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或許還鬱悶,認爲自己輸得冤枉,其實他不知道,爲了這一仗。爲了挫一挫曹軍銳氣,文聘可是按照劉琮的要求訓練快一年了。原本是防止劉琮攻取益州時,曹操南下的。只是曹操一直沒有對荊州用兵,於是劉琮便在這次偷襲許昌時用上了。
這樣的戰陣可不是劉琮心血來潮。文聘是沙場老將,自然知道這個戰陣的厲害之處。首先一排大盾既很好的掩護了後面的同伴不被騎兵傷害。又能麻痹敵軍,讓敵人很難看清楚戰陣內的佈置。
而利用兩頭十分鋒利的鐵棒和木棒對付騎兵也是有出處的。
劉琮是從唐朝人大規模使用陌刀對付少數民族的經驗上得到的靈感。
陌刀爲一種兩刃的長刀,較重,大約50斤(舉陌刀重五十斤乘城。賊將入,興一舉刀,輒數,見於新唐書張興傳)。由於陌刀出現於隋朝,隋朝的1斤只相當於現代的220克[1],隋朝的50斤相當於現代的22斤左右,但這仍是算相當沉重的實戰兵器了。唐代軍中大量配備。
唐帝國通過開明的政治和強大的軍事力量,成爲當時世界的中心,從唐初的統一之戰到盛唐時期所有的對內對外戰爭,出現了冷兵器歷史上對後世影響空前絕後的武器——唐刀。
唐刀中的陌刀是做爲軍隊重要的戰爭物資裝備的,並且在唐中期作爲軍用器物,嚴禁民間私造和私藏,其前身是漢代少府所制斬馬劍,其功用雖說漢斬馬劍賜南匈奴也含有助其“厲武節、務戰攻”的軍事目的,但由於這種劍的鑄造工藝複雜,須兩側鍛成利刃、中間厚背,工藝較爲複雜,故整個漢代基本只停留在宮廷服務於統治階級的階段而未曾用於軍事目的。
《漢書》卷六七《朱雲傳》:“願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以厲其餘。”“師古曰:尚方,少府屬官,作供御器物,故有斬馬劍,言劍利可以斬馬也。陌刀雙刃,柄長四尺。及唐之後,史籍鮮見陌刀之蹤跡。
唐陌刀開始流行於高宗調露前後至開元十年之間。開始時使用陌刀是爲了對抗突厥騎兵,後來在諸軍流行則是對付以騎兵稱雄的唐之“四夷”。盛唐時完善的節度使制度使得軍隊的裝備,訓練走向向正規化,陌刀也因此成爲唐步兵的主戰兵器之一,成爲常規裝備,節度使制度的設立使得諸鎮招兵買馬,建立了中大的騎兵,騎兵發揮着重要作用,這又使得剋制騎兵的兵器-陌刀一直流行到晚唐。
陌刀的使用方法有很多種,感性多於理性、對戰鬥不重視的儒士們所記載的歷史,陌刀只有兩種用法,劈和揮舞。但是理性分析不然。先說劈,根據史書所述,陌刀如牆而進,然後一起劈殺。因爲對於士兵們來說,將武器的鋒銳挺在身前,能夠有效鼓舞自己的士氣……
好吧,是給自己壯膽!那麼,正常的、合情合理的攻擊手段是什麼呢?將陌刀挺在身前,但是手臂彎曲,流出前刺的餘力。明晃晃的陌刀如牆而進,一方面可以有效鼓舞本方戰士們的士氣,一方面還可以非常嚴重的威懾敵人。寬大、鋒利的陌刀給敵人帶來的威懾遠遠不是窄小的槍頭、矛頭能比擬的。
接近敵人後,用力刺殺,必要時也可以砍、劈、削。陌刀長8-9尺,前端尖銳,因此,刺應該是陌刀的一種常用攻擊手段,否則無法解釋爲何打造那麼鋒利的尖端。陌刀是長柄靠腰戰刀號稱如牆推進。
根據唐《衛公兵法》所記錄了唐軍的主要作戰方法:其中諸軍按其職能分爲弓手、弩手、駐隊、戰鋒隊、馬軍、跳蕩、奇兵等多種。每當戰鬥展開時候,敵人在一百五十步時候,弩兵開始射擊;敵人在六十步時候,弓箭手開始射箭;敵人攻入二十步時候,弓弩手發箭後執刀棒(即陌刀、棒)與戰鋒隊齊入奮擊。
己方重裝步兵與敵方步騎兵短兵相接後,奇兵、馬軍、跳蕩軍皆不準輕舉妄動,如果前方步兵的戰況不順利,跳蕩、奇兵、馬軍方可迎前敵出擊,重步兵則後退整頓後準備再援,如果跳蕩、奇兵、馬軍進攻不利,所有的步軍(唐朝軍制中的陸軍中除去裝備陌刀的重步兵之外還包括防禦弓矢等遠程武器的盾牌手和手持短兵器的輕步兵)必須配合馬軍同時作戰。
