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書與筆

長江以南歸於漢境很快就滿四年,前兩年是處於一種掃尾期,桓溫主持之下清掃餘孽,要說能安生那纔是見鬼了,但凡表現出對漢國統治不服的人,自己死了就算是拉倒,家人被連累也是一種普遍現象。

在腥風血雨的那一段時間裡,南方的文化人表現出了自己的一面,他們閉上嘴巴老老實實找個山窩子躲起來,真不敢去耍嘴皮子,爲此拋棄家產拖家帶口跑路的人真不算少,羅含就是其中的一個。

有些想避風頭的人則是完全辦不到,比如王羲之所在的家族,自然還有褚裒所在的家族,類似的家族數量有些多,一些家族舉族完蛋,不少卻是登上了漢國這一條大船。

能夠經營出一番事業的人……尤其是家族真不存在蠢貨,他們會有什麼樣的行爲完全是看時局,螳臂當車被滅的家族有自己的理由,改弦更張爲劉彥效勞的家族也有自己的見解。不同的選擇就形成不一樣的命運,除了當事人之外的其餘人也只是閒暇時拿出來說說,很難清楚那些人爲什麼會有那樣的選擇。

“若能參與登極大典,於家族大有裨益。”張協沒官職,還是靠交情才能跟在羅含身邊,他的兄長張亢和張載也是相同情況:“天子微服而來,或可表現一二?”

張亢、張載和張協在東晉被譽爲三張,那是他們都有過人的才學,之前也是在司馬一家子作爲統治者期間有各自的官職。

司馬一家子玩兒蛋去了。曾經的四大門閥,也就見機快,又腦子靈活的同時,還不要臉,延續輝煌或許未必,可是元氣大傷之下還能家族中有人成爲新朝重臣,已經算是祖上燒了高香,能出仕爲官則該是要慶幸。與之闔族被滅和全面衰弱的那些家族相比,他們真真是足夠幸運了。

三張所在的家族沒能搭上末班車,祖上的輝煌依然還是有點作用,人脈和名聲都是資本,可就是以前再多麼輝煌,當代要是沒能混上個一官半職,慢慢泯滅於衆人是必然的事情,再有那麼個一兩代就該成爲平民大衆的一員。

“何其艱難?”張亢看着正在聽取羅含彙報的劉彥,低聲說道:“今上選材獨具一格,不重文識,有戰陣之才方能入眼。”

話說,哪次動盪不安的時候,開國之君不是實在人?選擇任用的人才別的可以不會,可要是對軍事完全陌生的話,對王霸之業的作用真是會被無限降低。畢竟開國之君重視的就是武力,沒有武力保證,文化又該怎麼得到延續。

“今,天下已然安穩。雖有戰事,卻是瑕疵之癖。”張載顯然有不同看法,看劉彥的眼神中滿滿都是熱烈:“大亂之後必有大治。國朝不缺武夫,缺行政之才。”

三兄弟嘀嘀咕咕,離得近的人雖然聽不是那麼全面和清楚,可是能站在這的人無一不是人精,聽個大概就能腦補出概括。

十足年輕的孫放不動聲色地觀察紀昌,他在回憶紀昌過去都做了什麼,思來想去的品味了一下,紀昌主政期間能拿得出手的也就並村成寨(城),另外就是搞出了合作協同勞動?

將百姓集中起來,成爲城或縣,使人口變得相對集中便於管理,那是一種官府使權利執行變得容易的事。另一方面,其實也是在打擊宗族,要不一姓爲一村是宗族做大,官方別說是管,爲了不引起大亂基本上還得供着那些宗族大佬。

合作協同勞動有一個術語叫“合作公社”,就是集體勞動之後,再依照計分給予產出分配。戰亂之後的年代裡,該種合作勞動很有效,尤其還有利於成爲半軍事化的組織,漢國能夠提供優質的兵源,這一套行政的功勞不小。

