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 中意的女老師
楊一民沒想到安排方小玉每天到醫院病房去對學生產生了奇效,方小玉讓學生們迅速將自己的思想集中在怎樣學習上來,她通過自己的事例讓學生知道只要努力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績,而且更加讓學生堅信,楊一民的到來,一定會改變城郊中學的教學質量的.
學生家長對楊一民並不特別瞭解,通過方小玉,大家才真正認識了一個學生、一個家長眼裡的楊一民到底是怎樣的,他們心裡居然覺得這次事件反而是件好事,讓自己的孩子有了希望。
從大家的眼光中,楊一民看到了變化,而且醫院的護士也通過方小玉瞭解了楊一民,特別是田甜,有時的熱情讓楊一民有點害怕,因爲田甜的言語中充滿着曖昧,這種語言是以前從來沒從其他女孩子口中出來的。
楊一民有時在想,田甜是學醫的,對人的瞭解肯定多得多,所以說話很直白也很正常,有些看似帶顏色的笑話和語言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有時說的男女技術方面的話比馮警官還高深,讓楊一民害怕,這個小小的護士,居然懂這麼多,而她說她還沒結婚呢。
一週左右,十二個學生僅剩三個學生還在住院,其他學生都回到了教室,楊一民安排各班班主任讓每個學生都有專門的學生照顧,從而避免二次傷害。
住在醫院的三個學生是林方名、周文強和羅明英,在楊一民的鼓勵下,三個人最後決定要堅持參加期末考試,楊一民則安排人、車專門來接他們,醫院經過檢查也認爲,他們的治療在醫院已基本結束,主要就是在家裡養傷,但楊一民並沒主動提這件事,他打算讓學生考試後,再進一步解決這個問題。
他根據學生家長守護學生的時間,並適當增加天數,每個學生家長又發了一仟元誤工費,除了這三名學生,其他人已全部解決誤工費用。
營養費,已出院的學生,楊一民每人發了五佰元錢,但所謂的精神損失費,他沒有考慮,也沒人提,因爲此時家長的心態很明確,就是要對楊一民好一些,在學校好照顧自己的孩子。
小學的招生上還是遇到了麻煩,宣傳力度不能說不小,但收效並不好,總共收到學生近二十個,不過成績並不十分突出,楊一民看了成績,並沒有達到自己的想法,他決定自己親自去了解一下情況。
他還有一層意思,就是了解一下區鄉小學的教師人才情況,學校如果擴大班額,必然要人,他也可以發現一些人才。
他從水平考試成績最好的林風小學開始,這個學校離城三十多公里,是一個大學校,但並沒有林風初中,學生得到離林風十多裡外的雙勝鎮讀初中。
如果能做通這裡的孩子的工作,城郊中學一定會有優勢的,楊一民在選擇上反覆考慮了城郊中學的優勢,覺得可以爭一爭。
他自己開車過去,爲了對小學教師有進一步的瞭解,他帶上了馮敏,馮敏顯得特別興奮,因爲她覺得自己被楊一民重視了。
在路上,她表現出了很周到的照顧,如問帶水了沒有,吃飯沒有,楊一民倒認爲這很正常,因爲自己的位置決定了她肯定會盡量做好這些工作的。
誰願意給一把手留下不好的印象呢,特別是學校的行政。
跟況很差,楊一民開了一個小時的車纔到林風小學,林風小學的校長認識楊一民,對楊一民的到來很詫異。
“楊校長,你怎麼有空到我們這個偏遠小學來了。”
“周校長,我來取經來了,你們學校這次水平考試考得好,我是來祝賀,更是來學習啊。”
“楊校長,你這不是取笑我嗎,你中考的成績那是全縣最大的新聞,我們學校算得了啥。”
周校長熱情地帶着楊一民來到辦公室,楊一民介紹馮敏給周校長後,兩人坐在沙發上,周校長走出辦公室門,對另外一個辦公室喊道:“蒲主任,幫倒兩杯水過來。”
蒲主任僅過不到一分鐘就端了兩人杯水過來,楊一民一看,蒲主任是一名很年輕的女孩子,長得比馮敏好看,瓜子臉,眼大鼻挺櫻桃嘴,只是身高不到一米六,但舉止很得體,有點林娟的味道。
她將水放在楊一民面前,看了楊一民一眼說道:“請喝茶。”
楊一民點頭說聲“謝謝。”
周校長介紹道:“蒲主任,這是石門中學校長,不,不,現在是城郊中學了,是城郊中學的楊校長,這位是馮老師。”
蒲主任眼光很詫異地看了看楊一民,說道:“楊校長、馮老師,你們好。”
周校長接着介紹,“這是學校教導處蒲主任。”
楊一民笑道:“正好,我也向蒲主任請教請教小學教學管理。”
周校長也笑道:“蒲主任,你也坐坐,陪楊校長一起聊聊。”
楊一民真的請教起教學管理來,他仔細地詢問了小學教學高低段教學的不同管理方式,而且還專門參觀了林風小學爲高段學生提供的住宿,詢問了住宿管理的方法。
楊一民心裡暗暗佩服,學校的管理很有秩,老師的責任明確,而且在學生住宿管理方面,做到每個學生都有定點的指導老師,讓人覺得很放心。
參觀和交流花了一個小時左右,幾個人回到辦公室,楊一民讚揚了學校一翻,這才轉入正題,說道:“周校長、蒲主任,我今天來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想請你們給我輸入點優生,現在我纔到城郊中學,沒有優秀學生,城郊中學永遠也追不上其他學校啊。”
“楊校長,學生有些跑到實驗中學去了,按片就讀學生在雙勝鎮初中讀書,我們也沒法啊,上次你們學校來了一個老師,也放了一些宣傳單,我們也給學生講了,但小學生懂啥,這些事最終肯定是學生家長決定。”
楊一民點着頭,這是實事,學生最大的,也就十二歲左右,在哪裡讀書的事還不是由家長決定,但家長聽誰的呢,除了親戚朋友,自己的瞭解,可能最能起作用的,就是學校的老師,可能最能起作用的,就是陪自己的兩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