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坑蒙拐騙五萬貫

“大姐……”

另一邊,李景隆與李惠寧已經回到了自己亂裡,但是哪怕是自己家,他們也平靜不下來。

“這一切都是真的……”李惠寧搖搖頭,有些失落地說道,“世上真的有妖魔鬼怪。”

想了一下,李惠寧起身,到窗邊試圖挪動一張厚重的木牀,可任她齜牙咧嘴,木牀就是紋絲不動。

李景隆苦笑一下,走上前幫忙。以他姐姐的力氣,不應該搬不動一張牀。

牀挪開了,牀下有一個陶瓷罐子。

“家裡只有這麼多錢,沒有五萬貫……”取出自己藏的錢,李惠寧神情有些恍惚。因爲這一甕錢,怎麼看,也不會有五萬貫。

“大姐,你要錢幹什麼?”

李景隆從未猜到過李惠寧的心思,這一次,也不例外。

“你不會忘記今天咱們看到了什麼吧?”

李惠寧都懷疑自己親弟弟的智商,她這分明是信了,怕了。還問爲什麼?

打人不打撿,揭人不揭短。

難道說他還想聽自己怕了,想去找十三叔救命不成?

“我沒忘,可是大姐不是不信的嗎?”李景隆問道。

如果這不是自己的親弟弟,李惠寧絕對會打他。

可惜他就是自己的親弟弟,就像是太陽從東方升起一樣的真。

……

太陽從東方緩緩升起,投射出第一縷陽光來。

大將軍府內,李惠寧從自己的房間走出來,整個人還是那樣心事重重。說什麼睡上一覺,心情會輕鬆下來,果然是騙人的。

“小姐,早餐已經準備好了!”將軍府的下人很有眼力勁兒,發現了大小姐的不安,他們無不兢兢業業。

“姐姐,沐大哥來了。”

正準備用早餐,李景隆便大呼小叫而來。

“沐大哥,惠寧見禮了。”不過李惠寧家學不差,沒有發火,而是立即見禮。

這個沐大哥不是其他人,他是朱元璋養子沐英的嫡長子沐春。

朱元璋二十多個養子,最出息的便是這個沐英了。大明功臣排名第六。

更厲害的是大明功臣這麼多,唯有沐家獨鎮雲南二十百八十年,與國同休。不是皇帝,在雲南,他們卻是皇帝。金庸《鹿鼎記》中的沐府指的就是沐英後裔。

這樣的待遇就是朱元璋的兒子們也沒享幾年,當朱棣上位,便收回去了。只有沐家,不管是多疑的朱元璋,還是雄才大略的朱棣都沒有動他。

而李文忠可以說也是朱元璋養大的,所以沐李兩家可以說是世交。

李文忠與沐英是第一代。沐春(沐英嫡長子)與李景隆(李文忠嫡長子)是第二代。

按照帝王多疑的慣例,其父出征,嫡長子們自然要留在南京爲質。只不過名頭好聽一點兒,他們不再叫質子,而叫太學生。

“景隆,你怎麼把沐大哥叫了來?”李惠寧不太明白李景隆的想法。

一如李景隆不明白李惠寧的想法。同樣,作爲正常人的李惠寧也常常猜錯腦回路不怎麼正常的李景隆。

“大姐,咱們沒有五萬貫,但是沐大哥有啊!”李景隆解釋說。

哈?!這果然是自己的弟弟,自己果然沒有猜到。

先不說朱桂的本事,就是他們的經歷也不適合讓更多的人知道。

要知道這幾年,朱元璋雖說沒有鬧的天怒人怨,相反,由於他對普通百姓好,反而在民間的名聲不錯,但是他卻殺的血流成河。

在這樣的情況下,自己的弟弟卻去傳什麼妖啊,鬼的……

他想幹什麼?

他這是告訴皇帝,你的太平盛世是假的嗎?

