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爲萬世奠基

祭天結束之後,劉彥在宮城大殿舉辦飲宴,其中過程卻是不需要過多敘述。

飲宴並不是一天就算完,冬至節的當晚是由君王舉辦,隨後都會有自己的活動,畢竟現在的人們是拿冬至節當成“小年”在過,算是比較重要的節日之一,走家串門聯絡感情非常普遍。

既然是節日,又有那麼多的文化人彙集在舊長安,少不了出現頻繁的文會之類,倒是誕生了很多作品,衝突更是發生不少。

“冒出來許多自稱諸子百家的傳承者?”

“回王上,是有類似傳聞,卻沒有證實。”

現在還有諸子百家嗎?劉彥相信還是會有的。但是他並不認爲會存在什麼傳承者,哪怕是有人懂諸子百家的某學派,基本上也絕對是半桶子居多。

要知道儒家已經興盛太久了,還不留餘力地打擊諸子百家殘餘,一直被圍堵和消滅的諸子百家想要找個學生都困難,怎麼尋找優良的人來傳承知識?

【好像……諸子百家是有一些傳承下去?】劉彥不太確定的想着:【就是到唐朝中葉,不是還出現縱橫學派的繼承人王玄策嗎?】

“應該是投機取巧。”桑虞毫不留情地說:“王上要興學,不類先漢獨尊儒術。”

劉彥原先對儒學其實挺討厭,那是作爲新時代人物得知宋、明、清的儒生大都是什麼德性,對於“寡婦守節天經地義,儒生投敵爭先恐後”和“水太涼”的印象着實是太深刻了。

等待劉彥真正去了解儒學的時候,知道了宋、明、清和之前的儒學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再來也是明白人都有分好壞,學說的好不好是看實用性和人,就好像是使用刀子的人幹好事還是幹壞事一樣。

總體來說,消化掉諸多諸子百家學派知識的儒家,於當今這個年代是不好不壞,相對於僵化了一些,再來是過於偏向了玄學。

事實而言,孔子雖然創建了儒學,可是自他之後的儒家就一再被後人所修改甚至是篡改本意,許多人認爲是沒有標點符號的“鍋”,但就算是有標點符號,真想要去曲解一句話的意思又有多難?

儒家和法家一樣,都是爲了迎合統治者可以進行“進化”,某些程度上來講儒家要比法家更有風骨一些。至少儒家在受到統治者逼迫的時候會稍微掙扎那麼一下下,甚至儒家會和統治者叫板,可是法家就真的無限迎合統治者的需要了。

“寡人從未說過不尊儒學。”劉彥完全無視掉桑虞傻愣掉的表情:“獨尊一家,可使全國思想統一。學說過多雖然可使百家爭鳴,但思想也亂了。”

每一個統治者都希望自己的治下好統治一些,不管是使用什麼學說,基本上就是爲了達到對自己有利的目標。儒家會轉向愚民,“鍋”應該丟給統治者和迎合統治者的那些儒生,不該是將“鍋”完全砸到儒家頭上。

“可是……”桑虞胯下有些疼,滿滿都是疑問:“可是大漢不是依法治國嗎?”

漢國的許多官員一直認爲劉彥要走的是秦帝國的路線,那是劉彥強調法制帶來的結果,導致許多官員開始在學習法家的知識,甚至是開始以法家門徒所自居,桑虞就是其中的一個。

“寡人要的是思想統一。”劉彥倒是奇怪了,納悶地說:“與依法治國有衝突嗎?”

哪個朝代又沒有律法了?依法治國纔是真正的王道,那是現代早就證明了的事情。

“依法治國……”桑虞有太多的疑問,遲疑道:“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尊儒,法如何莊嚴?”

“寡人沒有說要尊儒。”劉彥被問得很是頭疼,他本身就對這個不擅長,要不乾脆自己弄出一套理論來就得了。他看着被繞的有些暈衆人,說道:“寡人要是的思想統一!儒家能辦到寡人想要的,尊儒如何,尊法如何,何等學說能辦到,寡人便尊它!”

衆大臣卻是不敢輕視,他們與從後世穿越來的劉彥不一樣,觀念中就是君王一旦愛好哪個學說,那個學說就必然會成爲顯學,學習那個學說的人天然上就更容易得到偏愛,遇到霸道一些的學說還會趁勢逼得學習其它學說的人沒活路,要不然就不會是獨尊儒術之後朝堂滿滿都是儒生了。

“維持國家的穩定需要法家,發展國力需要雜家,保衛國家和對外征戰需要兵家……”劉彥舉了相當多的例子,無奈地說:“就不能綜合一下?”

現代人,哪個不是實用主義者?管它是什麼學說,能用的就是好的學說。再來是,一個黨還允許內部有諸多派別,一個學說裡面就不允許有諸多的分支了?

率先明白過來的人是紀昌,他先是振奮,然後是爲難:“儒家已經消化諸多的諸子百家學說,早便不是純儒,可是……冠名於儒學,分有諸多學派,與百家爭鳴有區別嗎?”

