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水母落,萬物生

熱門推薦:

“難怪章魚分身在水下游過的時候,什麼也沒發現,原來是這些透明的水母們。”李軒心底暗道。

李父皺起眉頭來,他問李軒道:“李軒,我們要幫忙清理這些水母嗎?”

李軒詫異的看着老爸,“清理?啥意思?”

李父這才一拍額頭,“對了, 你還不知道這回事,其實在我們魚龍灣一直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在海上發現水面了,只要是漁民,都有幫忙清理的義務。”

李軒聽後詫異了下,“村裡還有這規矩呢,我說在魚龍灣怎麼就沒見着過水母。”

楊華笑道:“你是沒見過以前魚龍灣水母氾濫成災的樣子, 海里到處都是水母,所有魚的魚籽都被水母給吃光了, 大家連續幾個月都打不到魚,海里只剩下水母跟海龜。”

“後來,是老趙發動我們周圍幾個村子的所有漁民一起,把海里的那些水母給清理乾淨的,從那以後,只要有人在海里看見水母了,二話不說,先撈上來再說。”

李軒聽後微微點了點頭,他知道水母氾濫成災並不是啥好事情。

水母這種生物,除了長得好看以外,真的是一無是處,有百害而無一益。

水母的觸手有毒,而且有些水母的毒素還非常劇烈, 能毒死一頭牛。

就算是毒素輕的,人被其給蟄上一下, 至少也是紅腫一大片。

最關鍵的是,水母這傢伙喜歡吃魚籽。

一片海域的水母數量若是多了, 海魚基本上就沒有生存的空間了。

所以,很多的漁民,都非常討厭水母這種生物。

但讓李軒沒想到的是,魚龍灣的漁民,討厭水母居然討厭到了這種程度。

據李軒所知,魚龍灣附近的幾個村子,關係並不怎麼融洽。

能讓整個魚龍灣附近所有村莊的漁民聯合起來,幹同一件事情,並且形成不成文的規矩,這也足夠可見魚龍灣的漁民,對水母這種生物,究竟是有多麼的憎惡了。

李軒看了看前方那片海域,笑着道:“這裡的水母可不是一點半點,你們看,海面上波光盪漾,橘紅色一大片,這要是清理,沒個幾百人,沒個十天半月的,根本別想清理得完。”

“船開過去的時候, 拖一網嘛, 我們是出來賺錢的,要我們把這些水母全部清理掉,我們也辦不到,但能清理一點就是一點,拖一網過去也耽誤不了多久。”李父說道。

李軒搖搖頭,還是否決道:“不用,水母對整個海洋來說,其實也是食物鏈裡非常重要的一環,把水母給清理掉,對整個海洋而言,其實是弊大於利。”

李父顯然不相信李軒的說辭,“清理水母還有弊?”

李父雖然只是一個漁民,但並非什麼都不懂,據他所知,大量水母聚集會導致浮游動物以及魚類大量減少,間接導致浮游植物增多,引發赤潮、綠潮等次生災害,造成生物地球化學途徑和食物網的改變。

水母暴發也可影響社會經濟發展,對海洋漁業、沿海工業和旅遊業帶來重大損害,甚至對人身安全和生命造成損失。

大量的水母不僅損壞漁具、拖網,影響打撈作業,減少漁獲量,影響船舶的正常航行,阻塞核電廠與發電廠的水循環系統,而且還蜇傷遊人,致使濱海旅遊設施關閉。

而且,大部分的水母壽命都比較短,死去的水母腐爛散發惡臭,影響濱海水質安全。

據說水母的暴發已經成爲近年來新型的近海生態災害,嚴重影響海洋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及人類生產。

水母的繁殖,對海洋生態環境和人類活動都造成了較大的威脅與損害。

李軒笑着搖搖頭,水母對整個海洋的利弊,不是一兩句話能夠說的清的,他也不知道該如何跟老爹解釋,只能順着他的意思道:“行,既然你一定要拖一網,那就拖一網吧,其實撈上來的水母,也是能夠賣錢的。”

