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時間到了春季之初,立春的時候天氣卻依然是時常飄雪,半點不像冰雪要融化迎來萬物復甦的樣子。
“我方在石羯的探子回稟,河朔遭遇百年難見的白災,更北的區域白災更加嚴重。”徐正是太尉了嘛,對全國軍事動向都需要了解,覺得緊急立刻向劉彥彙報:“有傳聞稱,西高車開始有部落南遷。”
不管是西高車還是東高車,其實都是丁零人的部落聯盟,他們取代了曾經的匈奴、鮮卑成爲漠北霸主,西是地盤接近中亞,東是直接到大興安嶺區域。
高車這個草原上新誕生的霸主,他們比起匈奴和鮮卑肯定是要有水份,至少以他們的實力要是對上完整的中原王朝肯定是要被摁在地上摩擦。簡單的說吧,柔然雄起之後滅掉東西高車,以統一的姿態向北魏發動戰爭,但是北魏一邊應付南齊都能擋住柔然,要換作是匈奴或者鮮卑,北魏可就要歇菜了。
“德妃與孃家信件往來,代國那邊也遭遇到了北方遊牧民族的南遷。”劉彥說的德妃當然是拓跋秀。他對徐正說:“看來漠北的白災是全面爆發。”
小冰河時期對北亞和東亞的影響非常大,誰讓北極就是在周邊。每一次小冰河時期的爆發對中原王朝都是一次嚴峻的挑戰,不但是北方的遊牧民族會被迫向南遷移,中原以及長江以南也會頻繁爆發乾旱。
有歷史學家稱,中原王朝的每一次覆滅都與出現小冰河時期有關聯,要是翻越一下史書的話,會得出還真的有關聯的印證。就是中原王朝每次都滅亡於小冰河時期的爆發純粹是扯淡,還不是中原王朝本身有問題,一些本身沒有問題的朝代可是守了下來還進行反推。
“王上……”徐正在苦笑,說道:“休養生息可能……”
漠北的遊牧民族在向南移動,首先受到衝擊的就是石羯趙國、拓跋代國、慕容燕國。這些國家要是被漠北的遊牧民族侵襲,國內不發生動盪的話,肯定是要抽出兵力應付,豈不是漢國的機會?
“嗯……”劉彥知道徐正想說什麼,頷首道:“時刻關注遷徙的漠北遊牧民族,對各國的衝擊力度。”
要是從漠北而來的遊牧民族不斷入侵石羯趙國、拓跋代國、慕容燕國,漢國絕對不會坐視錯失機會,到時候可能會使休養生息的國策中斷,抓住機會向北進軍。
今年冬季時分,漢國對軍隊進行了必要的調整,解散掉北伐兵團與南征兵團,以“徵”字級別的將軍進行規劃。
徵北將軍設立幕府專門應對北方戰事,徵北幕府由李壇爲主將,下轄六個軍,主要的征戰對象是石羯趙國。
徵東將軍是由呂泰作爲主將,下轄三個軍,又有高句麗、百濟、新羅以及倭列島諸國等僕從軍合計三十萬人,兼冀州方向以及遼東方向來征戰慕容燕國。
徵南將軍是桓溫爲主將,下轄三個軍,依然是在南方清剿在抵抗的世家,他們已經殺到江州腹地,進軍嶺南。
漢國現在的徵西將軍處於空缺狀態,是由徵西中郎將謝安率部進入關中,擁有一個軍的兵力屯駐隴城。
幾個方向的兵力總合起來就是十三個軍,每個軍最少是一萬五千人,那麼就是二十萬的兵力。他們就是劉彥計劃中保留的常備軍。
除開二十萬的常備軍之外,其餘的士卒不是轉職到地方成爲郡縣兵,就是退伍歸鄉,也就是漢國從六十萬以上的野戰兵團直接削掉了四十萬。
要是再加上各地的郡縣兵,常備軍與郡縣兵總數應該是有三十五萬左右,十五萬的郡縣兵等於是野戰兵團的後備補充。野戰兵團缺乏兵源是從各地郡縣兵抽血,不是進行新一輪的民間徵召。
這一次的裁軍不像上次那麼順利,漢國以軍功爲貴,但凡有點勇力就想要參軍入伍獲取軍功,被劃在裁軍目標內的部隊雖然沒有譁變,可是怨言並不算少。
太尉署對裁軍的怨言多次尋找劉彥,期望減緩裁軍的動作,不過軍方卻是遭遇到了文官的阻擊,劉彥的仲裁是選擇站到文官這邊說話。
“信息延遲……是個大問題!”劉彥有點悶,說道:“若是要對北方用兵,肅孝認爲需要用到多少兵力?”
