不來了。

午飯後,李問道就招來了曲縣尉和陳主薄,將縣裡的事宜交付給了二人,回到後衙,發現渾家居然把什麼都給收拾好了,就等着她回來就可以出發回杭州了。

“等不及了嗎?”李問道將月瞳摟在懷裡,這半年多辛苦她了,一個堂堂吳越的公主,陪着自己來到臨安,整天足不出戶地滯留在後衙這塊小天地裡,安分守己地守着自己。

“哥哥,我好想爹孃,好想哥哥姐姐,還有我們自己的家。”月瞳滿臉興奮地看着他。

“那我們現在就走吧,終於可以在自己家裡過年了。”

兩人也沒帶多少東西,杭州的家裡什麼都不缺。打馬狂奔了一個多時辰,就來到了杭州城下,從西門進城,再到城南竟然用了近半個時辰。要過年了,杭州城裡人山人海,好在沒人認識一身便裝的他們,不然估摸着兩人能否回得去家中,還真難說。李問道現在可是整個吳越國大大英雄。

王府也在城南,大王的詔令讓李問道回到杭州即刻進王府等待召見,所以只有林月瞳一個人回家了。她其實也想回王府見見爹孃,嫁給李問道半年多了,一直都沒回過孃家。但是,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想再回王府,沒有大王、王后的詔令,她是進不去的。

王府前庭,西暖閣內,血族三代天驕聖女的夫婿這是第一次團聚。

第七十七章 炎龍皇朝立中洲第六章 龍湫飛瀑,今生共結連理枝第八十八章 幽林深處暗域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蒼穹蔚藍天似曉第一百一十六章 深山水晶礦中藏第六十八章 更深之緣,蒼茫無盡終有時第五十三章 金山禪寺,如夢如幻亦如真第四章 永嘉江畔,裂陽出鞘顯神威第八十六章 浩天神宗巡天者第一百四十三章 庸城有妖食人肉第三十六章 峽谷藏兵,舞動風雷等天機第三十八章 家有賢妻,萬貫家財若垂手第一百一十九章    山中妖物慾沉沉第四十七章 衣錦軍前,節度使節奉召來第一百三十章 渭水河畔鳳遇凰第一百一十九章    山中妖物慾沉沉第一百四十八章 似笛似簫魂魄出第一百三十一章 鳳凰齊鳴驚岐山第三十一章 明堂威武,李縣尊巧點鴛鴦譜第九十三章 天地萬物皆自然第七十章 從此此鄉是吾鄉(第二部 )第十六章 此間事了,從此生死與君共第十六章 此間事了,從此生死與君共第八十三章 湖中島中湖中島第九十四章 時光如戲恍然過第六十一章 臨安急函,宋國使者入洞中第十三章 天目山涼,戰馬奔騰疑雲從第一百五十章 身死魂魄散第一百零六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第七十三章 南部詹洲第一宗第八十二章 地底火山魔何來第六章 龍湫飛瀑,今生共結連理枝第八十三章 湖中島中湖中島第一百零六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第一百一十六章 深山水晶礦中藏第一百二十五章 密林深處有遺蹟第四十八章 浙西天池,願作鴛鴦不羨仙第五十七章 春暖人間,年少正是風流時第三十一章 明堂威武,李縣尊巧點鴛鴦譜第三十章 東天目山,修行從來無坦途第八十九章 冥天仙子掩身來第七十六章 東勝神洲第一宗第六十四章 臨淵石樓,似是廣寒天外來第一百五十二章 陵墓坍塌埋人俑第一百零二章 疏影橫斜水清淺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巖空洞掛雲山第五十二章 府衙都護,節度使節度新春第一百零八章 辭別中洲向遊洲第一百一十四章 坑道山阿路遙杳第一百二十二章 銀瓶乍破照石屋第七十六章 東勝神洲第一宗第十二章 杭州軍府,潛龍出淵覓封侯第十二章 杭州軍府,潛龍出淵覓封侯第五十五章 魔障困心,烽煙如何消散去第三十一章 明堂威武,李縣尊巧點鴛鴦譜第九十三章 天地萬物皆自然第七十五章 飛峰竟是拱天陣第二十四章 甬道漫漫,誰知山中歲月何第四十章 夫妻話別,界牌嶺下無烽煙第一百五十一章 男兒與朋共生死第二十二章 湖光山色,平湖盡處舞翩翩第七十九章 擎天巨掩獻妖丹第九十二章 世事滄海道無痕第六十七章 深深之淵,修仙從來爲萬民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巖空洞掛雲山第四十五章 杭州王宮,吳越世子競風流第六十五章 屋地隧道,中原使者知此間第十二章 杭州軍府,潛龍出淵覓封侯第一百一十四章 坑道山阿路遙杳第十章 紫陽觀中,誰家新婦展嬌顏第一百一十四章 坑道山阿路遙杳第九十七章 神洲風雲出我手第七十八章 玄天道宗雙姝女第九十二章 世事滄海道無痕第一百三十九章 回首山河已是秋第一百一十六章 深山水晶礦中藏第二十四章 甬道漫漫,誰知山中歲月何第十一章 東海之東,碧波連天水惶惶第一百零二章 疏影橫斜水清淺第八十九章 冥天仙子掩身來第一百二十二章 銀瓶乍破照石屋第一百三十五章 年少濁酒論前朝第九章 靈巖寺後,獨秀峰下疑雲生第一百二十七章 恍如阿鼻地獄中第四十二章 深山夜會,南唐風雨漫吳越第七十七章 炎龍皇朝立中洲第一百四十九章 虎方巫術顯神通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品下大夫第六十一章 臨安急函,宋國使者入洞中第七十一章 地底吸力不與同第二十四章 甬道漫漫,誰知山中歲月何第十七章 青山湖裡,碧波深處白魚鮮第一百三十四章 少年時光君莫愁第九十七章 神洲風雲出我手第二章 雁蕩峰高,誰家少年初問道第一百六十二章 姻緣天作第三十二章 餘杭封地,朱門原有萬畝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