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

“翠釵金作股,釵上蝶雙舞。心事竟誰知,月明花滿枝。”————————【菩薩蠻】

掖庭,椒房殿。

一身普通宮人打扮的郭女王低着頭從外間走入,她手上端着燒好的茶水,進殿後還未走上幾步便迎面被長御攔住。

長御上下瞥了對方一眼,伸手將茶水接過,便以目光示意郭女王退下。郭女王也不說話,微微回了一笑,便小退幾步在殿門外站好。長御見狀,這才滿意的轉過身去,將茶水端到董皇后身邊的桌案上,她拿起茶壺爲斜躺在榻上小憩的董皇后倒了一杯茶,看董皇后斜躺不語,便輕聲說:“要不要再派人盯着?”

“盯着誰?”董皇后低頭瞧了一眼黃澄澄的茶水,恍若未覺。

長御壓低了聲音,進言道:“自然是太醫令,還有……甄貴人。雖然脂令是那麼說,但仍不可輕信,還是得防有靈懷皇后故事。”

“靈懷皇后?”董皇后聽了,不由得蔑笑一聲:“你這話,是將本宮比做什麼?何氏麼?”

“奴婢不敢。”長御連忙告罪,雖說用皇帝的生母靈懷皇后隱瞞懷孕的典故大爲不妥,但她的顧慮就在這裡,畢竟殷鑑不遠,難保甄宓不會效仿。

“難得你能想到這一層。”董皇后忽然輕嘆了一聲,欲要起身坐正,長御忙伸手去扶。董皇后一隻胳膊撐在長御手上,就着動作直起身來,輕聲說道:“可你知道脂習是哪裡人?”

“脂令好像是京兆人。”長御回想起脂習的長安口音。

董皇后指了指桌案上倒好的茶碗,長御立即爲她端來,她這才接着說道:“甄宓一個纔來關中不久的河北人,若確實有孕,脂習憑什麼要爲她隱瞞?”

“可奴婢聽說,脂令與都水使者孔公頗爲親善。”長御細想了一想,說道:“這孔公可是關東人。”

“關東人並不是一家人,彼等也分汝潁、河北、江淮,也分公羊、穀梁、左氏,豈是一家一姓所能領袖的?”董皇后喝了口茶,慢條斯理的嚥下,不以爲然的說道:“河北新附,甄氏雖屬豪強,與孔融這些人未必能那麼快走到一起去。再者說……此事關乎陛下子嗣,甄宓再敢隱瞞,也不會瞞着陛下。”

長御輕聲問道:“那麼陛下?”

“不會的。”董皇后知道長御未說出口的疑慮,她低眸看着茶碗裡淡黃的茶湯,清澈的茶水連一片葉梗都沒有:“陛下不是孝靈皇帝,而我……也做不了何氏啊。”

有漢一代,凡后妃謀殺皇嗣,要麼是皇帝懦弱無能,一味地溺愛寵妃、要麼就是忌憚後族勢大。而當今皇帝根本沒有這些顧慮,董皇后也沒有這樣的資本,甄宓若真的懷孕,正大光明的宣告,振奮天下士民之心,何必這麼藏着掖着?

所以董皇后認爲甄宓串通脂習故意隱瞞的可能性並不大,皇帝也沒必要用這種方式來防着她。

“還是殿下睿鑑,奴婢思量這麼久,倒是白白擔憂了一場。”長御也放下了心,笑着奉承道。

“哼。”董皇后輕笑一聲,手裡把着茶碗。話雖是如此,可她心裡還不能放鬆警惕,就今日的觀察來看,甄宓也不是個懵懂不知事的:“甄宓搬去披香殿了?”

“用膳後不久,甄貴人便搬了過去。”作爲董皇后的耳目,長御時刻關注着各處的消息:“據說只帶了一兩隻箱篋,三四個宮人,行裝簡便,動靜也不大。”

“她還知道不鬧騰,可這個宋貴人就不好說了。”董皇后面露譏笑。

長御也跟着笑了一聲,說道:“掖庭內外都知道宋貴人嬌蠻,卻也不知陛下究竟喜歡她哪裡,處處忍讓着她。”

“別看陛下性情冷淡,其實也是個念舊情的人吶。”董皇后很有感慨的說了句,雖然她處處看不慣宋都,但在這一點上,她也不免推己及人。走神片刻,董皇后還是吩咐道:“披香殿那邊,還是命人多看顧着點,平日裡吃些什麼,都要留意。”

“謹諾。”長御答道。

甄宓固然是沒有懷孕,但皇帝甫一回宮便對甄宓的高度重視,無疑是給董皇后造成了不少的危機與壓力。她想着以後掖庭的女人會越來越多,自己縱然是皇后也不能太高高在上、形單影隻,像伏壽、宋都這些人互相扶持,以後行事會更爲有利。更何況,在皇帝東征期間,自己在長安險些蹈禍,無論是固寵還是邀寵,都需要預先籌劃。

