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

“沉滯者不自咎才智之拙,而徒怨進身之無階。”————————【清史稿·選舉志五】

聽了這話,荀攸右手捋須,眼中精光微閃,但笑不語。

杜畿也緊張的看着荀攸,他自詡滿腹才華,但也知道人外有人的道理,荀攸的才智也足堪讓他佩服。所以此時已不是他能不能得到薦舉,繞開吏治科的問題了;而是自己剛纔那一番表現,能不能得到荀攸認可的問題了。

荀攸沉默了許久,就在這個時候,只見門外又有兩人走了進來。

當先一人步子邁得極大,走路虎虎生風,甚有氣勢,正是張昶之弟,長水校尉張猛。而另一人身着青衿,中等身材,做士人打扮,一雙精明的圓眼朝四處張望着。

“阿兄。”

張猛先是衝張昶行了一禮,復又對荀攸見禮道:“荀君。”

隨後在張昶的介紹下,張猛也對荀悅恭敬的行了一禮,在面對杜畿時,張猛行的禮就有些隨便了。不過杜畿倒也不在意,他的注意全放在張猛身後的那一員文士身上,隱約之中,他似乎覺得此人與他有着同樣的目的。

“你這幾天久在軍營,怎麼突然想着回來了?”

“是因爲有好友拜訪,軍中不便,是故帶到家裡來了。”張猛說完,隨即介紹道:“這是邯鄲商,陳留人,與我舊識,阿兄你應當記得,前些年來過我們家。”

“喔。”張昶有些印象,邯鄲商與張猛曾同時舉爲孝廉,在雒陽結識,兩人關係好到可以互相肆意玩笑。只是這些年斷了音訊,不知爲何這會突然前來……張昶看了一眼杜畿,心裡確認道:‘恐怕這兩人動機一致’。

張昶接着說道:“實在是久違了,還以爲你遠在陳留,再難相見。沒想到你竟到長安來了,何不早些遞上書信,我也好與叔威預作準備。”

邯鄲商收回了悄悄朝荀攸等人打量的目光,眼珠一轉,表現得磊落大方,笑着說道:“貿然前來,諸位就當我是不速之客好了。”

杜畿與邯鄲商素未蒙面,荀攸由於張氏兄弟不甚熟悉,衆人一時都不再說話。邯鄲商見場面有點冷,有些尷尬的說道:“不知諸君適才在聊些什麼?”

“在聊河東的鹽政。”杜畿笑眼直盯着邯鄲商,隨即又補充道:“在下對此有些淺見,故而斗膽在荀君等人面前談談。”

邯鄲商聽了,立即接口道:“原來如此,商自函谷一路過來,對於河東鹽政也略有所聞,不知能否一表挈瓶之見?”

荀悅發覺此間有些蹊蹺,有心脫身,擡眼卻見對面的荀攸仍在安坐,面帶笑意的聆聽邯鄲商與杜畿兩人之間的闊論。荀攸平靜的笑着,目光朝荀悅處望來,與其深深地對視一眼,微不可查的點了點頭。

幾人各懷心思的說了會話,其中主要是杜畿與邯鄲商兩人在發表高論,荀攸與張昶等人只是虛與委蛇的附和着。說到一半時杜畿似乎察覺了什麼,漸漸地不再與邯鄲商爭論,將主場拱手讓給了極力表現自我的邯鄲商。

外間的雪越下越大,杜畿最終藉口雪路難走,先行告退,而後再是荀氏叔侄,邯鄲商與張猛故友重逢,理所當然的留宿。

回道屋子裡頭,在暖烘烘的炭火旁,荀悅對荀攸說道:“就今日觀之,此二人如何?”

“智勇權變,治事牧民,當以杜畿爲先。”荀攸吩咐蒼頭準備飯食,顧自拿起茶壺給自己與荀悅倒了茶:“此人是個能吏,可受州郡之任。”

荀悅與其持同樣的看法,對此點頭表示認可,復又問道:“那邯鄲商呢?”

“未見其能,徒有浮名而已,又無容人之量。”荀攸將倒好的茶碗移到荀悅面前,低垂着眼瞼,說道:“即便能仰賴張氏,也不過一時之利,論及長遠,可比杜伯侯差遠了。”

“以杜畿的才能,不可能過不了吏治科這一關,而他也不似貪祿求仕、奉承討好以求倖進之輩。邯鄲商則才淺德薄,官心太重,做的太明顯急切了。”荀悅說完,好奇的拿起茶碗,湊在鼻下輕輕嗅着,不由好笑的說道:“好端端的,你給我喝藥做什麼?”

“這叫茶,是陛下命人改進了炒茶之法,使其不僅有藥用,而且還能在尋常時候充作飲物,可代酒醴。”荀攸拿起茶碗率先喝了一口,嘖口道:“雖是苦澀些,但喝下之後,的確脣齒留香,別有一番滋味。”

茶本來用途極少,需求也不多,故而太醫署本就沒有多少存量,直到皇帝將茶作爲日常飲品後,才使人從山裡採摘野茶,存量纔多了起來。即便如此,皇帝賞給底下臣子的茶也是極爲稀少,荀攸身爲親信,得到過不少茶葉。

時下衆人雖然尚無飲茶的習慣,但蒙獲恩賞,還是將其視爲珍貴之物,只有少數幾個人如荀攸這般將它烹來喝。

就在荀悅嘗試着喝茶的時候,荀攸又接着說道:“這兩個人都是同樣的打算,不過杜畿謀得深些,是衝我來的。”

“杜畿是個能吏。”荀悅重複了一遍荀攸適才對他的考語,他將茶喝了下去,神色不改:“你可有意爲他陳情,開一個特例?”

荀攸斷然說道:“愈是如此,就愈不能開方便之門。”

“你這裡置之不理,若是張昶在陛下面前代爲薦舉了呢?”荀悅既是欣賞杜畿,不願他在吏治科浪費時日,又是爲荀攸着想,只是他從未入仕,對現今的朝廷與皇帝還是很不熟悉:“這樣問起來,倒顯得你無識人之明。”

“張文舒雖然爲人優柔諄切,真正辦事的時候卻不敢有絲毫疏忽,尤其是陛下交付的事。”荀攸篤定的說道:“他剛纔想讓我舉薦杜畿,無非是想試試我的態度,並想將事情推到我身上——這樣一個人,不會看不清形勢,自找麻煩。”

事情不出荀攸所料,不僅是杜畿,就連邯鄲商此次都是無功而返,他們知道張昶明裡暗裡表現的態度,在之後的幾次見面中都默契的不再提及此事。

《三國志》〈龐清傳〉注引《魏略》:“邯鄲商、猛俱西。初,猛與商同歲,每相戲侮;及共之官行道,更相責望。

第三十九章丨風起微末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九十三章 零打碎敲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三十九章丨風起微末第六十八章 臨歧片言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四百八十七章 勸懲勉進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一百零二章丨兇頑授首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合雙卯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八十一章 振師整衆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二百四十八章 去其螟螣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五十三章 參商之虞第四十一章 牛溲馬勃第二十八章丨議徵白波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一百八十章 整軍待命第一百零二章 謀主諮諏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六十六章 解衣趨鑊第三百零四章 淺藏輒止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二十九章 垂意經綸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四百七十一章 擬將撻伐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十二章丨自謀出路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以尊貴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九章 想君小時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一百四十四章 爲山止簣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一百九十四章 舌端月旦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帝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開新面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三十三章 風物長量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三百六十章 義何如生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五百一十八章 捕叛追亡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二百二十章 醉翁之意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三十二章 吉往兇歸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二十二章 常寧之區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六十八章丨閭里民生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