現在的漢國已經不是剛剛建立時的漢國,並村集中人口不再顯得重要,社會穩定下來之後合作協同勞動變成了社會發展的障礙,孫放看紀昌的目光裡面並沒有敬佩,僅是因爲紀昌當朝丞相的身份帶有尊重。

以孫放的地位和消息來源,自然不知道一些政策到底是不是出自紀昌的手筆,僅是因爲紀昌丞相的身份,一些行政自然是要被記在紀昌頭上。他這麼個年輕人,尤其是自認有些本事,腦子裡分分鐘覺得要是自己身爲丞相一定能幹得更加出色。

說到底,人沒有真正去幹某一件事情之前,看別人幹得不怎麼樣,總是會生起“XXX就是個垃圾,換成老子絕對&%¥&……&%……”之類的想法,尤其以年輕人會這麼想的居多。

不再年輕的一些人,比如壓低了聲音不斷嘀嘀咕咕的三張,另外一些安靜或是也在交談的人,他們看紀昌會有羨慕和嫉妒,卻是不會有什麼貶低或瞧不起,相反還存在敬佩。

那是他們清楚漢國是怎麼從無到有,又是以何等威勢橫掃八荒六合使天下歸於一統,別的不用多說,僅是紀昌主政之下能維持軍隊糧秣消耗,使軍隊未出現因爲缺糧而大敗,就值得他們頂禮膜拜。

自然了,該敬佩歸於敬佩,可是要說沒覺得自己能幹得更好的人,是絕對不存在的。有這一類思想的人,他們只能悔恨自己怎麼就沒及時發覺劉彥的存在。

“庾氏、謝氏……尤其是桓氏,他們……着實合該富貴。”王協臉上的表情在笑,聲音裡面卻滿滿都是醋意:“舊時風光無限,新朝亦有族人得到重用,實非我等琅邪王氏可比。”

王羲之也在場,他聽了王協的話不免皺眉,卻是在這種場合難以說些什麼。

任何一次改朝換代,家業越是大的家族就越是在進行賭博,賭對了未必會延續家族的輝煌,可是面臨的情況總不會惡劣到哪去。更多原本默默無聞的人,他們幸運至極地早早從龍,就此飛黃騰達走上人生巔峰,會在史書上留下或輕或重的一筆,亦是開創了一家一姓的輝煌。

“逸少,家族興衰在於你一身,萬不可馬虎。”王協僅是現在就已經看到了太多正在摩拳擦掌的人,劉彥不是想見就能見,難得能遇到要是不搏一把,都不好意思覺得自己是世家子。他捕捉到極度蠢蠢欲動的孫放,卻是沒將孫放當做威脅,不留痕跡地對王羲之點了點盧偃、孫盛、習鑿齒等人:“彼輩奮起之心旺盛,皆非庸碌之輩。”

天壇這邊的文人本來就多,後面劉彥過來的消息被傳出去,附近能來的誰不是拼了命想擠過來在場,就算是不能與劉彥面對面說上幾句話,能被劉彥目光捕捉一下有個印象,說不定對於自己的人生就會有幫助。

庾氏有庾亮成爲廷尉,謝氏有謝安成爲徵西中郎將,桓氏有桓溫成了徵南將軍,獨獨曾經最強大也是最風光的王氏只有王羲之堪堪就是個博士。

要說盛極而衰什麼的,王氏自王導之後的確是在自我收斂,能不露鋒芒的時候就是低調。要是東晉小朝廷就一直那麼苟延殘喘下去,王氏低調地收斂倒是沒什麼,真要發生什麼大事,分分鐘還能爆發,還是那種一爆發就能掀翻桌子的存在。

可東晉小朝廷不是玩兒蛋去了嗎?不但不能低調,相反是該奮力而起,王氏想要憋個大招,可特麼王氏衆多子弟基本上是“長歪”了,文學或許難有匹敵的對手,但對軍事真的有點兩眼抓瞎哇!

