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功利之習

“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展其驥足耳。”————————【三國志·卷四十五】

蘇則看着龐統讓徐庶將未完成的公務一一讀出來,然後當即說出相應的措施,上雒雖然比不上長安,但也算一個大縣,縣中的煩劇不是尋常縣長就能一瞬間解決的。而龐統卻似乎想也沒有想,剛聽徐庶唸完、甚至是才唸到一半就說出某樣事該如何去做。倘若龐統是信口胡謅倒還罷了,偏偏蘇則仔細聽了一會,發覺龐統所言並非無的放矢,不僅許多地方與蘇則剛纔聽到耳朵裡、心中所想的相一致,甚至有些措施天馬行空,跳出了窠臼,讓蘇則開了眼界。

漸漸的,蘇則看向龐統的目光不再是輕視不屑,而是隨着徐庶案頭上公文的減少、愈加鄭重起來。對方既然不是酒囊飯袋,有這樣的能力和效率,又何必事事撒手不管,全部拋給下屬去做呢?難道是不屑於做這些事?

“好了,都辦完了。”龐統一派輕鬆的說道,眉宇間有些散漫:“接下來料想也是在秋收以後纔有事忙了。”

徐庶將整理好的案牘轉交給主簿,囑咐其拿下去照辦,一邊聽到龐統的話,微微挑眉,打着圓場道:“蘇君未入館舍便匆匆至此,我等未有出迎,實在是失禮。適才已略備飯菜,如若不嫌,不妨一同前去?”

他是有意將此事告一段落,奈何蘇則並不相饒,反是說道:“這便是算完了麼?”蘇則哼了一聲,說道:“朝廷早有詔書,要詳查各地民戶,以備口算。如今三輔各地皆在着手此事,爲何你上雒縣毫無動靜?”

“動靜?”龐統揮手止住了徐庶要說話的動作,輕聲說道:“上雒縣民戶籍冊在建安二年便造過一次,還要再做一次麼?”

蘇則心裡有點氣,剛對其產生的一絲好感頓時消散:“那各家奴婢的籍冊呢?貴縣可做了?這可是新出的詔令。”

見蘇則不依不饒,徐庶有些擔憂的往龐統看了幾眼,只見龐統不知何時收回了輕描淡寫的模樣,表情難得有些正經。

龐統深深地與蘇則對視着,過了會,方纔說道:“查是可以,但此間的事,恐怕蘇丞不一定兜得住。”

請查戶口、將奴婢登記造冊本就是一樁得罪本地豪強的事,然而其他人最多是留幾分情面,不讓關係弄得太難堪;龐統卻更是直白,直接甩手不查,在外人看來幾乎形同包庇,同時也成了衆矢之的。蘇則此時正是爲此事而來督辦的,龐統是典型,他在京兆尹胡邈的軟硬兼施下來到這裡,卻被對方以言語威脅,這讓他一時難以自抑。

“朝廷有詔令,臣子自當奉行。”蘇則眼皮一跳,在心裡很快想了一想,似乎察覺到了什麼,但他仍舊不改顏色,說道:“若是人人畏難,那憑誰領會國家的深心!”

“蘇丞果然有古大臣之風啊。”龐統慨然嘆了一聲,他自然也不是畏難的人,做出這等模樣也是另有目的。他說着看向徐庶,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說道:“既如此,那就查吧。”

徐庶似乎有些明白了什麼,不用龐統再仔細吩咐,旋即下去了。

“請蘇丞在後面稍待靜觀。”龐統向蘇則邀請道,蘇則看向他的目光閃爍,也不說話,兀自從榻上起來,從容走到屏風之後去了。

未過多時,徐庶很快便領着幾名衣着光鮮的人進來,蘇則聽着堂上各自通報姓名,正是上雒縣有數的幾家豪強。

“上雒縣小,豪強富室也就爾等幾家,如今朝廷有詔令發下,命我查清民戶,以備口算。除百姓之外,各家蓄養奴婢、佃戶、門客之徒,一概造冊登記,納入算錢,不得有誤。”龐統說着便伸了伸手,縣主簿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沒有挪步。

