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未央宮

未央宮僅是一個總稱,涵蓋的亭臺樓榭以及山水滄池衆多。

劉彥將一些宮闕按照西漢的名字命名,可是作用以及佈局並不是完全的借鑑,名字就只是一個名字。

在漢國,未央宮並不是國家的樞腦所在地,建章宮纔是辦公用的宮闕羣。

宮城之內多甬道。

現在能夠被稱呼爲甬道的就是至少兩邊高牆遮蔽,講究一些連頂上都是封閉模式。

宮城之內地形複雜,甬道一般是被建立在前往某些宮闕羣的必經之路,其用意自然也是增加入侵之敵的推進難度。

甬道兩邊的高牆一般是按照城牆的規格來建,牆壁厚度至少六米,建有女牆以及箭垛。

高牆在高達五米以上也不是夯實結構,是建了一些密室。

密室的用途有許多,藏兵以及儲藏物資僅是最基礎的功能,牆壁之上留有窗戶和一些孔洞。

窗戶打開之後可以提供弓弩手向外射箭或丟下滾石檑木。

孔洞同樣可以讓弓弩手射箭,不過一般是用作金汁或火油攻勢,它們也就建有一些液體輸送管道。

這麼說吧,要是宮城的城門以及城牆失守,宮城內的每一處甬道就會發揮出它們的作用,敵軍在任何一條甬道之前都會撞個頭破血流,它們的兇險程度比宮門以及城牆至少高十倍以上。

想象一下,敵軍冒着箭雨衝進甬道,卻是被潑下火油或什麼助燃物,大火一點身處甬道的敵軍連躲都沒地方躲,進不得又退不了,必然是要成爲一具焦屍。

劉彥已經走過許多條的甬道,寬度達六米的甬道並不顯得侷促,但甬道的長度至少是兩百五十米往上,那麼一對比就顯得太細長了。

未央宮的宮門就是處於必經之甬道的盡頭,身在甬道向前看去,能夠看到的就是緊閉的暗紅色門板。

宮城之內,平時僅是能在一些門道附近看到值崗的禁衛,但絕對不要以爲只有那些人在負責宮城的安全,看不到的地方不知道有多少人時刻警戒着。

例如劉彥看着空蕩蕩的甬道,兩邊高牆之上沒看到人影,可是牆壁之內的密室,以及地面甬道的一些暗室,隨時隨地能用涌出大量的士兵。

未央宮的宮門看着是顯暗紅色,一層木材結構僅是表面,裡面是一層厚厚的鐵板,導致開門的時候需要十來人來推動,門板移動的時候發出了很響亮的“嘎吱”之聲。

哪怕是沒有應用一些機械,單純地多上油也不會發出刺耳並且響亮的開門動靜,但宮城的任何一個門開動起來都會有很大的動靜。

那是本來就希望有那麼大的動靜,任何人都無法悄聲無息的開門。

進了未央宮,看去是一片廣場,除卻走道是磚石鋪成之外,其它的地面就是綠茵,一部分區域建有矮小的房舍,能看到走道兩邊皆有石燈臺。

大多數房舍是一些工具房,少部分的房舍則是通往底層建築的入口。

石燈臺現在並沒有燃燒,它們在夜幕降臨之後會被點亮,成爲兩條發出亮光的直線,一片漆黑之下僅存兩條有光的景色,看去會非常的美麗。

是綠茵,不是荒草地,也就是十分講究地進行維護和修剪,絕不會讓草長到過腳踝的高度。

此時此刻就有不知道多少人忙碌着清掃白雪,未央宮的宮門被開啓的時候她們還在勞動,看到劉彥的出現才停下幹活的動作,面朝劉彥所在的方向彎腰成行禮的姿勢。

從進門處再往前一千米皆爲廣場,視野再延伸可以看到廣場僅是短距離之內的視覺錯誤,要是從高空往下俯視看到的會是一個巨大的“回”字形狀,中間是未央宮的正殿,外圍則是其它的建築羣。