“亂世已經過去,不善軍事不再是短板。”王協說着自己捏了一下拳頭,只差舉起來揮舞那麼幾下:“如今逸少爲天子文用博士,雖然僅是代筆,卻能親近天子,定要抓住機會。”

文用博士就是個稱呼,不是正經的官職,說白了就是因爲王羲之寫的字真的沒人能比,被劉彥給了個博士的正式官職,乾的卻是抄抄寫寫的活。

“天子……已多次讓羲之潤色文章。”王羲之說的是劉彥不止讓照章全抄,至少能在一些用詞和寫法上面給出建議:“羲之乃王氏子弟,明白責任之重。”

王協一聽稍微有些激動,僅是單純幹抄抄寫寫自然是沒有什麼前途,能與天子說得上話纔是關鍵,還能給出意見又能被接受則是無比喜人的事情。

“天下歸一,乃我輩期盼之事。”孫綽的談話對象是習鑿齒,他可是知道朝廷正在尋找史家遺脈,就刻意結交習鑿齒:“彥威久讀史,當知輕重。”

史家遺脈是什麼鬼?史家就是專門記載歷史的家族,從上古到秦一統,又走到了西漢、東漢、西晉、東晉,但凡是諸夏苗裔當政,史家是絕對需要存在的角色,那就是個從黃帝時期就存在的角色。

要說起來的話,孔子他老人家也曾經接過老子的棒當過史家藏書館的管理員,還幹出了“去無邪”的大業,就是忒不地道地將自己認爲不合適的書和詩給人道毀滅。

周室的史官就是諸侯國魯國,乾的就是記錄周室歷史的活。他們掌握着唯一的記載歷史權力,歷史上就發生過許多搞笑的事情,比如魯國衰弱之後緊抱晉國(不是司馬一家子這個)的大腿,對晉國發生什麼醜事總會遮掩一二,要是晉國幹出了什麼大事必然是大書特書,最值得吹噓的就是打服敢問鼎輕重的楚國了。

周室大權旁落,尤其是魯國被滅之後,史官就不再是唯一性,只要是個諸侯國就能自己委任史官,能不能如實記載歷史看的是作爲史官的人,大多數能成爲史官的人倒也盡責,如“趙盾弒君”、“衛君扒灰亂其國”、“秦王政薄其母幽禁”、“皇帝徹窮兵黷武”……等等很多事情哪怕是史官知道記載了會死全族依然是被記載。

孫綽知道習鑿齒絕對是潛力股,無它,就因爲漢國正在走向正規,劉彥哪怕僅是爲了面子工程,怎麼都該找個史官家族,好好地將記載歷史這麼一個有前途的職業父傳子、子傳孫……那麼一代又一代繼承下去。

羅含一邊在爲劉彥介紹工程的進度,另一邊又會不留痕跡地關注紀昌。

東晉第一才子呢,能讀書又能出名,還有人捧場給予美名,家世能差到哪去?羅含的先祖幾代爲官,或許沒有四世三公那麼吊,可是從祖父起到父親那一代至少都是太守級別的人物,說是官宦世家真一點沒說錯。

要不然,羅含要是平民還敢搏出名,信不信剛展露頭角就被一幫二代使用各種手段碾壓,哪怕沒被虐死人也絕對是廢了。

對了,以司馬一家統治的“天下”社會環境而言,平民或許能讀書識字,可想踩入官場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該是先成爲某個達官貴人的部曲,爲那個達官貴人賣命的同時,自己有什麼能耐也是主人家的。

要是主人家有點良心,那就舉薦那個人出仕,可要是做了點什麼出彩的事情,功勞依然還是主人家的,他只能期盼能培養優秀的子嗣,花上數代人的努力成爲宦官之家,可能得是等孫子那一代纔有資格不讓自己的功勞被他人所奪。