敵軍退卻,馬軍不得輕易追擊,必須確認敵人真正潰敗後,才能相繼掩殺。唐軍步馬結合,攻守有職,步兵爲正面先鋒是最主要的正面攻擊力量,騎兵爲側輔,通常用於迂迴包抄敵軍或者迅速衝擊立足未穩的敵軍陣腳之用,步兵配以弓、弩、陌刀,騎兵負責步兵戰後的突擊與追擊。
陌刀作爲長柄大刀如牆一般推進絞殺敵軍正面有生力量(敵軍往往在陌刀重步兵的絞殺下人馬俱碎),爲先鋒步兵集團衝陣的主要力量,與馬軍、奇兵一起構成唐作戰的主要特色。
從史書看唐太宗的作戰很有個人特色外,最喜選擇敵陣薄弱部位,親率騎兵衝鋒,“敵無不潰敗”,一騎飛馳於前,數萬騎兵緊隨其後的場面,今日想來,尤叫人神往。初唐的時期大量的騎兵是作戰勝利的重要保證,而中期的步軍的陌刀如牆推進戰術,創造了盛唐時期輝煌的戰爭歷史,也創造了陌刀的神話。
劉琮對於陌刀的瞭解也僅僅限於史書記載。所以他無法復原真實的陌刀。而且就算能夠復原,一也鍛造不出這麼多陌刀來。而北方的曹操可是隨時會進攻荊州的。於是劉琮便想起了用鋒利的鐵棒替代陌刀,將敵軍最前面的騎兵刺殺在陣前。
第一排,第二排騎兵被死死的釘在大盾前,不但無法再突破,而且成爲後面衝鋒騎兵的夢魘。倒翻在地的戰馬和騎士變成了絆馬索、拒馬!後面便是接二連三的摔馬。前方隊伍一亂,整個騎兵方陣就全亂了。然後長矛隊出擊想緊跟在後面的騎兵和戰馬射翻。
緊接着是弓弩手,弓弩手手的射程在一百步左右。這樣起碼無法近到弓弩手跟前,只能成爲他們的靶子,百步之內便是死傷慘重!經過這麼幾輪,然後用騎兵從兩翼包抄,然後步兵方陣步步爲營開始向前推這種戰陣和戰法在冷兵器時代自然已經是十分厲害了。
爲了訓練這個戰陣,劉琮甚至不惜用戰馬衝陣,來訓練步兵的出擊時間節點和反應速度。前前後後共損失了將近千匹戰馬,兩三千將士。在對於缺少戰馬的荊州已經是一個很敗家的行爲了。不過今日能夠收到如此效果,劉琮的付出也算值了!
一擊擊破曹丕的虎豹騎,不但消除了曹操對新野附近村縣的騷擾,也極大鼓舞了全軍士氣。相反,曹操南征孫權,許昌被襲,已是手忙腳亂。如今再次前鋒被破。相信曹軍中大部分將士很自然的會想起當年夏侯惇和曹仁的慘敗!對於曹軍有着絕對的震撼作用!
關羽、甘寧和劉磐等人是第一次見識這個戰陣,原來步兵還真的可以破騎兵!只是巧妙的利用戰陣而已。尤其是關羽,看到文聘率領部下打掃戰場,心中也算是高興不已。這文聘還真行,不枉自己堂堂華夏名將爲他做前*戲,辛辛苦苦引曹丕前來。
其他衆將看到曹丕兩萬虎豹騎,片刻間灰飛煙滅,一顆心總算踏實了,這下他們才明白自己的主公爲什麼這麼有底氣剛剛奪取益州便挑釁曹操!接下來是步兵對步兵,而戰場更加接近襄陽。這些武將就更加有信心擊敗曹軍了。
很快劉琮有令召集所有的將領商議接下來的戰鬥。曹操大軍尚有十來萬。而皇帝和荀彧已經進入了新野城。劉琮便是打起了曹操步兵的主意。
曹操註定是劉琮爭霸天下,問鼎中原道路上最強勁的敵人,想要一擊便能讓曹操屈服幾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趁着現在的機會最大限度的削弱對手不失爲良策!而如何最大限度的殺傷曹操,是得好好好想個辦法。上一次曹操攻擊樊城,一場瘟疫救了劉琮。這一次劉琮雖然強大了許多,但如果和曹操火拼。還是劉琮吃虧。
曹操能夠在自己的地盤裡短期內調集近三十萬馬上就能投入戰鬥的將士,而劉琮最多將益州的兵馬全部調來,去掉必要的防守,最多也就十五六萬。還是那個數學道理。如果和曹操一個對掉一個,只要拼到六七萬人,劉琮整個局面就會十分被動!
所以完成曹丕的虎豹騎只是這場決戰的第一步,劉琮還有更大的野心。
而衆將士第一階段都出色的完成了劉琮佈置的任務,尤其是劉磐頂住了東線數萬曹軍的攻擊確保關羽安全撤回新野。所以諸位將領們心情大好,再不像剛出徵前那麼愁眉苦臉的。
不過很快劉琮就給他們敲起了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