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

“彼豈樂死惡生,非編列之民,而與巴蜀異主哉?”————————【喻巴蜀檄】

軒臺之上,父子二人再議了會出兵的事,其中裴潛對於南下入漢中的種種方略,讓裴茂耳目一新,不禁感慨道:“未曾料想,你在這上面竟有此等見解,此番伐蜀,你若是能跟隨其中,何愁不得佳績?”

裴潛毫不自矜的笑道:“左右年紀還小,以後有的是時候立功建業,不急於一時。”

“不驕不躁,這很好。”裴茂難得誇了兒子幾句,這個長子自小頑劣,最讓他費心,如今見他知曉輕重,又頗受皇帝賞識,於是有意無意的忽視了他不羈的性格。這樣想着,他怕裴潛表面上無所謂,在私底下會多想,故而主動開釋道:“朝廷南征看似聲勢巨大,其實也只是一兩場大戰而已,頂多在打下漢中之後,再往葭萌關進兵行軍而已。有奉先、來敏等人在郕都,只要漢中一下,巴蜀等郡可指麾而定,真論起功來,卻是沒有多少。”

裴潛想了想,點頭說道:“阿翁說的是。”

“巴蜀形勢圖,多半操之於你手,若非此圖,朝廷南征必處處艱難。你有製圖之功,事後論起來,不比親臨戰陣的功績要差。”裴茂繼而說道:“何況你受國家親近,國家也不會虧待你。”

裴潛唯唯稱是。

說完這些話,亭中的氣氛一時冷了下來,父子兩尷尬的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知道彼此之間還有什麼話好說。裴潛像是覺得這很有意思,對裴茂促狹的眨了眨眼,做足了‘不指有所問不敢言’的禮教規矩。

裴茂乾咳一聲,本想讓這小子少裝蒜,腦中卻忽然轉過一個念頭,脫口問道:“王伯方的婚事,可曾邀過你?”

伯方是王端的字,這幾日傳遍長安的王麋兩家的婚事終於有了一個結果,雖然礙於民間既成的輿論,麋氏沒有出一分的嫁妝,只是讓麋貞着荊釵布裙,與王端共挽鹿車歸家,但皇帝與其他人給予的賞賚、敬獻卻絡繹不絕。尤其是皇帝,不僅賞了厚重的財貨,還在這個喜慶的時候命人錄述前後功,加封王斌爲易陽侯、食千戶。

至於年初才因祭祀琅邪順王而拜爲尚書郎的王端,這幾日也被拜爲河東郡督郵,成婚之後便要赴任河東,巡視各縣。以嫁妹、豪富、出手闊綽而聞名京兆的東海人麋竺,則被皇帝拜爲新設立的均輸令,與平準監互相配合、各司其職,負責繼續執行已至尾聲的購糧政策。就連遠在東海的麋芳也受到恩澤,被拜爲典農都尉,駐彭城安集流民。

王、麋兩家因爲這一場婚事各有封賞,尤其是麋氏,背地裡幾乎人人都說麋氏好福氣,攀上了高枝,從一個影響力僅侷限於徐州一隅的東海國豪強,一躍而成爲朝堂之上熾手可熱的新貴,可以說是讓人眼紅不已。兩家的強強聯合,一時間使得各方驚覺,俱知今後的局勢將變。

裴潛與王輔在秘書監的關係不錯,王輔這次有意造聲勢,特意事先將裴潛、法正給下了請帖,美名其曰:‘湊熱鬧’。

“又不是王輔成親,你去做什麼?”提起王輔,裴茂頓時露出不以爲然的樣子,不容辯駁的說道:“你與王端從未有過交集,還是不要去了。”

“阿翁。”裴潛其實心裡有個底,但偏就想從裴茂這裡得到具體的實情,他故意說道:“小子不明白。”

“這件事容不得你講什麼情誼,兩家結親,賓客雲集,上面不可能不盯着。”裴茂極隱晦的提到:“衛氏頹廢,我等已是河東最後一支在朝中有權勢的士人,理應比其他人還要明白‘前車覆,後車誡’的道理。”