要是東晉小朝廷沒玩兒蛋,羅含可是有着輝煌人生在等待,問題是……啥都甭說了,之前幹了那麼多,不止是羅含,整個羅氏一族現在只剩下淚兩行,有些安慰的是“第一才子”的名號似乎在新朝也能用一用。

“陛下。”羅含是得到示意才點出習鑿齒和孫盛,等待兩人走進了開始介紹,介紹完恭敬地行禮說道:“臣所知者,另有陳氏、公羊氏、黃氏,未有到場。”

史家不再單傳,西漢、東漢、西晉、東晉有出過史官的家族真不算少,尤其是司馬一家子委任過的史官真的有點多,劉彥怎麼都該好好的挑一挑。

習鑿齒和孫盛被召喚到劉彥跟前的時候,其實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能有這樣的待遇,他們接受着劉彥審視的目光,小心肝禁不住“嘣嘣”亂跳,呼吸都有些要停了。

來了那麼多人,僅有兩個能夠得到召喚,本身就很能說明問題,不是嗎?

第641章 可別往死裡作第396章 漳水戰線第137章 實力不足,外交來補(下)第75章 反掌之間第423章 由玻璃心引發的危機第575章 懵逼中的漢軍第989章 四大都護府第833章 希臘第一大城?第1054章 手太長第1012章 舉世攻漢(三)第225章 未雨綢繆?第941章 怎麼解決?第255章 漢軍南下第589章 狗日的暴發戶第17章 箭在弦上第507章 本來的世家第641章 可別往死裡作第1085章 我等得花兒也謝了第859章 投入文明的懷抱第939章 浩瀚的事業第415章 這不是真的第787章 學英國佬地幹活第508章 小朝廷之亡(一)第1021章 舉世攻漢(十二)第523章 重大調整第298章 小女孩也不放過第1060章 諸多消息第286章 丟人丟大發了第758章 後悔莫及第995章 註定名留青史的男人第509章 小朝廷之亡(二)第982章 武人之幸第598章 同族相伐,勝之何喜?第265章 如之要完,必先瘋狂第838章 你們是在宣戰嗎?第992章 史上第一神書第821章 劉彥的偉績之一第477章 萬衆百姓可爲兵第1069章 漢旗飄揚第634章 以利趨之第220章 胡人可稱漢,唯漢人不允第936章 淘汰出局第596章 霧中之戰第531章 急不可耐第1014章 舉世攻漢(五)第271章 決戰時刻(中)第135章 實力不足,外交來補(上)第885章 心態老複雜了第272章 決戰時刻(下)第429章 沒一個正常人第814章 仇恨轉嫁第533章 化外蠻夷第412章 戰無可戰第740章 絕非浪得虛名第632章 知道太多會被滅口第491章 強大既是真理第890章 老大怎麼當?第447章 天下處處喊殺聲第356章 情況不一般第830章 因地而異第697章 五國同盟第990章 天竺都護府第6章 仁慈的人第472章 素質不行,地形來補第357章 註定佔便宜的文化人第853章 未雨綢繆嘛第571章 大戲開羅第170章 一郡之地到手第150章 睚眥必報第847章 尤利安的奮鬥第1083章 小國寡民的戰爭第963章 霸凌世界第750章 就是歧視,怎麼了?第170章 一郡之地到手第248章 三秦之地第794章 教科書般的騎戰第710章 一句話的威力第983章 這就是現實第425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624章 吾輩經綸萬千第481章 好一陣歌舞昇平第874章 冰山一角第1093章 不是一個等級第805章 不是同一個時代第961章 永不放棄第228章 揮師出擊第1053章 儲君?儲君!第358章 司馬興男第993章 不爽?來打我啊!第451章 總覺得時不待我第1076章 謝謝配合第49章 漢部戰歌?第354章 建國在即第959章 日新月異第42章 令、牌、節、符第299章 皇帝與族長第612章 滅燕之戰(四)第89章 男女那點事第821章 劉彥的偉績之一第618章 即將進入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