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落入圈套

“鄰公,如何是你?多年不見一向可好?”

東北軍派來的竟是楊宇霆,只見楊宇霆一身灰布長袍,風塵僕僕,滿面倦容卻掩不住眸子中迸射出的堅定精光。

“哈哈,維中小友一別十年,你總是能給人驚喜!原本北京陷於南軍之手,還擔心你的安危,卻想不到你無聲無息的就控制了這山東一省之地。”

吳孝良讓了楊宇霆坐下,又吩咐衛兵上茶,才擺手笑道:“僥倖,孝良全憑僥倖!鄰公此次來魯可有要事?”

楊宇霆聽吳孝良主動問起來意,欣然笑道:“維中還是快人快語,我這次來是想送你一份大禮,不知小友可有興趣?”

如今關內軍閥混戰,吳孝良早就料到張學良不會甘心蟄伏於東北,如若不有所動作,豈不是辜負了這天賜良機?所以楊宇霆所來之目的,大體上也不出他此前所預估,無非是聯魯攻晉。

“鄰公但講,孝良願聞其詳!”

楊宇霆哈哈一笑,並沒有急於開口,而是起身踱到大廳東側牆壁上掛着的巨幅中國地圖前,手指於其上劃過,沉聲道:

“漢卿欲助你取河南,不知維中可有此意?”

吳孝良聽罷心道果真如此,我取河南,東北軍取晉察冀三省,東北軍打的好盤算。楊宇霆繼續手指下滑,停頓在河南之地,重重的敲擊了兩下。

“河南地處中原,雖是四戰之地,但卻扼守南北,如果得到此地,向西可以將馮玉祥擠壓回陝西窮困之地,你與馮氏實力此消彼長,他便再無威脅山東之可能,否則一旦他獲勝,第二個要對付的一定是山東,到那時處境危矣。而南京蔣中正與馮玉祥大軍陷入苦戰,此時正需要維中助力,必然會答應山東方面提出的的一切條件,如此大好機會實在不忍心見小友錯過啊。”

地圖之上的河南就像一塊肥肉吸引着各大軍閥的目光,馮玉祥北伐之時,第一個便佔領了河南,閻錫山雄踞山西河北,亦是垂涎河南,趁馮玉祥無暇分身,狠狠的捅了他的屁股。

吳孝良迎上楊宇霆熊熊目光,問道:“鄰公打算讓孝良如何佈置?漢卿又作何打算?”

楊宇霆霍然一笑,道:“非常簡單,維中只需要牽制住閻老西進入河南的晉軍即可,河北便交給三十萬東北軍吧!”

吳孝良心下凜然,歷史車輪滾滾到如今已經和他前世大相徑庭,原本中原混戰的主戰場在河南隴海線,馮、閻同氣連枝共同反蔣,如今卻是各自爲戰上演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戲碼,東北張學良更是沒有待價而沽入關助蔣,而是與自己謀求合作主動出擊河北。

如此一來,與前世相比卻不知道張漢卿是得到的多,還是失去的多,他還會走九一八的老路嗎?這回無論如何也要幫助他渡過這一難關,不能讓日本人輕易得逞。

原本他沒有輕易出兵,便是擔憂河北晉軍斷了後路,如今既然東北軍主動提出結盟共同對付閻錫山,出兵河南的後顧之憂驟然解決,還有什麼理由繼續坐山觀虎鬥呢?於是欣然道:

“如此甚好,還需定下日子,約定出兵.”

楊宇霆大手一揮,“東北軍早就枕戈待旦,只等維中點頭便長驅入關,不知山東軍準備如何了?”

“亦是一切就緒只需東風呢?”

吳孝良與楊宇霆兩人相視而笑。

雙定下結盟意向後開始就細節進行磋商,整整一週後志得意滿的楊宇霆才登上北返的列車,只是他不知道,在太原於學忠行蹤低調同時也登上了北返的列車。

定下聯張攻閻的戰略後,吳孝良立即命令駐紮在臨淄的李又廷獨立旅立即開拔,進入與駐濟南的十七師主力運動到定陶、菏澤一帶。

六月十日,第十七師突襲河南考城、蘭封,一舉擊敗關福安駐留兩縣的一個旅,延隴海線西進,兵鋒直指開封。李又廷則率領獨立旅由杞縣、陳留掩護第十七師主力南部,向西推進,兩軍互爲犄角,關福安軍三戰皆敗,忙向山西大本營請求增派軍隊,一邊又拍電報給駐紮鄭縣的孫楚求援。

不過,關福安沒等來援軍,便被山東主力十七師打的毫無招架之力,他無論如何也想不通,一隻剛剛由民團整編而成的雜牌軍如何竟如此生猛?

