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丨青牛先生

“雖非篤行之君子,然亦戰國之策士也。”————————【史記·樗裡子甘茂列傳論】

這倒把楊奉嚇得夠嗆,連忙催促道:“先生,你不是有良計要獻予將軍麼?煩請直言!”

青牛角顧自在一邊榻上落座,雖然裝的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其實心裡還是極爲忐忑。他沒有再過於激怒董承,而是平靜的說道:“敢問董公,這坊市流言可是真的?”

董承就任司隸校尉、被皇帝認回董氏外戚以來,風光一時無兩。平日最愛擺架子,不喜歡聽別人喚他的官職,而是喜歡別人喚他‘董公’,因爲這樣會讓他認爲自己是繼承了董卓的權勢,從而沾沾自喜。

青牛角從楊奉處得知這一事情後,此時投其所好,也言稱‘董公’。

果然,董承面色稍稍緩和些許,猶豫了會,跟着坐回主座,目光不善的看着青牛角:“真的如何,假的又如何?”

“若是假的,在下能讓它變成真的。若是真的……”青牛角自信的說道:“鄙人敢斷定,這話絕不是親自出於國家之口、更無明詔可爲憑據,這樣的話,還不如說是假的。”

董承突然想了起來,當日王斌的原話是‘以後擇立中宮,老夫當盡力相助。’這裡說的是盡力,而不是說一定會讓董氏成爲皇后。想到這裡,董承已明白自己失了算計,他不願在外人面前表現出來,含糊道:“我豈會妄言,這自然是有憑據的。”

青牛角不信,但也沒有追問有何憑據,給了董承一個面子。心說‘董承爲人急功近利、狂妄自大,跟董卓一樣,都是不能長久之輩。自己雖是暫且依附,但不可牽涉過深’。

他擡手說道:“董公可知彼一時,此一時也。當初朝廷有求於你,自然滿口諾言,便如同民家男子向女子求親,起初無不是‘氓之蚩蚩,抱布貿絲’。既而成婚,便‘三歲爲婦,靡室勞矣’,縱使女有不滿、心懷悔恨,可情勢更易,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董承不甚明白青牛角借鑑《詩經》裡的句子,但這不妨礙他理解對方舉的例子,他知道自己此時就是那個被男方用‘愛情’迷了心竅的女子。皇帝起初‘信誓旦旦’,在獲取他的信任與幫助、得到了他想要的之後,便將事先的承諾一概不認賬了!

“真是可惡至極!”董承恨聲埋怨道:“早知今日,當初就該勸李傕繼續打下去!自己求來的怎麼也不如自己打來的踏實!”

青牛角忍不住鄙夷道:“皇甫嵩用兵之能天下皆知,當日城中上下一心、軍旅振奮,就憑爾等烏合之衆,當真以爲能拿下長安?”

“哼!你少說多話!”董承頓時作色,怒斥道:“我還道你有幾分辯才,沒想到只會亂放厥詞,其實也是個沒主意的。若是技止於此,莫以爲我劍不利!”

青牛角把袖一展,攤出雙手,道:“誰說沒有主意?我今日來正是要救董公於險地的。”

董承已漸沒了耐性,直瞪着他,沉默不語。

“董公初登朝堂,有所不知。在朝廷之中,爲官者無不是簪纓世家,務求體面,除了生死之鬥,其餘因利益而起的紛爭,向來是以妥協爲主,講究的是各取所需。”青牛角雖然不曾爲官,但當年也曾在張角座下聽其分析過朝堂規矩,加之他天生是搞計謀的料,自然要比董承更爲熟悉這其中的勾當。

董承這才舒緩了臉色,他當時與王斌等人的密謀,確實算得上是一場利益交換。

可爲什麼最後皇帝得到了‘所需’的一切,而自己的‘所需’卻沒能被全部滿足呢?

董承看向青牛角,礙於顏面,他不肯低頭去問。一旁的楊奉見機得快,主動替董承請教道:“可如今看來卻不是這麼回事,先生,這是爲什麼?”

曾經迫於生計,爲了給手下黃巾找條活路,青牛角不得不屈身於田景幕中,爲其呼來喝去。後來董卓伏誅,他又遊歷閭里,窮困潦倒,幾次死裡逃生、朝不保夕。

如今見到楊奉殷勤的神色,以及董承狀若無意般投來探詢的目光,青牛角彷彿又找回了當初遊走黑山、白波之間,爲黃巾渠帥座上賓指點形勢的感覺。

他朗聲道:“這都是因爲董公你能力不濟的緣故。”

董承當即譏笑道:“我能力不濟?須知我司隸手下就有一千二百名徒兵,又有揚威將軍樊稠等涼州將校,盡皆信服於我,兵馬數萬,哪裡能力不濟!”

“董公誤會了,我所言並不是這個。”青牛角說道:“這就好比二人合謀一虎,本來說好平分虎皮。結果事成之後,一人沒那個氣力去保有虎皮,試問董公,若你是另一人,又該何爲?在朝堂也是如此,別看今日有人許下承諾,可能明日事遂,他見你沒能力保有權勢,又會食言反口。”

董承現如今已經明白,當初的聯合都是虛的,他看上去坐擁數萬兵馬,其實不過是抱成一團虛張聲勢,根本不敢再興反抗。

這樣的實力,不被順帶消滅就是好事了,還妄圖讓皇帝兌現諾言?

“沒想到朝中也跟軍中一樣,不過是吃相斯文了些。”他到底是能屈能伸,很快緩和了語氣:“適才多有得罪,還望先生勿怪。”

青牛角很滿意董承的態度,點頭說道:“董公須知在朝堂之上,不可以真誠待人。只有你算計我,我算計你,你我對等,那便講究妥協合作,如若不然,也莫怪別人不守道義。在這件事上,若是董公沒這個能力,也別怪國家食言。”

“那、”多日疑惑、惱恨皆因青牛角幾句話便予以解決,董承無不佩服,此時已將對方視爲謀主,言語愈加敬重:“先生所言雖然在理,但我心中實在不服,不知道先生可有教我?”

“董公欲爲大將軍輔政,就不得不展示自己具備相應的能力,只要董公有足夠的能力,國家見了,自然會樂於扶植。”

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八十九章 披堅執銳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八章 怨憤所積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三百九十二章 惘至棄命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三百四十五章 念不欲生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一百八十六章 水則畢露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臺炎炎第五百三十二章 馳疾驚人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九十四章 錢穀本末第五百五十四章 忠義歸屬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九十二章 絲繭瓜蔓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二百二十七章 昭德塞淤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第七十二章 今日嘉辰第八十一章丨計熟事定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一百零七章 天感祅災第六十八章 響我明德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七十七章 一網打盡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得閒適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二百零一章 仰憑仁君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七十二章 唯官山海第七十七章丨鴻門倒戈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志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五十一章丨風起微末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六十八章丨閭里民生第三百五十九章 子將無裳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八十一章丨計熟事定第二百九十六章 急如風火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