“僅是徵北幕府的六個軍,對上石羯肯定不足。”徐正顯然是有經過研究:“徵東幕府是有總數接近三十萬的兵力,但那些僕從軍的戰力比較堪憂。”
石虎是攜百萬衆逃竄到幷州和朔州,羯族在中原的戰爭中損失是有,可是中原戰爭損失最大的是羌族與氐族,羯族在中原戰爭的損失只能說是輕微。
按照估計,還坐擁幷州以及朔州的石羯趙國,他們的總人口應該還有個三百萬左右,羯族不會少於四十萬,其餘就是羌族、氐族、雜胡以及被擄去的漢家苗裔。
估算石羯趙國還有三百萬左右,主要是後面苻洪放棄隴西,攜帶隴西和北地的部衆再次投靠石虎。有消息可以佐證,苻洪至少是帶着六七十萬人投奔的石虎。
慕容燕國在公元四四二年的時候進行過人口登記造冊,當時的人口統計數量是一百八十餘萬?考慮到慕容燕國近些年不斷征戰,滅掉扶余、曲沃、慎國等小國,又大肆侵略高句麗腹地,人口應該是有得到增漲,總人口應該是逼近二百五十萬?
“寡人會抽調禁衛軍北上,介時以禁衛軍爲主力,徵北幕府配合禁衛軍征戰石羯。”劉彥手頭的禁衛軍還有三萬四千,數量不是關鍵,關鍵的是隨時可以補充。他說:“需要憂慮的是……國家的糧秣能不能支撐下來。”
漢國是崛起於一片荒廢之地,生產體系早在胡人的肆虐中被破壞殆盡,想要重新進行生產可不是那麼簡單,水利系統肯定要修復和增添,光是水利系統丞相府給出的答案就需要耗費至少七八年才能建設妥當。
生產出來的糧秣當然不可能完全歸於軍用,民間的生產恢復之前,大多數地區需要國家調動糧食來供應,各地現在除了徵賦的人力在建設,就是以聘用的方式來給大多數百姓一口飯吃。
“西南半島的蠻夷之地……”徐正惡狠狠地說:“是一個糧食很多的地方!”
劉彥想到的就是這個,國家缺糧又極度需要糧食,開啓侵略西南半島勢在必行,是該催促一下庾氏一族,要是庾氏一族還拖拖拉拉,那國家力量就要先撲上去了。
“冰雪融化比往年延遲許多,星象官的推算是會延遲最少一個月。他們告訴寡人,今年可能會出現旱災。”劉彥倒是有些關於五胡亂華旱災的印象,最大的旱災是在冉魏滅亡之後,也就是四五年之後,現階段出現的是小型的旱災。他說:“入侵西南半島儘快開始,爭取四個月之內就能搶奪大批糧食。”
徐正惡狠狠地點頭,他就是這個意思。
也就是劉彥有金手指,入侵某個地方可以將系統能接受的物品直接存進去,可以在異地再拿出來,省了長途運輸。麻煩的是劉彥得時時刻刻關注,只有他下令才能進行該類運作,不能轉由他人來代爲操作。
“如此……”徐正該彙報的已經講完,內心急切尋找庾翼,站起來行禮:“臣現在就去找廷尉。”
劉彥等徐正離開之後,他立刻派人讓丞相紀昌過來。
國家預計執行的國策可能會出現變動,儘管是高層的失誤,但時局需要下,真的是沒有什麼不能變的。
徐正出了宮城直接前去廷尉署,到了地頭徑直去找庾翼。
廷尉署還沒有自己專門的辦公地點,是在偌大的宮城外圍劃出一片建築臨時辦公。不但是廷尉署這樣,實際上漢國中樞的部門都是如此,誰讓劉彥是將未來都城選在長安,襄國僅是臨時都城。
“太尉?”庾翼事先已經得到通報,知道徐正要來。他放下手裡的文牘,站起來進行迎接,訝異地問:“有何急事?”
