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真能學者,如明鏡在懸,凡物之來,妍媸立辨,豈爲彼物所移,何能壞人心術?”————————【朱舜水集·答安東守約問八條】
魏續的話根本沒有將所謂的名士、豪強放在眼裡,甚至隱隱慫恿呂布殺人立威。
呂布心裡同樣對彼等假義逐利的豪強看不上眼,但他到底比魏續多了份理智,知道如今正是依靠豪強的時候,斷不能與其交惡。他在心裡已想好了說辭,但仍有餘暇轉過頭去觀察董昭的神情。
董昭在馬身躬着背,平靜的目視前方,臉上波瀾不驚,一副渾不在意的樣子,只是拿着馬繮的手卻難以察覺的攥緊了。
“少在這裡亂放厥詞!彼等名士不願投我,是我自己無德,不能與其結納,又與他們何干?”呂布作色斥道:“你以後不得再有這樣冒犯人家的想法,否則我決不輕饒!”
當着董昭的面,呂布有必要表明自己的立場,只是魏續好歹是他的姻親,心腹中的心腹,這話說出來其實有點過了。
呂布是什麼性子他再清楚不過了,剛纔呂布惺惺作態爲太史慈的離去而感到惋惜的時候,魏續心裡就已經在發笑了,若真是敬慕信義,當初張遼、高順二人受詔拜官的時候怎麼不見呂布出言挽留?反而一副巴不得他們走的樣子,如今對着一個才認識沒幾天的太史慈就知道捨不得了?
魏續假意唯唯連聲,不再答話,心裡卻是不以爲然,因爲他知道,凡事只要有利可圖,呂布哪裡還會管他什麼背景、什麼信義。如今只是利益驅使,需要擺出一副和顏悅色的僞裝來邀好豪強;等哪一天不需要了,該殺該打,呂布也絕不會心慈手軟。
董昭略微舒展眉眼,朗聲說道:“徐幹不慕名利,爲人清高,不願委身俗務,倒也合乎其志。青州各郡吏民即便飽受殘虐,但志士賢才亦不在少數,除徐幹以外,尚有他人可爲府君驅使。”
由於豪強自作清高,跟呂布一介鄙夫沒什麼好說的,故而這些天一直都是董昭出面替他招待豪強,招撫各縣。此時聽董昭說起,呂布來了興趣,追問道:“還有誰?”
“劇縣滕胄、滕耽兄弟博學善屬文,可堪效命。”董昭如數家珍,將本地有哪些可以結納的豪強士人都說了個清楚,話裡話外都是一副爲呂布打算的樣子:“還有左承祖、劉義遜等人,此皆清雋之士。本爲孔公府中掾屬,孔公受徵入朝,彼等便留於此地,府君正好親近籠絡。”
呂布點點頭,不假思索的就全盤接受了董昭提出的人選,表示出了極大的信任,像極了一個從善如流的、合格的主公,至少表面上是這樣。此外,他又像是不經意的問道:“我記得大儒鄭公就是北海高密人,現今正在徐州避難,如今北海即將安定,不如遣人相邀,壯我聲名?”
董昭仍舊是不緊不慢的說道:“還是府君想的周全,在下正要說起此事,聽聞黃巾蛾賊中也不乏尊賢之士,仰慕鄭公大德,故而約束部衆,自覺迴避。高密縣乃鄭公桑梓所在,竟從未受過黃巾抄掠,可見鄭公德望。府君不若先使人修葺鄭公故居,待克平北海之後,再派人敦請,如此可全府君之名。”
一百個徐幹投靠呂布,都比不上一個鄭玄接受呂布的禮遇。
滕胄、左承祖等本地士人投靠呂布,也不過是幫助呂布快速扎穩腳跟,立足北海而已。但鄭玄若是能接受呂布的厚待,那以鄭玄的聲名及其門下上千學子所組成的龐大政治資源,都將讓呂布混入以鄭玄爲代表的士人圈子,他的勢力與聲望也將因此而發生質變、上升到一個現在看來遙不可及的臺階。
就連呂布都能看出鄭玄對他的重要性,董昭難道還看不出來麼?
