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夾石對決

馬忠蹲下身子,仔細的檢查了一下三名旗語兵中箭的位置,再輕輕的感受着手中的竹箭,似乎觸摸到了竹箭上附帶的仇恨。

他先是皺了皺眉頭,然後站了起來,緩緩的走到孫策的身邊,認真的說:“大王,是洪安,看來這下麻煩了。麒麟軍有了洪安,想要攻下夾石肯定不會有問題。洪家灣的事情是楚軍做錯了,肯定會付出巨大的代價。”

與此同時,射出三箭的洪安突然全神戒備,如臨大敵一般的縮了一下身子,把自己藏身的位置弄得更隱秘。

夾石關中有高手出現,而且是用箭的高手。據洪安所知,楚軍中的用箭高手就只有馬忠了,看來兩人之間的對決是必不可少了。

劉立通過單筒望遠鏡,清楚的看見了洪安的動作。突然,一支鐵箭從關牆上射下,直奔洪安藏身的位置。似乎是在投石問路,又好像是在打招呼。

洪安沒有猶豫,直接張弓搭箭。兩支箭半空相撞,掉在了夾石關前的空地上。劉立是識貨的人,看樣子洪安略佔上風。至少逆風一箭可以與馬忠分庭抗禮,這樣的實力肯定是高出一籌了。

然而馬忠居高臨下,佔了天時和地利的優勢,洪安完全陷入了被動,真的對峙起來會消耗更多的精力。只是高手過招,機會只有一次,用光了就沒有了。

孫策也看見了馬忠射出的箭被洪安擊落,只不過他的心中還存有一絲幻想。於是就問:“馬忠,你有把握拿下洪安嗎?”

馬忠搖了搖頭,認認真真的回答說:“大王,夾石關這裡的位置非常特殊,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洪安一個人就可以輕輕鬆鬆的壓制一面關牆。箭出必死,他只有兩壺箭,總共也就六十支箭。只要咱們拼着損失六十人,一定可以熬退他。只不過六十人中都會有誰,這就只有天知道了。大都督周瑜都沒有辦法從他的箭下全身而退,至於別人就更不用說了。這樣的損失楚軍難以承受,還是早做打算吧!面對這樣的殺將高手,千萬不要心存僥倖,那樣會死人,死很多的人。”

孫策的心情很不好,洪安的威脅實在是太大了。要損失六十人才能迫退洪安,這簡直就是要了楚軍上下的命。高手都會有一種氣場感應,能入洪安法眼的人,肯定不是等閒之輩。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更何況是損失六十員將領,這樣的代價只能換得洪安暫退,虧本的買賣誰也不會做。至少孫策沒有這樣財大氣粗的氣魄。

馬忠見孫策放棄了生死對抗,才坦承自己不是洪安的對手,不過他自認爲牽制兩個時辰以上的時間,還是沒有什麼問題。孫策是束手無策了。只得留下馬忠一個人,專門負責牽制洪安,然後就回到關城中找周瑜商量對策。

周瑜也是不甘心放棄夾石關。只不過聽了孫策的話之後,他也不敢再猶豫了,六十名大小將領,楚軍損失不起。洪安的本事,楚軍上下都已經見識過了。六十支箭,那可是六十條人命,還得是軍中將領級別,這樣的結果誰也擔待不起。

周瑜決定直接退回皖城,以前的戰鬥,孫策衝鋒陷陣可以激勵士氣。如今諸侯爭霸進入了相持階段,王者的作用就是坐鎮中樞,成爲一方勢力的定海神針。特別是長江以南的幾大勢力,東吳和楚國是親兄弟,根本就不會出現生死搏殺的場景。

然而對於楚國來說,東吳是最危險的敵人。更何況東吳在巢縣受了委屈,解煩軍西進長沙向楚國討個說法,要是孫策不在長沙城,誰有資格阻擋孫權進城。

楚軍逐鹿中原的夢想,從孫權稱王的一刻起就已經破滅了。東吳的威脅可是真實存在,怎麼保全楚國,纔是當務之急。

孫策聽了周瑜的話之後,決定與周瑜兵分兩路:一路由孫策親自帶領,以最快的速度退回長沙,不給孫權可乘之機;一路由周胤統領,帶領兩萬楚軍,護送周瑜到皖城,負責鎮守皖城和潛山。

夾石的歸屬就這樣定不來了。馬忠與洪安的對峙,讓劉立看到了高手過招的那種枯燥乏味。馬忠就在夾石關的城門樓上,似乎化石一般。

透過單筒望遠鏡,劉立看見了馬忠閉目養神的樣子。再轉向洪安的位置,靠在石壁上的他,居然睡着了,那眉毛輕輕的抖動着,顯得格外的寧靜。

時間過得很快,日落西山的時候,一束殘陽扎進了城門樓。在陽光透入的瞬間,洪安動了,一支竹箭順着光線扎進了城門樓。

馬忠睜開了眼睛,可是被太陽光刺激到了。眼睛本能的一閉,身上卻傳來了劇痛。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中箭了。不敢猶豫,直接飄出了城門樓,躲進了附近的民居中。

