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敦煌琴的配套光盤lt;中國古箏gt;中,王中山談到了彈箏之力的種類有:.
手指小關節之力
2.手指中關節之力
3.手指根關節之力
4.手腕之力
5.手臂之力.
全身之力(肩,腰等全身各部位之力都用上了)
這是他對彈箏之力所作的較全面系統的理論分類,對學箏之人有極爲重大的指導作用.
而李萌則在其lt;古箏基礎教程gt;中,對‘託劈‘指法的力量作了分析.認爲劈有小關節之託劈,大關節之託劈,手腕之託劈,手臂力量之託劈.並指出不同種類的託劈在音色上都會有不同的特點.這與王中山的力量分類有異曲同工之妙.
個人覺得,似乎還可以加上兩種力:一是手臂的重力;二是彈奏動作運動中的慣性力.而各種不同的力特點不同.比如單純的指力,被用於指序彈法中,是取其發力動作小而輕巧,發音顆粒性強而且易於密集快速的優點;而全身之力,力道強大,用於演奏具有排山倒海的宏大氣勢之音,最爲有利.任何事物有利必有弊,如果你想以單純指力達到全身之力的效果,那除非你有項羽力拔河山的功力.同理,若用全身之力演奏高速密集的樂段,則幾乎沒有可能性.
我們彈箏時,即使不知道上述對力的理論分類,也會不自覺地自發運用到各種不同的力量.此乃人的天性使然.但只有從理論上明確了力的種類及其不同特點,並在學箏中自覺地,有意識地,科學而又全面系統地鍛鍊各種不同的力量,力爭能夠收放自如地運用控制駕馭這些力道,並恰當地運用到樂曲演奏和各種不同情感的細膩表達中,才能使我們的箏藝更加容易獲得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