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張文遠千里襲營 徐公明讚歎有加

話說徐晃作爲曹軍先鋒,快馬加鞭,想要衝向汝南博得頭功,以解前日兩次敗於趙雲之恨,而急躁之下的徐晃和身後的張遼拉開了不小的差距,在越過穎水支流遭遇到關羽部隊的伏擊,不僅兵力損失極大,連徐晃本人都被關羽生擒。當張遼得知徐晃被擒的消息之後,便着手準備,在確認了相關信息之後,張遼最終確定了營救徐晃的方案。

張遼的確足夠穩重,不然他也不會在徐晃被擒之後,派出親兵重新打探消息,得到消息之後更是慎重地分析利弊,才最終確定了行動的方案。張遼也的確是很有謀略的,在確認了親兵傳回的消息之後,張遼不僅指定了營救徐晃的方案,同時還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了之後的行動方案,若是按照張遼所計劃的那般,真可謂是一石三鳥,如此以來不僅爲攻打汝南創造了有利條件,更是給徐晃爭取到了戴罪立功的機會,可以說張遼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之內指定出這樣的計劃,已經是難能可貴了,相比於有些莽撞的徐晃來說,張遼的確要強了很多。

而現實的情況真的和張遼計劃的一樣嗎?卻也並非如此,在《三國演義》裡,諸葛亮可是接近神一般的人物,不論是戰略的部署還是行動的規劃,甚至是未卜先知的能力都是張遼無法相比的,而這一次也不例外,從設置伏兵擒獲徐晃,到露出破綻引誘張遼,都是諸葛亮事前佈置好的,而這一切都需要關羽一步一步的執行下去就可以。張遼手下的能力雖然很強,所得到的那些消息,確都是事實,只不過這些事實,都是關羽按照諸葛亮事前的要求,演給張遼看的,其根本目的自然是擒住張遼,只不過當時諸葛亮在策劃整個行動的時候,並不知道這一次的對手是張遼而已。

張遼早在呂布手下的時候,便已經有了不小的名氣,而後在曹操手下也是戰功不少,此時已經算是名將了,而與張遼相比,諸葛亮的名氣其實並沒有那麼大,雖然諸葛亮在加入劉備陣營之前,在南陽、荊襄等地已經有了一些名聲,但依然無法和張遼相比,而諸葛亮是營救漢獻帝之後才加入的劉備陣營的,在加入劉備陣營之後也沒有太多傲人的戰績,所以曹操軍團的人對於諸葛亮這個人並不是十分了解,曹操對於諸葛亮的認知如果和吳晨一般,也絕不對會這種當,只不過這個世界是沒有如果的。

此時的狀況和《三國演義》中很是不同,劉備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出山,而劉備之所以能夠得到諸葛亮的幫助,一方面是得到了水鏡先生司馬徽的指點,另一方面是徐庶在離開劉備時的着重推薦,雖然諸葛亮有着很強的能力,但除了在荊襄文人間有些名聲之外,並沒有任何顯赫之處,不然諸葛亮也不至於一直“待嫁隆中”。而曹操知道諸葛亮更是在火燒博望坡之後的事情了,還是詢問徐庶之後才知道諸葛亮的才能,而吳晨拜訪諸葛亮在前,幫助劉備營救漢獻帝在後,可以說這個過程中諸葛亮的貢獻並不算大,自然也無法獲得什麼太大的名氣,甚至於曹操知道荊襄的吳晨,卻不知道諸葛亮這號厲害人物。

曹操的確是善於用兵,而張遼也是文武兼備的名將,並非是他們對於戰局的掌控能力不足,而是從一開始交手時,就陷入到了諸葛亮佈置的陷阱之中,從曹操的先頭部隊到達穎水時,這一場針對曹軍的行動就已經開始了,而這一切都要仰賴與吳晨構建的消息網絡,正是消息網絡提供了充分且準確的消息,才能確保這場戰爭在開始階段的勝利。