她不知道自己弟弟與十三皇子的關係,但這絕對是在坑十三皇子,不管十三皇子的本事是真是假。

政治只問造成的影響,而不是其人的本事。

如果不是她深知自己弟弟的本事,否則她真要懷疑自己的弟弟是不是在爲太子打擊奪位者了。

當然,哪怕真是李景隆乾的。李惠寧也相信太子的人品與政治智慧。當十三皇子自制龍袍的那一天起,他其實已經是最不可能的皇子了。以太子的智慧不會看不出來。

“李家妹妹,到底是什麼事,需要五萬貫?”雙方見禮,沐春問道。

與李景隆一樣,沐春也是棵長歪了的樹。

或者說這本就是大明上下的共識。朱元璋不希望別人的兒子強過自己的兒子,教他們的大青巾不希望大明的功臣威脅皇權,就是功臣們自己也在有意無意的養歪嫡長子們。

這是共識,也是政治的潛規則。

如果說李景隆是腦回路,是自帶“坑”屬性,那麼沐春便是“文士”,以及“壕”屬性。“君子有通財之義”,大青巾們一直這樣教他們。而沐家也有這個財力。

比如沐英現在在修的他自己的墓,便是僅次於朱元璋,唐朝型制的墓。

雲南王有錢,他也是以自己與嫡長子亂花錢的形式,向朱元璋表明他不會造反。錢花了,自然就不會有錢養軍隊。

“這個,這有個難題。對了,沐大哥,你家也是武將之家,有一個問題我想要請教你,不知道可不可以?”

“什麼問題?”沐春看着娜莎那張精緻美豔的臉。

“是這樣的,我想問一下‘氣功’是否真的存在?”李惠寧在問這句話的時候,神情有些尷尬。不是她不信,而是擔心沐春不信。五萬貫不是個小數目。如果沐春不信,她又怎麼開口借這錢。

其實就是他信,李惠寧也不好開口。一個是五萬,兩個便是十萬。

“氣功?我只知道內功!”

“你知道?”李惠寧有些驚訝地張大了嘴巴。

要知道沐春與蜀王是齊名的。他們的齊名不是指他與蜀王的文采齊名。而是指他們的被教育齊名。

蜀王在被大青巾的教育中,完全信了“教育無敵論”,認爲“兵戈”不如“教育”,以至於當年朱元璋爲了他的封地,煩透了心。

北方有蒙元,東邊有倭寇,南方不管是土司,還是交趾、越國,都不安分。

這麼一個不用武力,一心玩詩詞的皇子,朱元璋絕對相信他過去了,教化……朱元璋不知道,但是沒有軍隊保護,對方一定會動他。

第127章、兌寶鈔第340章、做飯的是“阿姨”第234章、部署第259章、天地橋立第35章、語出驚人第46章、警告第184章、幫不幫第309章、貓妖的悲劇第194章、借鑑第152章、別人家的孩子第444章、機關人出籠第441章、機關術第385章、都看見了第198章、現世的死亡第400章、沒有想到的情況第8章、甩鍋第130章、先是筆,再來劍第460章、怨力第237章、沒有出現的將軍第301章、嗯,算是有道理第81章、朱棣進階第258章、夾私貨的混蛋第142章、懷璧其罪第165章、殺你如殺雞第206章、煞氣第319章、遠仇近恨第310章、陪練劍1第140章、重收鬼心第301章、嗯,算是有道理第416章、人蠱第322章、你是什麼人第28章、明君第167章、天子坑第291章、“畫壁”前傳第22章、開闢新的暗能源第273章、以“大義”的名義第367章、太子的技能點第150章、無形的裝逼第458章、影響太壞第193章、蠕動第341章、一口賤食第169章、來了第258章、夾私貨的混蛋第217章、“惡”第349章、普通人的思考模式第278章、爲融合的準備工作第308章、神位不喜第103章、道與理第68章、偷桃第207章、力量帶來的變化第95章、十三皇子大騙子第72章、不是人第331章、美麗的誤會第159章、詭異第343章、問題第151章、難題上門第5章、懲處黃子澄第244章、比皇帝還高貴的死願,肥肉第164章、嗯,是該死個主事人下去第284章、解鎖神國第18章、互黑的開始第367章、太子的技能點第265章、陰書密碼第267章、不同的選擇,不同的人生第342章、性格問題第374章、本能第106章、一方謀士第410章、坑自己的能力第62章、實驗的副作用第453章、多上一些第210章、食屍鬼的轉化第297章、殺敵得道第357章、剋制第344章、人心第321章、心魔呢?第165章、殺你如殺雞第212章、斬首第261章、聖女=爐鼎第210章、食屍鬼的轉化第135章、威名第462章、提醌士兵殺自己第278章、爲融合的準備工作第129章、麻煩上門第299章、修士遇寶的選擇第402章、自以爲是第101章、感人下的目的第151章、難題上門第80章、找揍的朱棣第65章、解煩兵第339章、逼格第39章、力量級別第99章、歷史的相似性第413章、人比人氣死人第38章、死亡節點第270章、本地帶路黨來了第6章、執法中第268章、面子第293章、再殺第90章、蜃術VS蜃術第430章、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