“寡人就說明白一點吧。”劉彥開始有些不耐煩了:“不管是哪個學說皆是諸夏之學,能不能統稱爲‘夏學’或‘漢學’,只取其精華,去其糟糠。”

後世的學術界認爲夏朝是諸夏後裔的第一個朝代,就是一度難以找到有力的證明,以至於西方國家認爲壓根就沒有“夏”這個朝代,後面還是從甲骨文的考古上得到發現,才證明真的有夏朝的存在,最直接的證明就是出土於商朝的鼎器上有關於夏朝的記載。

紀昌在剎那間與桑虞完成對視,他們已經完全明白過來了,自己家的這個君王簡直就是雄心壯志,要捏合包括儒家在內的所有學說爲漢國所用,連“夏說”這麼個逼格高出天際的稱呼都用上了。

劉彥的想法還是非常直接的,後世的天朝一直在強調“中華文化”,不管開始之初是有什麼目的,就是將各朝各代的文化來進行規範和統稱。這個做法當然是正確的,首先都是屬於“中華文化”的一部分,那出自哪個區域就沒有任何需要爭論的地方,內部的爭執也就沒有了必要。

古人喜歡搞文化獨尊,不同學派的人互相掐架起來簡直不要太可怕。他們會那麼激烈地進行鬥爭,是各自的分別太過明顯,導致誰也不服誰,那就從根底上將它們視爲同一個文化的分支。都是屬於某個主體文化的延伸,再掐架就完全是與當局過不去了。

“‘夏學’這個稱呼好。”冉閔逮住機會大聲說了一句:“聽着就覺得堂皇大氣。”

之所以是稱“諸夏”,不止是因爲夏朝是第一個朝代,還因爲都是源自一個族羣,說諸夏是因爲後續發展的文化和價值觀產生了不同。“夏”這個字本身就代表着源頭,將所有學說捏合起來,再稱爲“夏學”,誰反對就是背棄祖宗的叛徒,不將自己視爲諸夏一員。

“驃騎將軍所言極是。”紀昌剛剛還在擔憂一點,劉彥要是認定“漢學”這個冠名,那基本上就只能是代表當代:“稱‘夏學’,無人敢有不服。”

一件天大的事情就那麼草率地被確認了下來,參與的人不管有沒有認清楚其中的重要性,反正都是既是激動又是興奮。

“沒人敢不服就行。”劉彥也很開心,有些不足的是現在稱“中華文化”基本是不會得到認可,要不更合他的心意一些。他開始用下命令的口氣分配任務:“小年期間,那些讀書人熱鬧得很,讓他們都別吵吵了。”

在場屬於文官體系的人都是站立起來行禮應命,他們會用不同的手段將今天的決定透露出去,要是那些文化人識相點坦然接受倒還好,不接受他們也會使用各種手段讓有反對意見的傢伙接受或人間蒸發。

衆人從劉彥處離開,出了宮門紀昌站定原地。

也不知道是忘了還是刻意,剛纔劉彥並沒有指定誰爲主導,紀昌很清楚自己雖然身爲丞相,是理所當然的主導者,但包括桑虞、呂議等一些九卿可不會那麼安份。

一個國家確定文化不是小事,誰去執行都能從中獲益,桑虞自認是北方派系領袖,呂議是被逼着成爲南方派系的領袖,他們哪怕自己不想爭,後面也會被追隨者逼着去爭,紀昌停下來就是要與兩人開誠佈公談一談。

“泰安,虞知曉一處風景優美之處。”桑虞顯然是知道紀昌爲什麼會站定,笑着說:“一同前往?”

呂議沒半點客氣,接着話題也說:“同去。”

紀昌面無表情地頷首,令他沒想到的是冉閔拉着徐正也過來,咋呼着要一塊去。

“某可不是多事。”冉閔很直接地說:“夏學自然也包括兵學,如何能讓你等文人全面代表?”

徐正本來是很無奈,一聽冉閔那麼說立刻反應過來,嚴肅地點點頭表示一定要去。

桑虞是巴不得水更渾一些,笑着也就幫腔。

所謂風景優美的地方並不在城內,是舊長城偏西南位置的驪山附近,該處原屬於上林苑的一部分,傳聞還是始皇帝秦陵的所在,就是幾百年過去沒人真的找到始皇帝秦陵所在而已。

既然是冬至節,天氣自然是暖和不到哪去,就是因爲氣候轉變的關係,今天還沒有出現下雪,但說實話也是凍人得很。

“毛病了,選了這麼一個偏僻的所在。”冉閔不是怕冷,是純粹覺得周邊的風景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優美:“一眼望去就是萬物凋零,哪裡美了?”

桑虞有聽到也當沒聽見,其餘人則是在苦笑。

對了,最後一塊來的並不止約定的那些人,是三公九卿,甚至是徵字級別的武將也被紀昌一塊通知着過來。

有隨從在搭建棚子,又有侍女在準備席宴,讓這個經年沒人到來的地方多了突然間的人氣。

“始皇帝橫掃八荒六合,使諸夏再次得到一統,功在當代益在千秋。”紀昌說的這個也是儒生一再不承認的。他說完就看着衆人,等了一小會才繼續說:“諸夏一體,大一統論不可棄,我等站在傳聞爲始皇帝秦陵的所在,諸君可有想法?”

