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虞夏軼事

夏朝初期,后羿不滿夏後太康的統治,用武力趕走了太康,篡奪了夏王室的政權。

可是王室的夏后氏畢竟底子厚、勢力大,反對后羿的人很多,后羿爲了擺脫諸多的敵對勢力,決定向西遷國,就是《楚辭·天問》裡說的“徂窮西征”,把國家從東方的斟尋遷到西方窮石,即少昊之國窮桑,國號“有窮”,今天山東的曲阜附近,所以號稱“有窮后羿”——這時候,夏朝的版圖就分裂成了東夏和西夏。東夏還由夏后氏管着,西夏這裡則是有窮氏的地盤。

後來寒國的寒浞與后羿的家臣逢蒙聯手殺了后羿篡權,控制了西夏的政權。

這時候夏王還有,太康、中康、相還都管着東夏,可是又窮逼又寒酸,夏後相連國都都沒有,跑到斟灌去呆着,依靠斟尋、斟灌兩個同姓國庇護混天了日,根本就不像個當王的樣子,所謂“有王若無王”。

寒浞死後,他兒子澆即位,因爲他本來封在過國,所以史書裡稱之爲“過澆”。

過澆力大無比,武藝超羣,而且他爲軍隊建設作出過巨大貢獻——他發明了鎧甲,所以《世本·作篇》裡說:“大澆作甲子”,後來訛誤爲“大橈”,還把“甲子”說成是六十甲子,經過學者們考證,那是弄錯了。

過澆爲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想幹脆把夏王幹掉,自己完美稱王,他帶領軍隊殺回了東夏,滅掉了斟灌、斟尋兩個姒姓國,殺掉了在斟灌的國王夏後相。

夏後相的元妃後緡就是有仍國人,她正懷着身孕,從宮殿的狗洞裡爬出來,逃回了西夏的孃家有仍氏,在那裡生下了少康。

少康長大之後,有仍氏讓他當了牧正,負責放牧牲畜。

過澆聽說了,想斬草除根,打算殺掉少康,派了大臣椒到有仍去索要少康。少康知道自己弄不過他,就逃奔到有虞國。

有虞國是帝舜之後,姚姓,國君叫虞思,虞思收留了少康,還把兩個女兒嫁給他,稱爲“二姚”,把綸邑封給他當采邑,分給他一成田地和一旅(500人)的軍隊。

少康就以這些爲基礎,收集了夏王室殘餘勢力,聯絡了一部分還忠於夏王室的方國部族,最後反擊,派了個美麗的女間諜叫女艾,到過澆身邊打探情況,隨時彙報。

後來在女艾情報的指引下,他們終於動了手。

少康也知道和過澆對砍根本不是對手,就謀劃了一次暗殺活動。

過澆西巡,到了戶地,蹲在那裡盤遊畋獵,樂不思歸。

少康就趁過澆一次外出打獵時,帶着獵狗埋伏在戶地的獵場草叢裡。

過澆駕駛着戰車追逐獵物,飛奔過來,少康突然放出狗去咬過澆。

結果拉車的馬驚了,過澆從飛奔的馬車上倒栽蔥摔下來,折斷了頸子,當場斃命。所以《離騷》裡說:

“澆身被服強圉兮,縱慾而不忍。日康娛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顛隕。”

“被服”就是披着、穿着,“強圉”就是堅固的鎧甲,雖然全副武裝,雖然力大無窮,雖然武藝高強,可也頂不住人爲製造的車禍,從車上栽下來摔死了。

少康等人趁機衝上去一頓亂砍亂殺,把過澆的死黨們都殺掉,只是可憐得很,最早的女間諜女艾也在混亂中被殺,所謂“親以逢殆”,冤枉的要命。

少康就這麼奪回了王位,回覆了夏王室的統治權,史稱“少康中興”——從有窮后羿篡夏直到過澆被滅、少康復國,前後持續了四十多年,歷史上把夏代的這個時期稱爲“窮寒時期”,也稱爲“無王時期”。

所以說,有仍這個國家,無論是在業績還是在地裡位置上,在夏朝的時候具有很重要的地位,這次夏桀搬家,也就搬到了這裡。

有仍在虞夏時期被封爲侯國,稱爲仍侯,但是他們自己很牛逼,稱“王”,現在的有仍國君名皓,對夏後稱“仍侯皓”,可他們自己內部稱“仍宣王”,古書裡也寫作“戎宣王”,“仍”、“戎”是音近通假的字。

仍宣王見是夏後來到自己的國家,很高興,立刻給劃出地盤安置夏人,並把夏桀君臣接近仍邑,執君臣之禮,好生接待。

商湯聽到彙報,認爲這是很自然的事情:“哦,我聽我父親說過,夏王每隔幾年都要來巡省的,並不奇怪。”

湯覺得這時候正好可以見見傳說中的昏君夏桀。

“不不,君上,不是巡省,是遷國,也就是搬家,”仲虺說:“他從東夏邑斟尋,搬家到西部來了,所以帶了很多軍隊和人民。已經頒下旨意,要求各方國出物出人,到有仍國去幫助築城,他要作新都。”

“什麼?搬家?作新都?”商湯這回驚異了:“怎麼?東邊斟尋那裡的夏邑不要了?”