原本新來的甄宓可以作爲董皇后的籠絡對象,可董皇后實在反感別人拿對方比作‘郭聖通’第二的稱呼,故才並未考慮親近。而且甄宓是大族出身,身後自然有家族扶持,未必看得上董氏。

思來想去,董皇后考慮着要想扶持一個人做自己的幫手,這個人必須要有出色的容貌、微賤的家世,最好不能有太大的野心,便於自己掌握,此外,還得是由自己一手提拔,對方纔會感恩戴德。

這樣想着,董皇后擡眼看向身旁最親近的長御。

長御被她看得不知所措,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臉,好像上面沾了什麼東西似得。

“你把臉擡起來。”董皇后這樣說着,便仔細打量起長御。

長御自小流落民間,因爲饑荒被父母拿去與人‘易子’,最後僥倖逃了出來。顛沛流離一段時間後,被董承的僕役帶入府中,爲董皇后做侍女。靠着一腔忠心以及逃荒逃難時磨礪的能力心性,長御順利成爲董皇后的心腹,隨着皇后帶入椒房殿,成爲皇后身邊地位可比侍中的長御。

雖然忠心與能力都值得董皇后信賴,但長御從小受苦,身量不足,嗓音略爲粗糙。董皇后打量許久,到底是放棄了腦海中一閃而過的念頭,她像是什麼也沒發生似得低着頭喝了口茶,忽然說道:“這茶湯不錯,是誰煮的?”

長御彷彿知道自己錯失了什麼大好機緣,一顆心猛地落了下去,她抿了抿嘴,說道:“是郭照。”

聽到對方連一句‘回稟’的起頭都忘了說,董皇后揚了揚眉,把茶碗放在桌案上,親熱的將長御的雙手執起,撫摸着長御手心的細繭,最後輕聲嘆了一口氣,道:“你以爲這掖庭是什麼好去處?不要說我沒有爲你着想過,只等我以後生下皇子,便許你出宮,做列侯夫人,身爲正室,不比一殿之主要強?”

長御心裡這纔沒了怨氣,自己所求的只是一場富貴,別的再無他求,只要有董皇后撐腰,還怕自己享不到富貴?

“好了。”董皇后見安撫住了長御,逐漸又恢復了冷靜的語氣,問道:“這郭照是有多大了?”

“稟殿下,十二三歲應是有了。”長御放平了心態,對答起來也開始少了幾分顧忌。

“還是小了。”董皇后有些遺憾的說道,郭照近來在她跟前很受關注,爲人機靈會說話,家道式微,又是從她身邊帶出來的,只可惜這年紀:“陛下不喜歡年歲太小的,若是十七八歲、或再往上,倒是可行。”

長御也知道會是這個結果,當下便笑着揭過,爲董皇后重新倒了新茶:“宮裡人心有浮動,都是因爲陛下無嗣。只要殿下生下太子,地位自然如泰山穩固,又何必勞他人扶持呢?”

“你說得對,只可惜……”董皇后遺憾的低頭看了下平坦的小腹,她忽然想起道:“上回讓你尋的已生育的婦人呢?是真的能促孕?”

“奴婢不敢隱瞞。”長御連連說道:“不然奴婢這就讓彼等上來?”

“彼等都已入宮了?現在何處?”董皇后問道。

此事是由長御一手操辦,對此也十分上心,只是當時皇帝不在宮中,這些人入宮後暫時得不到效用,便只好將彼等閒置分配了:“這些人在掖庭有的是,都是大長秋與掖庭令從民間招進來的,專在永巷等處做灑掃的活。”

“揀兩個好的喚上來,以後就留在身邊,也不用做什麼事,伴隨行走就是了。”董皇后也不知道這個民間偏方究竟有沒有用、該怎麼用,她對此也沒有太大信心,只好先就這麼辦。

“謹諾。”長御答應一聲,隨即便往永巷去了。

到了晚上,皇帝便駕臨椒房殿與董皇后一同用膳,膳畢漱口,皇帝手裡捧着熱茶,環顧着熟悉的環境,這才道:“走到哪,還是你這裡最明亮。”

骨子裡仍是現代人的皇帝心裡仍嚮往着後世燈火通明的夜間,所以對董皇后如此鋪張的點滿燈燭的行爲,皇帝向來是聽之任之的。

“陛下不來時,這裡的燈在往日要少一半。”董皇后輕描淡寫的把話頭揭過,說着,便順手將桌上的鸛雀樣式的青銅燈往旁邊移了移。

皇帝聽着這話,笑着喝了一口茶,語氣隨意的說道:“你是皇后,椒房殿是你的居處,只要你喜歡,又何必管我在或不在?”