在場的人哪怕是平時再沒存在感,可他們都是大官和重臣,還都是當代的利益既得者,維護國家也就等於是在維護自己,有人聽懂了紀昌話中的意思,有的人則真的是沒有聽懂。

“始皇帝不止是橫掃八荒六合。”桑虞笑吟吟地說:“更有車同軌,書同文,行同輪。”

就是沒有讀過史書的人,基本上也知道那些,可以罵始皇帝殘暴,但絕對不能否認始皇帝對諸夏的貢獻,要不然諸夏還是不是一體真不好說。

“始皇帝並未統一思想。”紀昌想要說的就是這個。他再次掃視衆人,萬般嚴肅地說:“今上卻是要補足此缺,更要匯聚諸夏之學。諸君可知,此是何等偉業?”

一統思想的事是被漢孝武皇帝劉徹幹了,還幹得非常好,就是真沒有維持多久,還扶持起了儒家這頭怪獸。

當代人不會去說儒學有什麼不好,真有不好也是某些人的事,跟學說沒半點關係。

然後是,當代的儒學還沒走向研究怎麼愚民,倒是被主流搞成了怎麼研究玄學。

冉閔不是沒腦子的人,就是真不喜歡彎彎繞繞,一點都沒覺得有什麼不好意思地說:“丞相究竟想說什麼,說太玄乎閔聽不懂哇!”

剎那間,徐正趕緊往旁邊移動幾步,真羞愧與冉閔並肩站在一起。

“……”紀昌覺得自己是很嚴肅在說話,沒搞清楚冉閔是故意的還是在插科打諢。他比較鬱悶地瞪了冉閔一眼,索性攤開了講:“此事若真做成,我等不但是開國功臣留名青史,亦可與文字同在。”

“自是如此!”桑虞萬分地贊同這一點,就是該爭還是得爭,就說:“正因是前所未有之偉業,如何重視都不爲過。虞私以爲南方之學說太過歪風邪氣……”

呂議根本就顧不得禮貌什麼的,直接就吼:“御使大夫且住!”

第826章 別笑,嚴肅點!第1033章 你特麼逗我?第5章 氐人許冥第558章 舉世圍攻第485章 可會獵於淝水西岸第6章 仁慈的人第190章 多方介入第763章 會不會玩脫了?第117章 悔到腸子都青了第349章 搞事情啊,這是!第927章 稱帝進行時第403章 兵者,詭道也第1083章 小國寡民的戰爭第561章 該懂的都懂第327章 穩如泰山第671章 全中亞、南亞都在關注第136章 實力不足,外交來補(中)第967章 羅馬必須忍第167章 另類版欲擒故縱第1081章 千奇百怪第914章 兩件事情第246章 千里呈名單第980章 給個機會啊!第125章 時不待我第610章 滅燕之戰(二)第753章 滿頭霧水第786章 我叫桓溫第188章 敲鑼唱大戲第322章 來,戰個痛快第664章 我來,我見,我發射第532章 夷州第748章 好欺負的波斯人第407章 咱說話算數第287章 劍拔弩張第886章 自立爲王只在一念之間?第894章 漢化補丁呢第61章 安敢戲耍第72章 喘息之機?第712章 我們是漢人啊……第298章 小女孩也不放過第158章 小人物也有野望第7章 我的地盤第1021章 舉世攻漢(十二)第277章 搞不好要失控第1058章 漢家特色第1003章 唯美德至上!第246章 千里呈名單第689章 頭等大事第1064章 海洋,海洋!第777章 慕克國?沒聽過第963章 霸凌世界第97章 漢人庇護者?第851章 活着要有夢想第18章 是危險,更是機遇第283章 早知如此,何必裝逼第946章 大動作?第311章 下一步動作第414章 南起烽煙第250章 爲漢家再起,殺!第1067章 劉銘的一天第447章 天下處處喊殺聲第703章 裝逼的時候到了!第402章 攪局,還是變數?第718章 進擊中的大儒第319章 隔河相望第974章 無奈的孤家寡人第1085章 我等得花兒也謝了第178章 青州如棋盤第1060章 諸多消息第480章 國已不國第469章 鄴城之內第740章 絕非浪得虛名第19章 我的族人第161章 心結難釋第86章 長廣李家第995章 註定名留青史的男人第718章 進擊中的大儒第549章 冉閔要搞事第450章 一肚子不痛快第727章 意料之外的開場第761章 駐軍日常第598章 同族相伐,勝之何喜?第384章 各有所求第866章 強大會使我們懶惰第409章 寄予厚望第1085章 我等得花兒也謝了第1057章 父與子第71章 知道嗎?詩的力量!第695章 有限的結盟第100章 因時應勢第188章 敲鑼唱大戲第31章 手起刀落第534章 難題不少第733章 人性如此第148章 只是一個開端第467章 北上和南下第187章 人狗難辨第797章 明正典刑而已第769章 這是來搞笑的?第456章 先南後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