這是仍有所隱瞞了,在大姓人家之中,像裴潛這樣年歲的嫡子足以參與到家族的種種事務、知曉各類機密要事了,可如今不知道是什麼緣故,裴茂總有些事刻意瞞着他。這讓裴潛實在忍不住好奇,要知道就連皇帝有意限制、收回豪強在地方上的權力這種事,父親都敢與其商議,可一旦深論,卻總是含含糊糊的。

裴潛心不甘願,也不好追根究底,只得應道:“小子謹諾。”

建安元年三月初一。

帝大會於前殿,司空趙溫上疏劾奏米賊張魯割據漢中、擊殺郡守、阻絕道路、擅傳妖法等罪狀,並懇請皇帝發兵進討,以通巴蜀、解民倒懸。

張魯不義之人,討伐他已是朝廷上下一致的共識,只是沒有想到會那麼突然。

這個消息很快震動朝野,除了那些能通過各種蛛絲馬跡來窺伺朝政的能人、以及站在頂層,掌握着更多信息資源的大臣們心照不宣以外,更多的人都在爲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震動的無以復加。尤其是見皇帝毫不猶豫的允准了趙溫的建議,當庭下達了一連串出兵的調動詔命後,人們才後知後覺,察覺這一切完全是早有預謀的事。

很快,皇帝命司隸校尉裴茂持節、督軍走陳倉道伐張魯的詔命迅速傳了下去,大軍調動,尤其是裴茂的異軍突起,更是讓各方詫異不已。而在皇帝頒詔伐張魯的第二天,朝廷悄然進行了一番小規模的人事調動,譬如治書侍御史劉誕被擢升爲宗正丞、左中郎將劉範轉拜太子家令、奉車都尉劉璋也被調離原職,擔任衛將軍王斌幕中長史。

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職位,尤其是太子家令,現在連皇嗣都沒有,劉範從權重的左中郎將位置上接下此任,註定是要坐冷板凳了。朝廷這次南征,皇帝已經很隱晦的透露了要順帶解決整個益州的意思。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同時也是糧草籌備完畢,大軍準備出發的前一天,閒居在野的老臣黃琬以士民的身份謁闕上疏,爲皇帝上了一道封事。

在宣室殿內,皇帝手持着那份詳述了來敏、吳班等人在蜀地的籌劃、以及劉焉幡然悔悟的封事,對正在爲皇帝沏茶的穆順說道:“剛動了劉範兄弟,這個當叔伯的就坐不住了。”

“畢竟不出五服的表親,總得多照拂晚輩纔是。”穆順笑着說道,兩手將一碗半滿的茶向皇帝奉上。

皇帝將封事換到右手,他極不體面的斜靠在憑几上,右臂壓着扶手,那份封事斜斜的往下垂動着。他伸出左手拿過溫度剛好的茶碗,吹走了表面的茶葉,往嘴邊啜飲了一口,複道:“說到底還是爲了自己,他以爲自己私底下做這些事我會不知道?想挾此邀功?呵,沒了來敏、還有裴俊、就算這二人都沒有,你平準監就做不到同樣的事了?”

“說起來,那人也是老資格了,劍法、聲名、品性都不錯,就是廉頗老矣……”皇帝淡淡說道,瞥了穆順一眼,誇讚道:“也虧你不知從何處將其尋了出來。”

“國家謬讚。”穆順謙虛的說道。

“彼等想靠這個來保命、立功?”皇帝斂了笑,把茶碗輕輕往桌上一放,磕出一身細響:“得看爾曹有沒有這個本事!”

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四百一十一章 嘉言罔伏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一百三十五章 幽贊微言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五百二十二章 參預聞聽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四百三十四章 遇事善決第二十章 遺策何算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一百七十八章 鹿遊南鄭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二十二章丨治國治民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九十四章丨夜漏未盡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五百五十三章 黃屋左纛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二章丨亂由治郅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七十二章 鄰女詈人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十一章 斯言既發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四十章 濟人利他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六十五章 白波壘築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一百二十七章 悉以惠官第三十五章丨灑掃役使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五百七十六章 兵連禍結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六十五章 白波壘築第七十章 凶終隙末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六十九章 風扶關西第二百四十二章 臨城而降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五十二章丨不勝憤慨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十九章|奈何煢獨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二百零五章 爾虞我詐第四百零四章 竊觀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