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回 修法事侄女歸姑 慶壽筵親翁得婦

再說陶公授計與梅富春,他便到營中鬨動了衆降兵,使其逃回,便好做內應外合之計。不意天使其然,這些人竟聽信了,便悄地踅身過來,約齊同授計的幾個將官,當有後營千總陳龍、南昌遊擊翟士賢、新招募署用把總張桂、項山盧三義、朱瑞、秋文七人各暗藏利器,扮做小卒模樣,並各人部下挑選的精勇馬步兵二百名,亦各藏着火種器械,見降兵走動便雜在其中,共有四百餘人,竟一溜走到湖邊。此時已是四更天氣,早見湖內一簇船來,這裡便問道:“來的什麼船,可是郜大王那裡探路的麼?我們是自家人,日間被擄逃回的。”船上便道:“既是我們人,近船來廝認。”衆人便一擁到船邊。船上的道:“果是不差,快上船來。”看那爲首的,正是舒項虎武貴。當下共有戰船二百餘號,賊將十餘人,意欲來劫大寨。那武貴問道:“你們被他擄去,怎麼逃得回來?”衆降卒稟道如此如此,我們便先自逃回,尚有一半不知音的還留在那邊受苦。武貴道:“不妨事,少不得今夜去救拔他們便了。”只見陳龍等稟道:“啓大王得知,我們不是逃兵,是陶將軍部下的,只因舊官在日,我們並不曾受一些磨折,偏是他到任之後,便就減口糧,略有差處,要斬要穿箭要捆打,十分苦楚難熬,故此本營的人個個恨入骨髓,盡欲歸投大王,相幫殺卻那廝。奈不聚一塊,只有我們一營的二百外人,趁大王部兵回時跟隨來的。望大王察我等真情,不殺收用,萬幸萬幸。”那武貴才聽說不是逃兵,早已拔刀在手,直等聽完了,便大喝道:“你們好大膽,把詐降之計來哄老爺麼?”衆人便一起哭道:“屈了我們一片真心。既是大王疑惑我等,乞早賜誅戮,教我們做夥冤鬼去。”說了又大哭不止。

看官們要曉得,這武貴本是江西撫州府人,祖父詩禮相傳,他平日極是好善,兼有一種仗義疏財之癖。因祖業飄零,失身屠戶,後來又犯了事,官司緝捕逼迫。聞得湖中甚是興旺,可以藏身,他便來入了夥。郜長彪見他武藝高強,便教他做了頭目,坐了第四把交椅。自飛天煞朱虎、三眼狗包春死後,他便算第二個賊首了。當日被陶公部將湛國瑛、賈龍追殺殆盡,逃至湖中,復聚得嘍羅六七千人,思欲報仇。先分一半亡命,戰船二百五十號,賊將十餘人,連夜來劫官兵營寨,將近湖邊,恰遇降兵逃回。又見陳龍等如此悲哭,他心上便不忍起來,信以爲真道:“既是你們真心實意,我如今要去劫他的營寨,便與我爲前導,用心得勝,方信爲實。”陳龍又道:“不是小人們胡說,若大王今夜去劫寨,必然無益。”武貴道:“這是爲何?”陳龍便道:“陶家近來有兩個軍師,一個姓範,一個姓卜,俱是上通天文,下識地理,呼風喚雨,遣神驅鬼件件都會;又投降了勇將賈龍等二十餘人,盡皆武藝精能,能征慣戰的;又得精兵五千,也都是賈龍等帶來的,連舊日營兵共有一萬之數。他又掛了金印,加了元帥之職,賜尚方劍,可以先斬後奏。給他空頭文-百十餘道,任憑填委官員,故此一省的官員哪一個不服他,使喚哪一處兵馬不聽他差遣。昨夜得勝了,他有能事的人提拔,照舊提防,大王此去必然無益,望大王思想便是。”那武貴聽到空頭-付憑他填委官職,便覺心熱了道:“據你們這等說來,此去果是不相干的了,且帶你們一同見大王去。”便把船頭望南,竟向大孤山寨內去了,當時有詩爲證:

撥轉源頭掉亦回,羞將熱血副渠魁。

問降已識皇恩浩,料逆先知賊氣衰。

無意茜巾虛抹額,有心赤膽博雲臺。

從今暗蓄歸誠志,始信萑有隱大才。

且不說陳龍等在湖中打探消息,也不題陶元帥營中之事,再把湛、陶二家中事體題起一番。那湛悅江和張氏夫人知得兩個兒子俱已在陶親家那裡,若幸而平了湖寇,他二人必不脫白,況藥侯親家忠厚有餘,自然推烏及屋,則兩人功名之地倒在此舉,因此一門安樂,只等好消息。

卻說那陶老夫人在家正值五十華誕,老夫人先同媳婦慧姑商議道:“你公公在家,遇了老身誕日,必然親戚俱來稱賀把盞,今父子俱在任上,家中又無人主持,親戚們也未必盡來,如今只教幾位女僧唸誦兩日佛經,做些預修的意思,娘子意下以爲可否?”慧姑道:“婆婆之見甚是。”即教家人婦等收拾家中,再叫陶旺去請唸經的女僧。當下陶旺奉了夫人大娘之命,各處去請尼僧。

原來雙流縣是一個小縣分,地方僻陋,陶旺請了一日,只請得四衆尼僧,帶了經懺佛軸、鐘鼓魚鈸等件到得府中。家人婦通報,老夫人出來相見了,又教媳婦出來,衆尼各來問訊畢,到後邊茶點。夫人道:“七夕之日是老身賤誕,特屈師父們來做些好事,只是合下寒陋,有慢師父們不安。”衆尼俱各稱謝道:“今日天晚,想已不及起懺。”夫人道:“正是,今日初三,明早初四起懺,恰好初七圓滿。”衆尼道:“如此極好。”須臾素齋,夫人大娘又請衆尼入席。說話間夫人道:“適才未及請問師父們法號,寶剎何處,今乞道其細。”一尼道:“小尼住在南門外水月庵中,賤號上智。”一尼道:“貧尼住在城內奉化庵中,賤號果幻。”一尼道:“小尼住在東門外小天竺堂中,賤號印空。”一尼道:“老尼住在北門外上灣村般若庵中,賤號法。”夫人道:“老身意欲再請幾位多做些法事,難道寶剎四處只有師父們四位麼?”那上智、果幻、印空三個一齊道:“敝庵止有貧尼等一個。”惟法-續後答道:“小庵共共二衆,一名法鏡,一即老尼。因庵中還有一位小姐、一個侍妾在內避難焚修,故此留我師兄在彼服侍相伴,獨老尼來奉命。”陶夫人聽見,便疑惑到梅小姐並佛奴身上,問道:“師父,你曉得那小姐是何等樣人家的,姓甚名誰,怎麼一個模樣?”法-答道:“那小姐異常標緻,住在庵中,並不肯說出自己家世,只聞得一個狗什麼,說是他的哥哥。他平日題些詩句,後邊但寫着‘醒名花’三字,亦不落款,所以連名姓也不曉得。”陶夫人便兩眼流淚道:“這便是我家杏芳小姐了,那侍妾便叫做佛奴,誰知二人倒在你們庵中受苦,好不苦煞人也。”便大哭起來,立刻叫家人婦跟了,要親到庵中去接小姐,正是:

孤蹤飄泊杳難尋.盡日閒談得好音。

此去相逢驚喜處,一番歡笑一沾襟。

只見那法-說道:“夫人哪裡知道就是令愛小姐哩?況貧尼一時失言,那小姐原叮囑老尼切不可泄漏風聲,夫人若去,未知是與不是,豈不遺累了我?”夫人便道:“師父有所不知,他就是梅御史老爺的小姐,是老身的侄女。小姐的哥哥梅大爺、綽號叫做狗低頭。小姐生得絕世無雙,自己起個別號叫做醒名花。今聽了師父所言.必定是他無疑,斷不貽累師父。”法-道:“夫人有所不知,那小姐是便是了,但是前日來□有——”法-說到這“有”字便住了口。陶夫人道:“師父有話就說,何必沉吟?”法-道:“恕老尼無罪,方敢實說,然事到其處,亦不得不說了。前日小姐到時,有兩個萬安屯聚義的叫賈龍、蔡大能送來的,那姓蔡的,不瞞夫人說,就是老尼的外甥。他兩個雖在綠林之中,然做人忠直,不是等閒殺人放火的,就是送那小姐來時,着實分咐我好生服侍,又將白銀二十兩爲小姐薪水之費。以後又嘗送東西來問候,只教老尼在門外問句說話,足跡不入庵門。阿彌陀佛嗄,他二人着實做了一樁好事。又常常對老尼說,我們在那邊打聽什麼湛相公的消息,一有好音,便來迎接小姐的。”陶夫人便叫住法-道:“如今一發是了,我家老爺公子在任上寄書回來也曾說及萬安屯事體,公子到京路經彼處,被他們拿上山去,不意反加敬重,住了幾日。遇着湛相公也在寨內,便同他一起上京的。湛相公就是大娘的哥哥,因爲梅小姐家事體,遠避他方,亦經過他地方,先被他留住在那裡的。說起來這人果是意氣非常,送小姐到你庵中,想亦是好意無疑了。近日據我家寄書的人說,此人已被我家老爺招安去了。”法-道:“怪道前日我外甥來說,有個江西總兵陶老爺招撫,即日全寨人馬要收拾起身,故此奉賈寨主之命,送銀米來供給小姐,哪曉得這陶老爺就是貴府老爺,既是這樣,夫人便去也不妨的了。趁天色尚早,老尼便同夫人走遭。”

陶夫人叫三個尼姑相伴媳婦,叫了四肩小轎,家人婦跟了,一徑出城。約有十里之外,前面已是上灣村。到得庵前下轎,法-敲門,請夫人進內去,只見那一個老尼向法-悄悄說些什麼。法-道:“這正是來接小姐的,是小姐的姑媽陶夫人哩。”便又高聲叫道:“小姐恭喜,快出來迎接夫人。”杏娘聽了,猶如夢裡,這嚇倒不小,叫佛奴偷看。佛奴出來,望見是陶夫人,便叫道:“陶太太來了。”杏娘方纔放心,忙出來迎接。夫人見了侄女,便一把扯住道:“苦了我兒也!不必拜了,且到了家裡與你說話。”杏娘只噙了兩把眼淚,同佛奴跟了夫人上轎。此時日已銜山,慌忙趕入城來,到得門首,慧始便同上智等三個尼姑在那裡迎接。到裡面各各相見了,夫人就把前後事體向小姐說一番。問及庵中光景,杏娘亦略略回答了些,又道:“只虧得賈義人與法-師太,不然難見姑媽之面。”此時陶夫人倒把自己生日之事託了陶旺的妻子支值,打發衆尼姑去睡了,同媳婦與梅小姐說那別後苦楚將來團圓的說話,直至天明。

家中收拾唸經之事,一連如此三日,直到了七夕那日正誕,姑嫂二人在後廳把盞,拜過夫人之壽,前邊整治酒筵,款待那此外姓親戚、門房子侄並陶公相契好友來作賀的。因陶公不在家,來領酒的十無二三。慧姑之父湛悅江那裡卻忘記親家母生日,直至初六那一日,陶家的請酒帖到了方曉得緣故,急得手足無措,忙忙的備些禮物到門補壽。陶夫人反過意不去,對媳婦說道:“親家處不足之鄉,又這樣過費,教人心上怎安,但親家自來,已謝他不盡,切不可使其竟回,煩娘子致意一聲。”慧始便踅身到外廂向父親湛悅江述了婆婆致意的說話,又說知尋着了梅小姐,婆婆就要替哥哥作伐。悅江便歡喜不盡,對女兒道:“等我回家,說與你母親知道,也教歡喜。”慧姑止住道:“爹爹不可竟去,婆婆叫我致意,必要爹爹吃了酒去,不可拂他意思。”悅江就領了酒席方纔回去,與夫人張氏說知陶家要把杏娘攀親的緣故,夫人亦歡喜不盡。