“好像……是,臣下聽說,現在夏邑那裡,由夏桀的弟弟太師仲耕大人搭理呢。”

這是怎麼回事兒呢?那麼就先放下商湯不說,來說說夏桀。

恩格斯說:“國家並不是從來就有的。曾經有過不需要國家,而且根本不知國家權力爲何物的社會,在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而必然使社會分裂爲階級時,國家就由於這種分裂而成爲必要了。”

原始時代只有原始人羣,爲了生存大家羣居在一起。因爲生產力低下,羣體大了在一個固定區域不好生活,只能分家,分出一部分人來到別的地兒重新尋找生存的機會。

就在這種分裂之中,一個一個地人羣分支出現了,隨着人類社會的進步,這些分支各自佔據一方,推舉了首領,就成爲一個“國”。

那時候“邦”、“國”的概念很含糊,由多個部族組成的幾萬的人可以叫“邦(國)”,只有一個部族幾十個、百十來人的也可以叫“邦(國)”,方、國是國,族、氏也可以看做是國,所以那時候的“國”的概念和現在的概念不大一樣。

虞夏以前的上古時期,黃河流域已經是一個人口繁茂的地區,當時黃河中下游地區大大小小的方國氏族林立,號稱有“萬國”。國與國之間開始大部分都能和睦相處,或通婚,或交易,沒有什麼鬧亂子的現象。

隨着人口的增多,活動地區的擴大,勢力範圍開始重疊,不免就要發生衝突,國家機器的萌芽就誕生了——大家組織起來打羣架,維護國家利益。

所以當時“國”有大有小,大的高城大邑,下面還管着無數村莊;小的,其實也就是個自然村莊。

到了炎黃時期,因爲權力、利益,發生了大規模的征服和兼併戰爭,曠日持久,打來打去,大魚吃小魚,最後剩下三大家:炎帝、黃帝、蚩尤。

最強勢的是蚩尤,他先打敗了炎帝,又去伐黃帝。

炎帝、黃帝聯手幹掉了蚩尤,黃帝又反手幹掉了炎帝,黃帝一家獨大,吞併了一些國家,征服了所有的方國,組成了黃帝聯盟,當然其中也包括一部分炎帝族人,一般大家比較接受“炎黃聯盟”的說法,黃帝族就成了黃河中下游地區萬國的“共主”。

黃帝在涿鹿城舉行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萬國大朝會,據說來參會的國家真有一萬多個,《漢書·郊祀志上》裡載申公說:“黃帝萬諸侯,而神靈之封君七千”,這七千多個“神靈之封君”,就是萬國中比較大的方國的首領,《尚書·堯典》裡稱爲“羣后”、“羣牧”。

黃帝的後人就在此基礎上建立了虞朝,傳了四代五帝,所以也被稱爲“五帝時代”。

他們的勢力範圍是北拒黃河、濟水、北海(渤海),南到南海,就是今天江蘇北部東邊的海州灣,東到東海,西到流沙,也就是泗水,基本上就是今天山東省的全境,還包括河北南部、河南東部、安徽、江蘇北部這麼個區域,基本上就是黃河以南、淮河以北的黃淮地區。

黃帝的後人一直是聯盟的盟主,也就是“王”,此時人們步入了方國部落聯盟時代,有了城市、青銅器、車馬、軍隊、簡略的國家制度,只是沒有文字,但是有刻木、結繩和圖畫記事,可以發揮記錄的功能,已經差不多進入了文明時代。

之後大禹的兒子啓又在虞朝的基礎上建立了夏朝,自稱“夏后氏”,體制上有了些變化,最大的變化就是“家天下”,對於夏后氏王室來說,天下的一切都是我的、我的、我的。

規定是這樣,可實際施行起來比較難,聯盟中拳頭硬的方國仍舊蠢蠢欲動,隨時想幹掉老大自己當王。

那麼,大家就可以明白,爲什麼夏朝初期會那麼亂、各族之間撕得那麼熱鬧:一會兒伯益逐禹,一會兒夏啓殺伯益,一會兒后羿篡夏,一會兒寒浞篡窮,一會兒過澆滅夏後相,一會兒少康又滅過澆。

其實,方國部落聯盟的情況,類似後世的黑澀會,爲了生存和利益,一大堆兄弟聚集在一起歃血爲盟,形成一個集體,然後,集體裡最兇猛、最有能力的一個當老大,領着小弟們一起幹,搶房搶車搶地盤,搶錢搶糧搶女人,然後大家回來分享勝利成果,當然老大總是要多分一點的,小弟們也要在特定的時候向老大獻上“孝敬”。

老大的地位,主要靠強大的武力來維持維護,靠拳頭的硬度來說話。這樣就會出現一個嚴重的問題:一旦小弟中某個人自認爲比老大拳頭硬了,就會想辦法把老大打倒在地自己當老大;或者老大年老體衰掄不動拳頭了,也會有自認爲拳頭夠硬的小弟主動跳出來取而代之。

