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林溝會議
毛澤東和黨中央撤離延安後,一直在陝北指揮作戰,時間長達一年多。當時,黨中央沒有一個固定的指揮所,所有的交通工具只有馬匹。人們戲稱爲“馬背上的統帥部”。
1947年3月25日,黨中央到達陝北的棗林溝村。在這個小村莊裡,毛澤東召集會議,對黨中央下一步的行動問題進行討論。會上發生了激烈的爭論。
“主席,咱們還是離開陝北,渡過黃河,到安全的地方去吧。”任弼時考慮到黨中央和毛澤東的安全,語重心長地建議道。
“我知道你們是爲我好,但我真的不能離開陝北。”毛澤東點上煙,吸了一口,繼續說,“不光我不能走,黨中央也不要走。我們這樣一走,怎麼跟陝北的鄉親們交代啊?再說了,只要我們離開陝北,胡宗南就會把戰火轉移到別的戰場。這不是向其他戰場施壓麼?只有我留在陝北,拖住胡宗南,才能讓別的戰場專心作戰。不打敗胡宗南,我是絕不會渡過黃河的!”
“可我們現在只有2萬人馬,而胡宗南卻有20萬。再這樣下去,我們恐怕是抵擋不住呀。要不然,我們再調一些兵過來吧!”有人建議道。
“不可,不可!陝北這塊地方本來就小,突然一下子來這麼多軍隊,會給人民羣衆造成不小的壓力啊!”毛澤東搖着頭說道。
毛澤東見大家沉默不語,又接着說:“之前那麼困難的時刻都熬過來了,現在就挺不過去了?放心吧,這裡的地勢對我們有利,況且羣衆基礎好,暫時來說還比較安全。”
經過慎重的研究討論,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和任弼時四位書記都同意了毛澤東的意見。前敵委員會的會議最後決定,黨中央一分爲三: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代表黨中央、中央軍委和人民解放軍總部留在陝北,主持中央工作;劉少奇、朱德東渡黃河,前往華北組成中央工作委員會,落實中央委託的工作;葉劍英、楊尚昆帶領中央後方委員會到晉西北籌備後方工作。
棗林溝會議結束的當天,三方人馬分頭行動了。至此,中央領導機構分工明確,職責清晰,兵分三路開展工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