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漳水戰線

君王親自抵達前線對軍心士氣的鼓舞絕非是一點半點。

普通的士卒會知道君王對這一場戰爭的重視,那麼他們立下功勳有君王的震懾就無人敢於貪墨,求戰的意願必然上漲。

對於軍官而言,君王的抵達可以是壓力也能是動力,與士卒相同的是會覺得受到重視,立下功勞的意義也大一些。

劉彥來到冀州前線卻有點複雜,抵達軍營實際上也就是順帶的。他首先見到的當然是一衆高級將校,按照漢軍的傳統接下來纔是謁見有特殊功勳的中低層軍官以及士卒。

一套流程下來,被謁見的中低層軍官以及士卒自然是激動得無法自己,通俗點講就是那一刻劉彥讓他們自刎估計也都不會有任何猶豫。

漢軍與石斌統率的幽州軍只是隔着一條漳水,寬度超過百米的大河兩岸各自是佈置了哨所,軍營是選擇相對內陸一些的地方。

站在高處向河對岸看去,漳水北岸的營盤佔地範圍絕對超過二十里方圓以上,可以看到臨近處的幾個山脈也有營地,就是不知道屯兵情況。

“石斌麾下的幽州正卒(戰兵)數量該是在九萬左右,其餘約有十六萬,被分佈在漳水沿線的各處。”呂泰是全副武裝,一身甲冑看去頗爲英武,摘下頭盔露出髮簪,摸了摸下巴的鬍子,一手擡起指向對岸:“主大營就是王上看到的這個,裡面入駐人數該是在十二萬左右。另外分左右側兩大副營,各自屯集人數分別爲三萬,餘下的人是零散分佈在各處,主要是以山區爲多。”

對於冀州戰場這邊的山川地勢以及兩軍駐營,甚至是兵力分配等情況,劉彥沒有來之前已經不止一次看過山川輿圖,應該說是比較瞭然於胸。

軍隊一旦數量多,甚至是數量不多,除非完全不懂軍事的人,要不還真的不會全數聚攏在一塊,尤其是在選擇駐營的時候。

漢軍在冀州這邊的兵力一再增加是達到了八萬,實際上這八萬漢軍也並不是完全聚攏在一起,除開周邊必須要屯駐兵力當做前沿預警點的地區,主大營這邊是留駐五萬,作爲西側的副營盤屯駐兩萬。

排兵佈陣講遙相呼應,構築營盤講的則是必有掎角之勢,防止的就是一個不慎導致全軍被圍,介時連報信向後方請求援軍的人都沒有。

“秋季多雨,近來河段上漲較高,原本可以淌馬而過的河段自然是不存在了,我軍現如今的策略是固守待援,因此只是發生斥候與偵騎間的廝殺,大戰沒有發生。”王基一邊說,手還不斷往某些地方指:“趙軍在冀州僅是黃河段有水軍,其餘水系並沒有。我軍艦船掌握漳水,作戰主動權亦是掌握在我方手中,便利於接下來的行軍作戰和布策。”

該怎麼打之前呂泰與王基已經上報,劉彥已經決定不再幹涉。

劉彥現在的作用挺簡單,掌控全局而不拘泥於一地,關注各支漢軍作戰計劃的同時,保證軍隊的輜重以及兵源補充,如此而已。

到了現場再次聽取前線將校的意見是過場也是手續,劉彥儘管已經不止一次聽到高級將校所說相同的話,可是依然要耐心聽,還要時不時詢問可能問了不止一次的重點,卻是做給不明真相的下級軍官看的。

“傳聞石斌善於兵事,看營盤佈局果然有點樣子。”劉彥是等待身邊只有高級將校的時候纔會這話,他擡起手指着對面:“住帳篷的該是幽州邊軍,看營帳佈局錯落有序,連帶次兵與民夫的窩棚也有佈置。”

“石斌麾下有伊農、曹伏……等數個久經戰陣的將軍。”王基提到的人名有五個,基本上不是幽州就是幷州方面的邊軍體系,他肅然道:“此些人等長期駐守邊關,北邊的趙國邊軍與之南方的邊軍,勝是勝在馬戰。”

上一次呂泰率軍被從章武郡打退到漳水南岸,雖說是有漢軍猝及不防和兵力較少的原因,可石碣趙國的北方邊軍能戰也看得出來。

北方歷來就是出騎兵之地,尤其胡人政權更不缺乏騎兵和能指揮騎兵的將校,接下來的冀州戰事漢軍肯定也是以對陣和迎擊騎兵爲主。

騎兵短途機動力強,能戰則打,不能打也能快速撤退,漢國對這一場戰事會打很長的時間有充足的心理準備,主要調過來的兵力也是以騎兵爲主。

劉彥手下非系統的騎兵其實不太多,除開那支爲數三千的虎賁軍以及新建立的一萬羽林軍,沒有被編進精銳軍團的騎兵也就是兩萬左右。

當然了,算那些數量是算戰兵編制,作爲輔助騎手的其實有六萬以上,而輔助騎手的來源是善騎者的漢人以及一些歸化胡人。要是再算可以配裝參戰的騎兵,湊合着來個十二三萬不會成什麼問題,畢竟中原大地現在根本不缺馬,可後面這些的質量與雜胡騎兵不會有區分,甚至還要弱一些。