張遼在手下親兵之中挑選了精壯的百人,又從整個隊伍中選拔了近千人,組成了這一次劫囚的隊伍,每一個人都是以一當十的精英,身着黑衣勁裝,兵器、馬匹都已安排妥當,未及入夜時分就開了曹軍大營,如此一來天徹底黑下來的時候,張遼等人才有機會躲過劉備軍的偵查而不暴露。躲過了關羽設置的哨崗之後,張遼等人才敢放開速度,千餘人的騎兵隊就這麼疾馳在在這漆黑寒冷的夜裡,衆人都在不斷的調整着他們的身體狀態,因爲每一個人都知道接下來將要面對的是一場惡戰。

張遼這邊僅僅千餘人,而押送徐晃回汝南的隊伍卻有一萬餘人,如此兵力懸殊的戰鬥,稍有不慎就會魂歸九泉,儘管這些人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兵,但是面對這種情況也不由得緊張了起來。

再說關羽安排的這支押送戰俘的隊伍,一路上行進的速度並不算快,的確是因爲有俘虜的在列的原因,而更爲重要的卻是關羽的提前要求,若是這支押送隊伍行進的太快,很可能破壞了這場安排好的“戲”。而這一天,劉備軍選擇安營紮寨的地方卻也十分“巧妙”,此處不僅地勢平坦,而且周圍也沒有什麼可以依仗的險要之處,可以說在這樣的地方安營紮寨乃是兵家大忌,可偏偏就是這樣的佈置,不僅沒能提醒張遼,反而讓張遼再次放心,畢竟這押運隊伍之中並沒有關羽的存在。

張遼領兵快速來到這支押運俘虜的隊伍附近,已經是三更天的時間了,張遼並沒有貿然地選擇直接進攻,而是一面讓手下兵士略作調整,一面讓手下親兵前去打探。如此的安排足以見得張遼的謹慎。張遼很清楚,此時的自己還處於暗處,而劉備軍在明處,自己在動手之前還是有緩衝的餘地,可是一旦行動那就只有“華山一條路”了。張遼深知這件事情關係慎重,因此一路上都十分小心,到了此處已是最爲緊要的時刻,更是不能有絲毫的馬虎。因爲這場劫囚行動,不僅關係着他們這千餘條生命,更是左右着曹操與劉備之間局勢,若是張遼能夠憑此一役爲引,必將給劉備當頭一棒,那時劉備軍慌亂之下,也就有了曹操取勝的機會。正是因爲這樣,張遼才如此謹小慎微。

張遼足夠謹慎,但是他的親兵卻並非都如張遼一般,探查的過程中看到劉備軍安營紮寨的情況,更是心生笑意,只是礙於張遼的命令不得不仔細認真的盤查一番,只是他們查看的範圍還是有些不足。劉備軍的軍營附近並沒有什麼遮擋之物,又沒有險要可以依靠,此處若想安排伏兵,實在不容易,這也是張遼的親兵會有疏漏的原因。而這一切都不過是劉備軍故意讓張遼手下兵馬看到的,不論是暗影紮寨的位置,還是營寨裡面的情況,都是故意而爲之。之所以如此做,就是爲了讓張遼的親兵心生傲氣,從而放鬆對待這場關鍵戰役,並且將他們“看到”的情況如實反映給張遼。

張遼及自己所率領的千餘人,深入劉備軍的後方,可以說是危險環伺,稍有不慎的話不僅性命不保,更是直接破壞張遼全盤的計劃,因此張遼在計劃開始之後就十分謹慎,可是人的注意力畢竟無法長時間集中,而張遼手下的這些人更是如此,一路走來他們的確足夠小心,但也正是因爲過度小心才導致了此時精神的疲憊,再加上一路上順風順水,難免會讓人心生懈怠之意,再看到劉備軍安營紮寨的樣子,心中的懼意更是少了三分,而張遼在瞭解了劉備軍安營紮寨的情況之後,也就更加確認此陣中沒有敵方主將的存在,隨後讓衆人做足準備,一齊朝着劉備軍營慢慢走來,直到距離軍營僅有百步的時候,才撒開馬匹加速衝鋒。如此近的距離,即使劉備軍的士兵再反應過來,想要做出及時的抵抗也不太可能了。