龐統眉頭一揚,正要說話,卻聽其中一個豪強說道:“龐君,我等皆良善之家,只是祖宗有德,傳下幾頃薄田,族中子弟繁多,平日裡大家也都是一齊耕織、一齊收穫。縱然有幾個奴婢奉行伺候差事,總也不過數十個,又何談佃戶、門客之類?龐君若要清查造冊,不需勞縣裡掾吏,我等自行報上籍冊就是了。”

“是啊。”又有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附和道:“區區瑣事,何須勞煩掾吏?我等自行命人遞請籍冊就是。”

這兩人都曾都在朝廷、地方做過六百石官,在上雒縣一干豪強之中聲望最大,有他們兩個領頭,本縣出身的主簿腳下彷彿生了根,站的更穩了。龐統絲毫不覷這些個前輩倚老賣老,他冷笑一聲,對其中一名老者說道:“趙公!”他這一聲立時壓住了蠢蠢欲動、想跟着附和的衆人:“我家在荊州當地,也算是豪富之家,襄陽龐氏的聲名,你可曾聽聞?這些搪塞推脫之辭,我見的多了,你又何必欺我不曉人情事理呢?”

“龐君既然知道……既然知道……”意圖被人戳破,趙姓老人喉間含混不清的嘟噥道。

“既然知道,那就該按我說的去做了。”龐統嘿然一笑,也不待他人要如何開口,徑直對徐庶笑道:“主簿我請託不動,徐縣丞應該會給我這個薄面吧?”

那主簿聞言,臉上一陣青一陣白,徐庶也不多話,笑着應了,很快有走了下去。不多時徐庶去而復返,身後卻是跟着本縣的幾個亭長、遊徼,這些人有老有少,有的是手腳傷殘,有的是脫髮花白,雖然年齡、身體都有不同,但他們眼神中不經意間流露出的狠厲之色,卻在無形中暗示着他們似乎來自於同一個地方。

蘇則在屏風後暗自窺見,發覺這些人似乎都是從軍旅中退下來的士卒,尤其是那些斷手跛腳、面帶傷疤的,分明就是戰場上退下來的傷員。因爲朝廷對士卒的撫卹安置政策,得以轉業成爲縣尉、賊曹或是亭長維護一地治安。傷殘、或是到了年齡的將士退出軍旅之後會被分配到合適的崗位上繼續發光發熱,這個安置政策起初只是在南北軍中實行,後來逐漸被皇帝拓展至天下各軍。如今隨着大戰將息、裁兵等政策的推行,有越來越多的中下層將士成爲基層負責治安的官吏。

這些人並不是出自尋常的察舉徵辟,更不是出自豪強大族,他們往往都是庶民出身,蒙受皇帝恩惠,沒有因爲年老或是傷殘被朝廷一腳踢開,而是繼續得到重用,由兵變官。儘管他們的素質與才能都良莠不齊,比不上寒門乃至於豪強士人,但他們對皇帝忠心的程度、以及對政策的貫徹力度,卻是比任何羣體更甚!

蘇則隱隱猜到龐統要幹什麼了,縣裡的掾吏大都與當地豪強關係盤根錯節,指揮不動也不放心讓他們去做這種事。

而這些退伍士卒出身的亭長、遊徼們長期在鄉里任職,熟悉民情,行事更沒有太多顧忌,長期的軍旅生涯讓他們養成了服從上命的習慣。只要龐統這個上雒縣最高官員發話,這些人哪還有不敢從命的?

第五十三章丨尊長之訓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三百五十二章 累及無辜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二百零七章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二百二十四章 局勢跌宕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着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一百三十八章 山險難料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六十三章丨安老懷少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照本其時第二章 海內儒宗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二百四十五章 暑氣蒸騰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十四章 憂鬱生疾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二十二章丨孤臣忠直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一百六十二章 衣冠梟獍第四章丨太師歸朝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以尊貴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三十四章 旅酬算爵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二章丨莫欺少年第八章 怨憤所積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十六章 變生不測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一百二十五章 另闢蹊徑第三十九章丨風起微末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五十一章丨風起微末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