視察完畢,劉彥回到營盤,沒有多久召見拓跋孤與許謙。

“大王軍威之鼎盛不愧是百戰強兵。”許謙看着不像是在恭維,甚至能夠看得出明顯的羨慕:“不但兵甲器械精良,將士亦是足見剽悍。”

“是啊,尤其是兵甲器械的精良。”拓跋孤滿是感慨地說:“我軍尚且不能做到人手一把武器,更多是持以棍棒。”

劉彥就當沒有聽見,他都開口問了兩次,是拓跋孤與許謙自己說不要援助的。

“河對岸的趙軍規模龐大,看旗號該到的精銳都到了。”拓跋孤見劉彥不搭腔講兵器和甲冑的事,話題一轉:“現在就看燕軍是什麼反應。”

“就是不知道燕國國主是否已經從令支城撤軍?”許謙接過話頭,行禮後問:“大王可有關於遼東的消息?”

劉彥這才說話:“燕軍已經出現在遼東城防之外,屬國高句麗也上報邊境出現燕軍。”

“如此一來,我軍南下勝算又增添幾分!”拓跋孤看上去很高興,開懷笑了一小會才又說:“那麼這邊的大戰什麼時候開始?”

劉彥終於想明白最近覺得奇怪的地方在哪,敢情拓跋代國這是要讓漢國……或許還要加上高句麗拼命,然後他們佔盡便宜?

第1072章 無限制擴軍第275章 無盡的苦澀第666章 聞“漢”之名第249章 正式起兵第863章 自己嚇自己第710章 一句話的威力第250章 爲漢家再起,殺!第850章 普通到不正常第263章 世家的生存法則(下)第293章 什麼用意啊,這是?第638章 沒完美的制度吧?第726章 不作不會死第523章 重大調整第338章 最後的瘋狂第491章 強大既是真理第887章 明智的選擇第467章 北上和南下第218章 要被殺絕了第128章 時機到了第157章 詩經·小雅·鹿鳴之什-《采薇》第39章 這就是謀士?第16章 以軍威,以利許第565章 追悔莫及第695章 有限的結盟第826章 別笑,嚴肅點!第263章 世家的生存法則(下)第1089章 第一道火第414章 南起烽煙第923章 閒愁萬種第367章 唯帝可予第83章 非友即敵第517章 王猛的日常第540章 石羯的反應第696章 阿三還是挺牛逼的第740章 絕非浪得虛名第199章 一觸即發第402章 攪局,還是變數?第693章 到了波斯的炫耀時間第209章 奠定勝局第537章 殺掉,統統殺掉第258章 真瞎幾巴亂搞!第376章 劉彥是大救星第114章 不可爲獨夫第398章 因一人而變全局第531章 急不可耐第1077章 特殊的東部第1062章 利害關係第676章 真正的較量纔開始第847章 尤利安的奮鬥第188章 敲鑼唱大戲第836章 抵達君士坦丁堡第309章 好歹吱一聲第866章 強大會使我們懶惰第53章 終於來了!第766章 那可是漢人!第362章 攪局之人第956章 第一階段完成第548章 躁動第183章 姚家參戰第126章 大體態勢第187章 人狗難辨第20章 部族武裝第269章 丁零雜碎第819章 想要大漢綠卡嗎?第387章 來啊,抽我第171章 猜中開頭,料錯結尾第433章 爲國而謀第249章 正式起兵第1060章 諸多消息第245章 事關漢部生死存亡第730章 災年之下第257章 心中有猛虎第783章 老劉家的江山穩了?第765章 三路而來第250章 爲漢家再起,殺!第4章 魂兮歸來第874章 冰山一角第200章 開戰既大戰第931章 心有餘悸第77章 冉閔的動作第469章 鄴城之內第163章 怎麼治理?第1046章 很大的疑慮第822章 容朕度個假第379章 唯名與器第694章 是不是傻的第355章 王后的人選第403章 兵者,詭道也第1027章 別緻的想法第720章 不止是傳統節日第698章 該怎麼征服阿三第885章 心態老複雜了第144章 遼東長城(僞)第566章 柔然部落聯盟第149章 有仇必報第880章 沙摩陀羅·笈多第211章 下階段戰略目標第759章 醜惡卻真實第1054章 手太長第918章 汝甚屌,汝子屌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