夾石關城已經空了,出關的道路也暢通無阻。馬忠咬着牙爬進了補給點,簡單的治傷包紮之後,迅速的補充了乾糧和飲水。獵人上山打獵,必須要提前預設好補給點。馬忠這樣的習慣還是跟洪安學習的補給方式。

馬忠沒有判斷出洪安的位置,洪安卻提前找到了他的補給點。不過洪安並不打算置馬忠於死地,只在乾糧的袋子上留下了一句話——這次就算了,再有下次,我一定會殺了你。

袋子上沒有落款,不過馬忠不用猜都知道——字一定是洪安留下的警告語,就是要他做出最正確的選擇,不要再助紂爲虐,否則就別怪洪安不講交情。

馬忠自言自語的說:“天下之天,卻是對手難求。爲了攀登武道之巔,我又何必在乎這副殘軀呢?”

說完之後,馬忠離開了補給點,消失在了茫茫大山之中,與夕陽的餘暉融爲了一體。洪安看着馬忠離開的背影。也下定了決心,再次見面的時候,就會分出生死。

洪安回到麒麟軍大營,把馬忠帶傷逃走的事情講了一遍。劉立並沒有在意,只是漫不經心的問了一句題外話:“洪安,你這竹箭只有六十支,如今已經用掉了六支,你想過怎麼補充了嗎?”

洪安說:“將軍,我深山學藝十二年。學成下山的時候,師傅特別交代——獵人之箭,箭出必傷,自然是有傷天和。毫無限制的出手,這是獵人的大忌,很有可能打破生態平衡。一張弓,兩壺箭;平天下,保自身;安百姓,做好人;竹箭光,歸山林。”

劉立終於聽明白了,洪安的師傅肯定是一代奇人,教出了一個好徒弟,卻給洪安的一生定下了六十次出手的機會,無論是大善,還是小善,一根竹箭就是一段因果。

其實作爲一名高手來說,六十次出手的機會,已經打破了天下武將之間的平衡。洪安用出了六支竹箭,卻是先傷周瑜,再克馬忠。以一己之力奪下了夾石關。這就是洪安的實力,要是不加以限制,將會引起各方隱士的反彈。

劉立作爲麒麟軍的主將,也得讓更多的人有立功的機會。洪安的存在,不到萬不得已不能啓用。

第320章 戰慕容南第68章 鏖戰趙慈第451章 水戰較量第1717章 呂布出擊第904章 朔方之役第1035章 荊州亂局第1746章 五子奪嫡第1026章 龍腹之危第1394章 挾棺自重第1740章 康麗坦白第494章 攻克米河第1271章 少女瓦仙第2006章 文人相輕第1855章 觀念衝擊第214章 曹操興兵第834章 魚與熊掌第1921章 盟友虎皇第1212章 傳統無價第1465章 搶食風波第169章 白馬悲歌第963章 成績公佈第960章 仙峰夜校第681章 周瑜請賢第813章 兵力調度第473章 皖城之戰第515章 司馬無策第1434章 熱血沸騰第482章 徐庶吐血第1641章 狼城大捷第1702章 嘯地篡位第1621章 因果陣營第821章 魯淑之悟第1598章 柳路主講第1956章 鬼嬰寧姝第597章 設備加持第134章 甄府東遷第1446章 兵者仁心第117章 前往洛陽第1110章 聖甲之威第1456章 大獲全勝第113章 曹軍無功第541章 快樂廖峰第1119章 白桐受傷第1405章 軍官學院第1189章 重建家園第353章 袁尚曹昂第1645章 留職查看第1414章 沙場屠龍第2025章 鍾會退兵第1035章 荊州亂局第1159章 合作談判第659章 金家歸漢第419章 尊師重道第1452章 兵進崑崙第508章 曹彰之勇第1465章 搶食風波第2095章 桃源秘技第1139章 陽謀算計第2060章 大戰成皋第1807章 丁氏亂象第172章 劉封出山第1098章 製造星源第1157章 架橋計劃第900章 劉瑤歸漢第1895章 五姓易幟第216章 獵侯計劃第1330章 氣仙屠道第340章 關鳳曹昂第847章 劉正論道第1477章 歡喜功成第1965章 競拍風雲第859章 爭取自由第901章 習慣趨同第1838章 奇鼠認慫第2097章 玉門關外第1865章 利益重組第2061章 鞭長莫及第810章 曹奐登基第1318章 天地有情第173章 移師虎牢第1598章 柳路主講第307章 獻帝殺臣第1400章 南速北韌第1780章 倉管發難第513章 死中得活第2180章 情之所鍾第1062章 黑牛領主第207章 損公肥私第1605章 智能投喂第1527章 黑暗帝劍第1588章 與狼共舞第2011章 德才兼備第255章 陳到之勇第1867章 宛城聚兵第2133章 周皇相邀第230章 李傕之死第1946章 立場堅定第549章 俘虜成濟第160章 孫策大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