劉備軍營外的士兵發現有敵襲,一邊大聲呼喊一邊朝着軍營裡面奔跑,而張遼帶着自己的手下,門口的劉備士兵根本無法阻礙張遼等人,張遼等人更是毫不遲疑地朝着囚車的方向衝去,一時間軍營裡面徹底亂了,雖然劉備軍的士兵早有準備,但是張遼帶來的這千餘兵馬着實厲害,將劉備軍的士兵衝的七零八落。

張遼好不容易帶着自己的手下衝到囚車附近,此時軍營內也是火光沖天,囚車內的徐晃自然是看清楚了張遼的樣貌,心中不禁有些感慨,雖然距離自己失敗的時間並不久遠,但是此時的徐晃早已冷靜了很多,而他自然也知道自己的失敗很大程度上是因爲自己過於魯莽,而此刻張遼冒着生命危險前來相救,讓徐晃如何能不感動呢。可是隨着時間的進行,事情似乎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順利,張遼與徐晃之間的距離並沒有因爲張遼的奮勇而有太多的縮減,至此張遼不禁感嘆,一千人對一萬人,數量的差距實在太大了,況且自己並沒有把全部一千人都帶上,畢竟人多還是容易誤事,而張遼安排另外五百兵士在營外接應。

戰況越來越激烈,而張遼等人的疲憊感也是加速襲來,他知道不能繼續這麼拖下去了,於是單手握緊手中長槍的槍尾部分,以自己的身體爲中心,掄成一個圓圈,如此一來爲自己爭取到了一定的空間,也讓馬匹有了助跑的空間,張遼大喝一聲,劉備軍士兵多數都往後撤,而張遼雙腳猛的夾住馬的腹部,胯下戰馬自然知曉張遼用意,這一人一獸也是經歷過很多廝殺,相互之間自然十分熟悉。就看那戰馬揚起前蹄,昂揚而立,儘管已經戰鬥了多時,卻絲毫不影響此刻的英姿。

徐晃看着坐在馬上的張遼不僅感嘆道:“文遠,真神人也,幸甚至哉。”