次日,陶家祝壽事已畢,那梅小姐仍舊同佛奴在姑媽家住下。因庵中得了與湛生姻緣有分的夢,心情意況比前番大不相同,當時有詩云:

凡所託跡禮空王,好夢牽來攬俗腸。

一點心情暗勾引,懶將針線刺鴛鴦。

不題陶湛兩家事體,只說那本縣知縣高公,撫字催科,合宜得體,大計卓異,行取到京,是年六月下旬即奉旨巡接江西等處。七月初旬報到了江西,陶藥侯便教兒子同了一員標官帶三百兵馬一路迎上,護送到任。又說當時湖定,幸有武貴一人懷了歸順之念,與陳龍、梅富春等着實相好,收在自己部下。要知究竟如何,只聽下回分說——

第13回 衆魔軍孤山覆沒 諸義俠麟閣留名第04回 雙流縣贈金逃難 萬安屯借寇棲蹤第07回 假扮盜自投法網 真仗義暫寄嬌娥第09回 陶參府遣使求賢 賈大王折衝爲國第14回 草奏章報恩留直 傳好信倚玉連枝第02回 範道人遺囊顯道術 梅杏娘平地玷冰清第04回 雙流縣贈金逃難 萬安屯借寇棲蹤第09回 陶參府遣使求賢 賈大王折衝爲國第15回 證錯箋花燭話前因 脫空門情郎完舊約第08回 持大節立功鯨浪 設奇謀顯智蓮壇第07回 假扮盜自投法網 真仗義暫寄嬌娥第05回 奔父命巧遇攢戟嶺 避仇人深羈不染庵第12回 武僞將棄暗投明 範真人將機就計第14回 草奏章報恩留直 傳好信倚玉連枝第12回 武僞將棄暗投明 範真人將機就計第01回 吉士懷春題紫燕 侍姬遊戲學紅娘第08回 持大節立功鯨浪 設奇謀顯智蓮壇第04回 雙流縣贈金逃難 萬安屯借寇棲蹤第07回 假扮盜自投法網 真仗義暫寄嬌娥第03回 高知縣憐才假索詠 陶總兵念舊實親口第13回 衆魔軍孤山覆沒 諸義俠麟閣留名第15回 證錯箋花燭話前因 脫空門情郎完舊約第09回 陶參府遣使求賢 賈大王折衝爲國第06回 慈航渡慣作陷人坑 連理枝陰謀劫妹計第12回 武僞將棄暗投明 範真人將機就計第05回 奔父命巧遇攢戟嶺 避仇人深羈不染庵第03回 高知縣憐才假索詠 陶總兵念舊實親口第08回 持大節立功鯨浪 設奇謀顯智蓮壇第01回 吉士懷春題紫燕 侍姬遊戲學紅娘第12回 武僞將棄暗投明 範真人將機就計第11回 修法事侄女歸姑 慶壽筵親翁得婦第06回 慈航渡慣作陷人坑 連理枝陰謀劫妹計第10回 陶藥侯重荷天恩 範雲侶復申仙語第13回 衆魔軍孤山覆沒 諸義俠麟閣留名第12回 武僞將棄暗投明 範真人將機就計第10回 陶藥侯重荷天恩 範雲侶復申仙語第07回 假扮盜自投法網 真仗義暫寄嬌娥第10回 陶藥侯重荷天恩 範雲侶復申仙語第04回 雙流縣贈金逃難 萬安屯借寇棲蹤第13回 衆魔軍孤山覆沒 諸義俠麟閣留名第01回 吉士懷春題紫燕 侍姬遊戲學紅娘第10回 陶藥侯重荷天恩 範雲侶復申仙語第08回 持大節立功鯨浪 