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蝸居的那個地方,有句被職場失意人時常提起的俗語,叫做"沒有做意,只有中意",意思是說,即使你把工作做得最是出色,如果領導不看好你,你就只能是個跑腿的幹活。
這種情況,古代也有。話說三國時期,曹魏有個名叫朱靈的大將,雖然戰功顯赫,但由於曹操不待見他,最後竟然連卒亡於何年的時間,都沒被記錄。你說"中意"厲害不厲害?
朱靈,生卒年不詳,字文博,冀州清河國,即時下河北省邢臺市清河縣人。有一子,名朱術。
朱靈最早爲袁紹部將。公元192年,袁紹手下猛將、負有鄃城防守之責的清河籍人季雍,突然反叛袁紹,轉投於公孫瓚。袁紹就令家人都住鄃城城內的朱靈,率部攻打鄃城。袁紹如此遣將用兵,從中可見他的治政帶兵能力,多麼的不通人情。
袁紹不通人情,但想不到朱靈比袁紹更加不通人情。話說朱靈帶着手下將士包圍鄃城後,季雍就命增援而來的公孫瓚部,將朱靈母親、弟弟等家人綁到城牆上面,曉示朱靈察看,以此要挾並誘降朱靈。朱靈望着城牆上的母親,一邊哭泣,一邊說:"大丈夫從出生開始,就得樹力爲國效力的志向,我豈能爲了顧全自己的家室,而違背這一志向呢?"決意堅決攻城,季雍惱羞成怒,下令屠殺朱靈所有家人。這一暴行,更加促使朱靈與將士們同仇敵愾,攻入鄃城,生擒季雍。
相比於看着家人受難也放棄施救的朱靈,曹操在親情上的理念,就明顯高於朱靈。這年,曹操爲了讓父親曹嵩和其他家人享受美好生活,寫信叫他們前來團聚。曹嵩一行途經徐州時,徐州刺史陶謙爲示好曹操,宴請曹嵩一行。酒足飯飽之後,又送金銀珠寶若干,然後派"公安局長"張闓,帶"警"護送他們離開徐州。不想張闓見財起歹,與部下殺了曹嵩一行,擄掠財物逃之夭夭。
聞此噩耗,曹操恨得牙根發癢,於是遷怒陶謙,率軍將徐州團團包圍。其時袁紹與曹操尚是"鐵哥們",就派朱靈統率三個營部,援助曹操攻打徐州。奪下徐州後,袁紹所屬其他將士,準備返回,惟獨朱靈想要留在曹營。朱靈對親隨們說:"我閱人頗多,少見像曹公這般辦事果斷之人,這便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明主!現在既然碰到了,爲什麼還要離去呢?"親隨們見朱靈如此高看曹操,俱皆信之,也就效仿,留在曹營。
風雲變幻,人事浮動。到了公元199年,自行稱帝的袁術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欲將傳國玉璽歸於袁紹,並想就近投奔時爲青州刺史的袁紹長子袁譚。偵知袁術欲從下邳北面路過,曹操派遣劉備、朱靈、路招三人,率兵堵截。袁術難以通過,鬱憤而死。
公元204年,曹操平定冀州,袁紹三子袁尚、次子袁熙逃往烏桓。爲保冀州社會穩定,曹操分派兵力鎮守重要城池。朱靈得新兵五千、戰馬千匹守衛許南。曹操在朱靈開拔前,告誡他道:"冀州新兵,平時訓練時你給予了太多的寬容,現在突然走上正規,他們心中自然不會高興。今後你得從嚴管束他們,否則會發生變故。"但朱靈不以爲然。有史學家認爲,朱靈的這個態度,可能是開了曹操從此不待見他的先河。
朱靈部到達駐地不久,中郎將程昂等果然謀反,基於及時察覺,朱靈斬了程昂,然後寫信呈報曹操。曹操很快回信,信中除了引用光武帝時期的一個例子外,還叮囑朱靈帶兵不能隨便。信末則明確:"你的書信言詞雖然懇切,但過多強調客觀原因,因此情況存疑,事實不一定全像你所說的那樣。"
你看,字裡行間,己經可以嗅出曹操對朱靈的不滿了。
這以後,朱靈跟隨曹操徵烏桓、取荊州、戰赤壁、逼西涼,內中皆有朱靈所部功績,但朱靈排名總在於禁、張遼、張郃之後。
公元211年七月,因於關中馬超、韓遂、楊秋、李堪等地方霸主組成聯軍,抵禦意欲借道關中,前往漢中討伐張魯的曹軍,曹操親自率軍西征。大軍到達潼關,遇到馬超力阻,難以前進。曹操茫然中徵求徐晃意見,徐晃認爲,馬超爲了對付曹軍,必定傾巢而出,只要派支奇軍,繞道至馬超軍隊背後,相約夾擊,即能取勝。曹操就派徐晃、朱靈率四千精兵,悄悄地從蒲阪津乘虛渡過黃河,在河西紮營。此後"渭南之戰"開打,關中聯軍大敗。
蒞年,曹操從關中返回鄴城,命令大將夏侯淵都督朱靈、路招等將領駐守長安,期間朱靈、路招在五關道口處,擊潰賊寇劉雄部,除劉雄與幾個親隨逃奔漢中外,其餘將士皆被收編。
公元215年三月,曹操西征漢中張魯。大軍抵達陳倉,準備從武都郡進入氐族部落區域,氐族人堵塞要道,不讓通行。曹操派朱靈、張郃等率兵進攻並消滅了氐族抵抗力量。進入漢中後,朱靈所部在圍追張魯所部的戰鬥中,屢創佳績。但奇怪的是,拿下漢中,曹操卻採取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之舉。
這天,曹操突然召見於禁。于禁趕到曹操營轅,曹操向其出示一份手令。看罷手令,于禁目瞪口呆,欲行勸導,但見曹操臉色剛毅,就不再言,帶上數十個親隨,直奔朱靈營地。
于禁一入朱靈營帳,即予宣佈曹操手令,卸去朱靈統御其軍之權,改爲于禁節制。其時朱靈身邊有着衆多能征善戰的將領,聽罷齎令,無人敢動。不僅如此,受于禁領導後,朱靈所部也不敢鬧出半點動靜。更爲奇怪的是,直到曹操謝世,再也末曾見到朱靈被啓用或重掌兵權的記載。
公元220年,曹丕登基爲帝,封朱靈爲鄃城侯,增其戶邑。朱靈說:"高唐纔是生我養的地方。"曹丕便改封朱靈爲高唐侯。之後老死高唐,竟然無人記錄其卒期。
時至今日,史學家們對朱靈的遭遇茫然不解。因此也就只有以"沒有做意,只有中意"之語涵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