六月十五日,晉軍關福安大敗,於牟中戰敗被俘。孫楚軍由於主力與楊效歐軍南下,見勢不妙只好死守滎陽、偃師。閻錫山聽聞山東吳孝良不宣而戰,對河南晉軍突施偷襲,不禁勃然大怒,隨即冷靜下來又連連冷笑。

“好一個吳維中,竟讓他搶先一步,倒要叫嚐嚐後悔的滋味。”

六月二十日,河北徐永昌一部突然切斷隴海線,山西商震一部人馬亦由山西進入河南輝縣,經由河北濮陽直奔山東範縣而去。護路軍腹背受敵,司令趙東海不得已率領護路軍延津浦路由平原縣且戰且退,而山東北部空虛,濟南幾乎無兵可調,李澤軍的五十七師主力尚在魯南一帶,震懾地方土劣進行土改減息,不及北調。進入河南境內的十七師與獨立旅亦是與晉軍對峙,不能輕易撤兵回援。

一日之間,山東方面的優勢驟然無存,甚至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

吳孝良焦急的等待着東北軍出兵入關的消息,一日幾次詢問是否有北方來電,卻一無所獲。數封發往東北的電報竟也如石沉大海一般,沒有半點回音。時至傍晚,他已經隱隱感到問題嚴重。

等到徐永昌主力大舉南下之時,吳孝良已然明白,閻錫山能無所顧忌的南下攻魯,必然是與東北方面達成了某方面的協議,不禁暗自失悔,不應輕信楊宇霆之言,而築成今日危局。

但以他對楊宇霆的瞭解,這個骨子裡甚爲保守的東北大員絕不屑於此等伎倆,正因爲如此他這纔對東北方面深信不疑,誰知竟還是中了圈套。而探究這背後究竟是誰在搗鬼,已經不重要了,究竟吳孝良如何才能抵擋住晉系滾滾大軍?

第493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二十一)第317章 庫倫城下第172章 內鬼第156章 炸車案第351章 落架鳳凰第160章 荻原義雄第595章 趙先生第121章 兵進延吉(二)第8章 虎穴狼窩第579章 漢家四百州(六)第484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十二)第183章 四千萬軍火第585章 漢家四百州(十二)第321章 淺田之死第20章 連番巧遇第539章 再見(二十九)第205章 借兵馬占山第131章 洋鬼子叫娘第51章 平江之戰(二)第595章 動亂第245章 擴軍第18章 再遇美女第358章 黃老嘎出擊第275章 寧阿鎮守使第228章 鉅艦大炮第182章 再別奉天第587章 漢家四百州(十四)第482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十)第283章 再見夢中人第610章 渡河第170章 變婆媽的大帥第248章 密使到來第533章 再見(二十三)第525章 再見(十五)第627章 可能不死嗎?第270章 外蒙事變第20章 連番巧遇第154章 準備啓程第94章 出擊(一)第538章 再見(二十八)第265章 綏東軍委會第390章 代表服軟第368章 拖延時間第410章 再戰泰安第453章 吳淞要塞(十七)第21章 還有陰謀第541章 再見(三十一)第586章 漢家四百州(十三)第270章 外蒙事變第44章 永定門下第6章 混入接官廳第115章 偷襲第404章 是否出兵第223章 繼續追擊第544章 幽燕非故國(二)第460章 城下之盟(二)第120章 兵進延吉(一)第178章 赴宴第610章 渡河第553章 幽燕非故國(十一)第85章 兩個女人第68章 剿匪(二)第469章 城下之盟(十一)第428章 背地告狀第242章 近在眼前第222章 謊言第491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十九)第230章 照會第65章 原來是三叔第623章 刺客第342章 你亂我亂第539章 再見(二十九)第261章 絕地反擊第478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六)第367章 大院攻防戰第315章 澹臺家人第28章 別了奉天第235章 憂心與慶幸第417章 七二八事變第238章 踐諾第221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359章 老爺不好了第434章 第十一師團第106章 跟我走吧第513章 再見(三)第454章 吳淞要塞(十八)第138章 突襲第212章 二狗的雄心第499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二十七)第227章 隆隆艦炮第399章 田中的麻煩第382章 黴米死老鼠第499章 十四萬人齊卸甲(二十七)第28章 別了奉天第585章 漢家四百州(十二)第19章 這裡水深第356章 分田地第53章 平江之戰(四)第177章 逃跑的參議第548章 幽燕非故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