所以,老大的地位是很不穩定而且隨時充滿了危險性的,有人說黑老大們猜忌、多疑、狡詐、兇殘,可站在老大的角度上想想,不這樣也不行啊,隨時都有被幹掉的危險呢!不僅會被對手幹掉,還隨時有可能被自己的小弟幹掉。

虞夏時期的方國部落聯盟就是這種情況,盟主就是王,下屬就有無數的方國、部落、氏族當屬臣,屬臣要向王稱臣納貢,俯首聽命。

這些屬國不稱“國”,稱什麼呢?比較原始,稱“人”,當時的“某人”並不是說某國的人,而就是指某國,比如夏人、商人之類,諸多方國稱爲“諸人”,這種稱呼直到春秋時期還用。

到了商代稱他們爲“人方”或“屍方”(人、屍古音相同),到了周代,因爲他們所處的位置是在周人之東,所以稱爲“東屍”,在淮水流域的稱爲“淮屍”,在傳世典籍裡,就寫作“東夷”、“淮夷”——他們其實本來都是虞夏本土的屬國,也就是“東人”、“淮人”。

一旦盟主力量薄弱了,或者某小國的力量強大起來了,就比較危險,地位常常不保。

所以,后羿認爲自己比太康強大,就趕走了太康;寒浞認爲自己比后羿強大,就幹掉了后羿;過澆認爲自己比夏後相強大,就殺了夏後相;少康認爲自己能力足夠,就幹掉了過澆。

——就是這麼殺來殺去、奪來奪去,可見武力在當時是多麼滴重要,沒有強大的武裝就沒有了任何發言權,更別說當王了。

正因爲此,在虞夏商周時期,吃香的首先是武士,當然,那時候沒有文臣武將之分,大家都能文能武,只是那些武功厲害的人,往往最受尊重。

法國大作家雨果說:“世間沒有一種無婁羅的權力,也沒有一種無臣僕的尊榮”,王要爭奪的還是對諸國的統轄權。

每當發生了這種篡權的事情,小弟們就分成三撥兒:一撥忠於原來的老大,一撥跟着跳反團鬧騰,一撥是中間派,他們是牆頭草,跟着誰混都是混,誰當老大無所謂。

從少康中興之後,大概採取了許多措施,而且比較得當,夏王室的統治權穩定下來,塞·約翰遜就說:“合法而穩定的權力在使用得當時,很少遇到抵抗”,就是這麼個理兒。

夏朝一直到桀的時候,夏王室掌權了四百多年。

第039章 牧宮妖霧第094章 湯囚夏臺(二)第006章 女神妙方第055章 世子淳維第279章 美女閃擊第278章 無計可施第247章 收火麒麟第280章 情魔攻心第242章 針鋒相對第120章 昆吾之師第026章 天降凶兆第167章 毒霧瀰漫第154章 叛徒隱嵐第097章 謀劃救主第158章 商湯伐顧(二)第001章 灣聚異事第006章 女神妙方第273章 兩情相悅第101章 賄賂有夏第051章 恐怖魅術第035章 一就失敗第211章 師徒談心第045章 遭受冷遇第146章 韋師慘敗第215章 鬼歌日鬥第074章 偷營失敗第182章 商伐昆吾第174章 妺喜相助第098章 二妃探監(一)第137章 淳維求計(二)第026章 天降凶兆第073章 伐溫惡戰第067章 錄至在湯第250章 試探失敗第177章 王師再敗第222章 攻克章山第152章 韋國覆滅第146章 韋師慘敗第118章 收服麋國第045章 遭受冷遇第101章 賄賂有夏第212章 執意伐商第020章 妺喜入夏第203章 耹隧之災第092章 冤氣動天第193章 誅忠焚書第117章 梟陽被髮第033章 得罪趙樑第203章 耹隧之災第205章 分庭抗禮第236章 牧宮內訌第093章 湯囚夏臺(一)第235章 兄妹神箭手第215章 鬼歌日鬥第122章 試探進攻第072章 又結新仇第181章 鶴鳴於國第096章 伊尹掌囚第033章 得罪趙樑第052章 靈烏救命第113章 慶誧使息第012章 網開三面第024章 結怨昆吾第225章 無敵先鋒第177章 王師再敗第172章 親射伊尹第012章 網開三面第144章 韋國內亂第039章 牧宮妖霧第081章 六親不認第168章 彭祖求援第242章 針鋒相對第236章 牧宮內訌第057章 強奪兒媳第226章 成國大戰(一)第089章 冒險朝貢第208章 景亳之亂(一)第073章 伐溫惡戰第244章 梟被之死第271章 雷霆攻擊第214章 長星竟天第207章 禍亂暴作第283章 夏商和親第074章 偷營失敗第109章 陰煞鬼遇女妖精第142章 周人的歷史第063章 被棄洛宮第270章 病秧太子(二)第132章 伊尹盜圖(一)第234章 有窮氏後人第073章 伐溫惡戰第133章 伊尹盜圖(二)第192章 費昌遇河伯第093章 湯囚夏臺(一)第252章 妙舞一曲第100章 害人害己第078章 主動和談第061章 㟭山納女第219章 雷火咆哮第023章 劓割夏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