整體顯正方形的宮城,城牆之外的廣場同樣是一個“回”字的形狀,又有四條筆直的大道直通宮城的宮門,大道連接的地方會一直貫穿整座城池,直接通向郊外。

劉彥是徒步走路,卻絕對不會是單獨一人。

除非是待在室內,要不然劉彥身邊的侍衛就沒少過五十人,離得最近的會是身穿重甲的甲士居多,外圍則是會以身着輕便的侍衛較多。

會是身穿重甲的甲士裡劉彥近,明擺着就是一旦有什麼動靜就是充當盾牌,一旦爆發交戰他們也會是劉彥身前的堅實防線。

以劉彥自身的武力值而言,要是以冷兵器的對戰模式,世界上應該是沒人能單挑打得過他。

不過,既然是身爲一國之君,除非是不將國祚當回事,要不然再勇猛能夠親自上場的機會幾乎是沒有。

自建國之後,劉彥其實也沒有再上場親自搏殺的例子。不是他怕死,是在以身作則。

軍隊的指揮官就是不應該親自上場搏殺的人物之一,職責是統籌和指揮全局,不是像個小兵一樣自己賣力去殺敵。

指揮官只有在兩種情況下需要親自上場搏殺,第一種是必須去鼓舞士氣,第二種是不拼命就沒命的危險之下。

要不然放棄指揮軍隊而去展現自己的武勇,壓根就不是一個指揮官該乾的事情。

一千米並不短,劉彥是花了十五分鐘左右纔算是踏上了通往未央宮正殿的臺階。

劉彥出現在廣場的時候,值班的校尉得到消息立刻是快跑而來。

校尉得到的命令是不大張旗鼓,迎接儀式什麼的就不用搞了,更不能讓皇子皇女知道劉彥的到來,包括那些身負教導皇子皇女的教員。

未央宮的正殿依然是建造在可以夯高的地基之上,導致想要上去需要邁過近百道的臺階。

上了頂端並不是只有通往正殿一條路,出現的是一個面積較小的廣場,有多條路與廣場形成連接,提供通往它處。

“稟王上,衆皇子在承明殿,衆皇女在曲臺。”

未央宮就是一座巨大的宮闕羣,涵蓋各種殿超過十座,章臺的數量則就更多,不但建有各種的林苑以及湯池,少府的主要辦公機構也是宮闕羣的一部分。

承明殿一聽就知道是什麼用途,就是一個小型的宮內藏書館,有資格進入宮城辦公的官員閒暇時會前往休息看書,互相交流時會留下一些手稿,一些言之有物的手稿也會成爲承明殿的收藏品之一。

劉彥極少會去承明殿,想看什麼書都是隨時隨地攜帶或是臨時讓人去找來,承明殿也就成了衆皇子在那邊學習知識的主要場所。

恰恰是衆皇子的學習場所定在承明殿,導致更多的官員只要空閒就會過去,他們沒資格直接教導皇子,卻能盡力書寫一些手稿,說不準會被哪位皇子拿出來讀,一旦皇子讀着喜歡是不是會問作者是誰?

值班校尉自然是不能跟在劉彥屁股後面轉悠,得到消息的衛尉伏壽用最快的速度趕過來。

伏壽是最高跟隨劉彥崛起於微末的人之一,跟劉彥時是壯年,那麼多年過去卻是老了。他之前是兗州的刺史,元朔十年被調回中樞上任衛尉,算是劉彥賞賜他在退休前能有個九卿的履歷,日後家譜和墓誌銘也能好看一些。