董皇后面色一僵,努力緩了緩面部的表情,有些僵硬的笑道:“陛下這是什麼話,臣妾是陛下的妻,豈敢有所擅專。”她佯作收回擺燈的手,似若無意的往旁邊揮了揮衣袖,侍候的長御立時會意,帶着一衆人等悄無聲息的退出了椒房。

皇帝暫不理她,只是又喝了一口茶,方纔將茶碗放在桌案上,笑着看向對方:“是麼?倘或長公主當日不攔着,你準備怎麼做?”

“陛下!”董皇后知道這事是不能避免的,她雖說早有準備,但事到臨頭仍是心裡着慌,她立即離席拜倒:“當日雍涼反叛,禍延關中,朝廷諸公各言其事,無爲首之人。臣妾不願見陛下苦心經營,毀於一旦,這纔想冒死出面,穩定人心,絕無一絲擅專之念!”

“你看看,剛說了是我的皇后,是我的妻,話才說幾句就跪伏做什麼?”皇帝微微躬身,伸出右手捉住董皇后的胳膊:“坐下說話,我問的是你準備怎麼做,不是你爲何這麼做。”

董皇后這才惶恐的坐回席榻上,她從皇帝平靜的目光中讀出了一絲安定,緩了幾口氣後,她這纔有些怯怯的說道:“記得陛下東征前曾有囑咐,命臣妾看顧好宮中,臣妾念着朝廷征討不易,關中決不能亂……”

她聽見皇帝‘嗯’了一聲,遂直言道:“臣妾想着,一是要在朝中擇出主事之人,再是揀選大將防禦羌患。最後將此間景況一一詳述、告罪於陛下,待旬月以後行在來詔,若另有任命,皆遵照施行……臣妾,便只想着安定人心,此後一事也不敢過問。”

“這些都是你的主意?”皇帝聽了之後表情沒有什麼變化,他一隻手臂撐在桌案上,身子微傾,給了董皇后不少的壓力。

董皇后遲疑了一瞬,點頭答道:“唯、唯。”

“誒。”得到這個意料之中的答案後,皇帝忽然嘆了口氣,他立即離開了桌案,身子往後依靠在玉質憑几上。皇帝用手按了按眼角的穴位,微闔着眼瞼,輕聲說道:“你性子雖然要強,但從來都知道分寸,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不用說,你也都清楚。這些年在椒房,你也着實讓我省心不少,只是這等荒唐之舉……未必是你的主意吧?”

被皇帝一語說破後,董皇后垂首不語,皇帝的話讓她心裡既感到熨帖、又讓她十分難受。她其實並不想插手前朝的事務,她一入宮就是皇后,只要生下嫡長的太子,只要不威脅她的地位,她可以一直容忍、大度。

可她並不只是一個人,在她的身後還有一個志大才疏的父親,還有一個遭受劫難、亟待興復的家族。

董皇后喜歡皇帝,但她有時又不得不去聽來自董承的要求,夾在當中的爲難,又有誰替她着想過?

好在皇帝是在其中看明白了的,這不禁讓董皇后大感欣慰。

“你家阿翁啊……”皇帝也不知該如何去說,他有時候發現自己對董承好像只一味的驅使、任用,卻沒有告訴他該往哪個方向去做——其實君臣默契、會意於心,本不該直言相告的。

奈何董承好高騖遠、又受不得身邊人的鼓吹,這才讓皇帝用着越來越不順手、不順心。眼下合適的替代人選尚未成長,各方勢力錯綜複雜,皇帝也不得不收起了那份狠厲的心思,打算再將就着用,只不過這一次,爲了防止董承脫離控制,皇帝選擇換一種方式。

“辦事的魄力是有的,可明辨是非、吉凶的能力,比旁人要差得遠了。”皇帝接着評價道。

董皇后心裡其實大鬆了一口氣,卻彷彿很爲難的說道:“阿翁性急,臣妾也屢次勸過,可卻不知該怎麼說。”

“以後會有的。”皇帝這時站起了身,舒展着雙臂:“安寢吧。”

第二十九章丨嶢柳青泥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四百三十章 惻然有感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一百三十七章 拋磚引玉第十七章 榆中勇士第一百章丨開門揖盜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一零四章丨連坐者衆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八十二章 何以自新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第一百零三章 遠迄南鄭第一百六十六章 匣劍而行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九十五章 鑄山煮海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八十八章 豪氣崢嶸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八十二章 連騎擊鞠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十二章 師友相從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着第七十五章 病染膏肓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六十章 秘書執筆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一百一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五百二十七章 聲催黃葉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五百零一章 賦與有疾第九十三章 零打碎敲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二十九章丨嶢柳青泥第三百九十二章 惘至棄命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第九十章 挾銅鉦束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六章 先屈義聲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三百零四章 淺藏輒止第四百五十七章 輕率難知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二十九章丨嶢柳青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