徐正看着真有些急匆匆,回禮之後說道:“爲庾氏入侵林邑國而來。”
庾翼還不知道漠北發生白災的事情,更不知道漢國休養生息的國策會有變動。他一聽是爲庾氏而來,愣了愣神才說:“王上鼓勵各家向西南開拓,庾氏不好獨自前往,又有多家想要聯合,已經緊鑼密鼓在做入侵的準備。”
要是純粹的世家出身,徐正會知道一些事情並不能直接開口就問,尤其是關乎到世家核心利益的事情。
徐正是地方小家族的出身,長久以來也習慣了直來直去,沒太注意庾翼的臉色,直接說:“事情有些變化,若是庾氏動作太慢,太尉署會直接派兵先往。”
“這……”庾翼與徐正不熟,覺得難堪的同時,猜測是出現了什麼問題,問道:“太尉慢慢道來?”
徐正想了一下,漠北白災嚴重不是什麼機密的事情,休養生息的國策還沒真正執行就要中斷很快也會成爲事實,就將剛纔與劉彥談的事情透露出了一些。
“大漢缺糧,缺到如此地步!?”庾翼印象中漢國是一個從來都不缺糧的國家,他怔怔地說:“缺糧的消息務必進行嚴密封鎖,絕不能泄露半點。”
漢國目前還有幾個敵對國家,短短數年擴張太快,各地實際上也不是那麼安穩,再來是長江以南才光復沒有多久,一旦國家缺糧的消息被泄露出去,那幾個敵對國家肯定會有動作,連帶國內的一些不服勢力也要上躥下跳。
劉彥和徐正都沒有糊塗,怎麼可能會讓國家缺糧的消息變得人盡皆知。
“國庫糧秣還能支撐二十萬大軍征戰半年之用。”徐正一本正經地說:“所謂的缺糧,是太多百姓需要官府提供糧秣。”
庾翼根本就不糾結這個問題,反而是說:“各地剿滅那麼多的大族、豪強、世家,爲減少沿途運輸消耗,可以留在當地。中樞的糧食……全力供應軍方……”
胡人數十年的肆虐在中原造就的是兩個極端,餓死的人無數,但家中地窖糧食多到發黴的也不少。
長江以南的世家,他們從來都沒有過缺糧的經歷,連帶百姓也極少有缺糧的現象,漢軍橫掃南方消滅的每一個世家,還真的能夠搜出大量的財帛與糧食。
關於漢國轉運糧食的“特別方法”僅有少數的高層知曉,剛剛成爲廷尉不久的庾翼並不知道那個秘密,他給出了相當多的建議。
“庾氏現在有多少能夠出動的海船?”徐正也不等庾翼講出答案,就說:“一個月內會有一支艦隊從青州出發,直接開往漲海(南海),庾氏有多少就跟上多少吧。”
庾翼除了點頭還能多說什麼?
徐正這是給庾翼面子,還是看在庾翼針對缺乏糧秣給出相當多意見的前提下。
另一邊,劉彥親自向紀昌介紹完北面的情況,又將與徐正的商議講出,最後說道:“這個是寡人的失誤,應當先探清漠北的情況,再來制定國策。”
漢國轉入休養生息對文官系統有利,預示着軍方系統會進入一段沉澱期。丞相府就是文官系統的中樞,一旦國家全力發展民政,丞相府的職權當然是會顯得重要。
“王上,萬里之外的消息有所延遲實屬正常。”紀昌不是一個權力狂,相反是劉彥要幹什麼都會無條件支持的丞相。他說:“既然情況有變,休養生息自然是要延遲,只是延遲到何等程度還請王上示下。”
“漠北的遊牧民族南遷,必然是會對石羯和鮮卑造成衝擊,寡人認爲還要看看他們的應對。”劉彥思考了一小會才繼續說:“若是能夠讓他們兩敗俱傷,自然是最好。”
紀昌明白了,休養生息中的一些事情還能繼續做,短時間內國家也不會再擴軍,畢竟剛剛裁軍沒有多久,立刻又擴軍不但是朝令夕改,對於整體國情也是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