對了,伏壽是伏偉的父親。

劉彥要去看看自己的子女,自然是不會進正殿,是拐向了前往承明殿的路。

宮城之內不缺絕美的風景,或者應該說到處都是被建得風景如畫,差別就是有各自的風格。

宮殿與宮殿之間必定是會保持距離,沒可能是宮殿相連,中間也就存在景觀。

劉彥雖然是長時間待在宮城,卻是極少會去閒逛,哪怕是要前往哪座宮殿而經過哪裡,一般也很少會將目光的視線注視向景觀,經常不是在看什麼奏章就是在閉目養神。

說白了,自己家的東西,家業不大經常溜達不想看也不行,家大業大事業又忙,真沒功夫去留意了。建了就不是給自己欣賞,是給客人用來讚歎的。

從室外進入室內,色彩開始變得豐富起來,不再是室外的一片雪白。

建築物越是大,室內就會越是昏暗。畢竟不是開門光線照射進來就能提供整個房間的光線。

宮城之內的室內,除非是刻意要保持昏暗,要不然照明從來不是難題。

原始一些,要麼是人提着燈籠什麼的,要麼是牆壁上弄油燈,總是能夠提供光線。

科技還能提供另外一種方式,像是白天的時候會利用光線折射的原理,用不知道多少面或大或小的鏡子反覆折射陽光,使室內光線充足。夜晚的時候則是一樣用鏡子反覆折射人造光線……例如足夠亮的火堆,也能使室內一樣光線充足。

利用光線折射原理提供光亮這麼一件事情,埃及人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就在幹了,要是明白原理其實也沒什麼難度。

“王上……”伏壽不得不多嘴問一句:“可要遣散臣僚?”

在這個時間,承明殿那邊的人不會少,一些是純粹過來休憩閱讀,更多則是過來看能不能與某位皇子來次邂逅。

“不用。”劉彥沒有什麼多餘的想法:“寡人不會經過大殿。”

要是閱讀一下歷史,會發現一個很特別的現象,有明一朝之前的皇朝,只要是正兒八經的漢家苗裔當皇帝,宮城從來就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禁宮,只有後宮纔會杜絕外人進入,不然其餘區域的限定其實並不嚴格。

像是西漢和東漢,中樞的辦公地點就是在宮城之內,臣工要是願意也能到除了後宮之外的地方隨意溜達。

另外一個就是,正兒八經的漢家苗裔當皇帝,除卻有宋一朝以及有明一朝之外,皇帝從來就沒有與普通百姓過不去的記錄,真要針對一些什麼人也是至少寒門以上,不過一般是拉攏寒門去幹豪強以上。

所謂的寒門可不是普通百姓,起碼是家有數百畝良田,有僕人數十成百,家財萬貫不在等閒。那些什麼寒門士子,對比的是一些高門,可不是對比普通百姓,能讀書就是一個界線。

劉彥沒有自小經過什麼特別培養,自然是不存在什麼皇家氣度,卻是真正的皇一代。他對臣僚寬厚不是經過什麼教育,大約有一些在現代養成的思維,更多的是對自己統治地位的自信。

話又說回來,真的只有一個對自己統治地位感到惶恐的皇帝纔沒有安全感,搞出一套又一套除了限制自己之外的東西出來,搞官僚以及大族也就罷了,算是智商在合格線之上,知道只要百姓支持自己就沒什麼難關過不去,可是偏偏有那麼些皇帝會腦子有病和百姓過不去。

劉彥不想太多人知道自己來了,伏壽自然是需要盡心盡力地滿足劉彥的需求,少不了是有人會在劉彥會經過的地方進行疏散。

被疏散的人感到莫名其妙的同時,足夠聰明自然是會能猜出爲什麼,但他們絕對不會去聲張。

劉彥一路來到承明殿,卻不是走大門進入,是進入一條隔層通道。

宮城的每一座宮殿都少不了一些隔層,裡面也必然是有人在值班,他們就是一羣躲在暗地裡關注任何誰一舉一動的人,被一些人稱爲暗衛。

“他們今天學什麼?”劉彥在昏暗的視野裡是看不到人的臉龐,得到值班暗衛的回答,點了點頭:“九章算術是得學。”

