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顆適合居住的類地行星開普勒22b

首顆適合居住的類地行星?“開普勒-22b

近rì,參與NASA開普勒任務的科學家宣佈,通過開普勒望遠鏡,他們首次在類似太陽的恆星周圍,發現了可能適宜居住的新行星。這一成果的曝光,給人們引來無限的遐想,本文也將對事件中最受關注的問題,一一進行解讀。

1開普勒望遠鏡如何發現這顆行星?使用的這些技術和方法能有多jīng確?

行星本身是不發光的,因此直接觀測非常困難。但是,不發光的行星如果從恆星前方經過,就會遮擋一部分星光,導致我們看到的恆星亮度在短時間內稍稍變暗,隨後再恢復正常。如果這樣的星光變暗現象週期xìng出現,至少觀察到4次之後,就可以確定那裡存在一顆我們看不見的行星。

開普勒望遠鏡就是NASA專門用這種方法來發現外星行星的探測器。自2009年升空以來,它便一刻不停地監測着大約15萬顆恆星,記錄它們亮度上的細微變化。如果是地球從太陽前方經過,遮擋的陽光大約會使太陽的亮度下降萬分之一,而開普勒能夠檢測微弱到十萬分之一的星光變化。

新行星“開普勒-22b”就是通過這種方式發現的——開普勒望遠鏡觀察到那顆恆星以大約290天爲週期,發生星光變暗又恢復正常的現象。根據恆星亮度的變暗幅度,天文學家確定了行星的半徑,大約是地球的2.4倍;根據這一現象發生的週期,天文學家計算出了行星的軌道,確定它恰好位於那顆恆星的“宜居帶”中。【新行星“開普勒-22b”的藝術想象畫,這顆行星也是NASA開普勒計劃證實它的首顆位於類太陽恆星宜居帶中的行星。圖片來自NASA】

2爲什麼說這顆新行星可能適宜居住?

先來看看我們最熟悉的太陽系:太陽系共有8顆行星,只有地球上存在宜人的氣溫,使水能以液態形式長期存在於地表之上。爲什麼會這樣?根本原因在於,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既不太近,也不太遠,接受到的太陽輻shè剛剛好。太陽周圍能夠滿足這一條件的區域,就被稱爲“宜居帶”(habitablezone)。

不同恆星的宜居帶到恆星的遠近並不是固定的,與恆星xìng質有很大關係。如果一顆恆星溫度和亮度都比太陽高,宜居帶就會離它稍遠一些;如果溫度和亮度都比太陽低,宜居帶就會稍近一些。此外,宜居帶也不是一個範圍非常狹窄的區域。太陽系的宜居帶從金星軌道外側一直延伸到火星軌道外側,因此嚴格說來,地球和火星都在太陽系的宜居帶內。只不過火星質量較小,留不住濃厚的大氣,後來變得寒冷而乾燥,不適宜居住了。

“開普勒-22b”圍繞着一顆類似於太陽的恆星旋轉,這顆恆星發出的光比太陽光弱大約25%,因此那裡的宜居帶要比太陽系裡的宜居帶更靠近恆星一些。而在另一方面,“開普勒-22b”到母星的距離又比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近了大約15%,恰好使它舒舒服服地落在了宜居帶中。因此,如果新行星的xìng質與地球相似,液態水就可以在那顆行星的地表上長期存在。

【開普勒-22b所處系統與內太陽系的對比圖,宜居帶指行星距離恆星遠近合適的區域,在這一區域中,生命存在所必需的液體水能夠存在。圖片來自NASA】

3科學家無法確定這顆行星是液態的還是固態的,那是如何確定的行星表面溫度是21攝氏度?

通過開普勒望遠鏡的觀測,天文學家可以測出這顆新行星距離它的“太陽”有多遠,也可以測定它的“太陽”每時每刻能夠釋放出多少光和熱。但僅憑這兩個條件,仍然無法確定行星表面的溫度,因爲後者不光與“陽光”的強弱有關,還與行星表面甚至大氣的許多xìng質相關。

開普勒望遠鏡用來尋找外星行星的那種方法,無法測定行星的質量,也無法直接觀測這顆行星,因此天文學家難以確定這顆行星是像地球這樣的巖態行星,還是像木星那樣的氣態行星,甚至是完全不同的液態行星。至於行星擁有怎樣的大氣,表面由什麼物質構成,就更是無從得知了。

不過,如果假設這顆行星與地球十分相似,擁有類似的陸地和海洋,還擁有類似的大氣來產生溫室效應,天文學家就能計算出它的平均表面溫度大約是22℃左右。不過,這個數據只能算是“僅供參考”,因爲存在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假設其他條件不變,只是那顆行星表面沒有大氣的話,它的平均表面溫度就會低至-11℃。

4這真的是NASA證實的“首顆適合居住的類地行星”嗎?