事實上,李軒曾經在生態學報上看過一篇由多名海洋生物學家聯合發表的論文,水母確實是整個海洋生物鏈裡,非常重要的一環,也是海洋生態環境很重要的調節器。

對一般的漁民而言,水母那確實是有百害而無一益。

近年來全球水母出現頻率呈增加趨勢,水母暴發已成爲一種海洋生態災害。

大量的水母確實可使海洋生態系統正常的結構和功能失常。

但是,水母雖然繁衍速度快,但也生命週期短,常常是爆發得快,消亡得更快。

死亡後的水母既可被微型、小型食腐動物吞食,直接參與海洋生物食物鏈,又可爲微生物提供溶解有機物質,影響浮游生物的聚集分佈與生物量,還可使水體酸化並形成低氧區。

水母消亡對海水環境的影響巨大,頗有鯨落萬物生的意思。

所以水母的暴發及消亡機制研究已成爲了當前海洋生態環境科學的研究熱點之一。

很多年前,就有海洋生物學家發現水母暴發後會在較短的時間段內死亡,出現大量水母屍體聚集現象。

生物學家們經過研究後發現,這對海洋生態系統特別是對生源物質循環及生物羣落有着重要影響。

水母暴發通常只會維持數天或幾周。

暴發後,由於水母老化死亡、食物缺乏以及水體環境中溫度改變等因素,水母開始下沉並伴隨死亡,垂死或死亡水母在下沉到海底過程中,水母體會進行分解。

水母自然下沉消亡的現象,對海洋而言,是點源有機物質的輸入。

水母的屍體在水體中下沉期間重新礦化爲溶解有機無機組分,並最終引起海底水母類顆粒有機物質的積聚。

對於食物短缺的深海,死亡水母更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養分輸入。

水母釋放的溶解有機物質既可被浮游細菌和其它微生物當作養料,也可被浮游動物吸收,除爲海底底棲生物提供營養外,還可以增加深海層的養分,養活無數的深海海洋生物。

所以,別看水母這種生物,活着的時候,漂浮在海面上就好像是蝗蟲過境一般,將整片海域內的所有浮游生物、魚籽都吞噬一空。

事實上,它們是海洋營養成分的搬運工,它們只是把海水錶面跟海水中層的營養物質,給運送到了深海。

第231章 商機(上)第623章 海洋垃圾(上)第425章 李軒的魄力(下)第52章 陳天鳳的建議第636章 收穫滿滿第780章 神秘青色扇貝第611章 暴雨傾盆第615章 調皮的魔鬼魚第144章 暴風雨來的前奏第413章 李軒害羞第609章 葉海龍(上)第95章 做客火龍酒店第357章 船載海水淡化器第498章 適應海水壓強第361章 剝蛇皮第398章 養殖池子第438章 拉人入夥第732章 海洋“大盜”第595章 連夜航行第328章 雨後撒網第393章 心動第682章 看見魚飛第780章 神秘青色扇貝第201章 珍貴的鯔魚籽第295章 豐富的梭子蟹資源第633章 準備返航第389章 驚羨的村民們第173章 買船(上)第271章 信天翁第174章 買船(中)第80章 好吃,但嬌貴難養的魚第672章 歷史悠久第587章 撒網第203章 紫鴛鴦魚第534 攔鯊網(下)第743章 鱈魚傳說(下)第766章 潛水利弊第653章 落海第185章 震驚的趙老漢第92章 魚膠的真實價值第471章 陳天鳳的算盤第107章 羅海的建議第645章 起風了第730章 北極鮭第555章 拼酒第702章 狼藉的路面第669章 工廠區第488章 該買車了第730章 北極鮭第223章 安排第574章 李從文的拜託第756章 劍魚的奇怪習性第288章 海灣星斑第303章 王胖子到來第680章 小譚第311章 龍蝦大捕捉第809章 陳斌破費第220章 蛇尾漁場(下)第35章 老狐狸趙儒風第740章 複雜的稱呼第541章 小拖網第648章 人爲干預颱風的假設第48章 魚的樂園第175章 買船(下)第800章 特色美食第704章 渡船第537章 發現古沉船第656章 艱難的漁民(下)第237章 海鳥指路第648章 人爲干預颱風的假設第631章 撒網第716章 北海第78章 熱情的船員第123章 鯕鰍羣第684章 合作(中)第242章 護士鯊(下)第72章 紅皺巖螺第482章 海水淡化後的淡水水質第219章 蛇尾漁場(上)第263章 龍躉第337章 海上收購船來了第22章 捕撈女神蛤第810章 當面詳談第55章 說服李父第279章 可怕的海底壓強第538章 打撈價值第256章 金珍珠(上)第312章 捉飛鳥的魚第790章 陳天鳳的邀請第119章 梭魚體內堆積的毒素第10章 唐家父女第121章 海洋遊釣第808章 功敗垂成第216章 尋找棲息地第121章 海洋遊釣第612章 海蛇飲水第107章 羅海的建議第40章 頭頂星空第567章 可能遇到的危險第296章 極品硨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