《九章算術》的作者是張蒼,卻是集合前人的智慧編寫而出,儒家還沒有完全爛到底,以及被後面的那些腐儒瞎搞之前,《九章算術》纔不是什麼偏科,是儒者必須學的知識之一。

劉彥所處的位置有些高,透過薄紗向下看去,教導衆皇子學習《九章算術》的教員是有江南第一才子稱號的羅含。

除卻羅含之外,三張之一的張亢,會稽名士虞喜,以及一些劉彥沒什麼印象的人,是作爲次席環形坐在邊上。

劉彥現在有十一個兒子,年紀最大的是嫡皇長子劉慎爲八歲,女官所生的庶長子劉銘七歲,能夠坐在下面學習知識的是五歲以上,一共有六個兒子在場。

六個皇子坐的順序很鮮明,作爲嫡皇長子的劉慎獨自一人坐在最前端,後面則是四妃的兒子坐第二排,生母品階再低同坐第三排。

劉彥沒想過要怎麼地秉承同心,每一個兒女都是同樣的態度,他很清楚那麼幹會有什麼後果。

第799章 稱帝前的出巡第58章 紛紜雜沓第978章 註定不會是好父親第909章 英國在哪!?第747章 是時候了第725章 友邦驚詫是什麼梗?第64章 胡漢最明顯的區別第343章 突圍開始第769章 這是來搞笑的?第484章 細思極恐第1098章 爹地來了第631章 莊子之說《胠篋》第267章 還差一個倒黴蛋第69章 可知窮寇莫追?第721章 傳承之重第989章 四大都護府第41章 禍害鮮卑?第220章 胡人可稱漢,唯漢人不允第1071章 時代差距第669章 沒想象的那麼弱小第328章 如意算盤第393章 效仿蘇秦?第565章 追悔莫及第472章 素質不行,地形來補第946章 大動作?第1083章 小國寡民的戰爭第224章 外人眼中的漢部戰爭潛力(下)第451章 總覺得時不待我第263章 世家的生存法則(下)第153章 這是一個荒唐的年代第898章 信息有些多,瞭解一下第326章 攻勢開始第1071章 時代差距第581章 這就是冉閔第932章 皆大歡喜第257章 心中有猛虎第788章 不行了,讓我再笑一會第728章 最大的贏家第671章 全中亞、南亞都在關注第305章 有點血性,行嗎!?第664章 我來,我見,我發射第669章 沒想象的那麼弱小第1029章 事情大條了第1091章 他們來了!第905章 扎心了,老鐵第699章 揭開波斯的另一層面紗第1064章 海洋,海洋!第1044章 強國的風度?第834章 沒錢?回去信你妹第1090章 都開始拼命了第760章 人有區域之分第206章 最後嘗試(上)第474章 各自的心理陰影第358章 司馬興男第1009章 一場作秀第295章 什麼?又扣押人!第815章 海納百川第847章 尤利安的奮鬥第377章 漢軍兇猛第339章 大勢已去第568章 劉彥最大的秘密第624章 吾輩經綸萬千第716章 苛政如虎啊,這是!第166章 破碎的“逼格”第422章 老夫穩得很第195章 文青是種病第603章 記住這一天第734章 虎頭蛇尾?第80章 新的起點,與謀劃第502章 等待已久第231章 該自豪還是鬱悶?第1071章 時代差距第233章 事情太大了第1040章 瓦解第589章 狗日的暴發戶第35章 晉升的條件!?第950章 真正的沙與血第799章 稱帝前的出巡第495章 難有全屍第740章 絕非浪得虛名第809章 進擊的大漢第460章 有才,任性第124章 戰場紀律第901章 分封擴大化第79章 自掘墳墓?第930章 他們將成爲新的戰場主宰第979章 願諸夏永久第224章 外人眼中的漢部戰爭潛力(下)第989章 四大都護府第691章 不可坐井觀天第293章 什麼用意啊,這是?第738章 但憑聖裁第221章 漢部的初次內部分歧第123章 登陸馬石津第371章 就一個字“幹”第41章 禍害鮮卑?第536章 磕磕絆絆第733章 人性如此第427章 也許是沙門的機會第52章 再有十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