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王莽爲宰衡,欲耀衆庶,遂興辟雍,因以篡位,海內畔之。”————————【漢書·禮樂志】
“陛下自遷都以來,眼見國廢學子之教、家弛勸學之訓,心痛不忍。故在朝廷艱難之時,毅然重開太學、振起頹業,不惜每年撥給太學數百萬錢,其館舍、書籍、被褥盡皆供應,還另發錢款,以爲寒微子弟助學之用。”趙溫先爲皇帝表功矜勞了一番,然後徐徐說道:“陛下憂心學子如此,可謂往來之君少有,怎奈何求學之人不加多?反而還有畏葸不前者?”
陳紀的臉色沉了下來,事到如今,他如何還不明白對方的意思?趙溫分明是出於皇帝的授意,要在改革太學五科之後,繼而改革太學招生的方式!
果然,只聽趙溫接着說道——
“我以爲,這根子,就出在太學入學的途徑上。”趙溫見陳紀的面色逐漸變得嚴肅,自己的語氣也不由得加重了許多,不再客客氣氣的將對方視爲前輩、名士,而是有種官場前輩訓導晚輩的意思:“陛下曾有言在前,太學理當是‘解民生之多艱,育天下之英才’,豈有先將這選拔學子的路徑越走越窄的道理?陳公身爲太常,當爲君解憂纔是。”
趙溫說完,便復又朝皇帝看了一眼,此時皇帝正喝完了漆碗中的茶,微微頷首,似乎很滿意這碗茶湯。
見對方都閉口不言,陳紀也知道該自己說話了,他沉吟半晌,謹慎的說道:“自從孝武皇帝開辦太學以來,凡四百年,其規模雖屢有變動,但入學的途徑,卻是如薪傳火,代代相承。司空適才所言,無非是許民間有志於學者,主動投遞於太學門下,但朝廷本有此例,似乎不宜以此變更入學之法。”
一直以來,太學的確是允許學子自薦門庭,表面上不看重家世,但其實在審覈的時候,依然是以家世與學識作爲評判標準,而尋常平民人家如何能在學識上比過其他人?被拒之門外,也是理所應當。
士人之子爲士人,平民之子爲平民,即便有幾個家世微賤的寒生,僥倖因爲品性、好學、運氣而入了名士、貴人的眼,得以改變整個人生際遇的,那也是鳳毛麟角、曇花一現。
自西漢到現在,階層流動日益板結,皇帝不願意見到太學成爲士人的太學,自然要從招生的根源上做出改變:“我固然知道太學入學有許多途徑,譬如地方郡國可以自行舉薦年齡合適的高才入學。甚至是陳公你,身爲太常,也可以親自挑選年滿十八歲以上,儀容端正者爲博士弟子——趙公當初就如此做過。”
見皇帝提及此事,趙溫連忙受寵若驚,惶恐謝道:“臣當時全憑公義,不敢有絲毫偏廢。爲國舉薦博士弟子二十餘人,盡皆一時賢良,敢爲諸公品鑑。”
當初在前司徒趙謙死前,爲了獲得趙謙對鹽鐵專營的全力支持,作爲利益交換,皇帝簡拔了趙溫擔任太常。不僅讓他一力主持太學從無到有的重建、使之打上趙溫的烙印,甚至默許他往太學裡夾帶了二十多個自家的門生。雖然如今尚未見到成效,但等到三年後,第一批太學生策試授官,趙溫即將獲得豐厚的收穫。
“我又未曾說你,你倒是自辯的快。”皇帝把茶碗往桌上一擱,看見趙溫桌上的溫茶動也不曾動過,便玩笑似得伸手指道:“君前失言,罰你將它喝了。”
趙溫吁了口氣,十分乾脆的將茶碗裡的茶一飲而盡。
他剛纔與皇帝這一番默契的配合,無疑是做給現任太常陳紀看的,太學招生的方式肯定是要修改的,至於太常可以自行挑選學子、乃至於利用直屬上級的身份影響太學的規矩要不要改,就在兩可之間。
陳紀果然猶豫了,他入朝可不是隻爲了做個清貴閒職的,只是皇帝明顯是要藉助他的名望,以太常的身份來減輕太學招生的改革阻力,這一番交易到底值不值,他仍在掂量。
皇帝一笑,淡淡地說道:“太常選拔博士子弟、郡國舉薦高材、允准自薦,這些我皆無廢除之意。不過是要將郡國所舉薦者裁定數額,最好是比照各地察舉孝廉的規矩來,至於太常——無論是陳公,還是陳公以後,皆以二十人爲定數。”
這些只是無關輕重的微末,並沒有觸及到需要改動的核心,陳紀心裡隱約有了決斷,但他仍精明的不肯主動提起,反倒將這個題目還給了皇帝:“臣謹諾,只是照此辦理,似乎不能解決‘求學之人不加多’的疑難,是否要另尋它法?”
說來可笑,陳紀當年做尚書的時候,面對孝靈皇帝都未曾如此說話,如今面對眼前這個少年,竟然放低姿態,說出這麼一番話來了。
皇帝倒是見得多了,神情輕鬆愜意,似乎全然不曾擔心陳紀會說出什麼出人意料的話語,他的目光像是穿透了眼前的輕紗帷幕,直接望向了浩瀚的滄池,心思也隨之漫無邊際的想着。
在最開始的時候,因爲西漢前期的官宦子弟、勳貴後人有其他更方便的入仕途徑,並不在乎在當時還屬於新生事物的太學。故而以郡國舉薦、自薦等方式所選拔的太學生多爲平民子弟,很少有官宦背景,對底層人士來說是一個相對公平順暢的上升渠道。
此時的太學也採取的是這些方式,若是一直保持這種相對公平,皇帝也不會多此一舉的去改動。只是誰讓這種途徑在孝平皇帝、也就是王莽秉政的時候,便發生了變質。
爲了討好當時的知識分子與權貴官僚,王莽特意增加太學生名額,讓士人的子弟可以直接進入太學受業,開啓了貴族官僚子弟免試入太學的先例。再後來光武中興,太學的選拔方式又在繼承王莽改制的基礎上擴大,發展成了大將軍下至六百石,皆可遣子就學。
除此之外,在野的名士也能通過評議、推薦,使他人輕易進入太學,這導致在東漢後期,太學人數多達三萬,至於學前的能力策試,也無所謂辦不辦了。
這樣導致的惡果,一是使太學從生源到辦學,全部脫離皇權的掌握,最終引發孝桓皇帝時幾次大的‘雪潮’和‘黨錮之禍’,影響深遠——孝靈皇帝重起爐竈,建立鴻都門學也是急於踢開太學,重新掌握話語權。
另一個惡果是‘遊學’、‘名士’推薦的風氣造成太學魚龍混雜,光顧着與‘薦主’、與同學結伴搭夥,導致教育質量下降。東漢後期三萬多太學生,真正有用於朝廷的卻沒有幾個。
“如今不是求學之人不加多,而是這太學選才的路子看似繁多,其實越走越窄、越走越偏。致使微末貧寒之民求學無途、報國無門,唯今之計,非得大刀闊斧的整改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