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論語·季氏】

“稟陛下……”董皇后本也是個心思堅定的女子,今天被皇帝用言語忽冷忽熱的搓揉、敲打了好幾次,早就沒了脾氣,她掙脫開皇帝的摟抱,從牀沿滑下來,跪在地上說道:“臣妾昧死進言。”

皇帝抖了抖袖子,將本來摟抱着董皇后的右臂收了回來,與左手疊在一起,放置於腰間。董皇后此時跪伏得極近,皇帝甚至能從對方身上聞到一縷佩蘭的香氣,他氣息平穩,盯看着董皇后潔白修長的脖頸:“但講無妨。”

“陛下親政以來,以中興爲念,不好犬馬,不湎酒色,所疾唯弊事,所行唯良政。臣妾雖鄙,亦然深信陛下天縱英睿,定可大匡社稷,頹坯重造。”董皇后徐徐說道,這是她早在事先就準備好的進諫之辭,剛好用在了這個時候:“而陛下爲孝靈皇帝之獨裔,劉氏宗廟之攸賴,合該早出皇嗣,以承國祀。”

皇帝沉着臉,他懂得對方的話,也知道有一個繼承人,能很好的安定朝野人心。但要他以十四五歲的年紀,跟宮裡那些未長成的小女孩行房事……無論是爲了身體健康着想,還是出於後世人的現代觀念來說,這都是不可能做到的事。

至於年紀已然十八歲的董皇后,考慮到政治因素,皇帝更不會讓她生下嫡長子。

“陛下系居宸極,德齒並茂,臣妾才色鄙薄則罷,而宮中伏氏、宋氏,皆一時良人。”見皇帝沒有迴應,董皇后繼續說道。她的語氣懇切,話裡盡顯一個賢后該有的大度、無私的品質,把她故意安排采女誘惑皇帝,說成是爲了早些傳宗接代的堂皇理由:“若是陛下都不喜歡,今年擇選媵御、新納采女,也大可爲之,陛下如何視之不見?”

“你且起來……”看董皇后情緒有些不低,皇帝想先伸手拉起她再說話。

誰知董皇后掙開了皇帝的手,伏在地上,不見面目,話裡已帶泣聲:“陛下不親妃嬪,不僅是有負於皇祚之重,還是欲將臣妾置於死地!”

這話說的嚴重了,皇帝不禁變了神色,站起來躬身把董皇后扶起,好生安慰了幾句,說道:“你這是什麼話?你我夫妻一場,視爲一體,我何故要害你了?”

董皇后此時不知是真的憂心委屈、還是刻意爲之,她眼淚漣漣的哭訴道:“陛下不知,如今宮裡宮外,皆因陛下年餘未有皇嗣,而說臣妾性好嫉忌,是個妨礙陛下親近妃嬪的妒婦。可臣妾從不敢獨擅聖寵,也不敢有違陛下心意,譖言毀人,臣妾實在是有口莫辯。”

“有好事者亂言亂語,你不要放在心上,若再有人說,你儘管打殺。”皇帝手撫其背,又輕聲細語的安慰了幾句,在這個時代,丈夫遲遲未有子嗣,責任永遠都在正室身上。現在時間尚短,等以後日子長了,董皇后身上所揹負的輿論壓力將會越來越大,無論這是不是皇帝的本意,一個‘妒婦’、‘妨礙皇嗣’的聲名就足以讓董皇后的位置岌岌可危。

所以董皇后不管是出於什麼考慮,都要想辦法誘惑皇帝,而既然是誘惑,那自然是得由自己嘗試着先拔頭籌。

“你別哭,聽我說。”在皇帝的安撫下,董皇后很快停止了抽噎,從袖中拿出一塊細絹擦拭着眼淚。剛纔的一番哭訴讓她的妝容都花了,她不想讓皇帝看到這醜態,便把臉轉了過去,豎着耳朵聽皇帝的解釋。

見董皇后情緒逐漸安穩,皇帝這才說道:“太醫署有一個太醫,叫華佗的,你可還記得?”

“記得。”董皇后對這個皇帝特意從兗徐之地徵辟來的太醫很有印象,說道:“上個月時,陛下腹瀉,諸太醫手中常方皆無大用,還是此人將陛下的病祛除。”

那次僅是一次輕微腹瀉,皇帝卻以此深知華佗‘對症下藥’、‘不拘成例’的治病手法。事後整個太醫署都對這個半路進來的醫者刮目相看,見董皇后也信服他的醫術,皇帝點頭說道:“此人醫術精妙,曾遊學徐土,兼通數經,曉養性之術,更能善補導之事……你知道何謂‘補導’麼?”

聽到‘補導’二字,董皇后不由紅了臉,雖然沒有接觸過這類事物,但此時凡是信仙求道的富貴人家,無不是推崇‘補導’之術,她的父親董承就是典型的例子。這‘補導’,其實就是取精於玄牝,是一種守生養氣的房中術、也稱御婦人術。

她沒想到華佗這個人竟然還會這種法子,董皇后臉色通紅,剛纔爲她一場哭訴而營造的悽婉氣氛,也被這個尷尬得消失無蹤了。

董皇后轉念一想,皇帝連女色都不愛親近,還關心人家擅不擅長‘補導’做什麼?而她知道,在這個時候,皇帝不可能說無用之言,此話一出,必然會有下文。

果然,皇帝又繼續說道:“我讀歷代先帝本紀,覽孝武、光武等君皆年長功高;而孝昭、孝和等君卻降年不永,還有那些早夭的幼君,常有一問,不知這是何故?”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深究起來會涉及到許多複雜的辛密,董皇后不敢妄言,只搖了搖頭。

“依我看,這其中,必然有過早親近女色的緣故。”皇帝直接說了重點:“我問過華佗等太醫,皆說人少時精元不固,宜固守培養。不然,孝昭皇帝十二歲立後,二十一歲駕崩,孝和皇帝十三歲便寵皇后陰氏,其後年不過廿七。可見過早親近女色,不僅有損康健,反而會貽誤子嗣。”

董皇后想想也是,孝昭皇帝一生都沒有子女,孝和皇帝雖然有兩個兒子,但長子生有痼疾,次子一歲便即夭折……難不成,真的是男女之間過早敦倫,會影響人壽與子嗣?可這其中誰說不會是有什麼政治鬥爭?而民間十四五歲成婚生子的大有人在,其中不也有長壽多子的?

她將最後的這個疑問說了出來,皇帝立即答道:“所以民間黎庶,鮮有活過三、四十歲的,即便是有,那也算是得天之佑,不足以爲常事。”

“那,陛下以爲,要何時才最宜呢?”董皇后抿了抿嘴,問道。

皇帝不假思索的說道:“總得年過十八,弱冠之齡方可。”

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一章 畫沙壘土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引禽戲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四十六章 磁石引針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看舟傾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帝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二十章 遺策何算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六十八章 臨歧片言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八十九章 披堅執銳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逢難得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四十章 濟人利他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二百二十六章 狐死首丘第四百八十八章 井管拘墟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二十章丨詔旨相違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傳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別有旁願第二百九十四章 螳螂被翳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八十六章丨按兵不動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六十章 秘書執筆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四十二章 勉力相付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二十一章 雞鶩爭食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四十八章丨豎子與謀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四百四十九章 取悅奸功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八十九章 披堅執銳第三百九十五章 曲終人定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亂第三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四百一十一章 嘉言罔伏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雲波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