設奇謀顯智蓮壇第06回 慈航渡慣作陷人坑 連理枝陰謀劫妹計第04回 雙流縣贈金逃難 萬安屯借寇棲蹤第09回 陶參府遣使求賢 賈大王折衝爲國第14回 草奏章報恩留直 傳好信倚玉連枝第13回 衆魔軍孤山覆沒 諸義俠麟閣留名第15回 證錯箋花燭話前因 脫空門情郎完舊約第02回 範道人遺囊顯道術 梅杏娘平地玷冰清第07回 假扮盜自投法網 真仗義暫寄嬌娥第06回 慈航渡慣作陷人坑 連理枝陰謀劫妹計第12回 武僞將棄暗投明 範真人將機就計第04回 雙流縣贈金逃難 萬安屯借寇棲蹤第14回 草奏章報恩留直 傳好信倚玉連枝第04回 雙流縣贈金逃難 萬安屯借寇棲蹤第04回 雙流縣贈金逃難 萬安屯借寇棲蹤第02回 範道人遺囊顯道術 梅杏娘平地玷冰清第15回 證錯箋花燭話前因 脫空門情郎完舊約第09回 陶參府遣使求賢 賈大王折衝爲國第15回 證錯箋花燭話前因 脫空門情郎完舊約第14回 草奏章報恩留直 傳好信倚玉連枝第12回 武僞將棄暗投明 範真人將機就計第12回 武僞將棄暗投明 範真人將機就計第06回 慈航渡慣作陷人坑 連理枝陰謀劫妹計第03回 高知縣憐才假索詠 陶總兵念舊實親口第12回 武僞將棄暗投明 範真人將機就計第13回 衆魔軍孤山覆沒 諸義俠麟閣留名第09回 陶參府遣使求賢 賈大王折衝爲國第08回 持大節立功鯨浪 設奇謀顯智蓮壇第01回 吉士懷春題紫燕 侍姬遊戲學紅娘第14回 草奏章報恩留直 傳好信倚玉連枝第06回 慈航渡慣作陷人坑 連理枝陰謀劫妹計第09回 陶參府遣使求賢 賈大王折衝爲國第02回 範道人遺囊顯道術 梅杏娘平地玷冰清第12回 武僞將棄暗投明 範真人將機就計第06回 慈航渡慣作陷人坑 連理枝陰謀劫妹計第15回 證錯箋花燭話前因 脫空門情郎完舊約第03回 高知縣憐才假索詠 陶總兵念舊實親口第01回 吉士懷春題紫燕 侍姬遊戲學紅娘第04回 雙流縣贈金逃難 萬安屯借寇棲蹤第01回 吉士懷春題紫燕 侍姬遊戲學紅娘第15回 證錯箋花燭話前因 脫空門情郎完舊約第07回 假扮盜自投法網 真仗義暫寄嬌娥第15回 證錯箋花燭話前因 脫空門情郎完舊約第04回 雙流縣贈金逃難 萬安屯借寇棲蹤第02回 範道人遺囊顯道術 梅杏娘平地玷冰清第14回 草奏章報恩留直 傳好信倚玉連枝第04回 雙流縣贈金逃難 萬安屯借寇棲蹤第08回 持大節立功鯨浪 設奇謀顯智蓮壇第07回 假扮盜自投法網 真仗義暫寄嬌娥第11回 修法事侄女歸姑 慶壽筵親翁得婦第02回 範道人遺囊顯道術 梅杏娘平地玷冰清第11回 修法事侄女歸姑 慶壽筵親翁得婦第13回 衆魔軍孤山覆沒 諸義俠麟閣留名第10回 陶藥侯重荷天恩 範雲侶復申仙語第06回 慈航渡慣作陷人坑 連理枝陰謀劫妹計