這顆行星並不像國內一些媒體所傳的那樣,是“首顆適合居住的類地行星”。NASA的官方網站在發佈這一消息時,使用的標題是“NASA‘sKeplerMissionConfirmsItsFirstPlanetinHabitableZoneofSun-likeStar”,正確地翻譯成中文應該是“NASA開普勒計劃證實它的首顆位於類太陽恆星宜居帶中的行星”。

這裡的“首顆”,指的只是開普勒計劃證實的首顆,而非天文學家發現的首顆宜居行星。事實上,開普勒在它監測的大約15萬顆恆星周圍,迄今爲止共發現了2326顆疑似行星的候選者,其中大小與地球接近的有207顆,超級地球有680顆,海王星大小的1181顆,木星大小的203顆,還有55顆比木星更大。

開普勒探測器必須觀測到4次星光變暗,才能確定這一現象確實是由行星遮擋星光所致——這一步驟就叫做“證實”。在今年2月開普勒公佈的行星候選者中,可能位於“宜居帶”中的共有54顆,而此次宣佈的“開普勒-22b”就是其中第一顆得到證實的行星。在目前最新公佈的行星候選者中,可能位於“宜居帶”中的仍有48顆。

另外,這顆行星目前尚未證實一定就是類地行星,這一點也算是以訛傳訛了。

【迄今爲止,開普勒探測器已發現2326顆疑似行星的候選者,但它在科學上的主要目的,可不是爲了尋找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圖片來自NASA】

5這個發現,在學術和現實中會有怎樣的影響?

開普勒探測器在科學上的主要目的,不是要尋找適宜人類居住的另一顆地球,而是要給銀河系裡的行星作一個小規模的“人口抽查”。換句話說,通過開普勒對大約15萬顆恆星的不間斷監測,天文學家想了解銀河系的2000億顆恆星中有多大比例擁有行星,擁有幾顆行星,這些行星的個頭及距離母星的遠近又有什麼統計上的分佈規律。這些基本信息對於研究行星及恆星的形成都會有莫大的幫助。

因此,開普勒此次公佈的這批數據中,天文學家更看重的反而是新公佈的行星候選者中,各種大小的候選行星各有多少。當然,確定開普勒的首顆宜居行星也很重要,至少提供了一個確實的證據,表明銀河系中適宜居住的行星並不十分罕見。這一發現也爲將來更先進的觀測設備提供了一個備選觀測目標,到時候藉助更先進的設備,我們或許能夠測出這顆行星的質量,甚至分析出行星的大氣成分,用更確切的數據來推斷那裡是否真的適宜居住。

在現階段,這一發現的主要意義在於,它成了一個熱門話題,把公衆的視線引向了科學,引向了我們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同時,這也給科學家提供了一個機會,向公衆展示他們的工作和成果。對未知的外星行星世界的嚮往,或許會在許多人心中種下一顆好奇的種子,甚至有機會萌發成對科學的熱愛。

6人類移民到這顆星球上有多大可能呢?

現有的人造航天器中,速度最快的當數正在飛向冥王星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它的速度目前大約是15.5千米/秒。如果以這個速度飛向600光年以外的“開普勒-22b”,大約需要1160萬年才能抵達。就算是離太陽最近的恆星——半人馬座比鄰星,距離我們也足有4.22光年。以“新視野”號目前的速度飛行的話,抵達比鄰星也至少需要8萬年。因此,按照人類現有的技術水平,想要移民這顆行星的可能xìng幾乎爲零。

當然,我們無法排除人類科技出現突破的可能。或許有一天,我們造出了光速飛船,開闢了“任意門”,能夠穿梭於宇宙之間。到了那時,如果觀測證實“開普勒-22b”確實是一顆類地行星,確實適宜人類居住的話,那裡或許會成爲未來人類前往探索甚至定居的目的地。

不過到了那時,我們發現的宜居行星應該已經一抓一大把,也不在乎這一顆了吧……

資料來源:央視網

第255章 投誠第56章 最高層會議(上)第110章 登陸(七)第16章 應徵第196章 大風起第238章 如臨大敵第157章 秘辛第174章 源能(下)第139章 撤退第142章 聖物第105章 登陸(二)第17章 選擇第118章 聯席會議(上)第176章 與蛇共“舞”(上)第225章 家族的紈絝第91章 新局面第100章 攔路虎第176章 與蛇共“舞”(上)第26章 老大第192章 矛盾第84章 相濡第8章 初試身手第171章 定計第114章 求援第105章 登陸(二)第56章 最高層會議(上)第261章 回饋陳振邦第120章 聯席會議(下)第70章 定計第96章 在望第94章 交易第140章 海倫的閨蜜第218章 超級文明的靈魂體第129章 苦戰(三)第158章 秘辛(續)第102章 亞丁星第236章 我死了?第227章 發難第61章 艦長的考題第130章 苦戰(四)第21章 刁難第13章 應對第116章 寧仙兒第66章 形勢惡化第77章 行動(下)第120章 聯席會議(下)第153章 探秘(三)第262章 迴歸第140章 海倫的閨蜜第200章 不可複製的勝利第202章 收穫第93章 威爾遜總統第260章 夢境與現實的重疊第5章 初涉第19章 海倫(下)第14章 從軍?第29章 對抗(一)第217章 塵埃帶核心首顆適合居住的類地行星開普勒22b第29章 對抗(一)第68章 對話第194章 卸任第130章 苦戰(四)第221章 宿命的對抗第111章 武器問題第9章 賭鬥(上)第96章 在望第51章 林氏橫練法第170章 深空角逐第228章 六年之後第215章 一擊奏功第195章 風雲突變第145章 和平(下)第225章 家族的紈絝第179章 體內異變第184章 湮滅炮第168章 加速發展(上)第91章 新局面第229章 準備(上)第153章 探秘(三)第169章 加速發展(下)第213章 危如累卵第84章 相濡第198章 交鋒(上)第114章 求援第66章 形勢惡化第73章 利益交換第244章 憤怒與顧慮第257章 造勢第214章 塵埃帶第195章 風雲突變第252章 兩種前途的爭奪!第128章 苦戰(二)第118章 聯席會議(上)第13章 應對第4章 美夢與現實第114章 求援第231章 準備(下)第73章 利益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