欲知張遼劫囚之事如何發展,且看下文分解。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第二十二章 劉皇叔再次落淚 識英雄出謀劃策第四十一章 身在荊襄系玄德 智鬥蔡氏第一遭第二十五章 暗藏殺機伏案前 詩詞配酒尋良機第十五章 仰名將威風入長沙 聞敵軍強勁不善與第十八章 機關算盡謀子今 屈膝諂媚惹嘲諷第四十八章 驚聞蔡瑁領兵來 汝南破圍系關鍵第二十章 太史慈去而復返 東吳軍再生他意第四十六章 荊襄多疑拒出兵 漢生早慕劉皇叔第十四章 謀官職煞費苦心 得美差步步爲營第二十八章 欲襲曹軍備軍馬 求賢若渴尋臥龍第十九章 忠君愛民慟敵將 時不我待搶先機第三十一章 玄德計送太史慈 諸侯齊聚謀孟德第三十四章 吳晨十勝說衆將 屢設伏兵待曹仁第四章 厚恩得報燕雀志 誰料他鄉遇奸雄第二十九章 初入隆中遇諸葛 關公面前耍大刀第十二章 論天下勢荊襄勝 籌消息網金銀窮第三十一章 玄德計送太史慈 諸侯齊聚謀孟德第六章 不聞天下萌新志 怒闖香閨禍患生第二十五章 暗藏殺機伏案前 詩詞配酒尋良機第六章 不聞天下萌新志 怒闖香閨禍患生第八章 一進一出復歸來 驚魂未定險象生第十二章 論天下勢荊襄勝 籌消息網金銀窮第四十六章 荊襄多疑拒出兵 漢生早慕劉皇叔第二十五章 暗藏殺機伏案前 詩詞配酒尋良機第十一章 散盡家財避禍去 宏圖偉業現雛形第三十九章 白馬飛槍救天子 許昌戰敗斬曹仁第十四章 謀官職煞費苦心 得美差步步爲營第五十一章 孟德疑兵鎮穎水 孔明之意在荊襄第四十四章 順水推舟風乍起 故人未見終遺恨第二十一章 助劉備誤會叢生 見皇叔禮遇有加第十五章 仰名將威風入長沙 聞敵軍強勁不善與第五章 紅顏一現驚天人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四十九章 孔明汝南部兵陣 蔡氏隕落荊襄變第十一章 散盡家財避禍去 宏圖偉業現雛形第二十三章 駐守長沙護新野 遊說吳晨反遭諷第二十六章 借古震今顯才名 剛甩羣狼復見虎第四十章 戰報頻傳曹軍退 迎駕汝南仗孔明第十六章 初見漢生問軍情 險死還生設計謀第四十三章 重禮入境遇盜匪 智鬥蔡氏第二遭第十三章 舉家來投意難卻 復勸二哥謀新生第二十章 太史慈去而復返 東吳軍再生他意第十六章 初見漢生問軍情 險死還生設計謀第十九章 忠君愛民慟敵將 時不我待搶先機第十三章 舉家來投意難卻 復勸二哥謀新生第四十九章 孔明汝南部兵陣 蔡氏隕落荊襄變第四十五章 危急存亡憶孔明 不臣之心素有之第四章 厚恩得報燕雀志 誰料他鄉遇奸雄第十七章 初涉軍營冷臉迎 未雨綢繆得人心第二十九章 初入隆中遇諸葛 關公面前耍大刀第二十二章 劉皇叔再次落淚 識英雄出謀劃策第五章 紅顏一現驚天人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七章 將計就計驚魂夜 不離不棄迎轉機第二十七章 得遇良將助脫身 人困馬乏逢水鏡第三十五章 謀事在前心不穩 重任在肩得戰機第三十一章 玄德計送太史慈 諸侯齊聚謀孟德第三十三章 奉孝三策退劉備 可憐荀彧居許昌第四十七章 抽絲剝繭現端倪 一波剛平一波起第四十七章 抽絲剝繭現端倪 一波剛平一波起第二十一章 助劉備誤會叢生 見皇叔禮遇有加第三十七章 曹仁拒諫追玄德 許昌城下血濺身第二十章 太史慈去而復返 東吳軍再生他意第四十八章 驚聞蔡瑁領兵來 汝南破圍系關鍵第一章 惶惶度日難入眠 百思不解身世迷第四十一章 身在荊襄系玄德 智鬥蔡氏第一遭第二十六章 借古震今顯才名 剛甩羣狼復見虎第四十八章 驚聞蔡瑁領兵來 汝南破圍系關鍵第七章 將計就計驚魂夜 不離不棄迎轉機第三十三章 奉孝三策退劉備 可憐荀彧居許昌第三十一章 玄德計送太史慈 諸侯齊聚謀孟德第十三章 舉家來投意難卻 復勸二哥謀新生第一章 惶惶度日難入眠 百思不解身世迷第四十二章 蔡氏兄弟赴長沙 荊襄東吳起波瀾第三十七章 曹仁拒諫追玄德 許昌城下血濺身第四十六章 荊襄多疑拒出兵 漢生早慕劉皇叔第四十五章 危急存亡憶孔明 不臣之心素有之第八章 一進一出復歸來 驚魂未定險象生第二十二章 劉皇叔再次落淚 識英雄出謀劃策第四十九章 孔明汝南部兵陣 蔡氏隕落荊襄變第二十四章 一朝崛起惹衆怒 不明就裡赴宴來第十二章 論天下勢荊襄勝 籌消息網金銀窮第十二章 論天下勢荊襄勝 籌消息網金銀窮第三十一章 玄德計送太史慈 諸侯齊聚謀孟德第三十一章 玄德計送太史慈 諸侯齊聚謀孟德第三十一章 玄德計送太史慈 諸侯齊聚謀孟德第四十八章 驚聞蔡瑁領兵來 汝南破圍系關鍵第二十六章 借古震今顯才名 剛甩羣狼復見虎第三十一章 玄德計送太史慈 諸侯齊聚謀孟德第三章 勸諫武侯莫殺生 奈何深陷囹圄中第三十五章 謀事在前心不穩 重任在肩得戰機第四十三章 重禮入境遇盜匪 智鬥蔡氏第二遭第三十六章 荀彧安心守許昌 雲長趁亂入城來第八章 一進一出復歸來 驚魂未定險象生第一章 惶惶度日難入眠 百思不解身世迷第四十二章 蔡氏兄弟赴長沙 荊襄東吳起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