如果董昭真是爲呂布着想,就不會只將目光放在北海徐氏、滕氏等小豪強的身上、更不會對鄭玄這麼重要的人物視之不見。
可如今對方雖然沒有主動提及,但卻是順着呂布的話頭、支持他禮遇鄭玄。這就讓呂布有些捉摸不透董昭的真實想法了,他看着董昭一臉誠懇,心裡猶疑不定,難道對方只是來不及說?
當然,這只是呂布一人的想法,董昭卻心裡明白君子不立危牆之下,鄭玄既然避難徐州,在家鄉安定之前是根本不會回來的。
所以董昭大可許下口頭承諾,一步步的獲取對方的信任。反正呂布的存在價值也就這兩年,這兩年青州註定會不平靜,鄭玄也註定不會接受呂布遞來的橄欖枝。
呂布按捺住了心裡的疑惑,有意進一步試探道:“我等自平原來北海時,路上遭遇田楷等人率兵攔截,當時雖已將其擊退,但此仇不報,我於心不平,待安定北海之後,我想兵發齊國、樂安,屆時還望公仁助我。”
發兵齊國、攻打田楷,等若是直接與公孫瓚爲敵,雖然正中袁紹等人下懷,但站在呂布的立場上來說卻並非好事。而呂布突然主動提起這事,還心甘情願的做馬前卒,其用意未免也太明顯了。
董昭未有猶豫,當即反對道:“不可!如今青州情勢複雜,樂安、齊國既有田楷、劉備盤踞縣邑;又有海賊郭祖、蛾賊徐和、司馬俱等保山爲寇。且公孫瓚勢力強大,一旦擊齊,必然會引起齊國、樂安等郡各方震動,府君根基未穩,斷不可如此。”
這時呂布的神色終於變了幾下,似乎爲董昭流露出來的赤誠所打動,他張口道:“齊國既然暫且去不得,那我等該如何做?”
“安定北海之後,府君何不領兵徵東萊?”董昭解釋道:“北海、東萊除了蛾賊管亥以外,還有海賊管承,以及王營、從錢等豪強擁衆數千家爲亂,孔公在時,便有東萊賊屢屢進犯北海。更何況還有遼東公孫度遣兵將越海侵民、據守縣邑,此等賊匪逆事,府君身爲安漢將軍,自當爲朝廷平定禍亂。”
“東萊郡濱山海,外有公孫度越海佔地,內有黃巾、地方豪傑叛亂……”呂布在心裡想了想,說道:“這情勢比起齊國、樂安還不遑多讓。”
“雖如此,但也不可不圖。”董昭認真的說道:“北海位於東萊與齊國、樂安之間,可謂是左右受敵,府君若要自立,必得逐一破之。而東萊背臨大海,若收得東萊,府君身後便再無外敵,可從容向西進取,又能坐收東萊漁、鹽之利,以爲軍資。”
呂布動心了,他不僅是爲東萊漁鹽之利所打動,而是對董昭改變了觀感。他本來想着,董昭若是接下他的話支持他與田楷,及其背後的公孫瓚交惡,那麼董昭的立場與忠心就很值得讓呂布懷疑。可董昭從開始到現在一直都是爲呂布打算謀劃的樣子,即便呂布再多疑,此時也不由得對董昭產生了幾分信任。
只見董昭繼續說道:“公孫度遠隔大海,兵發難至,其在東萊所駐之兵勢成孤軍,只消遣將擊之便可無慮。至於管承等賊寇,本爲良民,並非生而樂亂者,不過是習於亂而無法回頭。若是逼人過急,彼等恐懼之下,必然併力與戰。如此未必輕易取勝,即便勝了,也會傷及吏民,貽誤戰機,讓田楷有所動作。不如由府君遣人說之,喻以恩德,可不煩兵而定。”
“善。”呂布伸手撫上董昭的背,真正的將他當作了自己人,語氣親近的說道:“我有公仁,何愁不能成事!”
董昭猶自笑着,也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