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來無事,就講故事。故事的主角,不是別人,正是三國時期以神機妙算而名冠天下的諸葛亮。不過我今天涉及的內容,既不是"空城計",也不是“草船借箭",更不是"揮淚斬馬謖",因爲這些膾炙人口的故事,民間早已耳熟能詳,如果再講,無異"炒冷飯“。因此我覺得,要麼不講,要講,就講一個大家沒有聽過的新鮮故事。
當然,新鮮故事離不開陳舊故事的輔墊,這就像越是濃烈醇香的好酒佳釀,越是離不開酒麴勾兌的道理一樣。今天用來輔墊的內容,只有一個字:"火"。不過我要說的這個"火",不是一般的火。一般的火,是指有利於人類生息、生存、生活的火,比如點菸之火、煮飯之火、燒荒之火等。而非一般的火,則是指那些有害人類的火,比如天火、地火、發火等。嘿嘿,之所以要把"發火"也歸於有害之火,源因醫生經常告誡脾氣暴燥的病人:千萬不要"發火","發火"有害身體健康。
但許多時候,即使健康者本人從不"發火",他的身體也有可能遭遇意外之火侵害,輕則,被燒得氣息奄奄;重則,被燒得一命嗚乎。這類害人之火,有的以自然面目出現,有的以人爲面目出現。今天我不講以自然面目出現的害人之火,只講以人爲面目出現的害人之火。
人爲面目出現的害人之火,也分故意與非故意兩類。同樣地,今天我不講非故意之類的害人之火,只講故意之類的害人之火。這麼做的原因,主要是爲了規避"鬍子眉毛一把抓"的後果。
大家知道,鬍子是鬍子,眉毛是眉毛,混淆不得。如果有人非要把鬍子和眉毛一起抓,就會犯錯誤。一般的錯誤只要改正,也就沒事,但涉及人命的錯誤,即便你想痛改,也難免草菅人命之責。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我考入公安機關,在近四十年的公安生涯中,我接觸了上千起刑事案件,其中就有近百起縱火案件。偵查縱火案,首先得請法醫弄清受害人的死因。
法醫區分被害人死於起火之前,還是死於起火之後的最好辦法,就是檢查口腔。如果喉道內沾有煙塵,說明起火前,受害人尚有呼吸功能,反之,則說明受害人葬身火海,只是兇手欲蓋彌彰罷了。根據這一分析順藤摸瓜,始作蛹者就會很快原形畢露,並被繩之以法。
但並非所有始作蛹者,會被繩之以法。比如戰爭年代那些利用火源攻擊敵方的人,多數就能自保無虞。別的不說,就說諸葛亮。話說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不久,即遇曹軍前來攻打。《三國演義》中,羅貫中把諸葛亮第一次發揮才能的場地,放在博望坡。博望坡是一條狹長的溝壑,溝的兩邊,長滿了荒草雜樹,當且戰且退的劉備之兵,將曹軍引入博望坡後,諸葛亮立馬實施了既定的火攻計劃。
博望坡一戰,諸葛亮既沒有辜負劉備對他的期望,又斬獲了關羽、張飛對他的佩服。如果說博望坡那把火,讓諸葛亮斬獲"神機妙算"之稱、確立軍師地位的話,那麼諸葛亮在赤璧之戰中,通過"借東風"燒的那把大火,則讓三國時代的另一個英雄豪傑一一週瑜,在打敗曹操不久,仰天發出一句"既生亮,何生瑜"的絕望"怒火"後墜馬而亡。
對於之後諸葛亮所放的第三把火,世人多抱讚許,認爲諸葛亮之所以那麼做,是出於"攻心爲上"。其實不然,在七擒孟獲的拉據戰中,衆多生靈死於非命。其中最爲殘暴的一戰,當推"火燒藤甲兵"。面對那些翻滾哀嚎於火焰中的"藤甲兵"慘狀,諸葛亮當場嘆道:"吾雖有功於社稷,必損壽矣。"
非常有意思的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不動聲色地向讀者講述了一個劉備涉及因果報應的故事。關羽蒙難第二年,已登蜀漢帝位的劉備,親率七十餘萬大軍,討伐東吳。驚惶於大兵壓境的孫權,即令陸遜領兵迎敵。陸遜深知避敵鋒芒的重要性,嚴令部下:無論蜀軍如何挑釁,堅決不予出寨應戰。即使孫權催促出戰,陸遜也用"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之古訓予以拖延。
基於遠道而來,水土不服,加上天氣悶熱,吳軍拒戰,蜀軍將士無不煩燥。面對此情,劉備自作聰明,下令大軍移屯樹木參天的夷陵,旨在讓蜀兵"納涼取水,養精蓄銳,以利再戰"。聞知劉備如此佈防,諸葛亮大驚,急忙派人前往夷陵告誡劉備立馬更改,但可悲的是,還是晚了一步。夷陵之戰中的"火燒連營",讓劉備悔恨交加,不久病逝白帝城。
故事尚未結朿,因爲還有精彩看點。這就是:爲了完成劉備"匡扶漢室"的遺願,諸葛亮實施了第六次"兵出祈山"。針對上方谷的獨特地理環境,諸葛亮想出了一個"火攻"之計,但人算不如天算,一場驟然而至的暴雨,竟讓已陷絕境的司馬懿死裡逃生。
諸葛亮受不了這次功敗垂成的打擊,當場吐血。自忖去日無多的諸葛亮,頗爲悲觀。姜維便勸他:"使用祈壽之法,以挽天命"。具體做法:帳內設置七星燈,然後"終日步罡踏斗以禳之"。但非常可惜的是,到了第七天,也就是最後那天夜裡,魏延誤判曹軍前來劫寨,驚慌中闖入諸葛亮的營帳報告,因走得急,隨身挾帶之風,竟然滅了主燈。諸葛亮雖然"惱火",但沒指責魏延,只是嘆道:"生死有命,不可挽也。"
後人奇怪:按照常理,營帳出入處,必設崗哨。但爲何那天夜裡,魏延能直闖而入?
表面看來,諸葛亮似乎是被魏延的莽撞害了,但透過現象看本質,諸葛亮其實是在下步"大棋":爲了不致蜀漢在其死後致亂,諸葛亮巧妙地讓長有"反骨"的魏延"滅了主焰",藉此引發衆人不滿,直至通過馬岱之手,斬了魏延——“主焰”被滅夜,諸葛亮曾當面對魏延說:“生死有命,不可挽也!”
諸葛亮,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